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畜牧兽医》2011,(2):40-40
专家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把目光从最初的纯牛奶向着高端奶、酸奶等功能化产品转移。数据显示,酸奶近3年产销量增长速度迭20%以上.大大超过其他乳品类的增长率.其中乳酸菌市场的发展尤为迅速。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 1998年全世界奶类总产量为 5.64亿吨,人均占有量为 97千克,其中牛奶为 4.79亿吨,其他为水牛奶、羊奶等。发达国家乳制品生产处于饱和状态,亚洲国家乳制品生产发展迅速 ,除中国外,亚洲人均消费奶类已超过 40千克。目前我国人均占有奶量不足 7千克。我国每年大约从国外进口乳及乳制品 11万吨,货值近亿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乳及乳制品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专家认为,乳制品作为一个同人民生活密切的行业,要增加产量,调整结构,以适应人民的消费需要。城市型乳品企业重点发展液体奶,如巴氏杀菌奶、酸奶、花色…  相似文献   

3.
远在100年前,北京就有俄国人开的酸奶铺。1911年,上海可的牛奶公司开始生产酸奶,是我国第1家用机器生产酸奶的厂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酸奶生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除了使用传统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酸奶的品质外,还增加了营养保健功能。由于不断开发出新的品种,极大地拓宽了消费市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中城市的酸奶生产量急剧上升,并迅速地向城镇和农村扩展。现在酸奶有凝固型和搅拌型2大类别数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蓖麻蚕原产印度,我国自50年代初引进试养成功,随后逐步推广,生产鼎盛的1965年曾产鲜茧4.2万多吨(折合茧皮6000吨)。年产茧量居世界首位。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曾几经起落,尤经文革十年动乱后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几已濒于停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绢丝在国内外市场畅销,蓖麻蚕生产在一些省区很快有所恢复发展。其中恢复较快的是广西,1986年总产茧皮尚不足2吨,至1989年已恢复到129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989年产茧皮约150吨以上。现在,凡开始恢复或试养过蓖麻蚕的省区,多数有进一步发展生产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罗恒成 《广西蚕业》1996,33(2):8-12
我区农民种桑养蚕已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后又有了发展。但生产有的年份上,有的年份下,多年来步履维艰,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到1978年,全区年产蚕茧不足2000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蚕丝生产才有长足的发展。从90年代起尤为迅速。1991~1995年五年,全区共产茧8万吨,  相似文献   

6.
<正> 纵观世界饲料工业,于80年代中期,欧洲和北美工业发达国家已达顶峰,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地区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如中国,印度发展潜力巨大,世人瞩目。东欧和苏联也达到相当水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东地区,饲料和饲养业的发展仍依附于石油收益。在拉丁美洲,由于80年代初经济回落,饲料工业发展缓慢,但在一些国家仍得到持续发展,特别是巴西、智利和委内瑞拉。在非洲,埃及和南非取代了尼日利亚的饲料生产首席地位。下面统计表列出了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80个国家的饲料生产情况数据,从中看出,全世界目前大约有3万个饲料厂,其中年产量2.6万吨以上规模的饲料厂约占30%,而其生产量占世界饲料总产量的80%。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认为“代乳料”就是“犊牛”和“猪”的同一语。其实,其它动物代乳料的市场也在迅速扩展。新的研究成果和经济状况改变了代乳料的行情。羔羊和马驹代乳料需求日趋增加,当然,犊牛和猪用代乳料的市场一直很活跃,并在不断扩展。羔羊代乳料专门化的羔羊代乳料是在60年代后期,从欧洲发展起来的,为养羊业能进行人工喂养初生羔羊,使母羊产后30天可再配种,以获得年产二胎羔羊提供了很大的机会。这种方法在欧洲的部分地方,特别是法国和德国仍很流行。在这些国家,幼龄“吮乳”羔羊价格昂贵,但在其他地方,这种方法的经济效益很快就不可  相似文献   

8.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比发达国家晚了70年左右,但发展相当迅速,1978年全国饲料产量仅几十万吨,但2004年已上升到9600万吨。饲料业的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改变了我国畜牧业的饲养方式,利用饲料养殖的比例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养鸡业发展很快。但随之而来的是鸡粪产量大增。据估计,我国年产干鸡粪约7300万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不但污染环境,造成公害,同时,鸡粪中未被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也被白白浪费了。自1953年美国首先用鸡粪作为羊的补充饲料获得成功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日本、英国、法国等都相继开展了鸡粪再生饲料的研究,并应用于生产。例如,美国年加工处理鸡粪3700万吨,满足全国一半肉牛育肥期蛋白氮补充饲料的需要。我国从70年代末也开始进行鸡粪的开发利用,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特别在当前饲料原料短缺尤其蛋白质饲料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0.
闽南漳州大量引进。繁育欧洲淡水鳗鱼苗,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欧鳗生产基地,年产突破2万吨,产品走俏海内外市场。位于漳州市南部的诏安农村,科学利用池塘、渠沟、溪边和水库,精心放养欧洲鳗鱼,饲养面积已达28O0多亩,放养量达3500多万条。1996年成品鳗鱼已收获3.6万吨,创产值3亿多元。据了解,欧洲良种鳗鱼不仅适应性广,且有速生、高产、优质等特点,其产品在漳J旧b桥市场十分畅销,并走俏广州、上海、北京等地高级餐馆和远销日本市场。漳州建成全国最大欧鳗生产基地@高讯@黄海强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01年以来,我国畜禽主要品种出栏量持续增长,人均肉类、禽蛋占有量逐年上升,与2000年相比,人均肉类总占有量增加10.9kg(中国肉类协会,2006)。我国饲料工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止到2005年,我国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400多家,商品饲料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达1.0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饲料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12.
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相适应,台湾饲料工业起步于50年代初,经过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高速发展,到80年代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的饲料生产、供应体系。目前,受台湾农业零增长的整体政策影响等制约,台湾饲料工业面临一系列问题,处于新的转型和发展时期。一、台湾饲料工业现状1.产销概况:1992年台湾有配合饲料生产厂215家,年产配合饲料5779180吨,其中畜禽饲料5365416吨,占92.84%,水产饲料413764吨,占7.16%。畜禽饲料中,又以猪饲料2357391吨的最多,占饲料总产量的40.79%;其次是肉鸡饲料1110785吨,占19.22%,…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期,欧洲和北美许多工业化国家的配合饲料产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一些国家饲料产量增长也很快,中国和印度增长尤为迅速。东欧和苏联在其国家发展计划中对饲料工业十分重视。中东饲料生产与石油业紧密相关。拉丁美洲80年代初总体经济不景气,但是,巴西、智利和委内瑞拉等几个国家饲料工业在持续发展。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 ,年产蜂王浆已近 2 0 0 0吨 ,出口蜂王浆约 4 0 0吨 ,占世界蜂王浆贸易总量的90 %。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蜂业界开始广泛推广蜂王浆高产蜂种 ,使蜂王浆产量明显增加。与 80年代初的年产 1 5 0吨相比 ,蜂王浆年产量增加了约 6 7倍 ,这对蜂农是个福音。但由此也产生了只注重产量而忽略了品质的问题。为了摸清我国蜂王浆的质量状况 ,我们采集了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四川、辽宁、安徽、贵州等地的蜂王浆样品共计 4 9个 ,对蜂王浆中 1 0 羟基 癸烯酸、总糖和水分进行了测定。1 材料方法1 1 材料 蜂王浆样品分…  相似文献   

15.
<正> 西欧和北美许多国家的饲料工业在80年代经历了所有权方面引人注目的合并和集中。这种趋势至少将延续到90年代中期。欧美人士惊异地指出,90年代初他们的饲料产量及产值又重新增长了。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的饲料工业也有不稳定的增长。1991年全世界加工饲料产品已接近6亿吨。当前,整个欧洲(包括东欧和前苏联)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16.
世界禽肉生产及我国的地位据联合国世界贸易的最新统计,2002年禽肉产量7387.9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的30.1%。产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年产1733.1万吨,占世界的23.5%。第二就是中国1352.3万吨,占世界的18.3%,比整个欧洲(17.2%)还多。再次,巴西(9.7%)、法国(2.9%)、英国、泰国、印度、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国,都超过年产1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酸奶消费者行为研究(1)--主要的消费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国内酸奶消费总量13万吨,2003年23万吨,2004年达42万吨,比上年增长82.6%。从近几年酸奶增长幅度分析,2004年该类产品异军突起、飞速发展。据央视调查机构资料显示,当前国内主要城市中乳酸制品以酸奶为主,占乳酸制品总额的70.3%和总产量的67.7%。进入2005年国内所有主要乳品企业都看好酸奶市场的发展前景,纷纷将重点放在酸奶市场的拓展上。种种迹象表明,国内酸奶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进入8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蚕业生产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年产水平。1980年全世界生丝总产量达到55,860吨与战前的最高年产水平(1938年)56.460吨接近,这一过程历时42年,充分反映了蚕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987年全世界生丝总产量达到63,420吨,与1980年相比,增加7,560吨,7年间增长13.4%,平均每年递增1,080吨,年均递增率仅1.93%,发展也是缓慢的。从1980年到1987年主要蚕业国的蚕丝产量来看,当今的世界蚕业生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发展型属于这一类型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和泰  相似文献   

19.
从玉米的进口情况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玉米进口规模比较大,并且呈现净进口格局,其中1983年进口达到211万吨。此后我国玉米进口迅速下降,有些年份已降至为零,但仍有极个别年份出现玉米进口急剧增加的现象,如1987年玉米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发展迅速。我国饲料产量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二.2005年我国的饲料总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2006年达到1.11亿吨,并逐年递增。我国饲料生产企业正在向集团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饲料厂的建设也向专业化、大型化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