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比较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 Edwards)心脏组织结构、肥大细胞和ATP酶含量.结果发现,大口黑鲈与中华绒螯蟹心脏组织结构明显不同.中华绒螯蟹心肌纤维排列更加松散,线粒体形态多样,嵴短而松散;大口黑鲈的心肌纤维有明显的明带和暗带,而中华绒螯蟹的仅见长度约为1.5 μm的暗带;大口黑鲈与中华绒螯蟹心肌组织间肥大细胞着色特性、形态及分布相似,中华绒螯蟹心脏组织中肥大细胞长径比大口黑鲈的略大,长约为20.6μm.透射电镜下观察,肥大细胞胞浆中充满高电子密度颗粒.在中华绒螯蟹心室中发现有与肥大细胞形态相似的白细胞.中华绒螯蟹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大口黑鲈,但大口黑鲈心肌组织ATP含量远高于中华绒螯蟹.结果表明大口黑鲈的心脏组织结构比中华绒螯蟹更为复杂,两种动物心肌间均发现有肥大细胞的分布,中华绒螯蟹单位心脏重量所含ATP酶的量明显比大口黑鲈低,这可能与它为开放式循环供能所需能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04,25(8):55-55
我国首次从荷兰引进的原种中华绒螯蟹亲本,4月中旬在江苏省南通市繁育出第一代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这标志国外原种亲本引进繁育取得重大突破,备受国内水产界关注的中华绒螯蟹种质退化问题即将得到解决。河蟹养殖业是江苏省水产业的重要支柱。由于受辽河等外来水系河蟹的影响,河  相似文献   

3.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螃蟹。根据地理位置、种群的不同,有长江水系、辽河水系和瓯江水系之分。从近几年养殖效果看,长江水系河蟹生长快,个体大,群体增重倍数高,易捕捞,光泽、口感好,是三类水系河蟹的上品。瓯江蟹养殖成活率低,据湖泊单养、混养试验证明,回捕率不到1%,养殖效果差。辽河蟹的养殖效果属中等水平。 鉴别这三类不同水系的河蟹,必须从购蟹的产地上严格把关。现将这三类水系河蟹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养殖效果介绍如下: 长江水系河蟹,近似正方形,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质量上好的长江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蒸熟后呈淡红色。第4步足长而宽,多刚毛,前额齿4个,尖锐。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性能、体组成及相关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初始均重为(4.0±1.0)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28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配制发酵豆粕替代量分别为0%、5%、10%、15%、20%、25%、30%(分别记为P0、P5、P10、P15、P20、P25、P30组)的7种等能等氮试验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能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当发酵豆粕替代15%鱼粉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增重率(WGR)、成活率(SR)、摄食率(FI)和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54%、10.09%、11.48%和7.06%(P0.05),饵料系数(FC)降低了6.58%(P0.05);不同水平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全蟹蟹体、肌肉和肝胰腺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发酵豆粕替代量小于15%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活性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发酵豆粕可以适量替代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鱼粉,且适宜替代量为15%。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代谢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中华绒螯蟹。对照组为基础饵料,5%组、10%组和15%组分别在饵料中添加5%、10%、15%紫花苜蓿。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紫花苜蓿含量的升高,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0%苜蓿组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苜蓿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饵料中添加10%的紫花苜蓿能够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胃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及肠道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10%紫花苜蓿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蜕皮激素受体(EcR)、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糜蛋白酶(Chymotrypsin)、淀粉酶(Es-AMY)、甘油三酯脂肪酶(Es-ATGL)、细胞色素c氧化酶(Es-COX)、ATP合酶(Es-ATP synth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s-GPx)和过氧化氢酶(Es-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饵料中紫花苜蓿的适宜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中华绒螯蟹人工养殖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困扰着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旨在为河蟹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又称“河蟹”。河蟹养殖对保障重要水产品有效供给、丰富水产品结构、促进渔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河蟹养殖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增氧对中华绒螯蟹养殖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增氧解决问题并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初始质量为11.40 g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半循环水系统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灭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来源于中华绒螯蟹肠道的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命名为低、中、高剂量组,实际剂量分别约为1.3×107 CFU/g、1.4×108 CFU/g、0.9×109 CFU/g)、灭活菌冻干粉(剂量约为108 CFU/g),配制5种饲料。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低剂量活菌可显著提高增重率(P<0.05),高剂量活菌提高增重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ESB3活菌可不同程度提高血细胞总数、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高剂量活菌效果最好。ESB3灭活菌仅能显著提高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本试验条件下,ESB3活菌能明显提高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上述结果表明,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活菌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适宜剂量有差异;灭活菌单纯菌体刺激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初始体重(8.65±0.64)g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通过5周室内养殖试验,研究3种不同品牌的商品饲料(发酵豆粕料组、普通料1组,普通料2组)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体组成及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摄食发酵豆粕料组中华绒螯蟹在壳长、壳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均与普通料1和2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豆粕料组幼蟹肌肉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总呈味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普通料1组,高于普通料2组,但呈味游离氨基酸总量占总游离氨基酸的百分比大于其他两组。这表明投喂含适量发酵豆粕的饲料能提高中华绒螯蟹存活率和肌肉风味。  相似文献   

10.
张树林 《猪业科学》2002,19(6):54-5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即河蟹由于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历来被人们视为水产珍品.近年来,人工繁育的蟹苗成为商品蟹生产所需苗种的主要来源.在人工培育蟹苗的过程中,水质的好坏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本文就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水质的研究作一综述,供实际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适宜需求量。试验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了维生素B2含量分别为0、3、6、12、24、48和96mg/kg的7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在静水系统中投喂体重为(1.32±0.1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10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B2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存活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及体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维生素B2含量的升高,幼蟹的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饲料中维生素B2添加量达到12mg/kg时,其增重率达到最高(201.15%),显著高于0、3、48和96mg/kg试验组的151.97%、151.39%、155.83%和141.19%。幼蟹体内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当维生素B2水平达到12mg/kg时达到最低。另外,饲料中维生素B2含量的变化并不能显著影响幼蟹肝胰腺中维生素B2积累量,但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2会显著抑制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中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根据中华绒螯蟹幼蟹增重率和肝胰腺中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利用折线回归方法计算得出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维生素B2的适宜需求量为8.25~10.02mg/kg。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ri sinensis)蟹苗育苗成活率的影响,将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活性干酵母添加在饲料中投喂中华绒螯蟹蟹苗40d后,统计和比较了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量为10.0g/kg.B.W.至200.0g/kg.B.W.的范围内,投喂添加有高活性干酵母饲料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成活率较对照组提高1.3%至5.3%。各试验组中华绒螯蟹蟹苗总重量高于对照组,而个体生长速度与不同饲养池中蟹苗密度和饵料是否充足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刘寄奴和杜仲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刘寄奴0.5%添加组、刘寄奴1.0%添加组、杜仲0.5%添加组、杜仲1.0%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刘寄奴和杜仲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促进了河蟹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产生,河蟹肌肉和内脏团中T-SOD酶、CAT酶分别提高29.70%、30.32%、87.50%、67.25%;两种中药同时也抑制了河蟹内脏团中MDA的含量,但肌肉中MDA含量有所增加;刘寄奴对中华绒螯蟹机体中NO含量有抑制作用,杜仲却有促进作用;同时两种中药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两种中草药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和部分免疫能力,刘寄奴效果优于杜仲。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日粮对高海拔地区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与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3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开展60 d饲养试验,A组(70%玉米+30%稻谷,补饲干鱼+水草+紫花苜蓿)、B组(70%玉米+30%豆饼,补饲干鱼+水草+杂草)、C组(100%玉米,补饲干鱼+水草),测定其生长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A组、B组、C组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分别为158.11%、152.21%、136.32%,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02%/d、1.80%/d、1.56%/d,A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血清指标和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70%玉米+30%稻谷,补饲干鱼+水草+紫花苜蓿"饲料配方在高海拔地区饲养中华绒螯蟹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中华绒螯蟹肝胰脏和肠道中消化酶最适温度和pH值,研究饵料中小麦淀粉水平对中华绒螯蟹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0.0±0.1)g的中华绒螯蟹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各组中华绒螯蟹分别投喂小麦淀粉水平为12.0%、17.0%、22.0%、27.0%、32.0%的配合饵料.试验期60 d...  相似文献   

16.
探究配合饲料不同糖脂比替代冰鲜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体组成和性腺发育的影响。在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中,采用5种不同糖脂比(4.09、3.00、1.93、1.40、1.05)的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各配合饲料分别命名为:diet 1、diet 2、diet 3、diet 4、diet 5组)替代冰鲜鱼,观察不同糖脂比下的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初始平均体重(98.36±8.17) g]的生长性能、体组成、性腺指数及性腺脂肪酸的营养成分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存活率方面,冰鲜鱼组的中华绒螯蟹成活率(63%)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增重率方面,diet 3组(糖脂比1.93)中华绒螯蟹增重率最高[(0.89±0.07)%]。体组成和性腺发育方面,diet 3组(糖脂比1.93)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中总脂肪含量[(21.11±6.14)%]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性腺中的总脂肪含量[(38.45±6.7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性腺指数[(14.67±2.35)%]显著高于除diet 4组外的其他组(P<0.05);性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各处理组...  相似文献   

17.
探讨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的含量(20.0%、25.0%、30.0%和35.0%),对在水稻田里饲养的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和效益的影响。通过90 d的生长效果显示:饲料中蛋白质为35.0%时,中华绒螯蟹扣蟹具有最大生长率,综合饲料成本和产量计算,饲料蛋白为28.1%时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16):37-40
以平均初始体重为(9.91±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70 d的养殖试验,探讨在幼蟹基础饲料(D0)中添加50 mg/kg虾青素+50 mg/kg角黄素(D1)对蟹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了虾青素和角黄素后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以及肌肉和全蟹常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虾青素和角黄素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幼蟹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的水平(P<0.05),两组间过氧化氢酶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虾青素+角黄素混合物(11)可以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每千克体重10、30和90mg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体腔(即在第3或第4步足基节膜处)注射海藻酸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85%生理盐水,在注射开始之前(第0d)和注射后的第1、3、5、8d采集血淋巴液,测定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总量(THC)、不同血细胞数量(DHC)、吞噬活性、呼吸暴发(超氧阴离子的释放)、酚氧化酶(PO)及溶菌酶(LSZ)活性;在注射海藻酸钠后第3d,按每千克体重1.2×107cfu的剂量,体腔注射接种中华绒螯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CL99920菌株,记录接种7d后中华绒螯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THC、大颗粒细胞(GC)数量、血细胞吞噬活性、呼吸暴发活性、PO活性和LSZ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30mg/kg剂量组的透明细胞(HC)和小颗粒细胞(SGC)数量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海藻酸钠处理组的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因此,体腔注射适量的海藻酸钠可增强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20.
蟹源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菌体对高温和低pH的耐受性、产酶能力及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对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芽孢杆菌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筛选到的3株芽孢杆菌中,ESB3菌株抑制中华绒螯蟹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CL99920菌株的能力最强,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也较好,在肉汤培养基初始pH 3.0的条件下培养2 h时,其存活率为(32.56±2.87)%,90 ℃水浴处理10 min存活率为(68.54±8.28)%;浓度低于1×108CFU/mL对中华绒螯蟹无毒害作用,1×107 CFU/mL的ESB3能提高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抵抗力;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ESB3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