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虫病是指由1种或几种致病性的球虫属球虫所引起疾病的总称。由于各种属的致病力和所侵害的部位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为几种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病情。由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以血便为典型症状的球虫病,现已被广大养殖人员所认识。然而,  相似文献   

2.
正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球虫或等孢属球虫引起的,以渐进性贫血、消瘦和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牛的球虫有10种,其中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危害最大。该病往往引起犊牛的死亡,给养牛业造成不小的损失。一、流行特点艾美耳球虫对各种牛均有易感性。两岁以下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老龄牛则一般呈现隐性感染。艾美耳球虫喜潮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是养禽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由艾美耳属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感染鸡的球虫有7种,分别为柔嫩、毒害、巨型、堆型、布氏、和缓和早熟艾美耳球虫。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春夏季发病率较高,鸡球虫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后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该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感染后引起的,幼龄鸡群多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80%以上。鸡感染后生长发育速度变迟缓,同时会成为带虫鸡不断的感染其他鸡群,成年鸡群感染后不发病,但是成为带虫体形成新的传染源。球虫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1病原学该病的主要病原为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病鸡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感染部位以及球虫种类有直接的关系,其中致病力最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在鸡的盲肠,致病力较低的哈氏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小肠前段。球虫的孢子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繁殖,鸡通过采食摄入感染性的球虫卵囊,在鸡肠上皮细胞中有性繁殖和生长,造成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正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引起的一种常见原虫病。病愈鸡生长缓慢,增重和产蛋均会受到影响。鸡球虫主要有7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其次是毒害艾美耳球虫。球虫病分布广、危害大,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在我国被定为二类动物疫病。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的鸡对球虫都易感,以2月龄内的  相似文献   

6.
禽球虫病是指家禽感染一种或多种球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它是家禽生产中主要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在各种禽类中感染率均很高,但以鸡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温暖多雨的4~9月份多发,该病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鸡。 1.病原:引起鸡发病的主要是9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又称盲肠球虫,致病力最强,雏鸡易感性高,大多数球虫病由它引起或以它为主。其它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致病力相对减弱,有的甚至不引起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球虫病是肉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当前,肉鸡球虫病发生又有了许多新特点,临床表现也趋向于非典型化,必须综合防控,才能有效降低球虫病对肉鸡养殖业的危害。(一)球虫的致病性肉鸡球虫病由艾美耳属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感染鸡的球虫有7种,分别为柔嫩、毒害、巨型、堆型、布氏、和缓和早熟艾美耳球虫。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分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小肠上皮细胞内,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鸡肠道黏膜内引起出血性肠炎、血便,雏鸡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寄生于肠道内的球虫有多种,但以致病力最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球虫病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小肠球虫病,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9.
鸡球虫病是鸡的一种常见原虫病,以3~6周龄的幼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1 病原 鸡体内已发现的球虫有9种.均为艾美耳属即柔嫩、毒害、巨型、布氏、和缓、早熟、变位、哈氏和堆型艾美尔球虫.这9种球虫对鸡的致病力不同,其中以盲肠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另一种致病力强的是毒害艾美耳球虫(小肠球虫)主要寄生在小肠黏膜内,引起青年鸡和成年鸡肠型球虫病,成年鸡大多数为无症状的带虫鸡,增重和产蛋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5):15-15
球虫病是养鸡业的主要寄生虫病,虽然人们对球虫病有所认识,并能积极预防和治疗,但其危害仍然为鸡的寄生虫病之首,因此许多地方仍须研究探讨。   一危害   引起鸡发病的球虫共 9种,主要为艾美耳属的球虫。目前我国已发现了 8种,即柔嫩、毒害、堆型、哈氏、巨型、和缓、变位和早熟艾美耳球虫。根据球虫 寄生部位,又分盲肠球虫和小肠球虫。盲肠球虫唯有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雏鸡易感性高,青年鸡和成鸡次之,大多数球虫病均由它引起或以它为主。小肠球虫由其他 7种球虫寄生,其中致病力和危害性仅次于盲肠球虫的是毒害艾…  相似文献   

11.
正1球虫病鹅球虫病是由鹅球虫寄生于鹅肠道或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在我国沿江和太湖流域的养鹅地区时有发生,主要侵害2个半月以内的幼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能耐过的病鹅往往发育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对养鹅业危害极大。1. 1病原引起幼鹅致病的鹅球虫种类有15种,属于艾美耳科、艾美耳属。寄生于鹅肾脏的截形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而其余的14种球虫如鹅艾美耳球虫、有毒艾美尔球虫和赫尔曼艾美尔球虫等均寄生于鹅  相似文献   

12.
1应当按致病虫种选择使用抗球虫药物抗球虫药物对不同种球虫的作用效果存有一定的差异。各种球虫的致病力和致病部位不同,因此,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虽然在临床上球虫病多为多种球虫病混合感染,但不同场所的主要致病虫种差别却很大,这是抗球虫药物防治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球虫对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并已被试验资料所证实,如氨丙啉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有高效,而对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控制作用却甚微。因此,如果在一个鸡场中使用抗球虫药物,应当首先确定该场的主要致病球虫种,然后再选用对这些虫…  相似文献   

13.
<正>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鸡急性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鸡场一旦暴发该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病原为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一样,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常寄生于小肠中1/3段,致病力强。该病对不同日龄的鸡均有易感性,病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鸡一般接触感染性卵囊发病。潮湿、拥挤环境是本病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四种鸡球虫卵囊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极大。病原体为鸡艾美耳属球虫。目前公认的9种,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 necatrix)致病力最强。巨型艾美耳球虫(E. maxima)和堆型艾美耳  相似文献   

15.
肉鸡球虫病的发生诱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球虫病是由寄生于鸡肠道中的各种球虫所引起的肠道病变的总称。该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世界各国已经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个种。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正确认识球虫病的特点,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可能诱发球虫病的管理及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16.
鹅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球虫寄生于鹅的小肠内和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截止目前已报道的鹅球虫有15种,其中以截形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它寄生于鹅的肾小管上皮,使肾脏组织受到严重损伤,15~70d小鹅常呈急性经过,病程2~3天,死亡率10%~80%;其余14种球虫均寄生于鹅的肠道,其中鹅艾美耳球虫和柯氏艾美耳球虫对鹅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1牛球虫病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牛球虫有10余种,寄生于牛的各种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而且最常见。邱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直肠上皮细胞内,有时也可寄生于盲肠与结肠下段;卵囊为圆形或稍微椭圆形,卵壁光滑,平均大小为14.9~20.0微米。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卵囊卵圆形,平均大小为19.6~34.1微米。球虫之发育不需要中间  相似文献   

18.
关于雉鸡球虫病的第一份详细资料是Tyzzer(1929)发表的。此后至少描述了10个不同的艾美耳球虫种,其中环颈雉艾美耳球虫(E.colchici)、十二指肠艾美耳球虫(E. duodenalis)和雉艾美耳球虫(E. phasiani)是最重要的。环颈雉艾美耳球虫是雉鸡盲肠球虫病的病原体,而且是狩猎场中最常见的虫种。十二指肠艾美耳球虫在十二指肠和小肠上段发育,致病力小等。雉艾美耳球虫发育于从十二指肠到盲肠附近的部分,严重感染时对青年雉鸡可引起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鸡球虫病的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正鹅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引起的鹅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寄生虫病,引起鹅球虫病的球虫有15种之多,其中以截型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寄生于肾小管上皮,使肾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其他种鹅球虫均寄生于肠道,单独感染时,有些种(如鹅艾美耳球虫)可引起严重发病,而另一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