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纯尿素含氮量为47%,对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来说,1 kg尿素最高可相当于2.8 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尿素被牛羊采食后,在瘤胃里释放,瘤胃内的微生物利用这些非蛋白质氮合成大量的消化率较高的菌体蛋白质,随着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成为了牛羊的蛋白质营养来源.但保持瘤胃内的微生物环境,平衡尿素在瘤胃内的释放速度与瘤胃内的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速度是牛羊有效利用尿素的关键,否则,不但饲喂没有效果,甚至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
段玉  张拴林 《饲料工业》2006,27(21):51-53
早在1900年左右就有人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利用尿素作为蛋白质补充料。尿素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微生物利用氨作为氮源营养,将其和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合成菌体蛋白,最后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被机体吸收利用。但如果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超过微生物的利用速度时,不仅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动物会出现氨中毒。尿素直接应用,其特殊的异味以及释放氨的速度太快,利用率低、危险性大。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尿素等非蛋白氮(NPN)在畜牧业上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使用尿素时应有适量的、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为提高尿素产品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尿素被采食进入瘤胃后,控制和减缓氨的释放速度,使瘤胃内维持最适的氨浓度.从而防止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率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素缓释技术。目前.尿素缓释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尿素在饲料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逐渐得到普及推广,大多数农民和养殖专业户知道尿素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好饲料,但应掌握方法,否则有害无益。尿素可经牛羊瘤胃中微生物分解为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然后被吸收利用,因此,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但尿素毕竟不是蛋白质,其利用效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饲料中所含的粗蛋白质水平不能过高。如果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细菌利用尿素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就会下降。试验证明,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9%~11%时,尿素在瘤胃中的利用率可达70%,提高牛羊增…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尿素是一种含氮量高,用来调节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化学肥料,可是,经科学方法试验得到证明:尿素是一种很好的反刍动物的饲料,不但可促进它们生长发育,而且还能增强泌乳量和提高肉的品质。在牛羊的瘤胃中,脲酶能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而其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氨进行生长和繁殖,合成菌体蛋白质。这些微生物就作为蛋白质被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利用了。一般的一克尿素相当于2.6至2.9克饲料中的粗蛋白;一公斤尿素相当于  相似文献   

5.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工业合成的尿素含氮量为47%,不仅是一种高效化肥,而且因其1kg尿素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当于7kg豆饼、5~8kg油渣和26~28kg谷物饲料的蛋白质。所以经常作为蛋白质饲料。奶牛的瘤胃细菌能产生尿酶,尿素在瘤胃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再利用分解出的氨形成微生物蛋白,最终被奶牛消化利用。然而,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中毒。  相似文献   

6.
牛羊属于反刍动物,其体内的蛋白质是靠饲料中氨化物中的氨,经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合成菌体蛋白后被牛羊利用。当饲料质量下降(如冬春枯草季节)或采食量不足时,进入畜体内的氨化物相应减少,使分解的氨不能满足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需求,造成牛羊体内蛋白质缺乏。尿素本身对  相似文献   

7.
尿素是牛羊常用的蛋白质代用品,尤其在牛羊育肥期间作为添加剂饲喂,是牛羊很好的蛋白质补充料。反刍动物的瘤胃中有大量微生物和单细胞动物,动物吃进尿素后,在微生物分泌脲酶的作用下,尿素分解成CO2和NH3。微生物利用这些氨进行生长繁殖,合成菌体蛋白,然后同饲料一起进入皱胃和肠道被消化利  相似文献   

8.
常永杰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5):74-74,76
1 利用尿素的原理 尿素应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养殖主要是做为蛋白质的补充饲料,饲料尿素含氮量一般为42%~45%,500g尿素相当于1.3~1.4kg粗蛋白,同时,约相当于3.5kg豆粕所含的蛋白质。其原理是反刍动物的瘤胃能产生脲酶,当尿素进入瘤胃后很快溶解,并被脲酶水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氨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先是形成氨基酸,最后形成菌体蛋白质,菌体蛋白质被反刍动物所利用,来不及被微生物利用的部分氨通过瘤胃壁由血液转到肝脏中再形成尿素,大部分随尿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唾液再进入瘤胃,进行再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9.
尿素属非蛋白含氮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脲酶作用下,尿素被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微生物将氨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这种菌体蛋白被反刍动物消化吸收,转化为反刍动物的体蛋白质。但尿素喂牛因进入瘤胃后分解速度太快,不能充分利用,同时尿素分解的氨,大量被血液吸收会使酸碱平衡失调,引起中毒。因此,尿素喂牛要掌握如下要点:①断奶前犊牛及病牛不喂尿素;②尿素用量以蛋白质需要量的1/6计较为安全。如一头450公斤哺乳母牛每天需可消化粗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尿素在饲料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逐渐得到普及推广,大多数农民和养殖专业户知道尿素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好饲料,因此,一年四季给牛学添加尿素,殊不知,这样做往往有害无益。尿素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氮素添加剂,可经牛羊瘤胃中微生物分解为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然后被吸收利用,因此,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但尿素毕竟不是蛋白质,其利用效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饲料中所含的粗蛋白质水平不能过高。如果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时,细菌利用尿素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就会下降,试验证明,饲料中粗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牛羊等草食动物饲养量的迅速增加。农作物秸秆等低质粗饲料作为牛羊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来源,造成严重的营养失调,尤以蛋白质类饲料不足更为突出。目前人们已对20多种非蛋白氮应用于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试验,尿素饲养效果极为显著,以尿素作为非蛋白氮添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可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天然蛋白质。1尿素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利用过程反刍动物有一个类似发酵罐作用的瘤胃,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进入瘤胃内的尿素被细菌脲酶降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氨被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到达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另一部…  相似文献   

12.
纯尿素含氮量为47%,对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来说,1千克尿素最高可相当于2.8千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尿素被牛羊采食后,在瘤胃里释放,瘤胃内的微生物利用这些非蛋白质氮合成大量的消化率较高的菌体蛋白质。随着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成为了牛羊的蛋白质营养来源。在使用尿素的同  相似文献   

13.
声明     
纯尿素含氮量为47%,对干牛羊等反刍动物来说,1kg尿素最高可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尿素被牛羊采食后,在瘤胃里释放,瘤胃内的微生物利用这些非蛋白质氮合成大量的消化率较高的菌体蛋白质,随着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成为了牛羊的蛋白质营养来源。但保持瘤胃内的微生物环境,平衡尿素在瘤胃内的释放速度与瘤胃内的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速度是牛羊有效利用尿素的关键,否则,不但饲喂没有效果,甚至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4.
牛、羊等反刍动物能够利用尿素作蛋白质补充来源,是基于它们的瘤胃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纤毛虫),产生活力很强的尿酶,将进入的尿素很快水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微生物利用其中的氨转化为自体蛋白,然后在皱胃和肠中分解为氨基酸而被牛、羊吸收利用。这样,瘤胃中氨的利用率与它的释放速度及氨的浓度密切相关。当释放速度过快时,来不及被微生物全部利用,一部分氨便通过胃壁由血液带到肝中,再转化为尿素,排入尿中,造成浪费。当血液中氨的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便发生氨中毒,严重的还会造成牛、羊死亡。造成上述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是饲喂尿…  相似文献   

15.
与单胃动物不同,反刍家畜瘤胃中共生的微生物区系能将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加入尿素,由于瘤胃微生物和脲酶的作用,尿素被水解成氨。瘤胃微生物利用这些氨合成菌体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1 尿素只能添加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中,不能应用于猪等其它动物。因为牛羊等反刍动物有瘤胃,其内生存有多种的细菌和纤毛虫,能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然后随食糜入皱胃,菌体蛋白质被畜体消化吸收。而猪是单胃动物,它们的胃内缺乏上述微生物,故这类动物体内不能利用尿素来合成菌体蛋白,如果盲目使用,反而会造成尿素中毒。 2 添加于饲料中的尿素要搅拌均匀,并且严禁把尿素溶入饮水。否则会被机体直接吸收后引起血氨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和尿素在鹿的瘤胃内降解的终产物主要是氨,氨是瘤胃内氮代谢的中心物质,相当大的部分被瘤胃微生物用来合成自体蛋白质。瘤胃微生物在蛋白质营养达到适宜水平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尿素含氮量约为46%,是反刍动物养殖常用的一种廉价非蛋白氮(NPN)饲料。尿素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后,不仅能在瘤胃中合成大量的菌体蛋白满足牛羊蛋白质营养的需要,还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所需的氮素,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使用尿素不科学或滥用尿素,  相似文献   

19.
尿素是一种优质含氮肥料,往往作为牛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养牛业中应用。但如果饲喂方法不合理、误食过多尿素,或者饮用含有尿素的水,都能够导致尿素中毒。当牛食入过多的尿素,会在瘤胃发生分解,生成大量的氨,导致瘤胃微生物无法及时利用,多余的氨就会进入血液,造成血氨浓度急剧升高,从而出现发病。如果病牛及时被发现并尽快采取治疗,通常愈后良好;如果未被及时发现或者治疗不当,就会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尿素在饲料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逐渐得到普及推广,大多数农民和养殖专业户知道尿素是牛、羊反刍动物的好饲料,因此,一年四季给牛羊添加尿素,殊不知,这样做往往有害无益。尿素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氮素添加剂,可经牛羊瘤胃中微生物分解为氨,并转化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