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正>精索硬肿是大家畜去势后的一种常见的继发病,西兽医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2013以来笔者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去势大家畜226头(匹),发生精索硬肿的28头(匹),发病率为12.39%。其中,牛发病率为0.76%;驴发病率为16.92%;去势的骡子15头、马3匹均未发病。去势的226头(匹)大家畜中,1~2岁牛、驴发病率分别为0.21%和  相似文献   

2.
山羊去势术     
<正>山羊养殖中常采用去势的方法提高羊肉的品质,去势后的山羊活动量降低,生长速度快,产肉、产毛多,皮张大而密。1去势时间山羊去势是利用不同的方法使其失去性行为和繁殖能力,亦称阉割,去势后的羊称为羯羊。公山羊去势时间一般在出生后2~3周,若遇雨天或天气变冷,去势时间可适当推迟。去势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以便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去势羊,以防其伤口感染或发生其他意外。体弱羔羊不适合进行去势。  相似文献   

3.
仔猪去势激发链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存栏千头的肥猪场 ,仔猪饲养密度较大 ,平均每平方米达 1 .3头。 2 0 kg猪去势后 ,暴发链球菌病 ,死亡 98头 ,造成损失较大。1 发病情况 去势前采食等生长表现均正常 ,去势后个别猪不食 ,全群采食量下降 ,精神不好 ,厌动。第2天即有仔猪死亡。第 3天全群仔猪发病 ,并出现大  相似文献   

4.
马属动物去势后出现的阴囊及阴筒水肿、化脓及脓肿、出血、精索硬癌、破伤风等病 ,是兽医外科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病。有不少家畜常因此类疾病的并发而引起死亡 ,在局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还相当严重。为此 ,作者根据 9个乡 (镇 )的调查情况以及多年积累的一些病例资料 ,从马属类家畜去势后并发病的出现率 ,对其发病原因作一分析。   1 并发病的发病率据部分资料统计 ,1 979~ 1 999年马属动物去势共计 980例 ,发生并发病总计 2 39例 ,并发病的发病率为 2 4 .39% ,死亡 40例 ,致死率为 1 6.6%。按疾病种类分 :阴囊及阴筒水肿 81例 ,发…  相似文献   

5.
<正>役用公牛去势一般在1~2岁进行较为适宜。肥育牛则在出生后3~6个月左右去势。公羊的去势在出生后4~6周龄,也有在成年时去势的。1麻醉与保定  相似文献   

6.
猪箝闭性疝造成肠管坏死,治疗时必须切除坏死肠管;患阴囊疝的公猪去势时,易造成肠管损伤; 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肠管损伤,均需施行肠管吻合术。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施行猪肠管吻合术19 例,1例失败,18例均成功。现将笔者几年来对猪肠管吻合术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长槐×长杂仔猪一窝12头,9公3母,35日龄时畜主施行小公猪去势术,在小公猪去势后造成4  相似文献   

7.
畜别及年龄:马9例、驴3例、骡1例、牛3例、猪3例、羊2例,共计21例;年龄最小的为生后19天,最大的为13岁。感染途径:外伤7例、鞍伤3例、项顶部磨伤3例、去势3例、装蹄2例、脐带1例、不明原因2例。病程及疗效:3-6天3例,占14.3%,其中死亡1例;7-12天的11例,占52.4%;13-19天5例,占23.8%,其中死亡1例;8-20天各1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0日龄的公仔猪进行浓碘酊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的比较试验,研究浓碘酊药物去势的效果及其对公仔猪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去势的猪只在术后5~6周阴囊收缩完全,睾丸萎缩丧失其生理功能,去势效果好;手术去势的猪只在术后2周创伤基本痊愈,但有少数猪只因出现感染而延迟痊愈;两种去势方法对公仔猪断奶和70日龄体重的影响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1及时去势用于育肥的羔羊一般应在1 ̄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利于提高羊肉品质,且使羊性情温顺,便于饲养管  相似文献   

10.
精索硬肿是大家畜去势后一种常见的继发病。两兽医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1983年以来笔者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家畜种类、年龄与去势后精索硬肿发生的关系去势大家畜226头(匹),发生精索硬肿的28头(匹),发病率为12.39%。其中,牛发病率为0.76%;驴发病率为16.92%,去势的骡15头、马3匹均未发病。去势的226头(匹)大家畜中,1—2岁牛、驴发病率分别为0.21和0.54%;3—4岁分别为16.12和13.3%。5—7岁驴发病率为36.36%。二、精索硬肿剖检及临床症状硬肿表面有大量粗细不等的血管和阴囊壁紧密粘连。硬肿小的如拳头大,大的如双拳头大,还有比双拳更大的,呈椭圆形。硬肿用手术刀剖开,中  相似文献   

11.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传染病。该病死亡率高,绵羊可达90%以上,尤其是羔羊死亡率高达95%~100%,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发展。1发病情况2003年至2004年共和县恰卜恰镇牧民那某,在未对去势场地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即对自养的公羔进行去势手术,造成公羔去势后大量死亡。2临床症状公羔去势手术3天后,出现急性死亡。病羊卧地不起或眩晕倒地,全身僵硬,头颈明显偏向一侧,口吐白沫或流涎,牙关紧闭,饮食困难;伴有急性肠炎,腹泻和臌气;去势部位发生坏死、发炎、脓肿现象;体温、呼吸、脉搏变化不大,但有些羊死前体温升高。3预防措施(1)…  相似文献   

12.
猫瘟也称泛白细胞减少症,我校自1985年成立小动物门诊以来,在接诊的2000例中,可疑猫瘟者约占5%,其危害甚大,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一、发病情况和材料来源(一)自然病例1.个人饲养:散在发生,多见于11月份至3—5月份。有的户养7只猫全发病。年龄不限,多发生于5—6月龄至1—2岁之间。也见来小动物门诊去势的猫,于去势后5—9天发  相似文献   

13.
<正>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传染病。该病死亡率高,绵羊可达90%以上,尤其是羔羊死亡率,高达95%~100%,严重威胁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1.发病情况。一些养殖户在进行公羔去势前,未对去势场地进行清扫和消毒,即对自养公羔进行去势手术,造成公羔去势后感染破伤风并大量死亡。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去势,意思是雄性失去睾丸的功能。通常为了方便管理而给猪去势,但去势会引起猪的严重应激,甚至导致发病和死亡。去势日龄则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免疫应答以及疾病感染率等,为了降低因手术去势而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确定适当的去势日龄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选取40头杂交保育猪(约克×长白×杜洛克),其分娩后的初始体重为1.57kg。随机分为四个处理,其中处理一为1日龄去势公猪,处理二为3日龄去势公猪,处理三为7  相似文献   

15.
<正>1基本资料品种:吉娃娃,宠物名:点点,年龄:1岁,性别:♂(未去势),免疫驱虫史:完全,食物:商品干粮(犬粮)。2既往史无重大疾病史。本次发病为今年3月中旬开始有尿色变黄,精神逐渐沉郁,食欲下降,舌色苍白。在附近医院输血治疗后暂时好转,但1周后即反复。后转至本院。临床可见结膜口色苍白,精神沉郁,听诊心率较快,腹部触诊可见轻度肿大的脾脏。3实验室检查CBC检查可见PCV16.7(参考值39.0~56.0),其它未见  相似文献   

16.
役用公牛去势一般在1~2岁进行较为适宜。肥育牛则在出生后3~6个月左右去势。公羊的去势在出生后4~6周龄,也有在成年时去势的。  相似文献   

17.
<正>家畜去势手术是基层最常见、常用的小手术,但术后并发症多,其中以阴囊发病危害较大。(一)发病原因笔者应邀去四川省会理县益门镇小凉村一养殖户家中,给其水牛作去势手术。该牛约1.5岁,  相似文献   

18.
笔者5年来诊治去势后,继发前列腺炎、精囊炎4例,其中3例为火骟引起,1例为结扎骟引起 .  相似文献   

19.
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引起的多种家畜的一种创伤性急性传染病。病的特点为局部发生急剧炎性气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本病的主要病原为腐败梭菌,以马和绵羊发病较为多见,猪发病较少。然而1997年7月中旬先后有两起4例猪发生以局部急剧炎性气性肿胀为主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的恶性水肿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病例1鸡西市某个体养猪户饲养繁殖母猪20余头,产仔后育肥,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养猪方式。仔猪35~40日龄断奶,断奶后公母仔猪全部去势育肥。1997年7月中旬共有80余头仔猪去势,2~3d后有…  相似文献   

20.
1998年9月上旬,城郊龙沙乡新光村农户于某,自养45头仔猪,断奶后数日请人给予去势。其中有些小公诸去势后发病死亡。经深入观察。剖检,初诊为猪恶性水肿病。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了病情的进展。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户共存栏各龄猪130余头,其中有一批仔猪于8月中、下旬断乳,出售及留种后尚剩余45头。至9月上旬体重已达(25~30)kg/头左右。仔猪喂配合饲料,猪床为水泥地面,铺少量垫草,请附近兽医人员给予去势。去势后17头小母猪一切正常,28头小公猪则于3d~4d后相继有24头猪发病,出现厌食或不食,阴囊刀口处周围显著肿胀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