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是水稻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仅次于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由于缺乏理想的抗源、有效的鉴定方法,致使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研究相对滞后。就水稻纹枯病抗性有效鉴定方法、抗源筛选、种质创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SSR标记在水稻白叶枯病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SSR标记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和抗病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针对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开发的SSR标记不多,对利用SSR标记开展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辅助育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利用已与抗白叶枯病基因建立连锁关系的SSR标记来累加抗白叶枯病基因是拓宽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基础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近年推广杂交稻“南优2号”等组合以来,凋萎型白叶枯病发生普遍。由于本病传播途径广,蔓延快,采用栽培和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必须环环扣紧,否则不易见效。实践证明,选用抗病良种是防治本病经济而有效的途径。因此,发掘抗源,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生产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为了提高选育抗病品种的效率,必须了解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方式。由于抗病性遗传牵涉到水稻抗病性的遗传物质与白叶枯病致病性的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因而抗性的遗传比其他性状的遗传行为要复杂得多。国外关于抗源的抗性的遗传研究结果,对本地区抗病育种有的是参考价值的,有的则没有用处。因此,必须自己筛选抗源,研究对本地区白叶枯病菌系抗性的遗传规律,以提高抗病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叶枯病最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呈现突发和爆发态势。明确当地病原菌毒性和品种抗病情况,是防治白叶枯病的有效措施。选择东北稻区2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进行了IS-PCR扩增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0.83遗传距离水平,23个菌株可划分为5个簇。利用分离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与粳稻品种接种互作,"通禾855"等部分品种表现较强抗谱。用9个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标准菌株对15份北方粳稻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结果显示除品种"通系929"表现中抗外,其他品种的抗性综合表现感病。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较复杂,筛选、引进广谱抗水稻白叶枯病种质资源材料非常必要,而且,利用当地菌株筛选抗源材料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6.
带有xa-5,Xa-7抗性基因的DV_(85),DV_(86),DZ_(78)三个高抗水稻白叶枯病品种的衍生系统TN_1/DV_(85),TN_1/DV_(86),TN_1/DZ_(78),仍保持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高度抵抗性。但株高、株型以及结实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试验以这三个中间抗源的株系107个为父本,与三个丰产性状较好而抗性较差的品种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107个,分别于1983、1984年用水稻白叶枯病KS-6-6菌株于成株期剪叶法接种P_1,P_2,F_1与部分F_2系统,根据不同组合所反映的病情差异表明:不同衍生系统的中间抗源其抗病性的转育效应是有明显差异的,由TN_1/DV_(85)衍生的中间抗源一般具有较强的转育效应,这种转育效果同时也受到受体亲本的遗传背景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评价和利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7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评价和利用取得相当进展,评价了大量包括地方品种、野生稻和国外引进的种质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了许多抗源。其中有些具有基因Xa-3和Xa-4的抗源广泛地用作杂交计划中的供体,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抗性和全生育期抗性的评价,同时,广泛地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包括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亚种间杂交后代和杂交稻育种后代的抗性遗传行为。并就系统研究抗性基因,培育包括1-2个有利基因的改良抗源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5,Xa-7的抗源DV85衍生而来,但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的TD-1,TD-2为抗病供体亲本,与对白叶枯病感染的杂交稻优良恢复系明恢63杂交,在对目标性状-抗白叶枯病特性的强烈选择压下,与轮回亲本回交2次,然后自交,以使其它有利基因重组,通过按产量与抗性进行鉴定与选择,目前所选育的抗18,抗21,抗25用白叶枯病强菌株浙173接种为高(HR),且抗病性状在与感病不育系配组  相似文献   

9.
近年,水稻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在华南稻区快速发展,已上升为优势种群,并向浙江、江苏等南方稻区蔓延。在Ⅴ型菌重发稻区水稻品种普遍发病较重,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刻不容缓。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推广种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利用携带抗Ⅴ型菌隐性基因xa5的国际水稻品种IRBB5,结合稻瘟病抗源,应用杂交、复交、系谱选育和抗病性同步鉴定等方法,先后选育出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1~3级),兼抗稻瘟病(中抗至高抗),米质优良(广东省标优质3级),产量与主栽品种相当(与区试对照品种比较)系列水稻新品种白香占、白粳占和白丝占,这些抗病新品种在粤西沿海白叶枯病强毒系Ⅴ型菌重发区推广种植,突显出利用品种抗性防控白叶枯病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国内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源筛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一些国外重要抗源也已引进。鉴于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国外现已确认菌系的致病性有类似于“生理小种”的分化。一个抗源的抗性表现可因不同地区的不同菌株而不同,这取决于品种与菌株之间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这些抗源对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不同菌系的抗性表现及其遗传规律、抗病基因间的异质性,尚需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评价它们在抗病育种计划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几个粳稻品种的抗性遗传方式,并对抗病基因之间的等位关系进行测验,以期为抗白叶枯病育种计划的拟订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与评价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培育广谱持久的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提供材料.[方法]利用华南籼稻区优势菌株(Ⅳ型),对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进行抗性初筛鉴定;并根据初筛获得的部分抗性稳定材料进行多菌系重复鉴定;对广西普通野生稻的居群抗病性与遗传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抗性初筛,获得70份对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材料;利用7个广西优势菌株(广西Ⅰ~Ⅶ型菌株)对其中60份材料进行广谱抗性筛选鉴定,结果发现在60份材料中,对Ⅰ~Ⅶ菌株抗性表现中抗以上的材料分别为43、50、45、58、52、46和46份.两份材料(RB11和RB19)对7个供试菌株均表现为抗水平;3份材料(RB5、RB7和RB31)分别对Ⅶ、Ⅴ、Ⅴ型菌株表现高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抗性材料出现的频率与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居群地理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鉴定获得一批广谱抗源和高抗野生稻材料,可作为今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的重要抗源亲本.  相似文献   

12.
《广东农业科学》2009,(5):19,28
利用抗Ⅴ型菌基因xa5结合稻瘟病抗源.选育出广东首个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并抗稻瘟病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白香占.该品种的育成,对提升我省抗病育种水平,解决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病区及稻瘟病区生产所需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抗Ⅴ型菌基因xa5结合稻瘟病抗源.选育出广东首个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并抗稻瘟病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白香占.该品种的育成,对提升我省抗病育种水平,解决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病区及稻瘟病区生产所需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目前水稻主栽品种的抗性较低,急需高抗品种。广西近年来新收集了大量的野生稻种质资源,为早日鉴定出新抗源提供育种利用,本试验对1 820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初筛鉴定,对部分3级以上的材料进行多菌系重复鉴定,获得一批1级抗性的新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张桂芬鲁传涛申效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高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王克荣(获嘉县植保站)杨永升(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白叶枯病是我省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病害。1958年传入我省,6...  相似文献   

16.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Xa21基因导入水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害虫、细菌、病毒和真菌的侵害,往往造成粮食减产。其中,由稻白叶枯病黄单孢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引起的稻白叶枯病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整个亚洲和非洲地区)发生较为...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是东港市水稻最重的病害之一。为了防治和控制白叶枯病的危害,自1997年起,根据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技术,获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具体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是澜沧县上允镇常年发生的水稻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上允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症状并对发病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白叶枯病分子育种包括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白叶枯病抗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白叶枯病基因工程育种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资源创新与改良。目前已发现和鉴定抗白叶病基因22个,其中Xa1、Xa21基因已图位克隆。随着Xa1-xa24(t)基因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水稻白叶枯病分子育种也开始实现基因资源的定向操作和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广,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