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粗放型管理,造成十分严重的能源浪费,使得我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2%,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90%,这使我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四倍多。  相似文献   

2.
石首市地处鄂南边陲,总耕地面积3.98万hm^2,其中水田2.1万hm^2,旱田1.8万hm^2,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1万kW,每百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30.2kW,总人口6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8万人,农业人口41.4万人。全市生产总值43.7亿元,其中一产业占20%,二三产业占80%。我市农业比重块头小,工业生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程度,能源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原始物质动力至关重要。本文应用中国1980-2012年的相关数据,基于脱钩理论建立农业机械化、能源消费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模型,对三者相互脱钩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和能源消费之间的耦合程度并不高,多数年份处于弱脱钩和强脱钩状态;能源消费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程度较高,多数年份都处于扩张负脱钩状态,表现出农业经济增长对能源较强的依赖关系;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强,80%以上的样本数据都表现出扩张负脱钩状态,但脱钩指数绝大多数年份都较高,这也说明我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4.
桂林市农业机械化己经历了数十载的发展变化,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仅就农机装备和运用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对全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发展的对策措施。一.农业机械发展现状1.农业机械装备初具规模1997年末,桂林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99万千瓦,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2.69千瓦。拥有各种类型拖拉机5592台,有农业动力机10868台,7.46万千瓦,有农用载重汽车和其它运输车690台,3.48万千瓦。农业机械中耕作、运输、排灌、农副产品加_工机械的动力占总动力的90.3%。这些农业机械在确保全市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选择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衡量指标,结合丘陵山区现实条件和农机发展情况,研究影响丘陵山区农机总动力的主要因素。以消费理论为框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南方丘陵山区土地经营规模、农机购置补贴、土地整理项目、农机化培训等因素对农机总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大小对于农机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侧面说明小散农户并不是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消费的主要群体。农业机械于农户而言是吉芬商品,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当地农机总动力将减少,也说明高收入农户非农化倾向较为明显。农机具补贴、土地整理、农机化培训对提升农机总动力正面影响显著,能够较好的降低农机消费门槛,拉动丘陵山区农机消费需求。据此,应继续推动农地流转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加大农业机械化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6.
对一个地区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采集了江苏省1989~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并用自相关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农业机械总动力的6个关键因素的相关性排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粮食播种面积、政府的财政投入、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粮食单产,它们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6、0.9384、0.8924、-0.8778、0.8671和0.7224,并得出了较高精度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的自相关时间序列回归模型(R2=0.998),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68%。  相似文献   

7.
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将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质量农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运用通径分析,研究了2000~2018年四川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城镇化率、耕地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4个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路径,形成了如下结论。城镇化率、耕地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度分别为11.50%、7.04%、43.98%、36.35%,约有1.13%的误差不能被这4个因素解释。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有直接正贡献;城镇化率的直接贡献为负,但是通过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的影响后,总贡献为正。  相似文献   

8.
正襄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农机大市。截止2014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608.5万k W,占全省的14.17%;拖拉机保有量37.9万台,占全省的29.4%;联合收割机1.9万台,占全省的23.83%,插秧机6 823台,占全省的12.41%;各类配套农机具80.5万台(套),农业机械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农业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襄阳市是典型的农业机械使用大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碳排放测算与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9—2016年吉林省的统计数据,运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18年来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运用LMDI模型分析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碳排放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速为2.83%,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农业碳排放结构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为主,两者占比达90%以上,是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碳排放来源。(3)农业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规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农业产出规模是导致农业碳排放量上升的驱动因素。为此,要推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协调好农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走低碳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理论的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是农业机械化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1998-2008年陕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了相关检验,模拟了陕西省农机总动力发展情况,相对误差均小于3%,平均误差为1.01%,模型可用于农机总动力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1-2015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19 570,21 687,2 3932,26 315,28 843kW,呈直线上升趋势,年平均递增率为9.48%。  相似文献   

11.
以生命周期法为指导,应用排放系数法对猪粪秸秆好氧堆肥路径下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本文研究的范围包括:堆肥厂内微生物降解活动产生的直接排放;加工设备电力消耗等上游活动产生的间接排放;有机肥作为化肥替代品减排量、土地施用后的土壤碳结合等下游活动减排量。结果表明:项目日处理420吨原料,可生产20吨有机肥,堆肥生物降解过程产生的直接排放为19.26 tCO2e,电力消耗间接排放为17.84 tCO2e,产品作为化肥替代品的减排量为0.87 tCO2e,土地施用固碳量为113.4 tCO2e。生命周期范围内,生产及施用有机肥净碳汇量为77.18 tCO2e,可实现负碳排放,有效提升土壤固碳能力,可为农业减排降碳提供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畜禽养殖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在中国农业碳排放中占据很大比重,碳减排行动迫在眉睫。采用部分生命周期法评估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结果表明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电力消耗、粪便处理和燃料燃烧环节。为减少养殖过程的碳排放,应当推行碳排放监测系统的建立、推动循环养殖的实践、注重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13.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the Canadian dairy industry in 200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an increase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n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combined methane (CH4), nitrous oxide (N2O) and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per unit of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we calculated the GHG emissions from the Canadian dairy industry in 2001 as a fraction of the milk production and per dairy animal. Five regions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dairy industry. N2O and CO2 emissions are directly linked with areas allocated to the dairy crop complex which includes only the crop areas used to feed dairy cattle. The dairy crop complex was scaled down from sector-wide crop areas using the ratios of dairy diet to national crop production of each crop type. Both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on-farm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similarly scaled down from sector-wide estimates to the dairy crop complex in each region.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methodology, adapted for Canadian conditions, was used to calculate CH4 and N2O emissions. Most of the CO2 emission estimates were derived from a Fossil Fuel for Farm Fieldwork Energy and Emissions model except for the energy used to manufacture fertilizers. Methane was estimated to be the main source of GHG, totalling 5.75 Tg CO2 eq with around 80% coming from enteric fermentation and 20% coming from manure management.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were equal to 3.17 Tg CO2 eq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ere equal to 1.45 Tg. The GHG emissions per animal were 4.55 Mg CO2 eq. On an intensity basis, average GHG emissions were 1.0 kg CO2 eq/kg milk. Methane emissions per kg of milk were estimated at 19.3 l CH4/kg milk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Canadian field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4.
柴油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品,近年来柴油价格大幅上涨,推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该文分析了我国农用柴油消耗的主要特征,农用柴油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具有显著的作物差异性和地区差异性。运用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农用柴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的农业机械动力和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是影响我国各地区农用柴油消耗的主要因素,它们与农业单位面积柴油消耗量呈正相关关系。文章还针对我国农用燃油消耗及有效供给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业供应链的运输环节中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型存在的速度恒定、碳排放计算方法单一的问题,本研究结合路网时变特征和新的多车型碳排放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配送距离、多车型碳排放量、货物损耗和车辆固定成本等4个优化目标的生鲜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策略种群协同蚁群算法(Double-Strategies Co-Evolutionary Ant Colony System,DC-ACS )。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对Solomon数据集的C105算例进行了求解,在4个优化目标上分别取得最优解为937.94 km、4961.48元、4081.78元和7500.87元,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在模型有效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结果证明,改进蚁群算法比基本蚁群算法在4个优化目标上的配送总成本平均降低幅度超过14%,证明改进蚁群算法更具有优越性。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对集中、随机和混合3种不同分布的大规模算例进行求解,3种分布上分别求得最优总成本为19,939.53、24,095.00和24,397.58元。综上所述,所提模型和算法可以为冷链物流企业的城市配送路径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对完善智慧农业供应链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和优化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节能减排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是能源消耗大户,其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介绍了国内农机节能减排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能源危机与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峻,各国对农业机械的能耗及排放水平也愈发重视,电气化与混合动力技术作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逐渐成为行业内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农业机械电气化与混合动力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不同布置形式对混合动力农业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混合动力技术的优劣势与关键技术路径重点讨论混合动力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方式与发展要点,通过技术发展与经济层面的评估分析得出混合动力农业机械未来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多能互补农业温室系统需深入考虑作物安全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优化调控多源设备功率,实现系统的经济、低碳运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作物安全性的多能互补温室低碳控制方法。首先,构建含电、气、热农业温室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架构,建立各农业设备功率模型,阐明能量流和功率耦合设备的能量转换机制;然后,研究农作物生长的光照、温度、供水的安全边界条件,提出作物的日光照量与小时光照量合理范围、室内恒温的供热功率范围、科学供水的用电功率范围与用电时间范围,并采用数学模型详细描述;再者,提出电、气、热碳排放核算指标,建立综合运行成本和碳排放成本最低的功率优化控制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优化用能方案;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废煎炸油制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一种以废煎炸油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全生命周期各项指标与传统柴油路线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其化石能源消耗比柴油减少了65.7%,石油消耗较柴油全生命周期减少91.8%,常规排放也都明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CO_2排放下降88.1%,总的温室气体排放按全球变暖潜值折算后下降86.6%.表明废煎炸油制生物柴油是符合循环经济的环境友好型代用燃料.  相似文献   

20.
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固碳贡献与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能力,针对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基数不明、底数不清等问题,基于IPCC指南(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理论框架,构建秸秆综合利用评价方法.明确评价范围与边界,科学核算不同秸秆利用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评价秸秆五料化减排固碳底数,基于不同情景预测2030年和2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