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兴奎 《南方农机》2019,(5):195-195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变化,也掀起中职教学改革的新热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作为机械专业、热能动力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专业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加大了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来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并提出相应教学改革手段.着重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对各方面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液压与液力传动》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掌握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本文基于面向产出的教育理念,以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探讨该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分析。提出应建立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使目标达成评价成为评价学生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设施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新增专业核心课程,在设施农业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达成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学生综合素养有待提升,也制约着教学模式的革新。针对云南农业大学农机专业学生知识背景和专业素养,探索特色教学体系,将提炼整合知识点以微课模式融入理论教学中,融入双语教学元素和新兴学科前沿技术,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和提高了课程目标达成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5.
郑明强 《南方农机》2023,(11):184-186
【目的】“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需要,应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方法】将OBE理念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采用“教学继续开展,改革先行”的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结果】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结论】基于OBE理念,以学习产出作为依托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班集体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助力,进而推动职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度较大。如何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钢结构设计原理的基础理论,是钢结构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在科研经验,针对钢结构的难点和重点,提出了“项目化”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唐七星  王玉伟  刘路  廖娟 《农业工程》2021,11(12):104-107
《电工技术》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农业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和车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但其教学过程中,面临实践基础不足、实践预习效果差等问题。以农业大棚的温湿度监控为例,结合现代农业的要求进行教学反思。结合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进行教学探讨,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并调整教学考核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电压技术课程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及本科生教育目标的要求,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其他高校有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郑志安  吴敏  高磊 《农业工程》2022,12(11):117-121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针对研究生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涉农工程类课程“农业系统工程”为例,就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影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师与生”2个主体行为及涉及有效教与学的3个问题,即“教与学什么、怎样教与学、怎样考与答”的“2+3”教学模式,提出了课程教学理念与模式的3个转变,即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转变,由以“教”向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和由注重课程结果考试向注重过程考试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农业电气化专业新模式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结合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取得了一些效果,对兄弟院校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鲜樱桃果实娇嫩,收获期短,并且要求带柄采摘。然而目前主要采用人工采摘方式,劳动强度大、作业危险且效率低,难以满足当前新鲜樱桃产业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仿照理发的原理,研制一款推剪式樱桃辅助采摘器,通过连续快速地推剪樱桃果柄,从而实现樱桃的快速带柄采摘。同时,还分析影响樱桃果柄剪切效果的因素,并通过果柄剪切对比试验,得出在静刀片齿距为3.5 mm,动刀片齿距为3.0 mm,动刀片行程为3.5 mm以及电机转速为7 000 r/min时,采摘器的采摘效果最佳。果园试验表明,使用该装置辅助人工采摘樱桃,平均半小时内采摘樱桃9.7 kg以上,带柄合格率98%以上,损伤率1%以下,实现快速高效带柄采摘樱桃,并且不碰伤樱桃果实及果树,具有较好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油菜生物量是喂入量和作业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效、快速地检测油菜生物量是实现油菜收获机自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为研究收获期油菜生物量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首先利用无人机采集联合收获期油菜的田间可见光图像并实测油菜的生物量信息,提取并构建与油菜生物量有关的32个特征参数,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油菜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的10个显著特征;分别建立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联合收获期油菜生物量估算模型;利用训练集确定模型参数并优化,利用测试集估算油菜生物量,验证估算模型的性能并比较精度。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误差(R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4 kg/m2、0.04%~22.23%、0.87,0.36 kg/m2、0.92%~21.14%、0.71和0.26 kg/m2、0.28%~34.17%、0.84;对比估算结果可知,基于随机森林的估算模型的RMSE小于PCA和SVM模型,决定系数R2最大且相对误差较小,模型精度和稳定性较优,是估算联合收获期油菜生物量一种较优的方法。基于可见光图像特征和随机森林的油菜生物量估算方法可为油菜联合收割机喂入量自动检测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农牧业生产中农作物秸秆产量不断增加,秸秆收储难、利用率低的现状,以及现有秸秆卷制成型机功能单一、可靠性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秸秆切割揉碎卷制成型机具。设计了切割揉碎装置、强制喂入装置、成捆室和缠网机构等主要工作部件,并对机具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捡拾幅宽为2.2 m,成捆率为100%,草捆密度为150.8 kg/m3,牧草总损失率为1.95%。该机工作性能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对研究秸秆高效、高质量收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奶牛活动量的及时准确监测对奶牛发情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奶牛活动量的无线远距离实时监测,设计一种基于STM32和OneNet云平台的奶牛计步器系统。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基于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奶牛运动状况,同时利用ESP8266 WIFI实现活动量数据到OneNet云平台的传输。并通过LabVIEW开发奶牛计步器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奶牛活动量的实时监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安装方便,实时性好,对奶牛活动计步的准确率可达97%以上,能够实现奶牛活动量的无线远程监测,及时有效地对发情状态的奶牛进行干预,对奶牛养殖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质块育苗移栽具有护根护苗、缓苗期短、成活率高等优点,相比穴盘钵苗,基质块苗市场保有量仍相对较少,主要受限于基质块成型加工设备配套不足,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蔬菜育苗基质块成型机,实现自动铺土、压块、投块、输送等功能为一体,通过对整机结构和传动系统、钵盘机构、压块及投块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以蚯蚓粪—土壤为原料对影响基质块成型的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优选参数组合为蚯蚓粪—土壤混合配比1∶3、压缩比0.65、含水率10%,此时尺寸稳定性为98.96%,抗压力为246.86 N,散坨率为4.15%,可极大地满足基质块育苗移栽的要求,从而为基质块成型加工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苎麻剥麻机山区搬运困难的问题,采用整机动力部分与剥麻部分可快速拆卸组装的方式,设计一款轻便小巧的单滚筒反拉式剥麻机。首先,通过对纤维剥制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剥麻机的喂料斗倾角为30°;然后,对剥麻滚筒的结构进行设计与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剥麻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作业参数范围。最后,以滚筒转速、凹板圆心角和剥麻间隙为影响因素,鲜茎出麻率和原麻含杂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方法进行优化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鲜茎出麻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剥麻间隙、凹板圆心角、滚筒转速,影响纤维含杂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剥麻间隙、滚筒转速、凹板圆心角;剥麻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是滚筒转速为956 r/min、凹板圆心角为38°及剥麻间隙为2 mm。基于优化参数进行苎麻剥麻的生产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为鲜茎出麻率为4.48%,纤维含杂率为1.03%,各指标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7.
以桦褐孔菌为原料,经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了多糖及三萜类物质,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优化了桦褐孔菌复合饮料的配方,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了桦褐孔菌复合饮料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提取液多糖含量为2.5 mg/mL,三萜含量为248 μg/mL;桦褐孔菌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桦褐孔菌提取液35 %、白糖10 %、明胶0.4 %、柠檬酸0.20 %、茉莉花茶提取液5 %;本配方制得的桦褐孔菌复合饮料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2.12 %;饮料呈焦糖色、澄清无沉淀,具有桦褐孔菌特有的风味和清淡的茉莉花香味,无其他异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是一款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功能性饮料。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其中关键的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主体发展意识和素质能力。基于以往对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界定新型农民的概念和内涵,将新型农民发展内涵量化于"生产能力、市场能力和组织能力"三个层面,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后面简称"大理州")新型农民基本情况调研数据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大理州各地区新型农民的生产能力、市场能力和组织能力指数。结果表明:大理州各地之间新型农民发展能力指数差异较大,且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其中生产能力指数最高的是漾濞彝族自治县(2.494 3),市场能力指数最高的是剑川县(1.085 0),组织能力指数最高的是剑川县(0.590 0),综合能力指数最高的是洱源县(3.908 2);新型农民生产、市场和组织三大能力指数之间无明显的线性相关;新型农民综合能力指数中生产能力指数占比最大,几乎占到综合能力指数的60%以上。最后建议地方政府在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时,财政资金应适当向新型农民综合能力指数较低的地区倾斜,并找出本地区新型农民发展最薄弱的环节,选择有效的财政支持新型农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脱壳是核桃采后加工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核桃采收后主要以初加工为主,费时费力,机械化程度低,脱壳环节存在露仁率低、破损率高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分析现有6种类型核桃脱壳设备结构、脱壳原理以及优缺点等基础上,阐述目前国内外核桃脱壳设备的发展概况,总结出我国核桃脱壳设备存在功能单一、作业成本高、性能不稳定、脱壳效率低、通用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今后应根据我国实际优化提升脱壳关键技术与结构,加强核桃脱壳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研究,研发大型核桃脱壳设备,提升企业加工能力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梦遥 《农业工程》2022,12(11):126-131
以大白菜“北京新三号”为试验材料,选用不同规格穴盘育苗,设置50、72、105和128穴/盘4个处理,探究穴盘孔数对幼苗生长质量、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处理。结果表明,育苗穴盘孔数通过影响大白菜苗期生长指标进而影响大白菜产量和品质。随着穴盘孔数的增加,大白菜产量呈下降趋势,其中,50孔穴盘育苗的大白菜移栽后产量最好,其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分别比72、105和128孔穴盘育苗的大白菜高3.09%、34.03%、38.73%和33.73%、42.47%、45.70%;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与产量分别比72、105和128孔穴盘育苗的大白菜高12.02%、13.26%、40.41%和0.83%、15.84%、22.31%。50孔和72孔穴盘是大白菜较好的育苗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