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接种大棚和房间内吊棚方法塑料吊棚方法,主要是以西峡县的规模化袋料香菇生产的接种经验为例,设计一个利用塑料薄膜密封的环境,在适宜的空间(如房间、菇棚、露天场所竖起牢固的立柱)中吊起1个高2m、宽3~5m、长度适宜的接种室,是人工设置的可移动式无菌化空间,模拟建造一个类似于接种箱式接种效果的接种环境。(一)作用为接种环境提供一个无菌化生产小环境,用于菌棒降温和接种过程,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接种是关键环节,不同的接种方法直接影响接种的质量和接种者的劳动质量。利用传统的接种箱接种,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成本高,且在农民大量栽培的情况下接种成活率不高;“蚊帐式”塑料棚内闭棚接种,虽然解决了接种箱接种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仍存在着消毒剂影响生产者身体健康问题,同时由于在闭棚  相似文献   

3.
接种箱消毒     
接种箱消毒是食用菌生产的重要环节,很多菇农制种时往往因简化操作程序或操作不到位而使制种失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操作规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丁湖广 《新农业》2007,(9):52-52
3.严格接种发茵待料袋冷却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严格消毒,无菌操作。接种后室温保持25℃左右发菌。发菌室要求避光、干燥,注意通风换气。经过25~30天的培养,菌丝即将走透袋底后,把穴口上的原有菌种块挖掉,使氧气透进袋内,加快菌丝生理成熟。然后移入消毒干净的菇房或野外阴棚出菇。  相似文献   

5.
棒式栽培香菇,小袋规格17厘米×30厘米,可装干料0.35~0.5千克,大袋规格17厘米×65厘米,可装干料1.25千克。 接种室要求干净,密闭性好。接种前每立方米用36%甲醛17毫升,高锰酸钾14克熏蒸10小时。熏蒸前将菌种、接种工具、鞋、无菌包等放入接种室内一起消毒,或用烟雾剂作空间消毒。  相似文献   

6.
香菇开放式接种是近几年来总结创新的一项技术,本地菇农称为“通天接”。该项技术由于操作方便,不用接种箱,男女老幼皆宜,省时省工,改变了传统接种方式接种慢、毒副作用大、成活率低等缺点,普遍被广大菇农朋友所欢迎,是食用菌接种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7.
枫树黄萎病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枫树苗期黄萎病几种接种方法中,以浓度为1.8×106个分生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效果最好,具有接种操作简便、定量、发病快和随机等特点;灌根接种效果最差。土壤接种能反映大田自然发病的优点,接种量为2%(W/W)的麦草培养菌比甜菜籽培养菌接种效果好,直播比移栽的植株接种效果好。结果表明,根据株高、发病率和定植率来评价接种效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李斌  谭方权 《农友》2002,(4):21-21
根瘤菌接种的方法主要有菌浆拌种、喷雾接种、苗床接种和种子丸衣,用户可根据播种的规模及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全熟料香菇工厂化大面积栽培,接种成功率是决定栽培成败和效益好坏的关键。按以往的经验,接种成功率达到90%~95%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经过努力,使接种感染率一再降低,最后减到万分之一。接种时需要注意很多细节。1接种成功的前提条件1.1保证培养料湿度适宜,装袋紧实、扎口不透气、蒸料彻底无菌是一个重要环节。用8~10道的厚袋装料,在装袋和进出锅过程中注意防止刮碰出现微孔。要有人检查微孔,发现微孔及时粘贴胶  相似文献   

10.
3种小麦纹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小麦纹枯病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选用3种接种纹枯病菌的方法,即沟带接种法、土表接种法、牙签嵌入接种法,比较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不同接种方法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法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沟带接种法简单、粗放,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可以用于大量材料的初选。牙签嵌入接种法的发病率最高,平均发病率在90%以上,重复之间差异不显著,接种容易成功,重复性好,但试验鉴定要求细致、繁琐,工作量大。土表接菌法最为简单、方便,通过适当控制试验条件,可以获得满意的接种效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棒接种常用接种箱法,虽然成品率高,效果稳定,但速度较慢,不适合专业化生产。采用“开放式”接种法具有接种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每人每小时接种60~90袋,比接种箱接种提高1~3倍,但其技术要求较高,效果不够稳定,且灭菌药品用量大,操作要点如下。⒈料棒冷却“开放式”接种法的冷却场所即为接种室,要求相对密封、卫生条件较好的环境,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若空间太大,则应挂接种帐篷,将已灭菌的料棒搬入接种室,数量为1000~2500袋,冷却过程中注意保持料棒不受或少受外界不洁空气的影响。⒉菌种处理菌种移入接种室前应先逐瓶(袋)挑选,剔除长…  相似文献   

12.
徐学华 《农技服务》2009,26(1):40-40
从菇棚建设与消毒、培养料选择与配制、装袋与接种、堆积发菌、出菇管理、杂菌防治以及及时采收等方面阐述了平菇袋料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稻曲病接种菌源及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筛选出两种致病力较强的接种菌源,稻曲病菌在PD、PS两种培养液中分生孢子产生量可达108个/毫升以上,用适温高湿可以部分地打破老熟厚垣孢子休眠。本试验首次进行了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的分离、培养研究,用培养的白化菌株在水稻孕穗期接种成功。在相同条件下,注射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喷雾接种。接种后的相对低温处理有利于病害发生。作者认为接种菌源与接种后的温度是人工接种成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
黄瓜苗期复合接种多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期将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接种在同一株黄瓜幼苗上,鉴定黄瓜的多抗性。结果表明:复合接种法与单一接种法的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证明了复合接种法的可行性。黄瓜枯萎病用胚根接种法,选用浓度为104个孢子ml或105个孢子ml;黄瓜霜霉病用子叶点滴法接种,选用浓度为104孢子个ml;黄瓜炭疽病用子叶点滴法接种,选用浓度为500个孢子ml,较适合用于复合接种多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15.
接种的方法和场所是食用菌菌种生产的关键。为此,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高效的接种技术,即在菇棚内使用接种帐、打穴接种、塑料地膜盖垛发菌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4个对赤现表现抗感不同的冬春麦品种上,利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进行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孢子浓度和不同接种次数接种以使小麦群体产生不同严重程度的赤霉病病情,是有效的方法,同时得到了接种菌量和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腮腺炎疫苗)是我国新近问世的预防制剂,尚未列入计划免疫范围,在托幼机构中亦未普遍使用。为比较腮腺炎疫苗不同接种方式的免疫效果,作者对两所幼儿园共509名儿童分别采用常规接种与应急接种,取得了较好免疫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  相似文献   

18.
对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3个西瓜品种进行了离体叶人工接种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与幼苗人工接种同样能够真实地反映西瓜品种固有的抗病性,且能节省菌液、劳力、试材和费用,并对环境条件更易控制,简便易行,可以广泛采用。该法用注射器悬滴接种,菌液浓度为1×10^6孢子/mL。接种叶片的叶龄为15~20d,接种后3d开始发病。第6d调查统计病情指数。品种抗病性可以用平均病斑直径(AD),[AD  相似文献   

19.
辣椒疫病接种鉴定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三种辣椒疫病接种方法的比较,表明灌根接种法较适宜于辣椒抗疫病鉴定,同时用此方法对30份辣椒进行了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20.
甜椒TMV简易接种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比较了常规摩擦接种与简易接种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二者的抗生鉴定结果完全一致,说明简易接种法在育种上有应用价值,另外,采用简易接种法可观察到携带抗性基因的纯合体与杂合体之间的抗性反应差异,可区别抗性材料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