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进行了以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和3.6%普通型杀虫双颗粒剂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3.6%普通型杀虫双颗粒剂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甘蔗枯心苗防效达70%以上,对蔗龟田间残留虫口数防效达74%以上,它们均可作为蔗龟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用量以75~90 kg/hm2(有效成分2.7~3.24kg)为宜。  相似文献   

2.
螟虫是我国最常见的害虫物种。广西发现的主要类型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白螟。在甘蔗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从种植到收获,所有甘蔗品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种植季节,蔗螟幼虫侵入造成死心,在为害的中后期,形成虫蛀结节,茎尖枯萎,导致萎蔫(又称死尾)。由于甘蔗秸秆被吃掉,基部组织受损,赤腐病等多种病原菌由昆虫口中带进入甘蔗蔗茎中,极易被强风破坏,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糖质。据资料显示,广西每年约有40%的甘蔗受蔗螟影响,作物损失10%~25%。为此,本文研究了广西蔗区螟虫的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洺宽 《吉林蔬菜》2004,(3):35-35
蛀食豆荚的螟虫主要有两种,一是危害豇豆、菜豆、扁豆为主的豆野螟(又名豇豆荚螟、豆荚野螟),另一种是以危害大豆(毛豆)为主,兼危害菜豆、扁豆的豆荚螟。它们均以幼虫在荚内取食,从外面喷药不会触及虫体,因此难于防治。如用药防治,必须抓住发蛾盛期、产卵盛期,以幼虫孵化后、蛀入豆荚之前把它们杀灭,即在豇豆、菜豆现蕾期和花期每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要做到“治花不治荚”。可采用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50%杀螟硫磷1000倍液,25%喹硫磷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吡虫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锐劲特胶悬剂250…  相似文献   

4.
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和3.6%普通型杀虫双颗粒剂对蔗头象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4月份结合甘蔗松蔸、培土,每公顷施75、90kg,对蔗头象虫的防效均达70%以上,可作为蔗头象虫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公顷施75~90 kg(有效成分2.7~3.24kg)为宜。  相似文献   

5.
采用连续多年观察和跟踪检测的方法.对广西甘蔗研究所试验农场经过连续9年机械粉碎蔗叶还田后定点检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三大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蔗叶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养分量化变化趋势,对产量的贡献。跟踪测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半干叶片叶茎率平均为14.6%,初步估测每公顷残留氮磷钾总量为36.60kg、3.75kg和17.25kg。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了3.32g/kg,折合每年提高0.42g/kg,相当于每年每公顷蔗地净递增土壤有机质含量1245k。氮、磷、钾三大元素中,增加幅度最大的是钾,土壤全钾提高0.408个百分点,增幅达到43.3%相对值;虽然土壤全氯绝对值含量提高不多,但速效氮含量提高了28.87mg/kg,占相对值为31.9%,说明供氮能力大大提高:全磷和速效磷变化水平都较低,速效磷只提高了5.97mg/kg,占相对值为16.7%。蔗叶还田除了当造可获得180-210元/hm^2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使土壤环境进入良性的生态循环,既可以获得增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对矿物资源的消耗.具有多重的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豆野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别名豇豆荚螟、钻心虫,是严重危害豆科作物的一种害虫。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扩展,豆野螟进人大棚危害的情况非常普遍。据2003年我们在本院蔬菜基地的大棚内调查,豆野螟主要危害四季豆、豇豆和扁豆,其中豇豆的蛀荚危害率为15.4%,秋季以危害扁豆为主,蛀荚率可达23.5%。2003年,笔者对该虫发生和危害的特点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进行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整个生长期间施用该药对甘蔗条螟和蔗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比常规对照3%呋喃丹颗粒剂和5%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效果好,且对甘蔗有一定的增加产量和促进糖分提高的作用。在甘蔗生产中推荐用量90~105 kg/hm2。  相似文献   

8.
瓜螟的发生与防治杨光安(东辽县植保站·136600)瓜螟[Diaphaniaindica(saunders)]又称瓜绢螟、印度瓜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葫芦科蔬菜的主要害虫。据文献记载,瓜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各省区。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9.
豇豆荚螟幼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荚螟又名豆野螟,是如皋地区豇豆上的常发重发害虫,常年危害盛期在7~9月份。一般田块豇豆荚果被害率在30%~40%,重发田在50%以上.甚至达100%,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多数药剂防治豆荚螟的效果不理想,且盲目滥用农药现象严重。为控制该害虫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1病害 1.1霜霉病 用75%百菌清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25%瑞毒霉1000倍液、25%甲霜灵600-800倍液、1:3:400波尔多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1.
景宁县茭白大螟性诱剂应用于测报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景宁县茭白大螟的发生情况及应用性诱剂进行测报研究,结果表明:大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其诱蛾量与测报灯的诱蛾效果相当或略高,且诱蛾量受环境影响较小;诱测结果能够反映出大螟在1年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可在实际测报中应用。性诱、灯诱、田间虫量剥查结合,将明显提高茭白大螟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种新农药进行甘蔗蓟马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园、伊维能有效防治甘蔗蓟马,防效均达80%以上,是进行甘蔗蓟马防话较为有效的药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7个杀虫剂处理对甘蔗田间害虫防效及对甘蔗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0%福戈水分散粒剂、30%度锐悬浮剂以及5%异丙特丁硫磷对甘蔗绵蚜虫、蓟马、螟害防效均优于其他药剂处理;经济性状中,株高、产量和糖分在40%福戈水分散粒剂、30%度锐悬浮剂以及5%异丙特丁硫磷处理条件下均优于其他药剂处理。生产上建议以上3种农药交替使用,并结合甘蔗下种和施肥培土一起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德宏蔗区甘蔗蓟马、蚜虫等主要叶部害虫防治次数多、劳动强度大、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差的现状,德宏州甘科所与先正达公司合作,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先后筛选出了25%阿克泰WG、40%福戈WG和70%锐胜种子处理水分散粉剂等噻虫嗪系列农药进行示范防治,并总结出了一套用工少、劳动强度小、防治效果显著、防控时间长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3.6%加强型杀虫双GR、3.6%普通型杀虫双GR和8%杀螟丹.辛硫磷GR 3种农药对甘蔗螟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螟害枯心率防效均达80%左右,对螟害株率防效均达69%以上;5%辛硫磷GR、3.6%加强型杀虫双GR和5%新型甲拌磷GR 3种农药对金龟子田间残留虫口数防效最佳,防效均达80%以上。它们可作为防治甘蔗螟虫、金龟子的替换农药,田间使用剂量以60~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古巴蝇(Lixophaga diatraeae Townsend)和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在广西农科院武鸣里建基地进行了古巴蝇和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大田示范。对冬植蔗、春植蔗、秋植蔗、宿根蔗和实生苗释放古巴蝇和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结果显示:在不施用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的情况下.仅适时释放古巴蝇和赤眼蜂到蔗地。各蔗地的枯心率和螟害节率平均在5%和10%以下。表明古巴蝇和赤眼蜂能有效控制螟虫为害,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一生物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2%吡虫啉颗粒剂防治甘蔗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吡虫啉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和蓟马均有较好的效果,使用剂量与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治效果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优于常规药剂.  相似文献   

18.
甘蔗除草地膜对单、双子叶杂草都表现出较好的防除效果。覆盖后90d,除草地膜防治蔗田杂草效果达93%以上,已完全能满足蔗区杂草防治要求。它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