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明确贵州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全年世代尤其主害代发生危害规律,采用灯光诱测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近4年来贵州省4个不同稻区的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发生动态并进行了区域性对比,结果如下:三都稻区和惠水稻区的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多在4月中下旬,锦屏稻区和道真稻区的灯下始见日稍晚,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各稻区灯下主峰日与始见日和始盛日均呈显著正相关;4稻区年度诱虫量差异较大,三都稻区的灯下虫量最多,而锦屏稻区最少,各稻区灯下种群中,白背飞虱的雌雄性比均大于1;在第3代灯下虫量上,三都与道真存在显著差异,在第6代虫量上三都与惠水、锦屏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各代虫量间不同稻区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组建有机稻田白背飞虱种群生态控制系统,系统调查了实施有机耕作一年后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并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了自然天敌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有机早稻田中白背飞虱发生2个世代,高峰期分别为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平均百丛虫量分别为435.4和216.4头,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3079和0.4044.水稻移栽后天敌回升迅速,移栽15天迁入稻田的蜘蛛为同期常规稻田蜘蛛的2.56倍;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数量在移栽42、38天分别为同期常规稻田的1.64与1.40倍.将天敌因子的作用相加,"捕食及其它"和"寄生"因子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强,其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值显著高于常规稻田相应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省赣州、宜春、南昌稻区1978~1991年白背飞虱田间和灯下系统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初步弄清了我省白背飞虱自然种群年度间和季节性消长动态。通过分析虫源,温度、湿度以及雨量与主害代发生量的关系,明确了虫源是影响白背飞虱发生量的主要因素,为该虫的测报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5—2016年,采用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等3种方法进行同地对比试验,研究对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的监测效果。2015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3种方法监测的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种群数量动态曲线吻合,且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期白背飞虱成虫的诱集效果优于灯测。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嫩绿粘虫板、灯诱与田间拍查(施药前)两两之间无显著差异。2016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监测法所得虫量动态曲线吻合,与田间拍查长翅型成虫种群动态也趋于一致。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无论施药前、后,两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的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在非灯诱区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成虫,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赵秀兰  李秋阳 《植物保护》2015,41(5):192-196
为掌握滇西南沧源县白背飞虱种群发生特点,2010-2013年,采用田间调查和灯光诱测法研究白背飞虱越冬特征和种群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白背飞虱成、若虫可在再生稻、落粒稻、早稻秧苗和稻桩上越冬,但虫量较少,最高756头/667m2,且主要在海拔1 244m以下区域。灯下成虫始见期为3-4月,终见期一般为11月。灯诱出现双峰现象,第一高峰期5-6月,第二高峰期9月。4年灯下累计总虫量依次为17 764、8 157、18 590、2 538头。田间白背飞虱种群第1、2代高峰期在4月下旬-5月下旬、6月中下旬。2010-2013年,田间发生程度依次为重发生、中等发生、重发生和中偏轻发生年。建议加强秧田和5-6月主害代的监测,这两个时期虫口数量是决定是否需要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钦北区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与前期迁入情况有关,2012年前期迁入早、迁入量大,且气象因子有利于其发生为害,因此预测2012年钦北区第一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为2级,第2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为4级。  相似文献   

7.
对太仓市1980—2015年36年间褐飞虱灯诱种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褐飞虱在太仓灯下始见期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1992—2003年及2009—2015年是褐飞虱灯下种群沉寂时期,1980—1985年及2004—2008年是褐飞虱灯下种群猖獗时期;褐飞虱灯诱高峰日诱虫量与年度诱虫总量呈正相关。在分析多年来太仓市褐飞虱重发频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二控三压四"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云南省东部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增殖的主要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盆栽笼罩条件下白背飞虱种群在虫口密度、接虫时期和水稻品种不同组合条件下增殖倍数。结果表明:(1)接虫时期、接虫密度、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殖倍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影响作用大小为:接虫时期(F=23.1,P0.001)接虫密度(F=12.8,P0.001)品种(F=5.6,P=0.003);移栽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接虫的种群增殖倍数分别为30.1、16.4、8.1和1.3倍,移栽期接虫的种群增殖倍数最高,与拔节期、抽穗期、孕穗期接虫差异极显著(P0.01);5、10、20和40对/丛等4个接虫密度的种群增殖倍数分别为22.1、21.7、7.2、4.9倍,以5对/丛接虫密度的种群增殖倍数最高,与10对/丛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20、40对/丛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丰优香占’、‘红优7号’、‘云恢290’和‘明两优527’上的种群增殖倍数分别为21.6、15.9、10.8和7.7倍,以‘丰优香占’的种群密度最高,与‘红优7号’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云恢290’、‘明两优527’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2)对接虫量、苗龄、田间均温和田间均湿等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在品种‘红优7号’上,种群增殖模型回归方程为Y=-67.05+1.76 X_1-1.36 X_2+3.70 X_3+0.03 X_4(Y为增殖倍数、X_1为接虫量、X_2为苗龄、X_3为平均气温、X_4为平均湿度,下同)。‘丰优香占’品种的回归方程为Y=-91.65-0.16 X_1-0.38 X_2+3.39 X_3+0.41 X_4。‘云恢290’品种的回归方程为Y=-59.79+0.23 X_1-0.12 X_2+2.28 X_3+0.10 X_4。‘明两优527’品种的回归方程为Y=-8.81+0.27 X_1-0.15 X_2+0.92 X_3+0.01 X_4。在水稻移栽期接虫,接虫密度为5对/丛,品种为‘红优7号’时,白背飞虱的种群增殖倍数为43.3。本研究表明在移栽期至拔节期,较低的成虫密度往往能导致较大的种群增殖。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重庆秀山县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及异地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90年以来该地区水稻预测圃两种飞虱发生的历史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两种飞虱在该地区的发生及迁出规律.结果表明,该地田间稻飞虱为害呈明显双峰型,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前后发生均重.在20世纪90年代,褐飞虱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上、中旬,近10年高峰期集中在8月下旬,白背飞虱在20世纪90年代田间发生高峰日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近10年高峰日集中在7月上旬;1990年-1999年,褐飞虱长翅型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中旬,近10年高峰期在8月下旬;1990年-1999年,白背飞虱长翅型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7月中旬和8月上旬,近10年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表明近20年,褐飞虱田间发生高峰期延迟,白背飞虱高峰期提前;褐飞虱迁出峰期延迟,白背飞虱迁出峰期提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新建县17年的调查资料,采用模糊列联表评判方法,对早稻白背飞虱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早稻后期白背飞虱种群的消长与白背飞虱当年在测报灯下的始见期、6月中、下旬降雨量及6月下旬灯下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系统调查研究了近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粤西双季早稻田中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在广东肇庆地区早稻种植区稻飞虱田间种群一般 5月上旬、5月底到 6月初出现 2个发生高峰。近年白背飞虱成为早稻上稻飞虱中的优势害虫。在当地水稻栽培品种中以茉莉新占、山溪占类品种稻飞虱发生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普通白炽灯诱法对贵州省江口县迁飞性害虫褐飞虱进行诱集,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该地区水稻褐飞虱灯下发生期及灯诱数量。结果显示,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多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盛日多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该虫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早稻高峰期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晚稻高峰期多在9月至10月;近年来,褐飞虱始盛日和高峰期都有提前的趋势;高峰期日最高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累计诱获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早稻0.9579~0.9861,晚稻0.8675~0.9772;根据25年的资料,前15年(1977—1992年,其中缺1988年资料)全年最高峰主要出现在晚稻期间,出现在早稻期间的仅有5年,后10年(1993—2007年,其中缺2000—2004年资料)全年最高峰则全部出现在早稻期间;以高峰期候平均诱获量为指标,在25年中,大发生、中偏重发生、中等发生的各有5年,中偏轻发生的有2年,轻发生的有8年,这与当地田间的发生为害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氟吡呋喃酮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为探究氟吡呋喃酮在水稻稻飞虱上的应用前景,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采自中国7省10地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和5省8地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吡呋喃酮的抗性。结果表明:10个地区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吡呋喃酮表现为低等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R=6.1~17.4),其中江西南昌、河南信阳、安徽六安和浙江杭州种群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RR=10.1~17.4);相反,白背飞虱除湖北孝感田间种群对氟吡呋喃酮表现为低水平抗性(RR=6.3)外,其他7个地区的田间种群均保持敏感(RR=1.1~3.6)。本研究揭示了中国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吡呋喃酮的敏感性现状,可为合理应用氟吡呋喃酮防控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在贺州,4~11月是斜纹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6~7月和10~11月;4~12月是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5~6月和12月;1~3月和11~12月是小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3月和12月是其发生为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在新疆南部推广已超过10 a,为探索Bt棉大面积种植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动态的影响,于1999-2010年使用诱虫灯监测了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麦盖提)和非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阿瓦提)棉铃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棉铃虫害较重,2000-2004年种群数量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Bt棉大面积推广以后,Bt棉区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棉铃虫种群数量随Bt棉种植比例的上升而下降(P<0.05);]随着Bt棉大面积推广年数的增加,Bt棉区棉铃虫各代种群数量均逐渐下降,第二代种群数量和高峰期蛾量下降速率均较越冬代和第一代快,且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相对丰富度也逐渐下降。因此,新疆地区Bt棉的大面积种植能较好地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而且对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灯光诱捕的方法研究了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并运用轨迹分析软件HYSPLIT4.8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迁飞高峰期进行轨迹分析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白背飞虱始见期为5月6日,共有8个迁飞高峰,迁入峰为5月7-10日、6月4-18日、6月27日-7月11日、8月9-11日,8月27日-9月7日,迁出峰为7月17-18日,8月3-5日,10月8日。(2)白背飞虱在双季早稻、单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混合发生,单季中稻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3)2011年5月上旬白背飞虱迁入虫源主要来自广西西南部稻区,6月上旬大规模迁入虫源来自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稻区。西南气流为白背飞虱的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水是迫使白背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8月初从本地迁出的白背飞虱随西南气流北上到达湖南西部和北部稻区,10月份迁出的白背飞虱随东北气流南下到达广西的柳州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10年至2011年两年的2~6月云南元江坝区稻田内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其2近缘种的数量变动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3种飞虱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序性。稗飞虱[S.vibix(Haupt)]及烟翅白背飞虱[S.kolophon(Kirkaldy)]发生最早,是2~3月秧田内的优势种;白背飞虱发生较晚、起始虫量极低,但种群增长极快,在4月后取代上述2种成为优势种。研究结果表明,元江坝区灯下监测中出现于主虫峰前的低小虫峰可能为另外2种飞虱的种群增长所致,测报工作中应加强对3种飞虱的甄别;白背飞虱种群"低起始、高增长"的特点是当地种群繁殖与迁入种群汇聚相叠加的结果,后续研究将阐明该区域越冬白背飞虱的数量、分布及成灾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水稻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年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发生高峰的日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累计数量比较各年发生严重程度,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褐飞虱发生重,而8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趋轻。  相似文献   

19.
2013—2016年对北京市大兴区玉米螟、草地螟、黏虫、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小地老虎6种主要农业害虫进行灯诱监测,分析成虫种群发生动态。通过连续监测可知,大兴区6种农业害虫不同年份发生总量较平稳,诱虫高峰期为6—9月。其中,玉米螟、甜菜夜蛾成虫种群数量较高,甜菜夜蛾和黏虫在个别年份蛾量突增。从发生期看,二点委夜蛾、黏虫、甜菜夜蛾、小地老虎及玉米螟均在4月始现,仅草地螟在5月始现;草地螟及二点委夜蛾在9月终现,其余4种害虫在10月终现。6种农业害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均为6—9月。其中,玉米螟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黏虫发生高峰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其下代幼虫易为害春夏播玉米;甜菜夜蛾发生高峰期在6—9月呈散状分布,对应露地蔬菜及大田作物种植期;草地螟、二点委夜蛾、小地老虎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上旬至8月上旬、6月中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迁飞规律,于2019年利用高空探照灯和性诱捕器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其成虫监测,借助气象资料和昆虫轨迹模拟方法分析延庆区草地贪夜蛾迁入时的天气背景场,并探究其潜在虫源地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市延庆区于9月9日晚首次性诱到2头草地贪夜蛾成虫,比高空探照灯见蛾时间早2 d。高空探照灯于9月12日首次见蛾,至10月4日最后1次见蛾,共有12晚见蛾,其中9月仅零星见蛾,10月3日晚虫量最多,达21头,当晚雌雄比为14∶7。后半夜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75.0%,符合迁入型昆虫的扑灯节律;天气背景场显示,偏南气流和偏北气流均可诱集到草地贪夜蛾,偏南风时段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86.1%,明显多于偏北风时段;下沉气流时段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91.7%,表明下沉气流利于其降落。轨迹模拟结果显示,迁入种群借助高空运载气流可能来自延庆区以南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北京市延庆区是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的最北端,偏南气流是该虫北迁的主要运载动力,风切变、下沉气流和降水是其迫降的主要天气条件,其迁飞到达延庆区的时间明显晚于在美国到达同纬度地区的时间,且单一的灯诱和性诱都不能准确反应其到达时间,需进一步开展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