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小麦面粉白度配合力及其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面粉白度的遗传特性,选择8个在面粉白度、蛋白质含量、淀粉糊化特性、粉质特性等性状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小麦品种作亲本,按4×4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组合,对16个杂种F1和8个亲本的面粉白度和粉质特性、淀粉糊化特性、沉淀值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粉白度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广义遗传力大于90%,说明选育高白度小麦品种时应选择高白度品种(系)做亲本。面粉白度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与亲本白度和峰值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稀懈值、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面粉白度与面粉含水率和吸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与面团稳定时间,软化度相关性极小;与沉淀值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面粉白度与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相关性极小,表明其对面粉面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小麦面粉白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综述了小麦面粉白度的变异范围、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小麦面粉白度的测定及表示方法、研究小麦面粉白度的意义以及面粉白度与食品品质的关系 ,提出了小麦面粉白度改良的研究重点即加强遗传规律的研究、以白度为指标的种质资源的筛选、收集和保存、以白度为主要品质指标的品种布局的区域化和优质栽培的研究 ,同时在注意白度品质时要兼顾其它品质性状。并区别了白度、颜色和色泽 3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小麦鲜面片色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鲜面片色泽的影响程度,测定了52个小麦样品的鲜面片色泽、面粉色泽、蛋白质含量、硬度、黄色素含量以及PPO活性的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面片色泽主要与蛋白质含量、黄色素含量以及PPO活性有关.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面片色泽L*值的重要因素,与面片放置0 h和24 h的亮度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64;黄色素含量与面片放置0 h和24 h的黄蓝度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和0.71,与放置0 h、24 h的红绿度a*值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8和-0.44,而与L*值相关不显著;PPO活性与0 h鲜面片的L*值没有明显相关,但与24 h面片的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0.47),与面片放置24 h后L*值的下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5~-0.55).因此,鲜面片的初始亮度L*值与PPO活性无关,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含量,放置24 h后的面片L*值既取决于蛋白质含量,也取决于PPO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小麦品种的面粉白度,以来自不同种植区的21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小麦面粉白度的分布规律及与其他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储藏时间对面粉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粉白度在小麦品种(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年份间极显著正相关;参试材料的面粉白度平均为72.9,变幅为54.1~80.1,高于80的品种较少,大多数品种(系)的白度值在70~75之间。来源于西南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的面粉白度值最高,显著高于黄淮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P0.05),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白度值也较高;国外引进品种的白度值普遍较低,平均值为69.53;软麦的白度值显著高于硬麦(P0.05)。面粉白度与出粉率、籽粒硬度、蛋白含量和粉质参数等指标均呈负相关,尤其与硬度的负相关性最强(r=-0.798)。储藏一段时间可略微增加面粉白度,但增幅不明显。同时,筛选出一批优质高白度材料,可作为培育强筋高白度小麦品种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5.
黄色素含量是小麦面粉重要的品质性状,培育高黄色素含量小麦品种逐渐成为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黄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ζ-胡萝卜素脱氢酶和ε-番茄红素环化酶)以及小麦面粉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对面粉具有漂白作用的氧化酶(脂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两个方面对小麦面粉黄色素含量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高黄色素含量小麦品种的育种思路,以期为建立高黄色素含量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鉴定甘肃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面粉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STS标记鉴定了103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1BL/1RS易位系及与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变异类型。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有37份材料为1BL/1RS易位系,占35.92%;42份为非1BL/1RS易位系,占40.78%;其余均为片段易位或其他易位系。在黄色素含量分子检测中, Psy-A1位点有3个等位变异, Psy-A1a所占比例最大,频率达91.26%, Psy-A1b Psy-A1c 分别占7.77%和0.97%; Psy-B1 位点的3个等位变异中, Psy-B1a Psy-B1b Psy-B1c 频率分别为62.13%、28.16%和18.45%; Psy-D1 位点有 Psy-D1a Psy-D1g 两个等位变异,其中 Psy-D1a 分布频率为97.09%。在PPO活性等位基因中,与低PPO活性相关的基因 Ppo-A1b Ppo-B1a 分别占34.95%、77.67%;与高PPO活性相关的基因 Ppo-A1a PPO-B1b PPO-D1b 分别占54.36%、 19.46%、40.77%。黄色素含量和PPO活性相关的基因组成以中间类型居多。甘肃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中,1BL/1RS易位系材料频率有所下降,黄色素含量及PPO活性相关等位基因均有一定分布,在未来小麦育种工作中仍需加强面粉色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良小麦加工品质、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利用位于7AL和7BL染色体上与黄色素含量相关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PsyA1的标记YP7AYP7A2,基因PsyB1的标记YP7B1YP7B2YP7B3YP7B4,以及位于2AL染色体上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基因PpoA1 的标记PPO18,对221份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结果表明: (1) 在所检测的小麦品种(系)中,含低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PsyA1b的材料78份,频率为35.3%;含低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PsyB1b 的材料117份,频率为52.9%;含高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PsyB1c的材料31份,频率为14.0%;含PsyB1d等位基因的材料4份,频率为1.8%;未发现携带PsyB1e的材料。(2)含低PPO活性等位基因PpoA1b的材料119份,频率为53.8%。(3) 在221份材料中,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型皆符合中国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要求的品种仅25份,聚合多个优良基因的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急需加强。本实验使用的标记均为基因特异性功能标记,重复性好,准确率高,可有效地应用于小麦品质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面粉高白度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挖掘面粉白度高、品质优的小麦种质,对1 248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面粉白度测定,并对面粉白度值超过80的小麦种质的籽粒硬度、淀粉RVA糊化特性以及面团揉混特性等有关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筛选出面粉白度值≥80的小麦种质195个,其籽粒硬度指数分布范围为15~77;淀粉RVA糊化特性参数峰值黏度范围为1 030~3 407cP,稀懈值范围为629~1 522cP,回生值范围为5~1 546cP,糊化温度范围为65.3~88.2℃,最终黏度范围为755~3 870cP;面团形成时间范围为1.3~4.2min,衰落角范围为3~35度,沉降值范围为21~58.7mL。研究结果还表明,面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低,则面粉白度就高,仅靠延长面粉储存时间不会大幅度提高面粉白度。筛选出的14个高白度优异小麦种质可用于培育中强筋面粉高白度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种子高活力优异组合的选配效率,选用种子活力水平有显著差异的天麦535(P_1)、新麦23(P_2)、现农1号(P_3)、西农889(P_4)、小偃22(P_5)和周麦18(P_6)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按照GriffingⅡ设计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共5个种子活力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子活力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各种子活力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亲本有P_6、P_5和P_4;P_2×P_5、P_3×P_5、P_3×P_6和P_4×P_5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P_3×P_5、P_3×P_6、P_4×P_5、P_4×P_6和P_5×P_6组合的总体配合力较高;总体配合力可以作为高活力杂交组合评价的理论依据。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适宜早代选择;发芽率和电导率的遗传以非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为主,适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选用6个小麦亲本材料.按照Griffing方法Ⅱ组配了一套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谷蛋白大聚合体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以加性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亲本的GM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的排列顺序呈现完全一致的趋势。大部分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GMP含量遗传力很高.可通过常规育种提高杂交种的GMP含量。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给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8个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参数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峰值粘度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异范围较大,从-20.08%至8.39%,变异系数为28.47%。一般配合力方差为90.65%,特殊配合力方差为9.35%,狭义遗传力为90.61%。其余各参数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方差,且狭义遗传力大于70%。淀粉的峰值粘度与最终粘度、谷值粘度、回冷值、稀懈值及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832、0.8717、0.8243、0.5064、0.5428。8个品种中淄麦12、烟农15、鲁麦16的峰值粘度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作为选育面条小麦的优良亲本。组合烟农15×济南17、鲁麦16×烟2801的特殊配合力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北部冬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关系,选用14个普通小麦品种为亲本材料,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49(7×7)份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并根据亲本的性状表现和一般配合力(GCA)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具有普遍的中亲优势,对照优势较强,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制约杂交小麦产量优势的主要因素。长6452、周麦30号、京生麦1号、中麦175的单株产量GCA较高,强优势组合有中麦175/周麦30号、中麦175/泰科麦33、京花12/周麦30号、农大5181/长6452、京生麦1号/长6452、京冬17/长6452、中麦175/石优20、京生麦1号/周麦30、中麦175/长6452、农大5181/中优206。依据双亲之一的GCA效应值或者双亲GCA效应之和较大的要求进行亲本选配,强优势组合出现的几率较大。经聚类分析,依据8个性状的GCA和表现值将14个亲本分别划分为5个和4个类别。  相似文献   

13.
黄淮主推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淮麦区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了济麦22、周麦22、矮抗58、西农979等8个小麦新品种9个主要农艺性状(株高、有效穗数、单株生物学产量、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穗重、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矮抗58、西农979和郑麦366株高的一般配合力较低,济麦22和矮抗58有效穗数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烟农19和郑麦366穗粒数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周麦22和济麦22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周麦22和烟农19的单株粒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和单穗重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新麦26和周麦22主茎穗长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周麦22/烟农19、济麦22/西农979、济麦22/郑麦366、矮抗58/烟农19四个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向效应。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差别较大,变化范围为2.83%~97.39%,其中,株高的狭义遗传力最高,达97.39%,其次为主茎穗长(72.07%)、千粒重(40.64%),这三者在杂交育种时以低世代选择效果较好;株高和单株生物学产量受加性效应(24.4、6.8)和显性效应(6.1、14.67)共同作用,株高以加性效应为主,单株生物学产量以显性效应为主;有效小穗数、千粒重和主茎穗长受加性效应(0.22、3.09、0.27)控制,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受显性效应(8.88、6.29)控制。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面粉品质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小麦品质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1个面团流变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配置杂交组合,对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不同亲本不同组合的GCA和SCA差异较大,在优质小麦育种中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在强筋小麦选育中最好选用高×高或高×中组合类型;在弱筋小麦选育中最好选用高×低或低×低组合类型;在中亲优势测定中,除面粉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为正向超亲优势外,其它品质性状均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不同组合类型面团流变学特性平均优势分析表明,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总体表现为较小的负向优势或较大的正向优势,高×低和低×低组合类型则表现为较大的负向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穗分枝小麦作为杂交小麦育种亲本的应用价值,选用2个穗分枝小麦与5个普通小麦采用NC Ⅱ设计配制了10个杂交组合,对其9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下第一节长、穗长、株高3个性状表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和对照优势,且所有组合都表现为正向优势;穗粒重和千粒重2个性状不同组合间对照优势变异幅度较大,其中多数组合表现正向优势(两个性状分别为90%和70%).同时,筛选出一个单株产量对照优势为16.7%的强优势组合(3218×分2).配合力分析表明,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有些亲拳个别性状一般配合力较好,可根据育种目标有选择性地使用.  相似文献   

16.
15个化杀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以15份普通小麦为材料,采用NCⅡ设计组配44个组合,研究了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杂种F1的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各性状大都表现出正向优势;周麦22、西农889、西农375和罗大穗316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高,参与组配的强优势组合较多。在44个杂交组合中,(D177×罗大穗316)、(周麦22×花培878)、(周98165×西农375)、(周麦22×西农889)、(周麦22×200(1)穗2)、(周麦22×郑育麦9987)、(周麦22×07常261)、(周98165×西农889)、(周麦22×罗大穗316)、(周麦22×西农375)为强优势组合。利用普通小麦亲本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将15份亲本划分为5类,直接以普通小麦亲本8个性状的表现值亦可将15份普通小麦划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7.
黄淮麦区杂交小麦亲本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并划分杂种优势群,用Griffing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进行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再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性状表现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表明:(1)杂交小麦具有普遍的中亲优势和较强的对照优势, 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单株穗数、主穗粒数表现为负向优势,致使单株产量的对照优势下降,是目前制约杂交小麦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2)周98165、小偃22、西农889、郑麦366和偃展4110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强优势组合有豫农202×郑麦366、周98165×小偃22、小偃22×豫农202、西农2611×小偃22、烟农19×郑麦366、豫农202×邯6172、小偃22×郑麦366、烟农19×周98165、周98165×邯6172。依据双亲之一GCA或双亲GCA之和较大的要求进行亲本选配,强优势组合出现的几率较高。(3)利用配合力分析法将供试亲本划分为5类,利用性状聚类法将供试亲本划分为4类。这两种方法划分杂种优势群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高原生态条件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8个小麦品种(系)在高原生态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间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极显著。8个亲本蛋白质含量的广义遗传力hB^2=35.4%,狭义遗传力hN^2=23.0%。其中,GBI63和青农801一般配合力效应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在蛋白质含量的改良中可以作为亲本广泛应用。Clamksuan和龙麦15由于一般配合力效应低,特殊配合力方差小,在育种中无多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麦籽粒PPO同工酶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麦籽粒PPO同工酶与其活性的关系,以PPO活性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检测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籽粒、成熟籽粒以及浸润籽粒的PPO同工酶谱带及其活性.结果表明:花后10~20d,小麦籽粒PPO同工酶在高、低PPO活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而花后20~30 d,高PPO活性小麦品种的中、低分子量PPO同工酶谱带明显强于低PPO活性品种.总体来说,PPO同工酶谱带强度随着籽粒成熟而降低,而PPO活性在花后30 d达到最大值.在成熟籽粒中,PPO同工酶的强弱与其活性的高低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随着籽粒的萌动,其PPO同工酶谱带逐渐增强,尔后降低;PPO活性亦有类似变化.与低PPO活性小麦品种相比,高PPO活性品种在浸润期间有着较强的同工酶谱带和较高的PPO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