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龙江省种猪场疫病监测和净化技术工作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000年,开展《种猪场疫病监测和净化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对我省22家种猪场饲养的16 510头种猪进行猪瘟、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6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疫病为主的血清学疫病监测和净化工作。已有19家种猪场达到猪疫病净化合格场标准,净化淘汰血清学阳性猪1756头,其检出血清学阳性率降低到0.2%,22家种猪场猪布鲁氏菌病已经得到净化。经在全省种猪场推广应用,使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平均下降10%,减少仔猪损失192 000头。  相似文献   

2.
1997年~ 2 0 0 0年 ,我站开展《种猪场疫病监测和净化技术研究》科研项目 ,对全省 2 2家种猪场饲养 16 5 10头种猪进行猪瘟、猪生殖 -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 6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疫病为主的血清学疫病监测和净化工作。有 19家种猪场达到疫病净化合格场标准 ,其疫病检出的血清学阳性率降低到0 2 %。 2 2家种猪场猪布鲁氏菌病已经得到净化。经全省推广应用 ,使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平均下降 10 % ,减少仔猪损失 192 0 0 0头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等生殖障碍性疾病为主要特点.布鲁氏菌依感染动物种类不同分为6个不同的种,猪种布鲁氏菌是其中之一,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1991年我省猪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率为0.87%,1997年血清学阳性率则上升为2 8%.因此,为摸清我省种猪群中猪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我省猪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1997~2000年,我站对我省22家种猪场饲养的16 510头种猪进行了血清学抽样检疫.于2000年底对22家种猪场5 850头种猪检疫,布鲁氏菌病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现将监测及净化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省猪伪狂犬病(PR)发病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均明显上升,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我们随机抽取16家种猪场,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和调查表通信方法,对我省种猪群繁殖障碍性疾病和PR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结果为:16家种猪场总计存栏种猪7098头,抽检种猪654头,检出PR血清学阳性猪97头,阳性率为14.83%;血清学阴性场4个,阳性场12个;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种猪数为667头,发病率为9.4%.……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种猪场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22个规模化种猪场的16510头生产猪以ELISA,LATIFA等方法进行了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猪瘟,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其感染率从高到低分别为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瘟,猪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6.
对黑龙江省22个规模化种猪场的16 510头生产猪以EL ISA,LAT IF等方法进行了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猪瘟,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其感染率从高到低分别为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瘟,猪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7.
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弓形虫病和猪布鲁氏菌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种猪场主要的垂直传播性疫病。不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疫病,还会引起猪只免疫抑制从而加重其他疫病的继发感染,干扰疫苗免疫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这些疫病可通过种猪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本文通过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组合方剂试验,可预防母猪垂直传播性疫病的发生,减少母猪死亡数和流产数。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 (PPV)病是引起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之一 ,以妊娠母猪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及畸形胎为主要特点 ,给广大养猪场 (户 )特别是种猪场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摸清我省种猪群中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1997年~ 2 0 0 0年初 ,我站对省内 2 2家种猪场饲养的 16 5 10头种猪进行了血清学抽样监测 ,现将监测及净化情况研究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被检血清 :由我站从各进行监测种猪场随机采血 ,分离血清 ,冷冻保存。诊断试剂 :PPV微量HI试验抗原及阴、阳性血清 ,由中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1…  相似文献   

9.
1997-2000年,我们采用血清学法,对我省22家种猪场饲养的8255头种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抽样检测。共抽检种猪866头,检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阳性猪268头,阳性率为30.95%;同时进行的病原学,病理解剖学等其他方法的流行猪866头,检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阳性猪268头,阳性率为30.95%,同时进行的病原学,病理解剖学等其他方法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主一结果,这表明我省种猪群猪伪狂犬病感染率很高,已成为引起猪流产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针对我省实际的猪伪狂犬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是近年来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大量死亡的主要疫病之一,其病原为动脉炎病毒科的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特点是导致所有年龄的猪感染发病,且病型多、表现复杂,初次侵害猪群呈爆发形式,其后则为地方流行病。为了了解PRRS在我省种猪场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12月-1999年12月对我省8个地市部分种猪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被检血清采自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郴州、常德、邵阳等8个地市30个种猪场的472头种猪,冷冻备用。1.2PR…  相似文献   

11.
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防治经济学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曾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畜牧业发达国家采用疫病监测和净化措施,先后消灭或控制了猪伪狂犬病。为摸索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借鉴和应用发达国家防治猪伪狂犬病的技术措施经济学合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对我省3家采用种猪群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和检疫净化技术措施收到了较为理想防治效果的种猪场,进行了疫病防治成本和效益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猪衣原体病的调查任裕其,卢洪芬,梁红梅,张泽纪(广东省兽医防疫检疫站,广州510230)作者1992年用血清学和病原分离等方法,对广东省14个市23个种猪场的种猪进行调查,以弄清广东省种猪场由衣原体引起繁殖障碍的状况,现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一、...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引起猪群繁殖障碍的疫病因素,进行了繁殖猪群的乙型脑炎(JEV)、伪狂犬病(PR)、细小病毒(PPV)、布鲁氏菌病和猪瘟(HCV)免疫抗体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当地猪群的繁殖障碍至少与乙型脑炎(JEV)、伪狂犬病(PR)、细小病毒(PPV)引起.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曾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畜牧业发达国家采用疫病监测和净化措施,先后消灭或控制了猪伪狂犬病.为摸索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借鉴和应用发达国家防治猪伪狂犬病的技术措施经济学合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对我省3家采用种猪群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和检疫净化技术措施收到了较为理想防治效果的种猪场,进行了疫病防治成本和效益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种猪场发展较快 ,但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困扰着各个种猪场。据调查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在各种猪场有不同程度存在。母猪繁殖障碍病因多而复杂 ,有非传染性因素 ,也有传染性的因素。本文主要叙述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母猪繁殖障碍疾病 ,也是当今重要致病因素。包括有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感染、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猪瘟、猪布鲁氏菌病和猪衣原体病等。重点阐述各种疾病的流行特点、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 ,并且提出综合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是种猪场主要的4种垂直传播性疫病,不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引起猪体免疫抑制,从而加重其他疫病的继发感染,干扰疫病免疫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这些疫病可通过种猪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不仅对保种、育种、生猪生产安全与供给等环节造成影响,还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为有效控制扑灭  相似文献   

17.
<正>猪繁殖障碍综合征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是能够引发猪繁殖障碍病状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布鲁氏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等。1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疫病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俗称"猪蓝耳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怀孕母猪出现厌食症状、呼吸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规模猪场能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和布病虎红平板与试管凝聚试验法,在安顺市35个养殖场采集898份猪血清,对养殖场猪细小病毒病(PPV)、猪伪狂犬病(PRV)、猪2型圆环病毒病(PCV2)、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及猪布鲁氏菌病等5种能繁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检测阳性率分别为:PRV病0%、猪布鲁氏菌病0%、PPV病1.3%、PCV2病16.3%、PRRSV病3.0%.根据监测结果,PRV病和猪布鲁氏菌病得到较好防控,PPV病、PRRSV病、PCV2病均不同程度在养殖场流行,但PCV2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6日至2006年1月15日,笔者对佳木斯、鹤岗、双鸭山、农场系统的7个中小型种猪场部分圈舍进行了调查,发现种猪的肢蹄病尤其严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7个种猪场共存栏种猪1367头,其中种公猪192头,繁殖母猪943头,其余232头为后备母猪。笔者检查了12栋猪舍的861头种猪,发现有76头种猪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占检查数的8.8%,其中即将淘汰的母猪68头,种公猪3头,6头母猪即将愈。发病猪的品种主要是大白猪、长白猪或者两者杂交后代。据饲养员介绍,这种病一到冬季就厉害,其他季节不重,而且原来体格越好的、繁殖性能越高的猪越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20.
196 8年 ,在我市直属某单位发现首例猪布鲁氏菌病。发病的 2头猪是从其它地区引进的尚未经布鲁氏菌病检疫的后备小公猪。该单位1976年又发现 8头于 1974年从外地引进的尚未经布鲁氏菌病检疫的种猪患有此病。病猪表现睾丸肿大、关节炎 ,母猪流产、死胎。 1981年抽检辖区 4个乡镇 11个村 90头种猪 ,其中公猪 13头、母猪 77头 ,血清学检验结果 :阳性猪6头 ,都是母猪 ,分布于上述四个乡镇 5个村 ,阳性率 6 7%。 1982年抽查 5个乡镇 13个村 ,种猪 5 3头 ,其中公猪 6头、母猪 4 7头 ,结果阳性猪 7头 ,都是母猪 ,分布于上述 5个乡镇 7个村 ,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