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春市郊区土壤-水稻体系重金属含量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春郊区部分水田土壤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法对污染现状进行评价.Cd、Hg、As、Cu、Pb、Cr、Zn及Ni8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全部符合一般农田的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区域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污染水平.水稻籽粒中Cd、Hg、As、Cu、Pb、Cr及Zn7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均表明研究区域内水稻符合农产品食用标准.除了Hg、Pb和As以外,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的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元素较易从土壤向水稻植物体内迁移积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石灰对实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石灰水溶液(0.025%和0.050%)淋洗受铅锌矿尾矿严重污染的水稻土对水稻的影响。[结果]石灰水溶液可以将土壤中的Cu、Zn和Pb等重金属淋洗出来,淋洗次数越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低。土壤中Pb的含量降幅最大,其次是Zn,最低为Cu。低浓度石灰溶液(0.025%)淋洗6次以上、高浓度(0.05%)淋洗5次以上对去除土壤中的Pb、Cu、Zn重金属效果明显。水稻能在经石灰淋洗过的土壤上生长,发芽率和生物量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多而增加,但石灰水溶液浓度过高或淋洗次数过多则降低水稻发芽率和生物量,还导致植株Pb含量升高。[结论]利用石灰修复铅锌尾矿污染的农田土壤是可行的,但石灰用量要适当。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染土壤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重金属稻米低积累及稻草高富集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选取早中晚主栽水稻品种18个,同时在重金属污染的2个土壤背景条件下做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采样和检测各品种稻米和稻草中As、Cd、Pb含量,分析不同品种稻米和稻草重金属吸收量的差异及分配。[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在同一土壤背景中重金属吸收量差异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背景中重金属吸收规律不完全一致;同一品种在同一背景中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有差异,且有的不超标,有的超标;除少数品种稻草对个别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小于稻米外,其他均是稻草大于稻米。[结论]早稻中9优547、中稻新两优223和晚稻宜优207可在土壤取样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铅锌矿废水重金属对土壤-水稻的复合污染及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对利用铅锌矿废水约50年的灌溉农田,其Pb、Zn、Cu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1486(325~4317),Zn1424(253~3292),Cu680(120~3026),Cd13.59(2.01~29.68);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4倍多、5倍多、近4倍和14倍多;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重度污染、重度污染、轻微污染和重度污染。水稻各部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根部419(149~1202)、茎叶中69(25~228),Zn根部395(119~1123)、茎叶中166(63~353),Cu根部312(106~677)、茎叶中88(19~178),Cd根部8.21(1.79~23.47)、茎叶中1.69(0.50~6.24)。种植水稻的土壤Pb(528~2840mg·kg-1)、Zn(474~3292mg·kg-1)、Cu(308~3026mg·kg-1),对水稻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土壤Cd(6.11~29.68mg·kg-1)除对水稻的株高生长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外,对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海南省陵水县水稻土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作者调查采集了该地区11个乡镇的混合土壤样本,并对Hg、Cd、Cr、Pb和As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以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陵水县水稻土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小于二级标准值,表层土壤Pb和Hg、Cr和C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从单项污染指数看,除了三才镇和本号镇存在Cd元素轻度污染外,其他各乡镇土壤均为清洁水平;同时,三才镇和本号镇的综合污染指数为警戒级程度,其他9个乡镇安全清洁。该县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22,说明全县水稻土环境质量状况整体清洁,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土壤—水稻系统的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形态、分布状况、重金属对水稻的生理生态效应、水稻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水稻对重金属抗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文昌市水稻土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魏志远  郭彬  漆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16-17619
[目的]了解文昌市水稻土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方法]通过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罗梅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文昌市水稻土重金属Hg、Cr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而重金属Cd、Pb、As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文昌市表层土壤部分重金属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b和C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而Pb与Hg和C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文昌市水稻土各类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文昌市水稻土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29,属于安全级别。[结论]文昌市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处于较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矿区水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治理的主要途径及其营养调控机制,论述了开发矿区重金属污染稻田的高效施肥技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稻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与施用磷肥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在土壤-水稻生态系统中有效防控重金属污染及合理使用肥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重金属及施用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生态系统的影响,总结出磷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水稻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向。[结果]适当施用磷肥能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谷品质,加速水稻植株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过量施用磷肥将会消耗作物内贮存的糖分和能量,诱发土壤缺锌,造成水稻缺硅症和缺钼症。过量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会对植物细胞膜系统造成伤害,使其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发生紊乱,导致供给植物生长的物质和能量减少,进而抑制植物生长。[结论]该研究为防治施用磷肥导致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与水稻食用安全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重金属在水稻的根、茎、叶以及籽粒中大量积累,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及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及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该文从重金属对水稻植株和人体的危害、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以及水稻对重金属抗性等方面,介绍水稻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控制水稻重金属污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土壤自然背景值为对照、人工添加重金属为胁迫处理,比较不同类型水稻器官中Cd、As和Hg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重金属胁迫下,不同类型水稻器官中都增加了Cd、Hg和As的积累量,且积累量大多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Hg和As胁迫时,重金属主要在茎叶中积累;Cd胁迫时,精米中Cd的积累量较高,使得稻谷和茎叶中的相对积累量较对照低。相关分析表明,精米与茎叶中相应重金属积累量的相关性因重金属而异,精米与稻谷中相应重金属的积累量在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将获得的8株耐重金属菌株与苗龄为5 d的水稻植株同时置于1/2 MS培养基上共培养,7 d后统计水稻(Oryza sativa)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菌株3与水稻共培养后,株高、根长与对照之间无差异,但根数和鲜重与对照差异显著。菌株39与水稻共培养后,株高、根长、鲜重与对照无差异,但根数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菌株与水稻共培养后,株高、根长、鲜重、根数与对照差异显著,尤其是菌株52对水稻生长负面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广西锰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3个锰矿区的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3个锰矿恢复区土壤的Cu、Pb、Cd、Zn、Mn和Cr 6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均超过相应广西土壤背景值,其中Cd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3个矿区土壤中的Mn和Zn无显著差异,Mn含量均大大超过170~1 200 mg/kg适中标准的上限值。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Pb、Zn、Cu未对3个矿区造成污染,Cr为轻微污染,Cd为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显示3个矿区总污染等级达到了重污染。可见,Mn和Cd是这3个矿区的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4.
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总结了常见的钝化剂包括石灰性物质、炭材料、粘土矿物、含磷材料、有机肥和农业废弃物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介绍了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和注意事项,并对钝化剂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is an important forage crop in the world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if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ts salt tolerance. To improve salt tolerance in alfalfa, a rice ascorbate peroxidase gene (OsAPX2) was introduced into alfalfa using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ith marker gene bar. The different T-DNA insertions in T1 transgenic alfalfa were identiifed by Southern hybridization. Three independent T2 transgenic lines were selected for stress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m were salt tolerant compared with wild-type plants. The transgenic plants had low levels of H2O2, malondialdehyde and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under salt and drought stresses. Moreover,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nd proline, and APX activity were high in transgenic plants under salt and drought stresses. Taken together, the overexpression of OsAPX2 enhances salt tolerance in alfalfa through scaveng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相似文献   

16.
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底泥是河流湖泊等众多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地的水体底泥也被污染。对目前国内外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底泥中的As、Cu、Pb、Hg、Cu等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重金属离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水稻的抽穗期是决定品种地区与季节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光周期是影响抽穗的主要外在因素.文章对已被克隆控制水稻抽穗期的8种基因SE5、Hdl(Sel)、Hd6、Hd3a、OsGI、Ehd1[EF(t)]、Ghd7和RID1/Ehd2/OsId1及其参与光周期信号调控网络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吴卿  高亚洁  李东梅  赵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76-17378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解决受污染河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过筛的底泥(以风干土计)混和均匀后装入长方形PVC箱(0.6m×0.5m×0.4m),底部设有渗流通气孔;将箱中底泥用去离子水调至30%~60%持水率(WHC)。2010年4月播入紫花苜蓿种子,生长7d后间苗,每隔30d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监测底泥重金属含量、细菌及酶的活性。10月收获植物并测定植物根、茎、叶部分的重金属吸收情况。[结果]紫花苜蓿的同一部位对不同的重金属积累量不同,且同一重金属在植株的不同部位积累量也不同。紫花苜蓿对Zn的总积累量最大,且主要积累在根部;Ni、Cr、Cu和Pb也主要积累在根部;Mn在紫花苜蓿叶片中的积累最多,占植物中总积累量的42.47%;各种重金属在茎内的积累量均较低。紫花苜蓿对Ni、Cu、Pb和Cr的降解效果比较好,延长种植作物的种植时间或增加作物的播种次数有利于重金属的降解;紫花苜蓿对Mn的降解效果不明显。种植紫花苜蓿后,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结论]紫花苜蓿对Zn、Ni、Cr、Cu、Pb和Mn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以用于解决受污染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对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解决受污染河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过筛的底泥(以风干土计)混和均匀后装入长方形PVC箱(0.6m×0.5m×0.4m),底部设有渗流通气孔;将箱中底泥用去离子水调至30%~60%持水率(WHC)。2010年4月播入紫花苜蓿种子,生长7d后间苗,每隔30d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监测底泥重金属含量、细菌及酶的活性。10月收获植物并测定植物根、茎、叶部分的重金属吸收情况。[结果]紫花苜蓿的同一部位对不同的重金属积累量不同,且同一重金属在植株的不同部位积累量也不同。紫花苜蓿对Zn的总积累量最大,且主要积累在根部;Ni、Cr、Cu和Pb也主要积累在根部;Mn在紫花苜蓿叶片中的积累最多,占植物中总积累量的42.47%;各种重金属在茎内的积累量均较低。紫花苜蓿对Ni、Cu、Pb和Cr的降解效果比较好,延长种植作物的种植时间或增加作物的播种次数有利于重金属的降解;紫花苜蓿对Mn的降解效果不明显。种植紫花苜蓿后,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结论]紫花苜蓿对Zn、Ni、Cr、Cu和Pb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以用于解决受污染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