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旨在通过定期测定酒精发酵和苹乳发酵结束后的葡萄酒在橡木桶中的总酸、挥发酸、游离硫、丹宁、p H、色度、色调等理化指标,研究橡木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优质干红葡萄酒一般都要经过橡木桶储藏陈酿,而橡木桶究竟如何提高葡萄酒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除了感官品尝外,理化指标可以作为了解其作用的辅助参考。本文通过8个月的橡木桶陈酿,每隔一个月用移液管提取橡木桶中同一位置的干红葡萄酒,测定7项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橡木桶陈酿过程中,p H值、总酸保持不变,色度、挥发酸和丹宁含量增加,而游离硫含量和色调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蒙古栎材橡木桶生产工艺流程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山蒙古栎材为原料,制成32mm厚径切板材,经露天自然风干、烘烤、机械加工等工艺制造葡萄酒酿造用橡木桶。详细介绍了橡木桶的生产工艺流程,对比分析了长白山蒙古栎材橡木桶与法国制橡木桶酿造的葡萄酒有效成分和特点,讨论了葡萄种类对葡萄酒中单宁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长白山蒙古栎材橡木桶酿造的葡萄酒中所含的丁香酸、香草酸、丁香苷酸、松柏醛及多酚等成分均高于法国制橡木桶;其酿酒性能指标兼具法国桶和美国桶特点,对葡萄酒口感和香气的影响均比较柔和,可以用于酿造橡木香、果香、酒香协调幽雅的葡萄酒;采用长白山蒙古栎材橡木桶酿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单宁质量浓度高于品丽珠干红葡萄酒,因此,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更适宜长期陈酿。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松花酒陈酿期间温度和通风送氧对酒的影响,通过测定酒样的色度、感官指标、甲醇含量、单宁含量和酒精度等指标,确定了松花酒陈酿的技术参数。结果显示:对松花原酒进行每周1次的交替变温处理效果优于常温贮藏,其次为每周通风送氧1h催陈效果较好。松花酒最佳陈化工艺条件为:酒中添加2.0%的陈化剂(美国橡木),在0~40℃之间交替变温贮藏催陈2个月后的酒品质较佳。通过GC/MS(气质联用)分析结合感官品评,比较了陈化工艺条件下酒品质的改善,结果表明,催陈后的酒有机成分更加复杂,酯含量增加,口感醇厚协调,具有橡木与酒的复合香味。  相似文献   

4.
以巨峰葡萄为原料家庭酿造红葡萄酒,以一次加糖20%为对照,分别加入10%、15%和20%二次加糖为处理,陈酿一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20%二次加糖的在后发酵时加入4 g/L烘焙程度分别为中度、重度的橡木片,浸泡14 d,测定相关指标及感官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二次加糖15%的出酒率最高,而二次加糖20%的出酒率稍低,但酒度高于加糖15%的处理,有利于保存;在后发酵阶段加入4 g/L烘焙程度中度的法国橡木片能够改善家庭酿造葡萄酒的色泽、香气及滋味等品质,比加入重度橡木片的感官品质综合评价高。  相似文献   

5.
邹毅  方基胜  高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6,(16):4193-4197
为比较制造橡木桶用木材的微观结构特征,选用10种橡木(Quercus L.)为试验材料,通过显微镜观察橡木的导管、木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分析常见橡木的共性与个性。结果表明,栓皮栎(Q.variabilis Bl.)导管内侵填体较少,液体流透性比较高;美国红橡(Q.rubra L.)管孔较大,与外界的空气接触过多,二者均不适合制造橡木桶。夏橡(Q.robur L.)、卢浮橡(Q.sessiliflora Salisb)、孚日橡(Q.pendunculata L.)、无梗花橡[Q.petraea(Matt.)Liebl.]、星毛橡(Q.stellata Wangenh)、美洲白橡(Q.alba L.)、沼生白橡(Q.bicolor Willd.)、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ex Ledeb)这8种橡木适合制造橡木桶,其共同特征是有合适的管孔大小,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与外界空气发生微氧反应;有丰富的侵填体,可以堵塞橡木桶内壁管孔,降低气体和液体在木材中的渗透性,从而保证陈酿过程中酒的口感。10种橡木的木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无明显区别。为此,橡木的导管大小和侵填体多少是判定是否适合制造橡木桶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大马士革玫瑰花挥发性成分1 d内随时间的变化及玫瑰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瓣中苯乙醇含量在12:00含量达到最大值,而香茅醇则在15:00含量达到最大值;玫瑰花瓣中醇类含量最高,为75.36%;玫瑰花蕊中酚类(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含量最高,达47.67%,醇类化合物有24.31%;玫瑰花托中,蒎烯类化合物含量达85.75%.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橡木处理方式对葡萄酒品质影响.[方法]分析对比了贺兰山东麓地区2010、2011和2012年酿造的赤霞珠葡萄酒经橡木桶陈酿、橡木块陈酿和普通不锈钢罐陈酿后,单宁含量、色度、色调的差异.[结果]试验表明,葡萄酒中色度和单宁含量受橡木处理方式的影响较大,其中橡木桶处理提取单宁含量最高,葡萄酒色度高;色调受橡木处理方式的影响较小.[结论]研究可为贺兰山东麓地区红葡萄酒陈酿进行橡木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酿是白兰地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自然陈酿耗时耗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寒富苹果蒸馏原液为试样,研究3种烘烤程度橡木片与超声波-橡木片复合催陈对酒样催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橡木片催陈中以重度烘烤度橡木片最佳,催陈45d后酒样中醇类物质含量由对照的60.2%降低到56.95%,酯类物质含量由对照的31.089%增加到4...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苹果白兰地的酿造工艺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经分选、清洗的苹果破碎、榨汁,添加活化好的果酒酵母进行发酵,主发酵过程每隔一天检测发酵液的温度、pH、酸度、糖度及气泡释放数。待糖度接近5~6°Bx进行倒酒,后发酵20~30 d,然后对酒液进行蒸馏;得原白兰地后,先进行加热保温人工快速陈酿,然后加入橡木片陈酿20 d。在陈酿前后,测定苹果白兰地的理化指标。[结果]22.5 kg苹果得果汁约16.56 L,出汁率73.6%(10 ml/kg);苹果酒蒸馏后的出酒率为20.0%;陈酿后的苹果白兰地较陈酿前色泽加深,呈棕黄色;酒精度下降,总酸度、固定酸、酯类和糠醛含量升高。[结论]所得苹果白兰地风味独特、质量上乘;该研究为促进我国苹果加工业的发展和白兰地酿造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橡木桶的材质、烘烤程度、新旧、规格等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并对橡木桶陈酿的各关键环节如何控制进行了阐述,以供从业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夏  潘嫣丽  农志荣  黄卫萍  黄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5-11037,11045
[目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木瓜和西番莲果为原料,研究了初始加糖量、pH、固定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对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影响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发酵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复合果汁初始加糖量,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果汁起始糖度28%、pH 4.5、酵母接种量0.015%、发酵温度2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色泽淡黄自然、拥有着和谐的果香与酒香、入口清爽、酒精含量约13.8%的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大初烤烟叶的最佳陈化时间、温湿度和包装材料等陈化条件。[方法]以大理南涧红大烟叶为对象,研究不同陈化时间对红大烟叶品质和烟叶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不同陈化温度、湿度、包装材料对红大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红大C3F烟叶在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并采用木箱进行包装避光时陈化效果最佳;各部位烤烟最佳陈化时间为上部30个月以上,中部18~30个月,下部约在18个月以内;β-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挥发性醇类、直链脂肪酸及酯、半挥发性酮类、杂环、茄酮等致香成分在36个月的陈化过程中,含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卷烟工业的加工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雪  吴林  李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45-8647
[目的]研究越橘酒中主要香气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对3个地区越橘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3个地区的样品中共检测到主要挥发性物质40种,其中普遍存在的成分有21种。[结论]苯乙醇在所有样品中含量最高,是越橘酒香气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免耕覆盖在四川省西昌市主要轮作方式中的技术措施及其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年开始在西昌市小庙乡进行水稻-小麦轮作免耕覆盖的长期定位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个处理(①翻耕并将秸秆带离本田;③秸秆翻耕入土;⑤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定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并对各处理水稻产量进行比较。[结果]处理⑤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81%和0.93%,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66%和2.67%,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较处理①提高了5.26%和8.34%;处理⑤土壤含水量较高,表土温度较低,水稻产量较高。[结论]免耕覆盖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调控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岳圆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55-158
[目的]研究梅鹿辄葡萄酒发酵前冷浸渍时间对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梅鹿辄为试验材料,在低温8~9℃下,冷浸渍时间设定3个水平(4、6、8 d),发酵浸渍结束后分析理化指标、香气成分、感官质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冷浸渍时间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梅鹿辄葡萄酒酚类物质和色素物质的浸提含量。发酵浸渍结束后各处理p H、总酸、酒精度、总花色苷含量无明显差异,冷浸渍6 d后总酚含量不再明显增加。通过对梅鹿辄葡萄酒香气分析可得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随着冷浸渍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冷浸渍6 d酒中含量最高;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含量随浸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结论]结合品评结果得出,冷浸渍6 d的梅鹿辄葡萄酒酒体结构感强、饱满度及复杂度较好,且有陈酿熟化的潜力。冷浸渍6 d为加工梅鹿辄葡萄酒最适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王培  孙倩  魏述勇  苗明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98-6399
[目的]探讨内源抗氧化酶系统在作物抵抗外源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锌溶液处理盆栽小麦幼苗,至幼苗生长缓慢时取材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20、50、100、200、400和800mg/L锌溶液处理的小麦POD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4.8%、58.2%、115.2%、157.8%、408.5%和564.0%。200、400和800mg/L锌溶液处理的小麦SOD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77.1%、68.4%和61.2%。20、50、100、200和400mg/L锌溶液处理的小麦CAT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4.0%、13.2%、16.3%和22.8%。20和50mg/L锌溶液处理的小麦的丙二醛含量分别为对照的96.4%和97.5%。100、200、400和800mg/L锌溶液处理的小麦的丙二醛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7.7%、92.7%、235.4%和464.4%。[结论]在锌胁迫下的小麦活性氧清除系统中,POD是关键的抗氧化酶。  相似文献   

17.
倪志婧  马文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12-14013,14016
[目的]为甜瓜果酒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物理条件(自然澄清、冷处理澄清、热处理澄清)和化学澄清剂(蛋清液澄清剂、明胶澄清剂、皂土澄清剂、果胶酶澄清剂)对甜瓜发酵原酒进行初步的澄清,并对处理后的甜瓜果酒的吸光度值、残糖、酸度、酒精度进行了测定,对其沉淀形成及色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使用0.8 g/L明胶或者1.2 g/L皂土处理甜瓜果酒澄清效果较好,对果香及酒体影响较小。同时,不同澄清处理方式对甜瓜果酒的酒精度、总酸及残还原糖几乎无影响。[结论]该研究得出的甜瓜果酒色泽淡黄有光泽,有甜瓜特有的果香味,酒香浓郁协调,适口柔和醇厚,体态澄清,无沉淀、无浮膜,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广西河池烤烟陈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河池烤烟陈化特性,为把握该地烟叶陈化特性并为烤烟生产区域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在河池市6个产烟县(市)选取代表性烟样进行12个月陈化处理,考察不同品种和不同小产地烟叶在处理前后的内在质量变化。[结果]经12个月陈化,河池烟叶烟碱和总氯含量普遍升高,糖含量普遍减少,糖碱比值普遍下降;烟叶燃烧性有很大改善,刺激性明显减轻,余味变得更好,香气质有很大提高。同时,河池生产的云烟85烟叶的陈化速度显著快于K326品种;K326品种的陈化速度以东部低海拔区域所产烟叶较快,高海拔区域的较慢。[结论]河池烟叶陈化特性很大程度上受烟草品种特性的影响,但K326品种还受植烟区域海拔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土壤碳库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原生高寒草甸、人工草地和农田(油菜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分组法,研究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SOC)及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3种土壤0~40 cm土体内,SOC含量依次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油菜地,分别为113.13、111.61和93.54 t/hm2;LFOC含量依次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油菜地,分别为10.36、8.93和5.83 t/hm2。人工草地与高寒草甸相比,0~40 cm土壤SOC含量间差异不明显,但LFOC高16.01%;耕作20年的农田中,SOC和LFOC分别较高寒草甸低16.19%、34.71%。[结论]人工草地土壤中总SOC和LFOC则略高于高寒草甸,明显高于农田,人工草地和高寒草甸的植物-土壤系统的总固碳量明显高于农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