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袁平  曹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80-6582
[目的]开展了连粳7号不同稻作方式比较试验,使其在徐州市产量结构和稻作方式达到完美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超级稻的增产和增收效应。[方法]结合徐州地区近几年的栽培方式,系统比较4种稻作方式(机插秧、抛秧、手插秧、直播)对连粳7号产量和生育进程的影响。[结果]不同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生育进程、农艺性状、茎蘖动态和产量都有不同影响。产量上,手栽稻和抛秧稻相当,分别为9 756.0、9 700.5 kg/hm2,机插稻低于手栽稻和抛秧稻,为9 171.0 kg/hm2,直播稻最低仅为8 613.0 kg/hm2。纯收益上,抛秧最高,达14 781.0元/hm2,其次为机插秧13 438.5元/hm2,手栽稻再次为12 766.5元/hm2,直播稻最低为12 243.0元/hm2。[结论]建议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水稻机插和抛秧,改直播为商品化育秧,从而达到控减直播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供试材料,设置水直播、旱直播、手栽秧、机插秧等4个处理,研究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稻抽穗期和抽穗后20 d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以手栽秧和机插秧较高,旱直播最低。其中,抽穗期旱直播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其他播栽方式水稻。(2)水稻抽穗期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以手栽秧和机插秧较高,旱直播较低;抽穗后20 d不同播栽方式间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差异相对较小。(3)水稻产量以手栽秧最高,旱直播最低,但手栽秧和机插秧差异不显著。直播稻特别是旱直播稻虽然穗数较多,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最低,因此其产量最低。而手栽秧稻虽然穗数较少,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最高,因此其产量最高。(4)水稻产量与抽穗后光合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手栽秧和机插秧水稻抽穗后较高的光合能力是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洞庭湖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人工直播、人工抛秧和机械插秧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械插秧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较人工抛秧处理和人工直播处理的稻谷产量分别增加7.84%和24.19%。机械插秧和人工抛秧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小于人工直播处理,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均大于人工直播处理。机械插秧处理的水稻净收益最高,达11779.16元/hm2,分别较人工抛秧和人工直播处理增加1697.72和3631.84元/hm2。[结论]机械插秧可以促进洞庭湖区水稻的生产效率,并能增加水稻产量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4.
以武运粳2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直播稻Ⅰ(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6月17日播种)、手栽秧、机插秧等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期直播稻的分蘖发生速度、高峰苗数均明显大于手栽秧和机插秧,这是直播稻有效穗数大于手插秧和机插秧的重要原因,而分蘖成穗率直播稻显著低于手栽秧和机插秧。直播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大多显著小于手栽秧和机插秧。不同播栽方式水稻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机插秧、手栽秧、直播稻,直播稻适当早播,能够提高产量。从经济效益看,机插秧的经济效益最高,直播稻虽然投入的成本较少,但由于其产量较低,因此经济效益不高。通过适当早播,提高直播稻的产量,可以增加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生产力差异,以杂交水稻品种江优919为试材,设置手插秧、丢秧、机插秧和直播4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有效穗数以丢秧和直播高于手插秧和机插秧处理;每穗粒数以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结实率以丢秧和机插秧处理略高于手插秧,直播稻的最低;千粒重为手插秧最高,直播稻最低。水稻全生育期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茎蘖高峰苗数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成穗率以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丢秧,主茎叶片数以手插秧丢秧机插秧直播,株高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水稻生产总成本投入以手插秧机插秧丢秧直播,纯收入以丢秧手插秧机插秧直播,产投比以丢秧直播机插秧手插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甬优538单季机插、直播、手插栽培的经济性状、产量表现,并比较三者的成本与效益。结果表明,甬优538机插秧栽培产量最高,手插秧次之,直播略低,但总体产量均超过11 250 kg/hm~2,并且甬优538不同栽培方式长相长势、株型结构均很好,表明甬优538机插秧、直播、手插秧3种栽培方式均适宜。从种植成本看,直播栽培是最省工节本的栽培方式,是大部分小户选择的方式。手插秧栽培由于用种量少,种子成本低,种植密度小,手插秧也较快且成本不高,且后期管理方便,也是小户种植不错的选择。但作为大户,由于劳动力、季节紧张,还是选择机械化作业为佳。  相似文献   

7.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群体质量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群体质量栽培效果,2010年进行了机插秧、机直播、抛秧等5种种植方式的群体质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从茎蘖动态看.抛秧稻返青分蘖快、发苗势强,而机插、手栽等种植方式均有一定的蹲苗期;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结合分析,抛秧、机插秧优于常规手栽稻,但机插秧灾后秧苗恢复生长有较强的爆发优势,有一定的抗灾能力。只要提高机插秧苗素质和机插水平,抓好大田肥水管理,机插稻具有明显的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8.
水稻2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水稻机器旱直播(旱直播)和旱育秧机器插秧(机插秧)2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方法]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进行水稻测产,对采用旱直播和机插秧2种栽培方式农户水稻生产的栽培成本、经济效益进行考察,分析其优劣。[结果]机插秧水稻产量远超过旱直播水稻。旱直播水稻产量相当不稳定,最高单产是最低单产的176%;而机插秧水稻最高单产是最低单产的133%。机插秧成本低于旱直播成本,旱直播稻的化学除草比机插秧多1次,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加重了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机插秧水稻经济效益高于旱直播水稻。[结论]水稻旱直播栽培既不省工也不省成本,更不能增收。在具有机器插秧条件的地区,应该限制水稻旱直播,推广机插秧。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专用肥对不同种植方式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超级稻专用肥对不同种植方式的适应性,以常规超级稻合美占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超级稻专用肥(SSF)对人工插秧、机插秧、撒直播、免耕撤直播、机穴直播、抛秧、免耕抛秧7种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CK)相比较,SSF显著提高人工插秧、机插秧、撒直播、免耕撒直播、机穴直播、抛秧、免耕抛秧7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分别提高20.03%、12.36%、22.26%、9.2%、22%、21.93%和17.56%; SSF亦能显著提高人工插秧和机插秧稻米的胶稠度,以及撒直播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而显著降低了抛秧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超级稻专用肥对上述7种种植方式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两优6号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简称软盘抛秧)、机械插秧和分厢直播3种种植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分厢直播的全生育期分别比机械插秧和软盘抛秧短9 d和7 d。不同种植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软盘抛秧水稻产量最高,分厢直播水稻产量最低;软盘抛秧和机械插秧水稻产量分别比分厢直播增产6.33%和7.48%。与分厢直播相比,软盘抛秧和机械插秧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3种种植方式中以机械插秧水稻的效益为最高,分别比分厢直播和软盘抛秧处理高3.18%和3.37%。机械插秧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崇明水稻生产上推广机插秧种植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主推的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花优14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机插秧和人工撒播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其产量以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插秧比人工撒播增产1 000.35kg/hm2,增幅11.40%,经济效益增加1 701.77元/hm2,增幅10.82%。[结论]对杂交粳稻种植而言,机插秧种植方式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机械有序穴直播、机械有序抛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推进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精量化和有序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机插秧、有序机抛秧、有序机穴直播三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以甬优4949和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机械种植方式的水稻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全生育期长短均表现为机插>有序机抛>有序机直播,其中有序机抛处理的全生育期比机插缩短3~4 d,但比有序机直播处理长10~11 d,全生育期的差异来源是播种至幼穗分化始期阶段的天数相差较大。有序机抛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机械种植方式,两个品种分别较机插秧、有序机穴直播增产7.86%~8.50%、14.06%~15.08%。增产的原因一是在不显著降低每穗粒数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机插秧、有序穴机直播增加14.70%、12.20%,差异达显著水平;二是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根系生物量等生长特性指标较其他2种机械种植方式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机械有序抛秧栽培的生产效益比其他2种机械种植方式高。综上所述,有序机抛种植方式在水稻种植上早发性好,有效穗足,比机插秧、机穴直播更具有产量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就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丹粳253、沈农6014为试材,采用乳苗抛栽、抛秧、插秧、大垄双行水和水直播(对照)5种移栽方式,比较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群体的产量性状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纬度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差异极显著。在沈阳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排序依次为插秧>抛秧>乳苗>大垄双行>水直播;在丹东地区,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排序依次为大垄双行>抛秧>乳苗>插秧>水直播。乳苗抛栽的产量在不同纬度地区差异很大。丹东地区的乳苗抛栽水稻的产量较沈阳的高3 486.45 kg/hm2。乳苗抛栽平均可比插秧栽培节约1 018.5元/hm2,比抛秧栽培节约726.0元/hm2。[结论]不同栽培方式之间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产量与每公顷穗数、每穗颖花数、成粒率、千粒重的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处理下杂交水稻渝香203的再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庆是再生稻的主产区之一,积极发展再生稻生产对确保粮食安全,改善稻米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手工栽秧、机栽秧、抛秧、直播是目前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本研究设置了人栽人收、人栽机收、机栽人收、机栽机收、抛秧人收、直播人收6个处理,比较了不同栽培处理下杂交水稻的再生性、再生稻产量及中稻-再生稻产量.结果表明:人栽人收在再生性、再生稻产量、中稻-再生稻总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依次为人栽机收、机栽人收、机栽机收、抛秧人收,直播人收处理下表现最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与转型(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和转型特点,明确各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方向及需要研发的关键技术。[方法]分析国外代表性产稻国及我国主要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演变,水稻种植方式的特点,适应性及问题。[结果]国内外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分析表明,水稻种植方式与水稻种植制度和生态环境相适应,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而演变。我国90年代以来,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抛秧面积逐渐发展,近十年来,水稻直播和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目前,手工插秧仍是主要种植方式,占水稻面积50%左右,抛秧、直播和机插秧分别占25%、12%和13%左右。[结论]水稻机插秧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的主导种植方式,虽然目前机械直播面积还很小,机械直播因节本省工效果明显在部分地区可以发展。提出了不同稻区将来主导的种植方式及需要研发的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育栽方式对杂交稻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肥床旱育手栽、毯状苗机插和钵体苗机插3种方式,对杂交籼稻徽两优996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产量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旱育手栽,毯苗机插最低,三者差异均极显著。移栽期早育手栽的群体茎蘖数较多(有分蘖),但最高分蘖期毯苗机插最多,说明后者分蘖期长、最高苗数多,最终毯苗机插的穗数最多。单叶片重和表观运转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单苗干重和群体干物重移栽期由大到小依次为旱育手栽、钵苗机插、毯苗机插,至抽穗期则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三者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水稻秀水12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确定秀水128适宜的播期和栽种密度。[方法]设计4个播期和3个栽种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和栽种密度对秀水128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成穗率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结实率随播期推迟而先增加后减少,千粒重以播期6月5日的最高(24.7g),产量也以播期6月5日的最高。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随栽种密度增加而增加,成穗率随栽种密度增加而减少,产量以栽种密度13.3cm×20.0cm的最高。播种期对秀水128产量的影响比栽种密度大。[结论]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产量以6月5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栽种密度20cm×20cm的最高,其次是6月15日播种,7月10日移栽,栽种密度13.3cm×20.0cm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研究不同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苗高、叶龄、成苗率、成苗数、素质、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秧龄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20 d秧龄和80 g/盘播种量时机插秧苗素质最好,实测产量最高,达10 263.45 kg/hm~2。[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完善机插育秧技术,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植方式对超级稻准两优527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产上推广的超级稻准两优52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表明:水稻移栽随着苗龄的推迟,其生育期将相对延长,免耕直播比移栽的生育期相对缩短;移栽的成穗率均高于免耕直播;移栽均比免耕直播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