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R.J. Fuller 《渔业现代化》2007,34(6):38-38
为减少小型再循环养殖系统为维持水温而对常规能源的需求,人们对使用被动式和主动式太阳能技术始终抱有兴趣。本文描述了一个仿真模型的使用,该模型可预测一个置于双层聚乙烯温室中的10.6m^3的再循环养殖系统(RAS)在两种不同气候状态下的年常规能源消耗量。水温维持在22.5℃,每天的循环率是池水的10%;温室组合了简单的无釉太阳能收集器,以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对增加太阳能收集器的面积对太阳能保证率和有效能利用的影响进行了预测。最后,该模型用于研究温室内罩的冷凝现象,换气次数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日本Numazu已经设计了一种新的太阳能装置,用以控制池塘的温度使适宜养殖,以促进寒冷地区水产养殖的发展。提高水温能加快鱼类某些品种的生长,且太阳能的成本较一般燃料经济。 相似文献
3.
纳米(Nanometer)与纳米养鱼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富有挑战性的21世纪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一场以节省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兴起,正像20世纪70年代微米技术一样,纳米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技术。纳米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渗透日益广泛和深入,养鱼科技领域也不例外。当前业内人士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纳米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为养鱼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微塑料污染和养殖尾水超标排放已成为全球重要问题。在同一系统中,同时研究丝状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和对微塑料的拦截效果尚未见报道。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藻类净水除杂系统,并研究其拦截微塑料和去除水体氮、磷的能力。研究使用水绵(Spirogyra)、浒苔(Enteromorpha)和刚毛藻(Cladophora)3种丝状藻在净水除杂系统中进行微塑料拦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时间为10 d时,3种丝状藻对纤维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佳(水绵88.50%,浒苔79.50%,刚毛藻75.50%),对颗粒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差(水绵67.50%,浒苔53.00%,刚毛藻55.00%)。与其他2种藻类相比,水绵对微塑料具有更好的拦截效果,因此,使用水绵进行水体氮、磷去除实验。将单位面积的藻量分为0、2、4和6 g/dm2,在15 d的实验中,水绵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为91.88%(4 g/dm2),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为90.33%(6 g/dm2),对PO43--P去除率最高为90.38%(6 ... 相似文献
6.
7.
8.
试验选用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对金鱼进行饲养试验,以探索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对金鱼生长的作用。为纳米材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增氧设备不能移动、能源利用单一、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低、不具备溶氧检测系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主移动式太阳能水车增氧平台。通过整体性能的研究分析,设计了增氧平台的整体结构,提出了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实时检测和水车左右电机差速控制的自主移动式增氧的实现方法;根据增氧平台工作时间、功率消耗以及阴雨天措施等要求,理论分析了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的配置方法,设计了系统硬件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选型;研究了增氧平台的软件系统以及远程监控端的上位机系统。通过离岸测距实验,验证了增氧平台能够按设定安全距离沿岸边平行移动,并在前方遇到障碍物时进行转向避障,初步实现了增氧平台的自主巡岸移动,扩大了水域的增氧范围。相比传统电力供电固定式增氧设备,增氧平台的增氧范围更大、更灵活,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11.
12.
工厂化内循环海水鱼类养殖水质净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工厂化内循环养殖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既不向外界排放、不污染环境,又不受外界水质污染的影响。其主要技术关键是水质净化,包括原水处理,滤除悬浮物,泡沫分离,微生物净化,以液态氧向养殖水体中补充溶解氧,利用紫外线、臭氧消毒灭菌,每1 h完成1个循环量,每平方米可获鱼产量3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深海网箱的选择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深海网箱的发展简史2 0世纪 6 0年代末 ,挪威开始用网箱大规模养殖虹鳟和鲑鱼 ,到 1 972年时 ,约有 80余个网箱养殖场 ,年生产鱼类 1 5 0 0t左右。在利用这些网具的时候 ,他们结合了其它地区的养殖经验与挪威气候较为寒冷、海区较深、冬季风浪较大的特点 ,经过几十年不懈地研究与设备改进 ,逐渐发展起来了能够抵抗风浪、适应较深海区条件的深海网箱养殖系统 ,并利用这种网箱成功地养殖了鲑、鳟鱼类。网箱设备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地更新换代 ,周长从 1 2m发展到 5 0m ;材料由木制发展到PE材料 ;网架结构由最初的四方形逐渐发展到八角形… 相似文献
14.
15.
水族馆与养鱼工厂的高效净水微生物及其净水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族馆与养鱼工厂,育苗工厂等现代化养鱼已成为养鱼已成为当前投资热点,而其成败关键是水的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本文选介绍鱼对不体污染的严重性,再介绍各高效净水微生物及其净水机理,希望这种高新技术在业内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16.
研发一种大水体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为大水体的缺氧、水体污染提供一种解决方法。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检测与智能增氧系统、自动化驱动系统组成。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了电能消耗问题;检测与智能增氧系统实现了增氧过程中氧溶解浓度检测和智能感应运行;自动化驱动系统通过智能感应信号和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实现增氧机原地转向、转弯和直行3种运动模式的移动,增加了增氧面积。使用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增氧试验表明,80 min内1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9 mg/L,2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8 mg/L,3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7 mg/L,4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8 mg/L;改善水质试验表明能有有效提高水体溶氧,降低氮磷含量;养殖试验表明,增加鲤产量35.3%、鲢鳙产量31.2%。 相似文献
17.
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平均水深18m、流速0.7m/s的福建省罗源湾岗屿海区,采用2口(c/)12.8m、入水深10m的深水网箱放养 110.3g/尾规格鱼种进行大黄鱼养殖试验.经19个月养殖,平均规格达到597.5g/尾,养成成活率约43.7%.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小网箱养殖,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成品鱼体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