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6月6日,山东省临邑县翟家乡小麦种植协会会长、乡农技干部齐宝平打电话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教授报喜:由于水肥条件好、技术管理到位,今年全乡小麦“万能套”基地种植的“济麦17”、  相似文献   

2.
全国著名小麦专家、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76岁的余松烈教授,1997年1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既是余松烈教授本人的崇高荣誉,也是全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光荣。 消息传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专门致信余松烈教授,祝贺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28日,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山东农业大学隆重成立。中国工程院殷震院士、沈荣显院士等国内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出席成立大会,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山东省科技厅厅长董昭和为“中心”揭牌,并向被聘为“中心”顾问的殷震、沈  相似文献   

4.
<正>余松烈院士首创的小麦精播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发韧,至90年代达到推广顶峰。这项技术年增产小麦几十亿千克,并创出731千克的单产,为当时国内最高水平。董庆裕副教授在余松烈院士指导下发明的小麦宽幅精播机,自2006年开始推广,目前推广到省内各粮食生产重点县,并在江苏、河南、安徽、甘肃等  相似文献   

5.
宽幅精播技术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领导研制及生产的宽行幅精量播种机及其配套技术。东阿县自2014年开始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氮肥后移、秸秆还田、一喷三防等配套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了更好地推进小麦高产稳产,对小麦宽幅播种技术特点和配套措施以及小麦技术管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以便更好地推进小麦增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一、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主要特点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教授牵头研究成功的一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封面说明     
《新农业》2011,(10):41-41
2011年9月4日,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特邀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这标致着凤城市首个特邀院士工作站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全国作物育种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戴景瑞,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荣延昭院士,李建生、王守才、潘光堂、张铭堂等专家,辽宁省科协副主席金太元,丹东市领导于国平、  相似文献   

8.
<正>1.小麦良种单粒精播技术的概念与技术核心小麦良种单粒精播技术主要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的"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张春庆教授的"高活力种子的现代加工技术"以及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全息定域选种技术"。小麦良种单粒精播技术的核心是"良种优选、全息定域、单粒精播、扩大行距,增大播幅,健壮个体,提高抗性、创造高产"。选用高产潜力大、中等穗型或多穗型小麦品种,通过  相似文献   

9.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教授牵头研究成功的一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在秸秆还田深松旋耕压实的基础上,使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也是一项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有利于提高个体发育质量,使籽粒分布均匀,提高出苗整齐度,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实现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0.
<正> 一、1983年7月8日,由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焕章、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组主任梅楠、山东农学院农学系主任余松烈、西北农学院翟允褆、河北农业大学毕桓武、河南农学院胡廷积、宁夏农学院黄敬芳、山东莱阳农学院迟范民等八位教授联名发出“发起成立北方小麦栽培研究会呼吁书”。二、1984年6月15日至22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北方小麦栽培研究会  相似文献   

11.
麦收刚过,喜获丰收的滕州市级索镇级索村和淤庄村的农民代表王启金、韩经田就专程来到山东农业大学,将一枚专门精心制作的“丰收”金质勋章授予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教授,以表达滕州120万农民对农业专家的尊敬爱戴之情。 两位农民把勋章载在余教授胸前,握着老教授的手动情地说:“滕州小麦创高产,您立了大功,谢谢余教授,谢谢为滕州农业振兴做出贡献的山东农大各位专家,膝州农民永远记着你们的功德!” 早在70年代,余松烈等农大教授就在滕州龙阳镇、姜屯镇的沙土  相似文献   

12.
农民日报2006年12月2日第二版要闻综合版中,中国气象局发布消息:“今秋异常偏暖,要及时镇压旺长小麦”,“专家建议对有旺长趋势的小麦要及时镇压,确保小麦安全越冬”;12月5日第二版“麦苗旺长堪忧,专家献策应对”,专家们对山东冬小麦控旺防冻提出5项具体措施:一是镇压,二是化控,三是浇好冬水,四是严禁啃青或割青,五是不要盲目翻种。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教授同意这5项措施应因地因苗制宜分别实施外,又提出另一重要措施防止麦苗旺长,即“深耘断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油气储运》2009,(9):F0003-F0003
7月27日~28日,全省小麦生产技术总结会议在海阳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培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于振文教授,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的有关专家,各市农技站长及负责小麦生产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6月1日,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唯一一家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山东省乐陵市许家希森新村成立,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和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辛钢国为中心揭牌,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签订了科研和人才培养协议。  相似文献   

15.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余松烈院士在小麦精播栽培技术基础上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总结出的一项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改传统密集条播子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6-8cm)种子分散式粒播,使单位面积内定量的麦种分布均匀,解决小麦精播在生产应用中的缺苗断垄等问题,促进个体发育健壮,同时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近期,鲁西化工在烟台举行了"腾飞2013"优秀经销商培训提升会。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副书记、中国小麦资深专家郭天财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了《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和科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近日,山东省正式启动超高产小麦、玉米创建工程,计划培育超高产小麦、玉米新品种,预计到2020年带动山东粮食增产40亿斤。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郭九成介绍,"超高产小麦创新示范工程"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领衔的跨单位、跨学科创新团队成功中标,"超高产玉米创新示范工程"则由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领衔的团队承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承彦说,团队将完善现代生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超高产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于振文以及中国科学院张爱民研究员等多位国内知名小麦专家在济南组成鉴定专家委员会,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于振文以及中国科学院张爱民研究员等多位国内知名小麦专家在济南组成鉴定专家委员会,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的选育与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日前,由中国农学会主办,河南省科技厅批准,滑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河南滑县举行,这是中国农学会在河南省设立的首家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被聘为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玉米系主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研究员被聘为玉米育种领域首席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