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为了挽救清王朝日益危机的统治,清政府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展开了为期十年的新政运动,史称"清末新政"。它实际上是戊戌维新的继续,而且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清末任何一次改革都无法比拟的,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它终究没能阻止清王朝灭亡的命运,这其中既有清王朝内部的原因,同时也和改革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清末新政期间,晚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供给,如改革行政机构设置,提升农务司权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成立农会;开办农业学堂,培育专业人才;开办农事试验场,从事农业研究;奖掖农垦,推动农业经营公司化等,推动了中国农业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张海丽 《农业考古》2015,(2):290-293
1906至1911年间晚清政府通过一系列茶业措施:改变经营方式,成立茶业公司;改善种植、采摘技术,提升华茶品质;推广机器制茶,消除传统旧法制造不洁的负面印象;加强广告宣传,重塑华茶国际形象等,推动了中国茶业的近代化,实现了1886年以来华茶的短暂振兴。  相似文献   

4.
苑朋欣 《农业考古》2004,(3):218-220
清末新政时期,直隶的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棉花生产的发展和变化是非常突出的。但这一问题并没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此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清末新政经济政策对近代中国工 商业发展起了四方面影响:促成 20世纪初本国资本投资的高涨;私人资本主义取代了国家资本主义在主要产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新式企业的地域分布由沿海沿江向内地和边陲延伸和扩展;对中国传统手工业造成了较大的形响。  相似文献   

6.
邵晓芙 《农业考古》2007,3(3):32-36
清末,以农民为主体的民变连绵不断,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民变的原因颇为复杂。本文以浙江为例,探析新政与民变的因果关系,笔者认为新政施行过程同时也是激发民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山东莱阳、海阳抗捐斗争是清末十年间较为典型的民变。通过报刊时论对这次民变的报道,可以从一个剖面窥见清末山东地方社会官绅的腐败、山东谘议局新旧势力的冲突以及清末新政赖以推行的地方社会基础之瓦解,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夜的地方社会状况。同时借这次民变,进一步认识清末时论关心民瘼、针砭时弊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据学者研究,江西农业在清代有很大的发展,粮食生产水平较之唐宋元明四代有一个极大的提高,商品性农业迅猛发展,形成一个充分利用土地的比较合理的发展格局(1)。在清末新政前,江西农业处在传统农业阶段,其核心问题是生产要素和技术条件长期缺少明显的变化。对此,成书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抚郡农产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大力进行各项改革,这一时期也是民变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时期。在此期间爆发的莱阳民变震惊朝野。追溯历史,每一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莱阳民变爆发绝非偶然,有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新政改革中莱阳财政状况极度窘迫,聚财无门而又点金乏术,只好把苛征暴敛、强制增捐加税等手段作为聚敛新政经费的手段,使乡民深陷困苦的深渊,再加上天灾人祸,民变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若能深入历史时境,探寻清末新政时期莱阳民变的历史真实,意义非同小可,可以给我们现代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辛丑条约》是我国历史上丧权辱国最为严重的一个条约。此条约各项条款都极为苛刻,尤其赔款一项更是数目惊人,远超以前任何一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山东一省为例来研究一下庚子赔款的分摊、筹措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状况,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庚子赔款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工商业为工业和商业的统称。清末十年,在全国"新政"的浪潮中,山东实行的"新政"颇有成效,济南开埠可以说是山东"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政中,胶济铁路和济南商埠开设促进了济南工商业的发展,一大批近代新式工商业开始出现,对济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济南由传统的政治消费型城市向现代工商业新城转变,济南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逐渐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謇与袁世凯的交往长达三十余年,他从最初的相识荐袁、拥袁合作、相互借重到后来的分离,张謇曾幻想依靠袁世凯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抱负,却以失败而告终。二人分分合合,充满波折的交往过程反映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与坎坷。  相似文献   

13.
清帝退位与袁世凯取消帝制有三个相似点:两者面临着相似的社会舆论,两者面临相似的政治要挟,两次退位均有支持帝制势力的阻止。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228-229
袁世凯,是我国发展历史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北洋军阀的领军人物,所提出的军事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尽管袁世凯在当时所处的年代做出了一系列不利于中国发展的措施,在政治领域极大阻碍中国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袁世凯在军事教育理念方面做出的贡献。就从袁世凯军事教育理念的演变来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从其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山东近日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以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生猪生产,维护生猪养殖户利益。鼓励省内生猪主产区与省内外主销区签订长期、稳定的生猪购销协议。按照国家确定的预警指标体系,在调控目标上,山东采取综合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48-249
将国家五部委最新出台的人地挂钩政策与河南省正在推进的人地挂钩进行了比较,对新旧两个政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针对新政策在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探析并在实施层面提出了政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清末庙产兴学与移风易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实施,建立了众多新学堂,冲击了泛滥的民间迷信,为移风易俗奠定了基础。这体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风俗的引导和强制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绅士逐渐取代了旧派绅士,成了晚清实业建设的主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历史上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发展水平上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清末,随着清王朝自身的衰败,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传统农业开始日趋衰落。  相似文献   

20.
清末农会从倡导至组建历经多年,对中国社会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会组织的引入开启了国人解决农业问题的现代思路。在现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制度安排、农民维权意识及国家观念的增强等方面具有重要启蒙作用。农会的组织活动带来了新的农业思想及耕作方式。农会为传统乡绅权力提供了新的载体,缓解了社会变革给清政府带来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清政府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