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应用双亲优势互补的杂交育种原理,以西峰20号为母本、庆农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品系代号9446—6—2—1—1—3。2002年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2003—2005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2006—2008年小面积推广示范,2009年、2010年2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麦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甘肃省冬小麦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12)。  相似文献   

3.
一、参加试验品种与试验设计1981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沙洋72—22—28,(现定名鄂沙28)、湘棉4108及黄岗71—4。以岱15原种为统一对照种,以当地推广当家品种原种为第二对照种。全流域设置16个试点,下游7  相似文献   

4.
新陆早44号(原代号新垦杂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以本所自育抗病品系MP1为母本、自育抗病品系FP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而成的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本所杂交棉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新疆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9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专家现场考察鉴定.2009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9年60号)。  相似文献   

5.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1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为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鄂杂棉28号。  相似文献   

6.
泗阳328系江苏泗阳棉花原种场利用陆地棉品种(系)间相互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的杂交棉新组合。2004年~2006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2006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丰收2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1998年以克交96—194为母本、绥96—8104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9—2000年所内种植F1~F2,2000年冬海南岛种植F3.2001年所内种植F4,2002年所内种植F5.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8321。2003—2004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预备试验.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由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而成。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中,该组合均表现为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5)第160号]。  相似文献   

9.
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鄂麦26经过2006-2007年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9年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2009年在荆州、襄樊进行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好。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麦2009003。  相似文献   

10.
莱农糯6号是莱阳农学院于2000年以自选自交系糯LN478-6为母本,自选自交系糯LNH21-8为父本组配的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口味好、抗病、抗倒伏、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商品果穗率高。2003—2005年参加山东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29。  相似文献   

11.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12月底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2.
武运粳24号(原名泰粳394)是由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钮中一先生以“农垦57×桂化黄//9746”(早熟株)育成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2006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品种预备试验,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009.  相似文献   

13.
“蒙豆9号”是在“丰收10号”原种生产株行圃中发现的天然杂交行,经过世代选拔与提纯复壮而培育的一个耐早、高油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为38.06%,脂肪含量为23.09%。“蒙豆9号”1999—2000年参加白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2499kg/hm^2,比对照“内豆4号”增产30.7%。2000-2001年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平均产2319kg/hm^2,比对照增产48.1%。  相似文献   

14.
冀3927是河北省棉花研究所以冀棉20×GK12育成的转基因棉花品系279系为母本,冀棉25×冀棉22育成的抗病优质品系039系为父本,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7年参加河北省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5.
抗病丰产优质陆地棉新陆中6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选育过程 2003年以新陆中17号为母本、自育高代材料A1为父本杂交,同年冬季南繁加代,2004年二代进行单株选择,并于2004年、2005年冬季继续南繁加代,经定向选育,2006年筛选出优良品系TH—W65。2007年、200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表现突出。2009年参加南疆早中熟组陆地棉预备试验,2010—201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组陆地棉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新疆早中熟组陆地棉生产试验,2013年7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陆中62号。  相似文献   

16.
川凉薯7号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于1999年用从我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引进的IX-55—6作母本,3903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交实生子。2000年培育实生苗选择单株,编号215—20,2001年进入株系圃,2002年升人品鉴圃,2003年品比预备试验,2004—2005年品比试验,2006年多点试验,2007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预备试验,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薯2012003。  相似文献   

17.
泛棉3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0703.  相似文献   

18.
高粱新品种种锦饲1号是锦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k02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k02是从辽西农家甜高粱品种筛选、提纯改良而成。该组合2006年存院内进行产量观察试验、2007—2008年在院内进行产比试验,2009—2010年参加固家高粱青贮组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同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9.
优质青稞新品种甘青3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青3号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以肚里黄为母本,浙多1号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选育而成的优良青稞新品系.1993至1994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5至199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1999至2001年参加甘南州青稞区域试验,2003至2005年参加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开始多点生产示范.2006年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甘青3号,是甘南州农科所育成的又一个优良青稞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合丰202.是以转基因高抗棉铃虫的高产稳产新品系145系为母本、以冀棉20纯系206为父本.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的特性。2006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