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739份绿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独立性检验、变异系数测定及相关分析。缫表明:(1)粒色与粒大小及种皮有无光泽呈极显著相关。(2)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主茎分枝数的变异度大,株高及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荚长、生育期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变异度较小。(3)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小麦单株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SAS对小麦品种(系)单株的8个数量性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早代单株选择上,单株重、结实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遗传力相对较小,应高世代选择;单株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854 7),其次是穗粒重(0.137 1)、穗粒数(0.020 3)、结实小穗数(0.010 9),其余农艺性状作用较小;结实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通过单株重对单株产量间接通径效应大于直接通径效应,且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紧密,因此,在必须考虑生物产量的条件下,可以把这3个性状作为单株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3.
光温因子对不同播期芝麻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播期芝麻主要性状受光温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以确定芝麻的适宜播期。试验选用3 个芝麻品种,11 个播种时期。结果表明:光温因子对不同播期芝麻主要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6 月份前和8月份后播种的芝麻生育期较长;芝麻株高、始蒴高度和单株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其中第3播期单株产量最高;蒴节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呈不断下降趋势;出苗至现蕾期积温与单株蒴数呈负相关;现蕾至初花期积温与单株蒴数呈显著正相关;初花至盛花期积温与蒴节数、每蒴粒数、小区产量和单株产量呈负相关;盛花至终花期积温与芝麻主要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终花至成熟期积温与株高、始蒴高度、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芝麻适时播种其相关性状才能达到最佳值。南昌地区芝麻适时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7 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2001~2002年在山西省曲沃县下裴乡进行了不同小麦专用肥的使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种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在单株分蘖、总茎数、小穗数及产量性状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榆次产小麦专用肥增产效果最佳,其次为临猗复混肥Ⅱ和太谷产小麦专用肥,再次为临猗复混肥Ⅰ。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期对苦荞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苦荞秋季的适宜播期,本试验以‘黔苦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苦荞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苦荞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影响。随播期推迟,苦荞各生育阶段相应推迟,全生育期增加。农艺性状、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随播期的推迟呈先增后降趋势。产量和农艺性状、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黔苦6号’在贵州毕节地区秋播的适宜时间为8月28日左右,此播期处理更有利于苦荞的生长发育及优质高产栽培。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苦荞秋播的适宜播期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15份春小麦新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播期,即2015年11月3日和2016年3月21日,对不同春小麦新品种在晚播和春播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在同一播期内,不同春小麦品种抽穗期表现出明显差异,收获期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品种间产量比较发现,除宁春45号外,其余材料在春播条件下较晚播表现出减产现象,其中,新春6号、新春11号和新春17号在春播条件下较晚播减产超过了5%,新春37号和新春38号春播时较晚播麦增产10%以上;通过相关分析揭示了在不同播期内小区产量表现出T1 T2的具体原因;从作用力分析可以得出,除茎秆产量外,播期对其他性状的影响最小,主穗粒数和收获指数主要受品种类型的影响;株高、单株穗数、单株粒重、收获指数及小区产量主要受品种类型和播期的共同作用影响较大。因此,选择主穗粒数和收获指数高的品种在临冬播种形成包蛋麦,可以解决北疆地区棉粮轮作的种植模式中粮食产量低的问题,提高新疆地区小麦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环境条件对特种稻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选用5个特种稻品种分期播种,分析气候因子对其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率、单株产量、每穗粒数等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地受到播期影响;多数特种稻品种作晚稻种植可提高产量,改善外观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宜的播期、播量,使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丰产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对‘洛麦22’主要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数、穗粒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随着播量增加,成穗数呈略增加的趋势,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则较小,籽粒产量最高出现在10月5日这一播期,其产量为8919.0 kg/hm2,播期延迟产量逐渐降低,播量的影响则较小。有效茎蘖数、有效茎蘖率随播期推迟有降低的趋势,说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有效茎蘖数;结实率随播期推迟呈减少趋势,以10月5日播期,播量37.5 kg/hm2和187.5 kg/hm2播期结实性最好,结实率达83.9%和78.2%,可见播量的影响则较小,10月25日播期结实性较10月5日降低17.5%,说明播期越晚结实性越差,故适期播种要比晚播有利于提高结实率。‘洛麦22’适宜播期为10月5日,适宜播量为90~120 kg/hm2。  相似文献   

9.
栽培因子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高油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高油大豆淮豆8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两因子对其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结果表明:①A3B4 (播期6月20日、密度30×104株/hm2)是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籽粒产量达到3103.75kg/hm2;②播期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大于密度;③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荚粒数呈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荚粒数由多到少,百粒重与播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杨芳 《种子科技》2006,24(4):41-43
通过对中优120、博优120、金优120三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播期、秧龄对播始历期、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对三个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中优120宜作中稻种植,秧龄35d;博优120晚稻种植产量高,秧龄35d;金优120中晚稻种植皆可,秧龄30d。通过对N120、中9A、博A、金23A等四个亲本叶龄试验,结果是:各不育系亲本的主茎总叶片数越多,其播始历期就越长。  相似文献   

11.
以前的研究者认为产量本身不存在分离基因体系,而产量是产量构成各组分间增殖互作的最终产物。单株分蘖数是对籽粒产量作出重要贡献的组分之一,并且通过大量的生物统计学研究,已经报道了单株分蘖数的重要性。硬粒小麦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应用非常有  相似文献   

12.
不同熟期甜玉米的播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甜6号和沈甜7号两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为试材,通过7个播期处理对其播期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的延迟,鲜穗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果穗性状、叶面积均发生明显变化:早熟品种株高受播期影响较大而晚熟品种受影响相对较小;晚播可使叶片数减少1~2片;单株总叶面积在第4期以后明显下降,鲜穗产量随播期的延迟而下降,但前3个播期下降幅度较小。晚熟品种的播期适应性明显好于早熟品种,随播期延迟而减产的幅度较小。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沈甜6号的适宜播期接近1个月,沈甜7号可达1个半月左右并可作为夏播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冀西北地区鹦哥绿豆生产,设置了8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鹦哥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单株荚数、千粒重和产量影响较大。对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影响较小。在当地环境条件下,冀西北地区鹦哥绿豆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3—20日。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环境条件对特种稻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选用5个特种稻品种分期播种,分析气候因子对其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率,单株产量,每穗粒数等产量性状和色素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地爱到播期影响;多数特种稻品种作晚稻种植可提高产量,改善外观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河北省不同类型夏大豆为材料,研究了株高、单株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及群体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及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用相关遗传力代替相关系数和遗传力分析确定与夏大豆产量等性状的间接选择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通过研究认为:丰产型大豆的重要辅助性状依次为:单株有效荚、单株粒重、单株有效分枝、每荚粒数。  相似文献   

16.
甘薯主要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秦薯1号自交后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试验对甘薯的分枝数(x1)、最长蔓长(x2)、分枝总长(x3)、节间长(x4)、蔓粗(x5) 、叶面积(x6)、单株绿叶重(x7)、藤叶重(x8)、单株薯数(x9)、单薯重(x10)、根冠比(x11)和单株产量(y)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绿叶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单株薯数和单薯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高产育种以单株产量为选择目标时,应以单株绿叶重、单株薯数和单薯重的选择为主,结合根冠比、分枝数、叶面积和蔓粗,对这7个性状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播期对苦荞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苦荞品种在云南昆明周围夏播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以3个品种(‘云荞1号’、‘迪苦一号’、‘晋苦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播期(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迟延,3个苦荞品种的生育期均明显缩短,而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随着播期的迟延,没有规律性的减少或增加,而株粒数、千粒重、株粒重及产量都随着播期的推后均有降低的趋势。并且3个品种在产量上分别与早播(6月25日)比,7月5日减产69.4%~74.8%,7月15日减产61.4%~93.3%,7月25日减产88.3%~94.7%。在本试验条件下,云南夏播苦荞的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最佳播期是6月25日,使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甘肃山旱地区不同播期对紫苏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紫苏花期和生育期缩短,单株分枝数、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先升高再降低;紫苏子粒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延后呈下降趋势。在甘肃天水海拔1 600m左右的山旱地区,紫苏的适宜播期为4月9日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周花2号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制定周花2号的栽培技术规程,提高栽培技术,寻找最佳播期,2017年以周花2号为材料进行6个播期的栽培试验,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周花2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其大面积推广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周花2号的农艺性状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后,周花2号表现主茎降低、侧枝变短、单株分枝数减少。不同播期对周花2号经济性状的影响明显,以处理5月30日播种荚果产量最高,为6547.5kg/hm~2,随着播期的提前或推迟,荚果产量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周花2号以5月30日播种最适宜,可以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播期对耐密植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播期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豆主栽耐密植品种合丰51为试验材料,通过5个播期处理(S1为5月10日,S2为5月20日,S3为5月30日,S4为6月9日, S5为6月19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株高、主茎节数及百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大豆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S3处理达到最高值,为4214.3kg/hm2。因此,大豆品种合丰51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为5月3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