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疆位于我国西部,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1/6。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它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中心,四周有高山环绕。气候极端干旱,属温带荒漠地带。但由于境内山体高大,山地垂直带十分明显,由下向上出现荒漠、草原、森林、高山草甸及冰雪带等,山地气候寒冷湿润。成为广大荒漠盆地迳流发源地,河流发源于山地在荒漠中形成绿洲、河谷森林、草甸及沼泽,从而使区内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此外,新疆(主要是南疆)农业历史也十分悠久。特别是处于古代通往欧洲、中亚及南亚陆路交通枢纽,对外交往频繁。在这样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结果,形成了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闭塞,解放以前虽有一些探险队来此,但多属考古、地质及测绘等学科,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作物种质资源了解甚少。对农作物地方品种资源第一次大规模地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北疆荒漠、山地、绿洲近55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利用北疆41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的气温和降水量序列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北疆地区增温趋势显著(荒漠0.2℃/10年、山地0.24℃/10年、绿洲0.3℃/10年趋势增温),绿洲增温趋势最为显著;近55年北疆地区增湿趋势显著(荒漠8.46 mm/10年、山地7.66 mm/10年、绿洲8.78 mm/10年),绿洲降水量增加最为显著。近55年北疆气温在21世纪初增温最显著,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上升趋势最显著。北疆荒漠、山地、绿洲气温发生突变的年份均在1993年;荒漠,山地,绿洲降水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是1985年、1987年。近55年荒漠秋季年际增温显著,山地和绿洲夏季和秋季年际增温显著,对年际增温贡献最大;荒漠、山地、绿洲降水量年际变化均为冬季增加显著,对年际增湿贡献最显著。近55年荒漠10月、11月气温对荒漠秋季增温贡献最大,山地、绿洲6月、7月、8月、9月、10月增温最显著,对夏秋季增温贡献最...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贵德--民和段两岸植被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上游贵德—民和段河岸植被类型的垂直带谱变化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分荒漠草原、温性灌丛草原、山地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植被带对植被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地理气候状况 海南岛中部为山地,山地边缘为丘陵盆地,沿海为台地平原的地貌呈环状结构和层状结构。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3—25℃,年日照时数1750—2750小时,全岛约有2/8的范围雨量在1600—2000毫米之间,有80—90%的雨量集中在夏、秋两季。 2.森林现状综合分析 海南岛天然林为热带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成,其地貌50%为高山地区,20%为山地,30%为丘陵和平原。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冬季最低温度6.4℃,夏季最高温度30℃,年降水量500—1500毫米,年光照时数为1500—2500小时,适合植物生长,除个别地方外,一般地区四季常青。全国有可利用草场13.9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9万公  相似文献   

6.
1.1 年降水量分布状况及变率 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通河以北小兴安岭山地及尚志、五常一带降水最多,平均在600毫米以上。东部地区在500~600毫米之间,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不足500毫米,西南部太来、肇源一带降水最少,在400毫米以下。全省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自西向东逐渐增多,到我省中部达最大值,再往东略有减少,而在东部边陲一带又有增加的趋势。 我省自然降水量年际之间的变化很大。降水量年际之间的变化通常用降水变率来表示。全省降水变率以克拜丘陵及三江平原西部靠近小兴安岭地区等地最大,约21—22%;黑河、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距水汽源地较远,降水量较少。全疆总平均年降水量仅130毫米,基本上处于我国年降水量等值线小于500毫米的地区,属于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但新疆大地形属于盆地地形,降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相差悬殊。盆地内的年降水量虽然很少,但占  相似文献   

8.
一、新疆山溪性河流的特点新疆山溪性河流众多,在水利方面的共同点可归纳如下: 1.新疆河流多发源于盆地四周高山,向盆地内部流动,形成独立分散的向心内流河水系。 2.河流水量不丰,河短流急,随高程及地形的变化,河流区域可垂直分带,分为山地径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境内多山,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新西兰气候温和,冬季平均温度5—12℃,夏季14—15℃。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北岛为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南岛为温带气候,年降水量为600—1000毫米,土壤肥沃。新西兰人口320万,83%集中在城市。可耕地面积40多万公顷。全国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但水果生产也颇受重视。 据新西兰农渔部1985年统计资料:全国果树1983年总面积3.78万公顷,其中猕猴桃1.31万公顷,占35%,为第一位;其次是苹果0.68万公顷,占17.9%;第三位是葡  相似文献   

10.
一、植物学特性新源县三面环山,西部敞开,形状如箕,无霜期140~180天,年平均降水量270~880毫米,全年平均气温6.1~9.3℃,年日照时数2400~2700小时,冬暖夏凉、降水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水和空气污染,以高山融雪为灌溉用水,非常适于蒿本生长。蒿本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于山地草丛  相似文献   

11.
东北西部半干旱地区牧区防护林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东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不大,根据某些学者的意见,认为年降水量小于300毫米的力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600毫米且集中在1或2个较短的月份为半干旱区。也有根据干燥度或湿润系数来确定干旱和半干早区。根据东北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参照湿润系数,考虑地面上植被、土壤的实际分布界限来确定半干旱、干旱地区。根据调查,半干旱地区被大兴安岭山地隔成两块,山地以东的齐齐哈尔、安达一线  相似文献   

12.
对甘肃省境内国家重点保护兽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山地、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是国家重点保护兽类的集中分布区;陇南山地属动物地理成分的过渡带,东洋界占50.0%,古北界占35.0%,广布种占15.0%,以森林灌丛动物为主:祁连山地的兽类均为古北界成分,以森林灌丛动物为主;河西走廊兽类均为古北界成分,以荒漠、高山裸岩动物群为主。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典型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降水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祁连山典型小流域内的荒漠、草原、森林这三类主要植被类型进行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森林带和草原带年平均降水量明显高于荒漠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26.7、371.7、139.8mm。森林带较草原带和荒漠带年降水量变化幅度大,森林带能增加一个小区域年降水量变化的阈值。近23年来该区域降水量总体趋势在下降,其中森林带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荒漠带次之,草原带最小。在一定降水范围内,降水量越大,不同植被类型降水量差异越大。不同植被类型的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海拔每升高100m,荒漠带(1700~2100m)平均递增率为13.0%,草原带(2100~2500m)平均递增率为19.7%,森林带(2500~3400m)平均递增率为4.2%。并且在一个植被类型与另一个植被类型的过渡带上,降水量剧烈变化。对于典型小流域来说,小气候同样影响了植被分布格局。同时不同植被类型从化学、物理方面都对该区域小气候产生积极的反馈作用;在海拔梯度上,不同植被类型对降水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黔西北地区处于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海拔在1000~2400米之间,年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该地区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为优越,蕴藏着巨大生产潜力。然而,由于山高坡陡,降水量大和森林资源的减少.垦殖程度的增高,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武安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43.5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年平均蒸发量为2080.9毫米,相当于降水量的3.8倍,是典型的太行山山地丘陵旱作农业区。全市总人口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全市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和谷子。玉米是我市三大粮食作物之首,总产达到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川、贵、云、渝和西藏,以及广西、内蒙古和湖北恩施及湖南湘西等省市和地区。这些省市区绝大多数有较大的热力资源,无霜期140天~240天。降水量偏少,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约1700毫米),地形、地貌复杂。既有高山大川分割的盆地,又有高原和丘陵沟壑,局部地区还有狭谷和小盆地。土壤大部分含有盐碱和石灰,有机质含量低(不足1%)。加上长期以来的乱垦滥伐,林木和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地有森林,植被比较稀疏,多为灌丛、草丛,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产草量低,草质低劣。  相似文献   

17.
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丘陵山地渐次过渡地带,森林植被丰茂,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8%,年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086.6毫米,光照1359.7小时。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居多,有机质含量丰富。全县从南至北地势由低到高,由深丘向山地过渡。剑阁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特征,形  相似文献   

18.
苏联现有(1987年)耕地面积2.28亿公顷,折人均12亩。按水分条件由北向南分为:(1)非黑钙土地带。在北部,年降水量自西向东为700—400毫米,水分过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多生草灰化土,作物以喜凉的冬黑麦、燕麦、大麦、冬小麦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保护和发展甘肃省现有森林,改善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甘肃林区1971~2003年气象要素、1988~2003年森林火灾及1990~2001年植被指数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甘肃11个主要林区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林区气象条件与火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甘肃林区气温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向高山逐渐递减,各林区气温在1971~200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林区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且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各林区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有春低秋高和冬低秋高2种类型,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3~10月植物生长期,干旱现象明显,近十几年来干旱状况较严重。气象要素及干旱指数与森林火险密切相关。【结论】在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多、干旱指数高的季节,火灾发生率较低,而在天气寒冷、空气干燥、降水量稀少、干旱指数低的季节,火灾发生率较高。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及干旱指数,可用于甘肃森林火险的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湖南省97个气象站1975—2015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湖南省降水特征和干旱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衡邵盆地地形,对衡邵盆地2005—2015年的干旱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重点研究了该时段干旱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2%,年降水量在地域分配上差异也较大,西、南、东三面山地降水多,中部丘陵和北部洞庭湖平原降水相对较少。湖南省绝大部分地区夏秋干旱日数占全年干旱日数的60%~80%,尤以湘中衡邵盆地干旱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以上,且区域内各县市干旱的时空分布差别较大,衡邵盆地因受地形性下沉气流影响,过程降雨量往往少于其他地方,干旱概率较其他地区高。对于大部分区域而言,耕地、林园地、草地所占比重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呈负相关,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所占比重与C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