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1466.7hm^2超白面粉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高产创建示范田,在市、县、乡技术人员及基地群众的一致努力下,通过实施一系列高产创建技术措施,夺取了鲁南地区冬小麦708.9kg/667m2的高产纪录,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冬小麦大面积高产创建任务,同时摘得了由山东省电视台、山东省农业厅联合组织实施的山东省小麦粮王大赛——鲁南赛区粮王桂冠。  相似文献   

2.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区试和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及适应性广等特性,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小麦黄花叶病及白粉病的危害,培育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以携带Pm4a抗白粉病基因高产小麦品种扬麦11为轮回亲本,以辐射诱变抗黄花叶病种质扬辐麦9311为供体亲本,通过回交转育方法,经辐射诱变和多年多点鉴定选择,育成高抗小麦黄花叶病、兼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扬辐麦5号,201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安徽省淮南麦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显著,小麦黄花叶病抗性达到高抗水平,抗白粉病,中抗纹枯病,品质指标达弱筋小麦标准,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育成的常规小麦品种,父本为P36,母本为1726,于2003年选育成功,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麦2007005号)。平均产量330.4kg/667m^2,容重791g/L,蛋白质含量14.50%,湿面筋含量29.03%,中抗条锈病、白粉病,高抗叶锈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贵州省与及相似气候生态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6.
品种来源:TK88-2是太谷县小麦研究所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聚合杂交,从后代F1中选出的优良可育株经连续系选而成。母本为太谷核不育小麦(代号tai),父本为国内外品种、品系,组合是{{[(Tai×偃大24)×=八维八]×(65004×100890)}}×郭麦2号}×(taix矮丰1号)。1996午4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52号”。  相似文献   

7.
<正>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春麦产区,播种面积3000方亩以上。东部和北部国营农场又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50—60%。收获时期正逢雨季,中熟和晚熟品种过多是,因不能及时收获会造成重大损失。研究表明,早熟品种可以躲开雨季,产量稳定性好。另外,广大低湿易涝地、坝外沿江地也都需种植高产的早熟品种。为满足生产需要,从1973年起开展了辐射选育早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研究,1985年定名为“龙辐麦2号”。  相似文献   

8.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小麦黄花叶病的危害,培育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以携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抗源,采用有性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育成高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扬辐麦4号.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在江苏省淮南麦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均位居第一,小麦黄花叶病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龙辐麦 9号 ,是通过辐照纯系干种子 ,经温室加代、系谱法选择、人工接种进行病害鉴定和多年品质分析鉴定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是一个中晚熟、产量较高、抗病性好、质佳的面包小麦新品种。本文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优质的龙辐麦3号为母本,抗赤霉病品系钢98-446为父本,进行杂交。取F0种子用ν射线照射,并利用温室加代,系谱法选择和人工接种鉴定,选育了同早熟,高产,优质和抗病的新品种龙辐麦7号。该品种具有理物适应性,可作为龙辐麦3号的换代品种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山西省小麦生产提供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促进小麦更新换代,实现小麦持续增产稳产。以运旱20410为母本、运旱71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水旱交叉生态选择、多环境多点鉴定等手段,采用系谱法成功选育出了抗旱冬小麦新品种晋麦105号。2017 — 2019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 2 a 13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 396.28 kg/hm2,较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7%。2018 — 2019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生产试验, 7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4 158.77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1%。该品种株高73.6 cm,穗长6.8 cm,成穗数480.0万穗/hm2,穗粒数31.0粒,千粒重38.5g;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适宜在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黄淮旱地麦区、陕西渭北旱塬麦区及同类生态类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新品种陇中4号以F2代杂交组合200616为受体进行回交,用外源DNA堰麦草为供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人工导入技术,经过多年“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技术”选育,在不同生态区域条件下鉴定选育而成。在2012 — 2014年度甘肃陇中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9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 590.9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7.28%。陇中4号属强冬性,中晚熟,生育期246~282 d,越冬率85%~90%。株高70.0~93.5 cm,穗长7.0~8.0 cm,穗粒重1.7~2.6 g,千粒重40.5~48.5 g,容重704~754 g/L。对条锈病免疫;抗寒性3级;抗旱性3级,抗旱指数0.914。适宜在甘肃定西、白银、平凉、庆阳,宁夏固原,青海贵德等地年降水量350~450 mm,海拔1 700~2 380 m的干旱、半干旱区种植。属优质抗寒抗病旱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优质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扬麦 1 5 8与突变品系 1 90 1 2杂交 ,再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2号 ,其品质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 ,表现高产稳产 ,抗逆性强 ,千粒重高 ,后期熟相好 ,适应长江中下游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16.
陕北地方品种红谷干种子经300Gy^60Co-r射线照射,在M10代中选育出辐谷4号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等特点,1991-1995年已在黄土高原区推广10.03万hm^2,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安麦8号’是安顺市农科院于2004年用‘黔麦15号’与‘安麦5号’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小麦品种,属半冬性弱筋小麦。该品种具有稳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强等特点。2012—2014年两度年区试平均产量为4245.00 kg/hm~2,2013—2014年度参加贵州省小麦生产示范产量为399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1.68%。适宜贵州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洛麦22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在区试、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寒、耐热,落黄好,熟相佳,子粒饱满,品质优良的特性,适宜黄淮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
扬辐麦4号小麦不同产量群体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扬辐麦 4 号小麦不同产量群体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为高产群体氮肥调控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2008~2010 年,在稻麦两熟条件下,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设 N 187.5、225和262.5 kg/hm2 3 水平,以氮肥运筹比例为裂区,设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 7:1:2:0、5:1:2:2 和 3:1:3:3 三个水平。分析了不同产量群体阶段氮素积累量、花后氮素输出量与氮肥利用率。 【结果】 扬辐麦 4 号小麦高产群体(产量 ≥ 7500 kg/hm2)与中高产群体(7000~7500 kg/hm2)和中低产群体(产量 ≤ 7000 kg/hm2)相比,出苗至越冬期、越冬期至拔节期和拔节期至开花期氮素积累量适宜,开花期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高;高产群体 100 kg 籽粒吸氮量 2.87~3.01 kg、氮收获指数 0.71~0.80、氮肥吸收利用率为 44%~47%;其氮肥农学效率 (17.69~17.96 kg/kg)和偏生产力(34.70~36.07 kg/kg)较高。 【结论】 扬辐麦 4 号采用基本苗 150 × 104/hm2,施氮量 225 kg/hm2条件下,采用基肥 : 壮蘖肥 : 拔节肥 : 孕穗肥分配比例为 5:1:2:2、3:1:3:3 的氮肥运筹方式,可获得最高的花后氮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以及氮收获指数,较高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