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的增加,能源的技术转化和政策制定对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目标尤为重要,国际100%可再生能源应用会议暨展览会将于2011年10月6~8日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旨在寻求实现从化石能源应用  相似文献   

2.
《油气储运》2014,(4):432-432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取得重大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地球上尚未商业化开采的新能源,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估算全球资源总量约为2.1×1016m2,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能源总量的2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研究,2012年美国、日本等国合作在阿拉斯加北坡的水合物开采试验与2013年3月日本在其近海海域的水合物开采试验均取得成功,意味着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热带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起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了65%以上,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以煤炭主主要能源的大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面临着履行国际公约和实行二氧化硕减排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能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农村能源消费关系到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公平和中国能源发展的全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笔者主要是为了分析中国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消费其消费结构的变化.笔者主要是对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进行前后的对比.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现状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找出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从2000年到2005年商品性能源的消费有了较大的增长,比例从44.83%增长到46.05%.从2000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商品用能年均增长9.2%.其中,可再生能源成为了重要的增长点.结论表明: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向优质化、商品化发展.能源普遍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再分配方式,它是缩小地区差距、保证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但是现阶段,能源普遍服务和公平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利用结构是今后较长时期解决农村能源消费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严峻的能源形势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经科学测算,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等),仅能支撑300年的大规模开采就将面临枯竭。人们终于认识到,化石能源的使用不是无限的。未雨绸缪,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人类对能源的依赖和获取正面临着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1997—2007年福建省纵向时间序列的能源生态足迹,结果发现:福建省1997—2007年间人均能源生态足迹波动性较大,1997年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292 ghm2,而2007年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878 ghm2,能源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97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 168.82万t标准煤,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 774.52万t标准煤,年平均增长23.50%;福建省1997—2007年的能源足迹产值(VEF)和能源足迹压力强度(EFI)变化幅度不大,人均林地生态承载力从1998年的盈余0.058 hm2到2007年的赤字0.408 hm2,说明福建省生态环境压力增大问题日益严重,急需转变能源使用方式,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与陕西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作为高效、现代的经济运作模式,是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对于能源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在能源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此现状,提出要实现陕西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贵州生物质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原油进口量已占年消费量的50%以上,能源安全问题、生态安全问题越显突出,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瓶颈,寻找可再生清洁型替代能源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阐述了贵州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及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贵州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这3种能源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尤为严重的是,我国剩余可开采储量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我国2003年的开采速度16.67亿吨/年,仅能维持83年.  相似文献   

10.
杜鹏  许军  夏斌  杨蕾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201-206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的碳蓄积能力(NEP),计算了广东省1990—2007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并对广东省化石能源生态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广东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占地面积总量由6398.21×103hm2增长到18340.74×103hm2;能源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不断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57上升至2007年的1.6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逐步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煤炭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66%下降至2007年的45%,化石能源产值2.43万元/hm2增长至16.9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受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影响,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再一次被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位置上来. 在"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质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优先发展领域.规划中指出,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较2010年提高3.1个百分点,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增设的4个约束性指标之一,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强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2.
1生物能源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生物能源正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系统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各国重视。2003年,美国不含石油的替代燃料占发动机燃料的12%,2010年将增加到30%。美国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因  相似文献   

13.
荷兰温室节能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CO2等温室气体的限排规定的执行,节能已经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温室是一个高耗能的农业产业,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农业生产能耗量的35%用于温室加温,能耗费用约占温室生产总费用的15%~40%.荷兰的温室产业基本上也是依赖化石燃料(天然气和石油)发展起来的,其1.1万公顷温室所消耗的能源约占全国能源用量的6%,占全国天然气用量的12%.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执行,荷兰作为议定书的协议国,规定所有行业的能源效率到2010年将降至1980年(100%)的35%,相当于减少65%化石燃料的使用.其中,温室行业将分担全国20%左右的义务.因此,温室节能已经成为荷兰近年来温室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减排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淑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14-17516,17536
[目的]研究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并提出可行的减排对策。[方法]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提供的农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采用IPCC推荐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估算了2000~2009年广东省农业生产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结果]随着农业产值和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2000~2009年广东农业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423.63万t碳增加到2009年的605.99万t碳,年均增长率4.1%;而农业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则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0.424 t碳/万元下降至2009年的0.301t碳/万元,年均下降率为3.7%。农业产值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能源消费结构高碳化等是农业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广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的节能,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宏观调控机制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论]该研究为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已引起高度重视,但对其开发利用在我国能源系统中如何定位还未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与城市能源的配给不均衡、农村能源短缺、社会供给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定位在农村的构想.建议通过不断加强公众环保意识,为农村积极培育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市场条件和为企业建立健全的融资补贴机制,正确引导农户的能源消费倾向,以实现对农村传统生物质能源和日益增长的商品性能源的替代.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能源紧张已经是全球面临的关键性难题,解决能源危机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生物能源具有绿色性和可再生性,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理想途径之一。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油价增长强劲,使得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热门话题。专家预测,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世界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作为生物质能源之一的生物燃料的生产,成为当前国内减缓和解决能源紧张局面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 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40%,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石油可采储量的3%左右。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8%。2006年一年能源产量为22.1亿吨,消费为24.6亿吨。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9.27%。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世界各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化石能源短缺和生态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对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我国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而且其双向清洁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排温室气体具有现实意义。深入剖析了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2,(18):3
<正>6628万元农业部日前披露,在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各级农业部门迅速启动了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为重点,强化源头监管,全面开展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工作,一季度查获假劣农资91万千克,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628万元。16%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中欧高层能源会议上表示,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变,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再降低16%,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  相似文献   

20.
农村能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对农村能源消费科学、合理的预测,可为制定农村能源政策提供依据。采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以及所占总能源消费比例进行预测,2015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4.1亿t标准煤、所占总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23.76%,其相对误差和后验差检验均合格,最后对农村能源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