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开花时间是决定油菜早熟、高产和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晰自主开花时间的分子机理是一道国际性难题。青海大学教授罗玉秀项目组首次分离出春性甘蓝型油菜的自主开花关键基因s Bn FLD和s Bn FCA,为探究春性特早熟甘蓝型油菜的自主开花时间及早熟机理奠定了基础,国际植物育种专业杂志《植物育种》对相关内容予以报道。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  相似文献   

2.
以甘蓝型油菜早花亲本3379、晚花亲本750及其衍生的F5∶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利用R软件包SEA对西宁和元谋2个环境下的开花时间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遗传规律,以期为早熟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控制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4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均为负向效应,加性上位性作用明显,主导控制开花时间的遗传,累加在一起时主基因表现较弱,最终表现为多基因遗传,2个环境下的多基因遗传率为91.26%和91.91%。因此,在今后的早熟育种中可以考虑在现有品种中积累更多的早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3.
正1)适宜条件。选择降水量500 mm以上地区套种油菜。旱地优先在幼园未挂果地种植,以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挂果园最好利用7—9月集中降水、雨热同季期种植。陕西关中灌区果园可周年种植,最好的时间是收获前9月至翌年3月,果树生产的农闲季节。2)品种选择。春播、夏播模式,选择春性或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如饲油1号,生长期3个月左右;秋  相似文献   

4.
以甘蓝型油菜作为母本,大白菜作为轮回父本,杂交获得BC1 和BC2 群体。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法从BC2 群体中筛选出大白菜-甘蓝型油菜C 基因组6 号单体异附加系,利用甘蓝型油菜C 连锁群特异SSR 标记鉴定,确定该单体异附加系中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型油菜C6 连锁群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蔬菜》2020,(2):23-23
2020年1月13日,植物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油菜遗传改良研究团队与生物信息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Eight high-quality genomes reveal pangenome architecture and ecotype differentiation of Brassica napus”,公布了8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以及基于9个参考基因组构建的油菜泛基因组和统一的基因索引(gene index)。结合油菜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揭示了冬性、春性和半冬性油菜生态型分化及开花期变异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的生殖隔离程度是否与甘蓝的变种类型有关,以2份Ogura CMS芥蓝和4份Ogura CMS结球甘蓝为母本,分别与2份含有Ogura CMS育性恢复基因Rfo的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的种间杂种加倍后,再分别与母本芥蓝和结球甘蓝回交,调查F1、BC1两个世代材料的结实性和Rfo基因的传递效率。结果表明,芥蓝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F1代、BC1代的亲和指数都显著高于结球甘蓝(P < 0.05),是结球甘蓝的2倍以上,且在芥蓝材料中Rfo基因的传递效率高于结球甘蓝。进一步比较BC1回交后代Rfo阳性单株的育性、遗传背景回复率,芥蓝的育性大多显著好于结球甘蓝(P < 0.05),26株BC1单株遗传背景回复率在0.50 ~ 0.84之间;而结球甘蓝两个BC1单株(15Y1和15Y4)遗传背景回复率分别为0.53和0.59。上述结果说明,芥蓝较结球甘蓝更易与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后代,且异源目的片段的传递效率更高,因此芥蓝可作为结球甘蓝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的桥梁材料,加速甘蓝型油菜中优异性状的转育进程。  相似文献   

7.
以紫叶甘蓝型油菜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温度、提取剂种类、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对紫叶甘蓝型油菜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同时建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紫叶甘蓝型油菜花色苷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剂种类,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剂3%盐酸+90%乙醇,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5h。  相似文献   

8.
采用SSR和特异性分子标记,构建彩色甘蓝型油菜的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从509对SSR引物和30对特异性引物筛选出13对多态性位点丰富、稳定性和重复性高的引物,对引物构建10份彩色甘蓝型油菜DNA指纹图谱,利用NTSYS软件构建聚类分析图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对引物可扩增32个多态性等位位点。其中,引物P13构建的指纹能将参试材料中的普通黄花油菜与彩色油菜分开;引物P21构建的指纹能将10份材料彼此分开;聚类分析结果与其遗传背景相吻合。本研究可为彩色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真伪性和纯度鉴定提供依据,以期为进一步进行彩色油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AACC,2n=38),又称油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由白菜(AA,2n=20)和甘蓝(CC,2n=19)自然杂交、加倍而成[1],营养体优势比白菜更明显。白菜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秋、冬、春季时令叶用、薹用蔬菜,在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城市上市量占蔬菜上市总量的30%~40%[2]。与白菜相比,油菜可一菜两用或油蔬两用,即前期采摘主薹、后期收获油菜籽,以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促进油菜多功能利用,增加收益。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红菜薹,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与红菜薹相当[3]。油菜保鲜期长,耐储存,选择常用的PE包装袋,甘蓝型双低油菜薹在4℃条件下贮藏第5天时仍然保持嫩绿的颜色[4]。油菜菜薹,经烹饪,色泽翠绿,有劲道,略带油香味。  相似文献   

10.
以油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探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蓝型春油菜(Brussica napus L.)产量、生物学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田施用80kg/667m2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有机质和作物养分、产量提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