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丛藓科8种植物叶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丛藓科8种植物的叶片厚度、细胞层数、中肋厚度、中肋细胞层数、厚壁细胞层数及分布位置、导水细胞有无及排列方式等进行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叶片最厚的是平叶毛口藓(Tri-chostomumplantiflium),最薄的是尖叶对齿藓(Didymodonconstrictavar.constricta);仅剑叶舌叶藓叶片具2层细胞,尖叶对齿藓为1层,其余六种部分为2层。中肋厚度从大到小是:高山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反扭藓(Ti mmiella anomala)〉长叶纽藓(Tortella tortuosa)〉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剑叶舌叶藓(Scopelophilacataractac)〉尖叶对齿藓〉细拟合睫藓(Pseudosymblepharis duriuscula)〉平叶毛口藓。高山赤藓中肋有主导水细胞和副导水细胞之分;长叶纽藓、卷叶湿地藓、反扭藓的中肋细胞9~10层,分化较复杂,平叶毛口藓中肋无厚壁细胞;除了剑叶舌叶藓外,其余7种叶细胞表面都有疣或乳突。对8种藓类植物叶的结构与干旱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昌都市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为基础材料,根据宏观外部形态特征观察、体式显微镜及生物显微镜微观特征观察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鉴定,将采集自西藏昌都市的标本鉴定为丛藓科密疣藓属中国新记录种——短叶密疣藓(Vinealobryum brachyphyllum(Sull.) R. H. Zander)。该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和南极洲等。该种的主要特征为:植物体小;叶尖急尖或圆钝,叶边缘自基部至叶尖背卷;中肋在叶尖下终止,中肋上部腹侧具数个长形透明细胞,中肋横切面具一层主细胞,具背厚壁层和腹厚壁层;叶细胞具2~4个疣。详细描述了短叶密疣藓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并将这个新物种与相似的物种进行了比较,拍摄了显微形态结构照片。  相似文献   

3.
蒋洁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64-10566
对疣小金发藓、狭边大叶藓、密集匐灯藓、金发藓、黄色真藓、网孔凤尾藓和宽叶短月藓7种藓类植物茎的基部、中部和上部进行分段横切观察,结果表明:7种藓类植物茎基部的形状接近圆形,茎上部的形状各有特点,由茎基部到茎顶端的形状差异是逐步变化的,这与假根的存在和叶在茎上的着生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贵州湿地藓属Hyophila(丛藓科Pottiaceae) 植物分布及其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湿地藓属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外观形态、细胞形态以及解剖结构,并根据本属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报道湿地藓属植物在贵州分布有6种,其中4种为贵州新记录植物湿地藓Hyophila javanica(Nees.&Blume.)Brid.、芽胞湿地藓H.propaguliferaBroth.、花叶湿地藓H.nymaniana(Fleisch.)Menzel.、匙叶湿地藓H.spathulata(Harv.)Jaeg..本文还对各种植物的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等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河南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1新记录属和7新记录种.新纪录属为金发藓属(Polytrichum),新记录种分别是: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台湾拟金发藓(Polytrichastrum formosum)、狭叶仙鹤藓(Atrichum angusta-tum)、小胞仙鹤藓(Atrichum rhystophyllum)、东亚仙鹤藓(Atrichum yakushimense)、小金发藓(Pogonatum aloides)和扭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contortum).  相似文献   

6.
为能了解5种藓类在系统演化上的地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小仙鹤藓(Atrichum crispulum)、赤茎小锦藓[Brotherella erythrocaulis]、悬垂青藓(Brachythecium pendulum)、丛生木灵藓(Orthotrichum consobrium)、纤枝细羽藓(Cyrto-hypnum bonianum)等5种藓类孢子的形态.结果表明,这5种孢子的形状、大小及外壁纹饰的区别显示了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7.
甘蔗属及近缘属8种植物叶片下表皮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云南省 8种甘蔗属及近缘属植物叶片下表皮的解剖结构 ,结果表明 ,肋区中刺细胞的有无、行数及形状 ,硅细胞及栓细胞的排列方式 ,表皮上附属物的类型 ,气孔的行数及副卫细胞的形状等在不同种之间是不同的 ,这些解剖特征可作为外部器官形态分类的补充 ,也可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云南省8种甘蔗属及近缘属植物叶片下表皮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肋区中刺细胞的有无、行数及形状,硅细胞及栓细胞的排列方式,表皮上附属物的类型,气孔的行数及副卫细胞的形状等在不同种之间是不同的,这些解剖特征可作为外部器官形态分类的补充,也可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对新疆帕米尔地区6种真藓科植物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技术,对6种真藓科植物茎、叶的微结构进行了较详细地观察和分析。[结果]垂蒴真藓茎横切面的边缘平整,细胞排列整齐;叶细胞角质层厚,表面较粗糙,有细小的颗粒状和鳞片状附属物分布。灰黄真藓茎表皮细胞强烈凹陷,茎横切面边缘不整齐,细胞镶嵌排列;叶背、腹面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呈"菌褶状",细胞表面较光滑。宽叶真藓茎横切面五角形;叶片背卷,多数叶细胞中内含物浓厚,叶背、腹面细胞壁呈规则"网格状",叶背面有细小的附属物零星分布,角质层皱折不多;叶腹面细胞表面较光滑。紫色真藓茎横切面不规则多边形;叶背、腹面细胞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不规则的附属物,背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格状",腹面细胞排列呈整齐的"竹节状"。拟三列真藓茎内皮部具体积大的薄壁细胞,中轴分化明显;叶背、腹面细胞壁凹陷相对浅些,3~5个单疣或分叉疣分布于凹陷的细胞壁上,疣上有条状纹饰。湿地真藓茎细胞壁薄,均有角隅加厚现象,叶边内卷,叶背、腹面细胞壁呈挤压状不规则排列,角质层纹饰细小,数量较多。[结论]6种真藓科植物的茎、叶的微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胡枝子属2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方法]运用电镜扫描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和细叶胡枝子(L.juncea var.subsericea)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2种植物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细胞不规则,上表皮气孔分布较多,下表皮几乎无气孔分布。2种胡枝子叶肉栅栏薄壁组织均为2层,海绵组织中均有晶体存在。兴安胡枝子的气孔密度大于细叶胡枝子。2种植物的叶片组织紧密度、叶片组织疏松度、栅海比差异并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兴安胡枝子和细叶胡枝子抗旱能力的评价以及抗旱机理研究提供形态解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人工培养的方式,在微米量级下观察灰藓科灰藓属(Hypnum)灰藓(H.cupressiforme)、黄灰藓(H.pallescens)、多蒴灰藓(H.fertile),金灰藓属(Pylaisia)金灰藓(P.polyantha) 4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过程,详细记录其发育过程的性状特征。结果显示:(1)4种藓类植物的孢子均为单细胞,直径平均值为10~40μm。(2)黄灰藓孢子为壁内萌发,灰藓、多蒴灰藓、金灰藓孢子为壁外萌发。4种藓类植物发育初期均未出现初生假根,有次生假根出现。4种藓类植物在发育中出现了块状原丝体和丝状原丝体两种形态,其原丝体在发育初期均没有产生初生轴丝体,均是在原丝体发育后期,轴丝体由绿丝体分化产生。(3)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划分标准,对灰藓科4种藓类植物的原丝体发育特征进行归类分析,灰藓属黄灰藓原丝体发育类型为高领藓型(Glyphmitrium-type);灰藓属灰藓、多蒴灰藓,金灰藓属金灰藓3种藓类植物原丝体发育类型均为真藓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12.
张显强  孙敏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7):165-169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岩溶石漠化石面12种不同小生境的藓类植物茎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2种石生藓类茎的形状、表皮毛、中轴有无和形状以及所占比例等特征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12种石生藓类茎的解剖结构表现出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强烈增厚或增厚明显,1~2层不等,以1层居多,较多种类具有向外突起伸长形成多细胞腺体;除沼生真藓未见明显的内外皮层分化外,其余11种藓类均有内外皮层的分化,外皮部细胞胞壁增厚明显;除小胞仙鹤藓(A trichum undulatum)和真藓(Bryum argenteum)有明显的中轴分化外,其余8种石生藓类分化不明显,而短叶小石藓(Weisin semipallida C.Muell.)和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茎无中轴的分化.说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生藓类对水分吸收和传导以外导水型为主,混合导水型为辅.因此,石生藓类茎的解剖结构特征能反映所处的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物结层皮中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以及对荒漠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分别对各种藓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及适应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荒漠地表生物结皮中的藓类植物群落均呈垫状丛生。优势种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Broth.)的叶片强烈背卷且具长毛尖,上下表面密被透明的马蹄形细疣,茎皮部细胞壁明显增厚;绿色流苏藓[Crossidium squamiferum(Vi-viani)Juratzka]的叶片强烈内凹且具有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丝体;真藓(Bryum argenteumHedw.)的叶片上部无色透明,茎的外皮部细胞强烈加厚,内皮部细胞壁薄,中轴部细胞仅角隅处加厚;双色真藓(Bryum bicolorDicks.)的叶片覆瓦状排列,外皮部细胞壁强烈加厚,内皮部细胞壁稍有加厚,中轴部分不明显;泛生墙藓(Tortula muralisHedw.)与泛生墙藓无芒变种(Tortula muralilsHedw.var.aestiva Bird.exHedw.)的叶片均具马蹄形疣,无明显的中轴分化,细胞壁强烈增厚。[结论]该研究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芍药属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芍药属(Paeonia L.)8种、变种及15个品种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本属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位于下表皮,属无规则型。其长宽比值可作为种、变种的特征性状。(2)星状晶簇异细胞仅存在于本属牡丹组植物中。因此,晶簇异细胞可作为芍药属分组的解剖学依据。(3)本属野生种类由于长期生活于高山林下灌丛中,形成了其阴性叶的基本结构。因此,引种驯化时应避免强光条件下栽培。此外,发现本属植物叶片栅栏薄壁细胞的形态,不仅有柱状,还有分枝状及不规则型,是其适应荫蔽环境,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3种榕属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3种榕属(Ficus)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3种榕属植物中有11种为异面叶,2种为等面叶,叶肉都具有分泌细胞.在11种具有异面叶的植物中,上下表皮都有复表皮层,其中2种植物的上复表皮具4~5层细胞、3种具3~4层细胞、6种具2~3层细胞.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并下陷,保卫细胞通常与下复表皮的第2层细胞处于同一平面,都具有明显的角质层.大叶榕(F.virens Ait.)和菩提榕(F.religiosa Linn.)2种植物为等面叶,其上下表皮由单层  相似文献   

16.
杉科植物巨杉是美国特有植物.叶片鳞状钻形,双面气孔型.叶面非气孔区的表皮细胞长方形,细胞长轴与叶片长轴的方向一致.叶片远轴面和近轴面各有2条气孔带,每条气孔带由2~5行气孔组成.叶片中部的气孔带最宽,气孔数量最多.叶片顶部近轴面的气孔数量比远轴面的气孔数量明显多,叶片中部远轴面和近轴面的气孔分布和数量近似,叶片基部远轴面的气孔明显比近轴面的气孔多.气孔椭圆形,多数气孔的长轴与叶片长轴的方向一致.保卫细胞肾形,细胞壁加厚.副卫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垂周壁的角度与周围表皮细胞的不一致.巨杉与其近邻北美红杉和中国特有植物水杉相比,巨杉和北美红杉的表皮细胞壁直,水杉的多数表皮细胞的壁明显弯曲;巨杉叶表皮细胞的大小与水杉的近似,而北美红杉表皮细胞的长度明显比巨杉和水杉表皮细胞的长度大;巨杉叶片的远轴面和近轴面都有气孔分布,水杉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远轴面;北美红杉既有类似巨杉的气孔分布方式,又有类似水杉的气孔分布方式;巨杉气孔的形态和大小与北美红杉的更近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形状可以分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样式可以分为平直-弓形、浅波型和深波型;2)4种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具有腺点;3)柳叶红茎黄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缙云黄芩叶片的下表皮无表皮毛分布,其他都具有表皮毛;4)岩藿香叶片的上表皮具有乳突分布,其他都不具有乳突;5)气孔器类型为横裂型、环细胞型、聚环细胞型,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和圆形3种,均出现在下表皮.研究表明,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的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特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鉴定该4种植物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叶表皮微形态研究也证明了韩信草可作为4种黄芩属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物种,而柳叶红茎黄芩则表现为较为原始的性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形状可以分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样式可以分为平直-弓形、浅波型和深波型;2)4种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具有腺点;3)柳叶红茎黄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缙云黄芩叶片的下表皮无表皮毛分布,其他都具有表皮毛;4)岩藿香叶片的上表皮具有乳突分布,其他都不具有乳突;5)气孔器类型为横裂型、环细胞型、聚环细胞型,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和圆形3种,均出现在下表皮.研究表明,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的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特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鉴定该4种植物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叶表皮微形态研究也证明了韩信草可作为4种黄芩属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物种,而柳叶红茎黄芩则表现为较为原始的性状.  相似文献   

19.
以8个小麦基因型为材料,采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方法,在灌浆期测定分析了小麦旗叶叶片基部、中部和叶顶部的叶绿素含量(SPAD)。结果表明,5月1—13日8个基因型叶绿素含量平均值表现为顶部中部基部,其中5月5日顶部与中部和基部差异显著,其他日期顶部和中部与基部差异显著;5月19—23日表现为中部基部顶部,差异显著;不同测定时期部位间叶绿素平均降解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5月6—9日最低,5月14—19日最大;灌浆中前期叶片中部叶绿素日降解速率高于基部和顶部,灌浆中期到中后期叶片顶部高于中部和基部,灌浆后期叶片基部高于中部和顶部,这是灌浆中期出现各部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幅度变小的原因。研究认为,小麦旗叶不同部位间叶绿素含量和解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了虾藓科植物和虾藓原亚种在河南的分布.研究表明:①虾藓原亚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植株扁平带状,倒悬于陡峭岩壁,绿色至黄绿色,有光泽;叶长刀形,紧密覆瓦状排成2列,中肋突出,侧叶折合,中上部细胞为不规则的圆角多边形、强烈厚壁,分化边明显,沿中肋延伸成狭背翅;雌雄异株;雌苞叶叶尖细长、弯曲,在茎顶向两侧张开,形似虾的触角.②虾藓有明显的雌性偏向.③虾藓是冰河前期和间冰期的孑遗种,其现代分布模式呈现出广泛而显著间断的特征,可作为研究植物区系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