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玉米果穗秃尖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秃尖与不秃尖两种结实类型的育种材料分析玉米果穗秃尖性状的遗传特点。【方法】试验以不秃尖类型自交系lx01-3和秃尖类型自交系wx04-1及其F1、F2、BC1、BC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低密度种植以促进植株个体发育,分析各世代群体的果穗秃尖表现。【结果】F1代植株的果穗均为秃尖类型。果穗秃尖与不秃尖类型的分离比例在F2群体中为12.78﹕1,在BC1群体中为2.75﹕1。经卡方测验,符合2对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的遗传特点。SPSS分析表明,F2群体中秃尖类型果穗的秃尖长度性状分布曲线呈明显的偏态分布。【结论】(1)结实类型是由2对存在重叠作用的基因所控制的质量性状。秃尖类型对不秃尖类型为显性;(2)秃尖长度属于存在主效基因作用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吸毒人员舌、脉象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证素的关联。方法 采集福州市公安戒毒所吸毒人员187例,其中海洛因53例,甲基苯丙胺128例,其他毒品6例。吸毒人员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和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结果 吸毒人员最常见舌脉为:舌淡紫苔薄黄,脉沉弦滑;舌淡紫与证素肝、肾相关(P<0.05),苔薄黄与证素血虚相关(P<0.05),脉弦与证素脾、湿和气虚相关(P<0.05),脉沉与证素痰和气滞相关(P<0.05),脉滑与证素肾、脾及湿、热、血瘀相关(P<0.05)。结论 1、吸毒人员最常见舌脉为:舌淡紫苔薄黄,脉沉弦滑,病位证素以肝、脾、肾为主,而病性证素以气虚、阳虚、气滞、血虚、阴虚、痰、湿为主;2、海洛因成瘾者与冰毒成瘾者舌象分布均为舌淡紫苔薄黄,而脉象分布,海洛因成瘾者以脉弦为主,冰毒成瘾者以脉沉为主。  相似文献   

3.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S叶缘与稃尖颜色遗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色叶缘无色稃尖的籼型材料与宜DS(无色叶缘紫色稃尖)杂交F1及F2稃尖和叶缘颜色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紫色稃尖对无色稃为显性,符合1对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控制叶缘颜色的2对基因中的其中1对可能为稃尖色泽控制基因,另外,本试验进一步确证认为籼、粳不同类型的材料在控制叶缘颜色的遗传基础上存在差异,其中叶缘无色的粳型材料中不存在显性互补基因。  相似文献   

4.
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搜集、引进了龙舌兰麻4个属的品种(亚种)25个、国内选育的龙舌兰麻杂交种和辐射种14个以及待查学名的引进行品种18份,建立起了集品种保留和繁育、选育种与品比试验以及种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提出了龙舌兰麻种质资源的基因选育种、园艺品种开发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140头东北梅花鹿5个类型的转铁蛋白(Tf)的多态性.Tf有6种表型,受TfA1、TfA2、TfB1、TfB2、TfC1、TfC2等6个复等位基因控制.比较梅花鹿5种类型间Tf基因频率,类型间有较大差异.利用同质度(H·I)、平均杂和性(H)和有效基因数(Ne)比较5种类型间的遗传变异性,双阳型和伊通型变异性较大,其次是东丰型、抚松型和龙潭型.根据基因频率计算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丰型与抚松型、双阳型与伊通型的亲缘关系较近,龙潭型与其它4种类型有较大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的等级变化,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3.34%(P<0.05)。结论 在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叶绿素含量与作物产量呈正相关。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来提高作物产量是作物育种的方向之一。因此,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解析玉米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基础,可为玉米高光效理想株型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538份玉米自交系构成的关联群体为研究对象,在5个环境下,通过对其授粉后5 d的棒三叶(穗位叶、穗上叶、穗下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借助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558 62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s),利用3种模型(Q、K和Q+K)对叶绿素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随后选择最优模型的GWAS结果并结合eQTL(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对叶绿素含量的自然变异进行解析。结果 5个环境下,棒三叶叶绿素含量均遵从正态分布且叶绿素含量间呈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棒三叶叶绿素含量的环境效应、基因型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此外,穗上叶、穗位叶和穗下叶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66、0.66和0.67。比较3种模型发现K模型对假阳性(I型错误)控制最好,在此模型下共检测到29个与棒三叶叶绿素含量显著关联的SNP(P≤3.99×10-6),涉及到18个位点,共有76个候选基因落在这18个位点内,其中85.5%(65/76)的候选基因具有eQTL,11.8%(9/76)的候选基因与对应表型显著相关(P<0.05),说明这9个基因可能是通过表达量变化来调控表型变异。在这76个基因中,60个候选基因有功能注释,功能涉及到能量代谢、物质输送代谢途径和生物合成调节等过程。此外还发现2个可以在不同环境或不同叶片共定位的位点,其中,共定位位点内的基因GRMZM2G074759编码一种与AAE3高度相似的酰基活化酶,该基因通过提高α-酮戊二酸(ALA)和草酰乙酸含量进而影响氨基酸生物合成,提高籽粒赖氨酸含量,改善玉米品质。此外,ALA的合成会促使叶绿素含量升高,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推测该基因为最可能的候选基因。结论 K模型对假阳性的控制效果最好,基于K模型,共检测到18个玉米叶绿素含量显著关联位点,发现多个参与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番茄三螺旋(Trihelix)家族SIP1亚家族基因(SlGT-33)进行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为深入解析SIP1亚家族成员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机制及选育矮化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AC++为材料,PCR扩增SlGT-33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lGT-33基因在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利用RNAi技术鉴定SlGT-3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扩增获得的SlGT-33基因(GenBank登录号Solyc12g043090)开放阅读框(ORF)为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残基,与已知同源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P004252336.1)仅缺少3个碱基。SlGT-33与SlGT-17(GenBank登录号Solyc05g018350)位于同一分支,虽然二者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但仅为45.8%。SlGT-33基因在茎和成熟叶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经IAA、GA3和MeJA处理后,SlGT-3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SlGT-33基因经ABA处理2~24 h时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lGT-33基因在高盐胁迫和机械损伤下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和低温胁迫下SlGT-33基因表达整体上均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脱水胁迫下SlGT-33基因表达整体上均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6个SlGT-33-RNAi沉默株系,沉默效率为64%~83%。生长70 d的SlGT-33-RNAi沉默株系RNAi-4和RNAi-5幼苗株高和节间长度均为野生型的60%左右,且复叶结构尺寸明显变小,花序提前形成。茎尖组织中顶端分生组织关键转录因子基因KNOX2和WUS基因在SlGT-33-RNAi沉默株系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高于野生型,腺苷酸异戊烯转移酶(CTK合成的关键酶)编码基因IPT2和茎尖生长点调控基因PHAN基因在2个SlGT-33-RNAi沉默株系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顶端分生组织关键转录因子基因KNOX1基因在2个SlGT-33-RNAi沉默株系的相对表达量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SlGT-33-RNAi沉默株系茎尖组织的细胞分裂素(CTK)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结论】SlGT-33基因属于环境敏感型基因,其表达受ABA和脱水胁迫诱导,但受极端温度的抑制。抑制SlGT-33基因表达会导致了番茄植株矮化和生殖生长加速,其作用机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CTK合成受抑制及茎尖组织调控基因KNOX2、PHAN和WUS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4种常见果树核桃(Juglans regia)、桃(Amygdalus persica)、石榴(Punica granatum)、柿(Diospyros kaki)叶片及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植株(地上部分)对三叶鬼针草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4种果树叶片及三叶鬼针草植株浸提液在4个质量浓度(0、0.005、0.025、0.05 g·mL-1)梯度下对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叶浸提液各质量浓度对受体植物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而对其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则表现为“低促高抑”;三叶鬼针草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幼苗根长受到高质量浓度(0.05 g·mL-1)柿叶、核桃叶、三叶鬼针草、桃叶浸提液的抑制;除0.05 g·mL-1高质量浓度的石榴叶浸提液外,其他质量浓度的各树种叶浸提液均对三叶鬼针草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产生促进作用或不显著抑制作用。通过综合化感效应值分析可知,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5种供体植物浸提液化感作用的敏感度依次为:桃叶>石榴 叶>柿叶>三叶鬼针草>核桃叶。总体来看,5种供体植物浸提液中含有干扰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物质,但效应因浸提液浓度、化感物质种类、受体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部位而异。相比较而言,桃叶和石榴叶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综合抑制作用较强,在三叶鬼针草防治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的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曾亮  吴杰  秦中立  叶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40-15841
采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后,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抗肿瘤中药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的金属元素Ca、Cd、Co、Mg、Fe、Mn、Zn和P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中,Ca、Mg、Fe、Mn、Zn的含量均较为丰富,且金属元素的含量高低顺序均为Ca〉Mg〉Fe〉Mn〉Zn;Cd、Co和Pb均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8%~104.4%,相对标准偏差(n=5)为1.0%~4.2%。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nm 23-H1基因在舌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nm23-H1基因表达与舌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6例病理确诊的舌癌石蜡标本中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46例中20例呈nm23-H1阳性表达,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浆内。  相似文献   

12.
贵州绿茶品质优异,但目前对其滋味特征的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介于此,本研究以2020年春季斗茶大赛5个贵州代表性绿茶样品为材料,通过利用人工感官评价、化学分析及智能感官评价,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多因子分析等数理分析方法,探究5个代表绿茶的滋味特征与其呈味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人工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个茶样滋味特征略有差异,滋味特征均以醇、爽为主,以GZ1茶样鲜醇较优于其他茶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5个茶样咖啡碱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较高,分别在37.43~42.66 mg·g-1和38.80~70.64 mg·g-1,茶多酚含量和儿茶素总量均较低,分别在193.47~219.63 mg·g-1和165.42~187.30 mg·g-1,茶氨酸、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智能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电子舌检测5个样品具有较高的鲜味值和丰富度,与感官审评结果“醇、鲜爽”较一致。相关性表明,苦度与咖啡碱、咖啡碱/儿茶素总量有较高的相关性。涩度与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水浸出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总量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子鼻系统对不同干燥方式的糯米香茶茶汤风味进行分析检测,通过对传感器响应信号的处理及选取适当的模式识别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区分效果。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区分不同干燥方式(恒温鼓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的糯米香茶茶汤风味。在模式识别中,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的识别结果优于主成分分析法(PCA)。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对我国长江流域五个沼泽型类群的395头水牛型清白蛋白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白蛋白受Alj~A、Alj~B、Alb~X三个等显著基因控制,基因频率分别为0.218、0.004、0.778,ALb~X为优势基因。表现为AA、AX、BX、和XX四种类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74,0.028、0.008和0.630,XX为优势基因型。各水牛类群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较高一致性,具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无创伤性血液动力流变学技术对35匹健康成年驴和89匹肠阻塞驴的舌色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血液动力流变学与家畜舌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舌色由正常→淡红→红舌→暗红的变化,心率PR、微循环半更新时间MRT、微循环平均滞流时闻MST和血液粘度η、总外周阻力TPR均逐渐升高,而每搏心输出量SV、心搏指数 SI、左心搏功指数LVWI、每分心输出量CO、左心有效泵力VPE、心脏指数CI、脉压差PP、血管弹性指数FEK、微循环半更薪率MHR逐渐下降。说明家畜的舌色与血液动力流变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桃源大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对螺形红茶的造形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螺形红茶的合理的加工工艺为鲜叶→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初烘→曲毫→足干,其中鲜叶萎凋、揉捻、发酵、足干与传统参数一致,关键在初烘和曲毫工序上需要进行相对精确的控制,初烘技术参数为:温度130℃,时间8 min,含水量控制在52%左右;曲毫技术参数为:投叶量6 kg/锅,温度180℃,时间75 min。  相似文献   

17.
对4ZTL-1800联收机风机倾斜蜗舌和直蜗舌对风机噪声及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倾斜蜗舌对降低谷物联合收获机风机噪声、提高效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新宇  陈全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72-8873
[目的]为了运用电子舌技术检测茶叶的品质。[方法]以4个等级的炒青为研究对象,应用法国-αASTREE电子舌检测装置并辅以模式识别对茶叶的质量进行评估,利用反向神经网络(BP-ANN)建立了判别模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一些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当提取5个主成分因子来建立模型时,模型对不同等级的茶叶识别率均达到100%。[结论]电子舌技术简单快速、成本低廉,能对茶叶加工、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实现快速分级,在茶叶质量的评价上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半滑舌鳎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400、500、600尾,池三种养殖密度梯度,选择同源、同批次且体重均为600g左右的半滑舌鳎成鱼在闭合式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153d。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对半滑舌鳎体重的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半滑舌鳎的体重平均增长量分别为671.35g、650.94g、474.07g,高密度组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0.05)。随养殖密度的增大,半滑舌鳎的生长呈现减慢的趋势,并且出现了生长离差。分析表明,500尾,池的乔殖富度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较为适宜。结果提示,养殖密度是影响半滑舌鳎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高的密度会抑制半滑舌鳎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