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13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177亿t历史新高,为缓解农户售粮压力,国家在东北地区实施临储玉米收购和采购玉米费用补贴政策。在政策执行期内国家收购6 919万t临储玉米,市场供给压力明显缓解。尽管5—9月临储玉米拍卖成交2 902万t,但第3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依然一度出现"阶段性"供给偏紧现象,玉米市场价格创下历史新高。2014年国内玉米丰收,国家将会在东北地区继续执行临储收购政策。预计2014/15年度国内饲用玉米消费增加500万t,工业消费增加100万t,社会商业玉米库存数量高于上年度,因此认为2015年国内玉米价格不会超过2014年,临储收购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推升效用减弱。  相似文献   

2.
谌琴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4,(2):9-13,18
2013年在供应充足、市场需求低迷、进口利润丰厚及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玉米价格呈现稳中偏弱走势。展望2014年,中国玉米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但受国家临储收购政策影响,玉米市场流通量减少将使得玉米价格易涨难跌,甚至可能导致玉米阶段性供求偏紧局面出现,从而出现阶段性价格上涨行情。  相似文献   

3.
2014年中国玉米丰收,产量为2.156 7亿t,国家在东北地区执行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收购总量达8 400万t,同比增加1 400万t以上,市场看涨预期较强。然而,受进口高粱、大麦等谷物大量替代玉米、市场对收购政策预期发生改变、国家调低临储收购价格等因素影响,2015年8月玉米价格大幅下跌。2015年东北地区玉米单产因干旱降低,但全国玉米产量因种植面积扩大而继续增加。尽管估计2014/15年度玉米饲用和工业消费增加,但市场依然供过于求。预计2015/16年度,玉米价格受到临储收购政策支撑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但因国内玉米供给能力庞大,市场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价格上涨应是阶段性的反弹。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4,(14):42-42
<正>据统计,2012/2013年、2013/2014年连续两年临储收购后,国家收购量已经超过1亿吨,这相当于全国玉米年产量的一半。大量玉米进入国库,市场基层粮源稀缺,玉米拍卖适时启动。2014年5月22日,临储玉米拍卖正式启动,成交率高达99%,成交价格居高。据统计,截止6月26日,本年度共拍卖临储玉米6次,拍卖量达2302万吨,成交量755万吨,成交率32.78%。预计随着国家临储拍卖的定期举行,市场流通粮源紧缺状况或将得到缓解,玉米市场"政策市"特征将会更加明显,玉米价格也将会回归平稳。  相似文献   

5.
<正>一、一季度玉米市场回顾2015年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在临储托市政策的影响下,上涨明显。2014年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启动较晚,但收购速度及收购量远远高于上年,导致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同时,销区及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受东北玉米联动而价格走强。截至3月底,国内玉米平均价格约为2 430元/t,较年初上涨120元/t。(一)东北产区1—2月份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走势,自3月初开始,东北收购加速,农户手中余粮减少,同时带动部分贸  相似文献   

6.
彭超  颜茜钰 《农业展望》2012,8(6):3-8,17
2012年1-5月,中国玉米饲用需求及工业需求增速放缓,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偏紧局面缓解,全球玉米供求形势仍然趋紧。国内玉米价格经历上扬涨停后,目前处于下行通道,玉米临储收购对市场行情影响结束,国储小麦竞价销售底价上调,对玉米价格提振作用有限。中国第1季度玉米出口同比减幅过半,进口量达创纪录高位,同比增长340.76%,总体为净进口。展望后市,需求遇“冷”、供应无忧、进口冲击可能决定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将回落趋稳,维持弱市基调;国际玉米期货价格面临向下压力,但下跌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7.
郭春爱 《农业展望》2014,10(5):9-12
2014年以来,在市场供应充足、需求低迷及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但"区域分化"特征凸显。展望后市,在下游需求疲弱、供需宽松的前提下,国内玉米市场阶段性上涨空间受限,后期需重点关注临储玉米拍卖动态、需求恢复情况及小麦玉米比价走势。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全年玉米价格经历了大涨大跌,2014年1月1日国内3等黄玉米均价为2251.88元/吨,12月30日均价为2263.33元/吨,小幅上涨0.51%。目前国内玉米整体弱势前行,后市随着临储玉米不断入库以及优质粮源的消化,市场可流通粮源将逐渐减少,玉米价格将整体上行,临储拍卖将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转基因进口玉米获批,运费补贴取消,下游需求整体弱势等诸多利空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9年国内玉米市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玉米市场受需求不振、供求阶段性失衡的压力,2009年伊始延续了2008年下半年的走跌趋势.之后在国家临时收储玉米力度不断加大的支撑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止跌回稳,并在市场可自由流通粮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由于国家控制了相当数量玉米粮源,后期国家临储玉米拍卖价格及拍卖节奏将成为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主导因素,预计在国家临储玉米拍卖的主导下,2009年后市国内玉米价格稳中有涨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魏斌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3,(8):11-15,21
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0561万t的历史新高,201213年度进口玉米到货预计达到280万t,而国内玉米市场采购需求不旺,市场供应增幅超过采购需求增幅,尽管国家收购近3100万t临储玉米,但市场价格依旧呈现高位走低局面。2013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产量有望再获丰收,进口玉米预计同比大幅提高,而市场采购需求预计难有明显起色,预计20131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供过于求局面。国家明确2013年继续实施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并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提高120元t,这奠定了未来市场价格的底部区间。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因旱灾略有减少,仍为历史次高水平,供应压力较大。但在国家展开新一轮巨量收储的背景下,考虑到2014年华北地区玉米阶段性暴涨的经验,贸易商和用粮企业加大屯粮力度,临储收购结束前玉米价格稳步上涨。随着临储收购结束,玉米市场需求疲软和玉米进口替代品大量到港等利空因素对玉米市场的影响加大。预计2015年下半年玉米市场价格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难以下跌,同时涨幅也有限。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以来,在临储玉米收购数量持续增加和采购东北玉米费用补贴政策的支撑下,吉林省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但"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后市随着东北地区农户余粮逐渐减少,吉林省玉米价格将稳步趋涨,但需求不振及玉米抛储压力仍将影响其价格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玉米市场进入阶段性供大于求的背景下,2015年上半年,国内玉米价格由于临储政策的托市作用,走势基本平稳,总体略有上升;全球玉米供求形势较为宽松,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玉米价格差距不断拉大,中国玉米进口压力加大,进口量同比增加。展望后市,2015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继续扩大,生产形势依然较好,库存消化压力较大,市场供应充足,下半年价格将稳中偏弱,新玉米上市后下行压力将加大;国外玉米将继续保持明显的价格优势,后期进口量仍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以来,国内玉米价格高位回落,跌幅20%左右。受此影响,国内玉米面积缩减,减幅6.3%,产量降低,降幅接近3%,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谷物的数量受到抑制。同时价格下跌刺激国内玉米消费增长,玉米饲用消费增幅接近7%,工业消费增幅接近27%,玉米淀粉出口大幅增加。在产量减少、消费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玉米市场进入产不足需状态,市场消费需要大量国内临储玉米来补充, 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接近1亿t。预计未来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产量有所增加,消费继续增长,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转向供求趋紧,玉米价格存在继续上涨动力。未来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将会受到国内小麦和稻谷价格以及国际农产品到岸税后成本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程黔 《农业展望》2010,6(9):9-11,17
受国家再次修改玉米企业竞投交易细则的影响,2010年8月底以来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成交量、价持续明显下降。在饲料刚性需求、政策压力,市场购销双方看涨预期减弱以及产区天气等诸多因素的互相影响下,预计在新季玉米上市之前,国内玉米价格将整体以稳为主,局部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16.
市场前沿     
《农家致富》2015,(6):18
尿素价格小幅上涨目前,各地尿素价格小幅上涨。山东地区主流出厂报价1650元/吨,总体开工情况尚可;江苏价格走高之后暂稳,厂家出厂报价在1670~1700元/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企业集港预收相对较多,无发货压力,加之开工缓慢恢复,农业采购陆续启动,三重利好叠加,国内尿素市场暂无下行压力。玉米市场行情可期在玉米增产和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2014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数量空前,导致市场可流通粮源逐渐减少,玉米价格整体上行,创下历年新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演绎了经典的"政策市"行情.前4个月,受国家临时储备玉米收购拉动,国内玉米市场由低位大幅反弹.其后不久,随着临储收购结束,小麦产区加紧售粮为小麦收购腾仓回收资金,玉米价格略有走弱.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临时储存玉米即将拍卖完毕,预期供需缺口较大,导致2020年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价格上涨加剧了贸易商和加工企业的屯粮行为,与供需缺口形成叠加效应,出现了玉米价格边拍边涨的现象,价格达到了历史高点。当前玉米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为了尽快消化掉临储库存,连续多年采取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玉米消费的政策,以临储玉米拍卖来弥补产需缺口, 2020年临储玉米拍卖完成后,国家再无玉米用以弥补产需缺口,产需缺口转变成供需缺口,产需缺口凸显可能影响了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短期应通过国内小麦和水稻拍卖、玉米及其替代产品进口补充国内玉米的不足,长期需调整玉米产业结构,形成以国内玉米产需均衡发展为主的玉米产业供需结构,保证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由于国家临储玉米拍卖逐步到位以及新玉米的不断上市,市场供给充足,国内各地区玉米价格跌多涨少,销区跨省移库玉米交易热情也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2015年临储收购价首次下调后,执行8年之久的临储收购政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收购+补贴"新政策。2016年全年玉米价格多次探底,年末跌至近10年来最低水平。然后,玉米价格被过分唱衰的同时,阶段性反弹行情同样贯穿全年。除了政策支撑以外,天气、运输、农户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