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为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覆盆子种苗及大规模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野生覆盆子进行系列组培快繁研究.[结果]利用茎段能诱导出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5mg/L BA +0.3 mg/L NAA,诱导率可达96%;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2.0 mg/L KT +0.5 mg/LNAA,芽生长健壮,增殖达到4.2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0.2 mg/L NAA,生根数量质量好,平均每株生根4.5条.炼苗基质以60%腐叶土+30%珍珠岩+10%蛭石为佳;炼苗温度23~27℃,空气相对湿度80%~90%有利于提高炼苗成活率.[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进行掌叶覆盆子的大面积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金线莲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及影响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主要因子。[方法]以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NAAT、DZ和S-3307,对原球茎的诱导、继代增殖、苗的分化、生根等进行研究。[结果]原球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4 mg/L+NAA 0.2 mg/L,诱导率达93.3%;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S-33071.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达9.4;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S-33071.5 mg/L+TDZ 0.4 mg/L+NAA 1.5 mg/L+琼脂0.7%,分化率达91.7%;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活性炭0.05%+琼脂0.7%,生根系数达4.4;组培苗移栽30 d后,存活率均达93%左右。[结论]S-3307是金线莲原球茎增殖的主要因子,TDZ是原球茎分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赵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44-1344,1346
采用不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葡萄水仙鳞片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鳞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1.5 mg/L+NAA 0.2~0.4 mg/L;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 mg/L;蛭石是葡萄水仙试管苗最佳的驯化移栽基质,在该基质中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台湾金线莲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为台湾金线莲的深入研究提供种源。[方法]以带腋芽的台湾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培养基诱导丛生芽,并进行生根诱导,建立一套快速繁殖体系。[结果]单独加入1.0~4.0 mg/L6-BA的培养基使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增殖倍数从2.3增至4.5;同时添加6-BA和2,4-D时,丛生芽的增殖倍数明显增加,6-BA和2,4-D浓度分别为2.0、0.4 mg/L时,丛生芽的增殖倍数达8.1。1/10 MS培养基较适宜生根诱导。活性炭浓度小于0.1%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及生长,生根所需时间较短,平均生根数有所增加,植株生长健壮,经过10~20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台湾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KT+0.2 mg/L NAA+2.0mg/L6-BA+0.4 mg/L2,4-D,生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1/10 MS+0.5 mg/L NAA+5%香蕉泥+0.05%活性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以山白兰盆栽苗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白兰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芽的诱导率达到88.9%;MS+6-BA 0.3 mg/L+NAA 0.05 mg/L+KT 1.0 mg/L为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可达到2.6;生根诱导难度较大,在1/2 MS+NAA 2.0 mg/L上生根率达到54.5%。[结论]结果为山白兰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丰富广西林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藜麦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二倍体苍白茎藜种子为外植体,先获得无菌幼苗,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脱毒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的诱导、生根的诱导及移栽驯化的相关研究。[结果]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种子最佳消毒时间为2%次氯酸钠消毒6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g/L水解酪蛋白+35 mg/L肌醇+690 mg/L脯氨酸+1.0 mg/L 6-BA+1.0 mg/L NAA+1.0 mg/L 2,4-D,诱导率达到86.63%;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1.0 mg/L 2-IP+1.0 mg/L KT,诱导率为11.67%;MS+2.0 mg/L IBA或MS+0.5 mg/L IBA+0.1 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均达100%,试管苗经炼苗和移栽驯化后成活。[结论]该研究通过苍白茎藜种子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经炼苗移栽驯化后成活,为二倍体藜麦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梨七号茎段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不同配比、不同部位诱导不定芽以及炼苗移栽等几个方面对新梨七号离体茎段再生进行研究,获得茎段产生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分析以上因素对新梨七号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梨七号的茎段最适宜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5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茎段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诱导率为95%,增殖倍数为7.29;最适宜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5mg/L+蔗糖15g/L,生根率为90%;封口炼苗时间14d为最好,移栽时间7月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石竹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的雄性不育株为材料,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不定根生成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5mg/L,8d后可诱导出不定芽;最适于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0.6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数可达到10.2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3mg/L。将根长6~8cm试管苗移移植到温室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带芽的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藤茶组织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培养基和激素配比以及炼苗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藤茶组培苗的快速繁殖体系中,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2 mg/L NAA+2 g/L PVP;初代茎段培养愈伤组织的最佳基质配比为MS+4.0 mg/L 6-BA+2.0 mg/L ZT+1.0 mg/L NAA;藤茶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0 mg/L NAA+2.0 mg/L ZT;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NAA(0.1 mg/L)+IBA(0.5mg/L),生根率可达到86.7%;炼苗阶段最佳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2∶1),并浇以改良霍格兰营养液,炼苗和移栽成活率可达73%。  相似文献   

10.
黄花补血草组织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生黄花补血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得出: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1mg/L;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1mg/L;在1/2 MS+NAA 0.5mg/L培养基中培养健壮单芽4周内生根率达63%;瓶苗常规驯化后选用国产泥炭土炼苗成活率最高,为46%。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铁线莲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腋芽诱导分化、诱导芽增殖和继代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铁线莲腋芽诱导效果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50 mg/L为最佳;继代苗生根培养以MS+6-BA 1.5 mg/L+IBA 2.0 mg/L最佳。[结论]建立了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红叶李的商品化生产、遗传转化和品种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红叶李茎段为外植体,在MS、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红叶李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红叶李的离体繁殖体系。[结果]适量浓度的6-BA和NAA组合比单独使用6-BA诱导率高,处理⑤(6-BA、NAA的浓度分别为1.0、0.2mg/L)的诱导率达75.0%,且腋芽生长良好。处理⑥(6-BA、NAA的浓度分别为2.0、0.2mg/L)的增殖系数为7.67,芽苗高度大于2cm的芽数为4.76。适合红叶李生根的最佳IBA浓度为0.5mg/L,生根率达98.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红叶李离体培养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6-BA1.0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辣木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优选辣木无菌苗的真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诱导、增殖、生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新鲜种子去壳后用0.1%升汞处理6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成功率达85%。辣木无菌苗真叶不定芽诱导及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 mg/L+KT0.1 mg/L+2,4-D 2.0 mg/L+NAA 0.05 mg/L、MS+0.5 mg/L 6-BA+0.03 mg/L NAA,丛生芽明显。辣木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8%以上。[结论]辣木外植体的离体培养表明,不同的激素组合及其浓度对辣木外植体诱导效果差别大,各种激素经过优化配合,可以获得更高的诱导率,本研究为辣木的无菌快繁奠定应用基础,并为辣木基因工程育种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腋芽为外植体,以不同的光照时间、光照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不同浓度配比以及MS、1/2 MS、1/4 MS培养基分别进行初代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增殖培养、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丛生芽生根培养,并炼苗移栽。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2 MS+1.0 mg/L 6-BA+0.3 mg/L NAA的愈伤组织形成率为97.2%;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1.5 mg/L 6-BA+1.0 mg/L NAA的愈伤组织增殖能力为9.5倍;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基1/2MS+1.7 mg/L 6-BA+0.2 mg/L NAA的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倍数为4.5倍;生根培养基1/4 MS+0.75mg/L NAA的生根率为96.7%,生根平均数为8.2条/芽,炼苗移栽的成活率在91.5%~93.0%。通过该方法进行白术种苗繁殖,有利于向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输送优质种质资源材料,丰富白术基因库,便于白术优质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提高育种水平与药材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宽叶武竹新发嫩枝上茎尖、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5mg/L+KT 0.1mg/L,芽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6-BA0.3mg/L+KT 0.1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中采用5mm长的茎尖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最高可达91.0%,生根苗的炼苗成活率达90.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地涌金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涌金莲侧芽为外植体进行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0 mg/L+NAA 0.1 mg/L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培养30d后的诱导倍数为3.1;增殖培养基以MS+KT 3.0 mg/L+6-BA 2.0 mg/L+NAA 0.2 mg/L为最好,增殖倍数可达4.20;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 2.5 mg/L+6-BA 2.0 mg/L+0.3%活性炭,生根率达100%;组培苗的最佳炼苗基质为苔藓,成活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南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南瓜属植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抗逆性品种的选育等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锦粟2号"南瓜叶片为外植体,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结果]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诱导叶片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最适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诱导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5mg/L,芽生根率为100%。[结论]成功获得了"锦粟2号"南瓜的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乌药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乌药植物当年生健壮枝条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其不定芽的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培养基。[结果]适宜于乌药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取材时间为6~7月,以当年生带芽茎段的嫩枝为最适宜;2.5 mg/L 6-BA是乌药不定芽增殖时最有效的浓度;诱导乌药外植体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5mg/L+NAA 0.2 mg/L;乌药苗在增殖过程中的继代周期以40~50 d为宜;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5 mg/L,生根率98%~100%。[结论]采用合适的外植体以及激素种类与浓度为最佳配比的培养基可使传统的中药材乌药植物成功地诱导不定芽的分化、生根与再生。  相似文献   

19.
高金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77-11580
[目的]研究罗布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为其产业化栽培提供种苗来源。[方法]通过处理罗布麻种子获得无菌苗,切取无菌苗子叶、胚轴和茎尖置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子叶和胚轴分化、茎尖快繁、再生芽快繁和快繁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子叶和胚轴分化形成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0 mg/L BA+0.03 mg/L NAA和MS+0.07 mg/L NAA;MS+2.0 mg/LBA+0.02 mg/L NAA为茎尖快繁的最佳培养基;MS+1.9 mg/L BA+1.7 mg/L NAA为再生芽快繁的最佳培养基;1/2MS+0.6 mg/LNAA为快繁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罗布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培养基激素配比,为罗布麻产业化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菊花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菊花的茎段作外植体,采用不同的诱导、继代和生根培养基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1mg/L,丛生芽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1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蛭石是菊花试管苗最佳的移栽基质,在该基质中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