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鞍山旅游大道为例,设计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进行生态景观道路设计;遵守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央绿化带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形成线性景观序列;以此将道路功能与生态效益最大化有机结合,打造生态景观道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显。结合山东东营东八路植物景观营造的案例,重点论述了以下设计要点:道路植物造景规划设计的原则,盐碱地植物种类的选择,选用优质合理的道路植物品种,创造优美的道路景观;植物配置乔灌草合理搭配,层次丰富;植物色彩、品种等与设计主题有所呼应;展现季相景观;注重植物文化意境的塑造;盐碱地的改良。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露营地人群构成、环境特点、区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露营地景观建设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的原则。并结合露营地游客人群构成和场地要求,指出植物的选择要以无毒、无刺、抗性强、易于管理的乡土植物为主,景观建设要在保护原有的植被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提升,同时满足场地的功能需求,将营区的绿化和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根据露营地的分区,重点阐述了各功能区对景观功能的要求及生态景观的设计与营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园林绿化既要注重景观美化效果,为市民营建优美的生活环境,更要考虑生态防护效益,为整个城市发展创建绿色屏障,也要实现林木价值,体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阐述了生态景观道路绿化的规划原则以及许昌市生态景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从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对5条景观道路建设绿化完成后的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5.
植物景观色彩是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控制对于有效塑造城市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道路功能、环境色彩、绿化空间、植物配置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景观色彩的影响因素与控制原则;结合生态、林荫、滨水、文化等道路景观主题,提出了交通性与生活性道路植物景观色彩的控制要点;借鉴城市色彩的研究经验,以张家港人民路植物景观改造设计为例,提出植物景观色彩配置的具体方法:主色调统一法、辅色调统一法、点缀色统一法和混合运用法。完善了城市道路景观色彩研究,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色彩构建提供了较全面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依据合肥市2017、2018年春季营建的道路花境展开相关调查研究,统计道路上花境所用的植被及其生长状况,充分了解植物材料的选择和景观配置。系统分析了合肥市春季道路花境中的植物种类、应用频度等,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提升合肥市道路绿化和城市生态景观提升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的核心期刊数据作为文献来源,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图谱分析软件对2000—2020年有关道路绿化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内容分析法,得出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与前沿。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有关道路绿化的研究处于衰减阶段,2010—2011年为国内发展的高峰时期,而国外正处于一个良好发展阶段;研究内容方面,国内主要关注规划设计与景观评价、植物配置模式及养护管理、植物多样性及生态效益,国外主要针对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道路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动植物入侵与扩散机制;研究前沿方面,国内外均倾向于道路绿化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邳州市瑞兴路盛世嘉苑小区周边段道路绿化设计为例,阐述了道路绿化设计的重要性,探讨了城市居住区周边道路绿化设计实践过程中如何将其美化作用、生态作用及文化作用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方法。从道路景观设计的景观布局、景观节点营造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解决道路绿化与周边环境关系的问题,提出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道路所在的周边环境,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美化、生态及文化这三大作用融入到道路景观设计中去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城市模式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立足于山东新农村视角,从设计的系统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场地风貌及村民素质等方面指出了村镇绿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布局、生态景观、空间形式、地域文化传承及植物方面对山东新农村绿化景观设计和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该设计依据牡丹江江南新区道路特点,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四条道路,在尽量不改变原有道路外貌特征基础的前提下,结合各道路周围的建筑特点以及当地植物资源,进行富有特色的绿化设计,以便达到美化环境、美化市容、体现城市风貌等景观功能和起到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提高绿化覆盖率等生态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首先阐述了居住小区道路绿化的作用,分析了小区道路绿化植物景观现状及各级道路的特点。提出了小区道路绿化的设计手法,并对居住小区各级道路的景观设计,就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设计为大桥新区一号路(金兰大街)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绿化设计,道路宽60米,道路绿化率30%以上。植物配置上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本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植物在绿化道路中多方面的功能作用,特别是组织交通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到以人为本,使机动车、行人在道路系统中能和谐相处,突出了道路景观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吕志宏 《农学学报》2014,4(6):87-93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及城市道路绿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道路景观设计赋予了新内涵。笔者参与了温榆河景观大道绿化设计,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提出了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的一些想法。对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进行了再认识,道路绿地不仅是为了美化道路、丰富城市景观层次、净化空气、分隔交通和组织车辆流线,更是联系城市环境的纽带,提供人性化的空间以及自然保护的空间,并为城市道路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在设计道路景观的时候要考虑绿化带的宽度对道路生态性的影响,还要考虑城市道路形成的小气候特征、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道路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充分利用可绿化的空间,并与周边环境结合设计,营造美观、生态的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道路景观绿化与交通安全,阐述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结合具体的道路性质,分析了道路景观绿化在植被的配植、植被造型等多方面的景观绿化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汕汾高速公路汕头市澄海段生态景观林带主要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应用分析,应用植物生态学等原理,根据景观林带主要植物的特性和区域立地条件,筛选出适合该景观林带绿化美化提升项目的植物品种,并对景观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粤东地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及植物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道路空间是城市的公共空间,道路景观的绿化与美化离不开园林植物,道路植物景观会直接影响市民的心理与心理需要,也会对城市的整体形象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城市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结合植物的造景理念进行道路景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合肥市蜀山森林公园绿化质量现状及提升绿化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合肥市蜀山森林公园建设启动区、一期等绿化薄弱地块以及新增园路两侧,结合已种植物情况,通过提高植物规格与品种强化现有的森林景观,在此基础上发掘增加新的森林景观,做到植物、地形、道路及水面的紧密结合,以提升公园森林景观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自然生态景观出发,以310国道新线新安县段绿化工程景观设计为例,提出了道路绿化应遵循景观生态的原则,在丘陵地区道路绿化的设计时,将现有自然景观与绿化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来展现丘陵区山、水、田、林、路的独特风貌,为丘陵地区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南京市老城区6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校园绿化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6所中学的校园绿化植物整体资源较为丰富,但绿化结构简单,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化景观的文化教育功能有待挖掘。从4个方面提出了老城区中学绿化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升建议:挖掘场地潜力,创新绿化模式;增加新优品种,注重生态效益;提高空间活力,体现人文特色;绿化结合教育,景观增益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路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环境绿化景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规划、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道路景观绿化、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是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现以沈砖公路为例,通过分析沈砖公路道路绿化的设计特色,研究了道路中央隔离带、主干道两侧、路肩、边坡等绿化的植物配置,详细阐述了道路绿化在规划设计中的原则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