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流电源系统是发电厂、变电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断路器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二次回路所需的操作电源。直流回路的好坏,直接影响发电厂、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而接地也是直流部分的最常见故障,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1接地故障的危害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是一种常见且对电力系统危害较大的故障。直流系统接地,可能造成继电保护误  相似文献   

2.
高频开关电源在泵站直流装置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常熟水利枢纽直流装置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故障的原因,介绍了GZDW—B系列程控直流装置的设备构成、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阐述了该装置交直流回路、检测和控制回路、报警回路、充放回路以及对蓄电池组的控制、保护、测量回路的工作原理。采用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泵站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在直流系统各类故障中,最常见和影响最大的是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一旦发生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将会导致保护装置出现误动或拒动,给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隐患。1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查找及排除方法1.1拉回路法拉回路法是通过逐个断开回路直流电源的方法来查找接地故障点,考虑到不同直流回路的作用及重要性,逐个断开直流回路电源的操作,一般先从信号回路、照明回路,再到操作回路、保护回路等。由于变  相似文献   

4.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电源一般作为主要电气设备的安保电源及控制信号电源,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分支供电网络,其常见的故障是一点接地,在一艘情况下,一点接地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如果不能迅速找到接地故障点并予以修复,又发生另一点接地故障,就可能引起信号回路、控制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和自动装置回路的误动作。所以,对直流接地故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电压比较型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的设计杨建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电力学院(100083)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压比较型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它是通过检测、比较正极和负极对地电压,直接指示出是哪一极绝缘电阻降低,其电路简单、可靠、实用、功耗小,可作为中、小型变电站...  相似文献   

6.
目前110 kV、35 kV等级的中低压变电站内,配备蓄电池的设备主要是直流屏和通信装置。现就直流屏备用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问题做一简单探讨。1站内直流系统对蓄电池的运行要求蓄电池作为站内直流系统的备用电源,要求平时保持在一定的充电水平,以便在直流屏高频开关电源或硅整流装置交流失电,发生故障导致不能输出直流电源时,能及时投入,从而不影响站内直流设备和直流回路的正常运行。因此,蓄电池本身性能应能满足其容量、  相似文献   

7.
正变电站发生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时,具体的接地故障点是难以查找的,很多人无从下手,给处理直流接地故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大部分变电站都安装了直流绝缘监察装置,这些装置都有一种直流选线功能,即能够根据直流绝缘电阻的大小,选择出是哪一路直流馈线接地,这样可以缩小故障范围。问题是,直流选线装置虽然选择出了直流接地的馈线,但  相似文献   

8.
正1故障现象上桥泵站直流电源系统是由103块2 V,100 Ah铅酸蓄电池、1套WZCK-21微机直流监控装置、3套ZZG22 A-10220高频开关整流器浮充电装置并联后为泵站直流负荷供电的系统。作为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流电源系统主要为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计算机监控、现地控制单元、直流自动化元件(如:冷却水电磁阀、抽真空电磁阀)、事故照明等直流装置提供可靠直流电源。上桥泵站开机运行前,按操作票检查泵站微机直流绝缘监测装置,通过查看直流各回路对地阻值,有无异常告警信息,判断直流系统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9.
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之前,应先判明接地故障的极性.在直流盘上通过直流绝缘监察转换开关,测量正、负极对地电压.直流系统对地绝缘良好时,正、负极对地电压基本相等.若测量正对地电压为220V,负对地电压为零,则说明为负极接地(完全接地);反之,说明正极有接地故障.如果属不完全接地故障,则绝缘降低的一极对地电压较低(不为零),而另一极对地电压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张阳 《农村电工》2012,20(6):33-33
1故障现象2011年10月4日15时30分,河南省洛宁供电公司调度运行中心值班人员发现监控界面有告警信息并伴有音响告警,仔细查看后发现35kV陈吴变电站交直流屏直流系统接地。调度值班员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和变电站巡视人员到现场查看原因,到现场后发现交直流屏充电模块监控装置告警灯亮,音响信号无法复归。发现直流系统监控装置显示直流母线绝缘降低,用万用表测量直流母线正极对地电压40V、负极对地电压180V、正负极之间电压220V,确定直流监控装置告警正确。断开蓄电池组保险,故障未消除,初步判断为直流系统正极间接接地。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在变电所中 ,直流电源为信号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以及断路器的远距离操作等提供工作电源。它的运行可靠性 ,对变电所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而直流接地是直流系统较常见的故障 ,它是危害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事故隐患。目前 ,我所采用南自院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BJ- 1型监控系统。此套系统能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视及控制 ,运行中的报警信息都能反映到中控室后台机上 ,使值班人员能及时掌握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但由于本站直流电源直流接地报警信号没有接入监控系统 ,当发生直流接地时 ,在中控…  相似文献   

12.
1创新背景目前,变电站查找直流接地故障主要依靠直流系统配置的接地故障巡检装置和直流接地查找仪来查找。对于单一回路低阻接地故障,借助上述仪器可以很容易找到故障点。但面对相对复杂的保护、自动装置和断路器控制回路,也就是直流系统高阻接地时,上述查找仪器便失去了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7月20日,某220 kV变电站发直流接地告警。现场检查测量直流电压为:直流屏Ⅰ段电压+KMⅠ为110 V,–KMⅠ为109 V;直流屏Ⅱ段电压+KMⅡ为110 V,–KMⅡ为107 V。测量数据说明,该站直流系统电压正常,不存在直流接地现象,装置属于误发直流接地信号。1接地信号原因分析该站安装的是KF–WZJ型微机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单片机处理,其原理是通过监测各支路上的传感器输出信号来实现。当某条支路出现接地故障后,该接地支路上的传感器便感应出信号,无须在支路或母线上注入交流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直流系统对于保障变电站二次保护、智能终端等装置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是影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应立即找出直流系统的接地点,并尽快消除,否则会产生严重影响主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危害和故障点的查找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直流电源系统是为变电站二次回路中的信号、保护、事故照明、断路器等装置提供直流电源。对变电站二次回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加强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维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涉及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内容,通过探讨分析直流电源系统日常缺陷与典型案例,借鉴学习与反思,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变电站直流系统是为站内操作、保护、灯光信号、照明和通信等提供可靠、稳定的不间断电源,使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检修工作人员掌握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接地故障和主要故障形式,进一步学习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搜索方法,从而准确地分析查找故障和快速消除故障。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常见情况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7.
1研究背景目前变电站一般是借助直流系统配置的接地故障巡检装置和直流接地查找仪来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对于单一回路低阻接地故障,借助上述仪器查找可以很容易找到故障点。但对于相对复杂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断路器控制回路,也就是直流系统高阻接地时,上述查找仪器便失去了辨别能力。所以,大部分的直流接地查找必须依靠支路拉路法进行大范围的故障排查。  相似文献   

18.
<正>一点接地是直流故障最常见的接地故障,此时没有短路电流流过,对系统的危害尚不大,系统还可继续运行。但应及早发现加以排除,否则再发生另一点接地故障时,则有可能引起信号回路、控制回路和继电保护等的不正确动作。1变电桥法检测直流系统接地绝缘检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交流法和直流法。交流法主要有低频信号注入法和变频探测法,都是在直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是指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正极或负极与大地间的绝缘水平低于某一规定值,可以分为以下2种类型:①一点接地,即变电站直流系统内发生单一接地点;②多点接地,即变电站直流系统内发生两点或两点以上接地。多点接地故障会对变电站保护装置的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可能导致保护回路误动、正负极短路、开关设备拒动等现象。因此探析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查找及处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1故障简述2013年6月23日,某110 kV变电站后台机报出"110 kV线保屏直流接地"信号,运行人员随即在现场检查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显示直流正极对地绝缘电阻为13Ω。运行人员立即通知保护人员尽快进行处理。保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使用万用表(Victor—VC97)测量直流系统对地电压,结果显示为:正极对地电压0.7 V,负极对地电压234.2 V,因此判断为直流系统正极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