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布鲁菌病血清学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复杂而多变,病原的流行特点和免疫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给人类及动物布鲁菌病诊断带了诸多的困难。目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抗原如菌悬液,脂多糖等特异性差,敏感性低,制备涉及活菌的培养,不能广泛的应用,从而使患者和患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重组蛋白可代替传统的抗原,为布鲁菌病的诊断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从以上方面对可用于布鲁菌病诊断的抗原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主要免疫相关抗原有脂多糖、外膜蛋白、菌体蛋白,研究这类抗原是解决目前布病菌疫苗存在保护时间短以及布病血清学诊断无法区分免疫、感染以及毒力返强的重要突破口。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抗原的结构、抗原表位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种重组融合蛋白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包含优势表位的多价疫苗;同时免疫相关抗原的研究也为布病诊断试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县人畜布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广大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检疫、免疫、治疗、淘汰等综合防治措施,为控制人畜间布病的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4.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近年,随着各地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牲畜的流通、交易的日益频繁和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相对滞后,致使布病有所抬头,当前该病的防控工作刻不容缓。2019年本省已将布病纳入强制性免疫计划,以期加强该病的防控,全面控制该病的传播,减少该病给畜牧业和人民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临床血清样本布鲁菌抗体检测,调查呼伦贝尔地区绵羊布鲁菌病发生与流行情况.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906份绵羊血清进行了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羔羊、基础母羊和商品羊的抗体阳性率分剐为5.28%、5.68%和4.22%,总的抗体阳性率为4.86%.  相似文献   

6.
羊布鲁菌病是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高危病种,为了加强群众和行业人员对其认识,具体分析了该病的严重危害性及其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结合细菌学、血清学试验的科学方法,提供了正确的诊断技术及常用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间接免疫荧光(IFA)法对肿瘤病鸡不同脏器中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两种REV抗原定位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REV SD1005分离株人工接种1日龄海兰褐鸡,分别采取28日龄肿瘤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的新鲜切面在洁净盖玻片上触片,同时制备其病理组织连续切片,分别用IHC法、IFA法对触片和切片进行REV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用于抗原定位的染色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均可对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等组织中存在的REV进行定位,依据染色后的阳性细胞感染率可判断REV的组织嗜性.本研究表明,IHC法与IFA法均可用于检测不同脏器中的REV,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低背景和简便快速的特点.但相对于IFA法,IHC法更经济实用并且实验材料易于保存,因此可以在REV抗原定位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奶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可  李桐  张勇 《动物医学进展》2011,32(7):133-135
为了解奶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随机对规模养殖场、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共1 000头奶牛进行布鲁菌病初检和确诊.结果表明,被检奶牛血清16份呈布鲁菌阳性,阳性率为1.6%,其中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场饲养奶牛血清阳性数分别为6份、5份、5份,阳性率分别为2.67%、1.52%...  相似文献   

9.
牛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临床特征是患病畜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可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炎性病灶。该病一旦发生,治疗缓慢,治愈率低。大多数病畜只流产1次,以后不再有病症,呈隐性带菌状态,并向外界排菌,给人畜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做好牛布鲁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对减少人布鲁菌病的发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杆菌病对奶牛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属国家二类动物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为牛、羊、猪。布病主要由病畜及其流产胎儿、乳和乳制品、肉和肉制品、皮毛、土壤、畜粪、尘埃、水等病源进行传播。人也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结膜、黏膜等传播途径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1.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通过妊娠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人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布病是公认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的布病病例几乎全部由患布病的阳性动物所致,人感染后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牛、羊群中暴发布病将导致妊娠母畜大量流产,产奶量降低,经济损失严重。如果布病流行,则会严重制约畜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影响从养殖到产品的流通和消费。  相似文献   

12.
布鲁菌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最易感染,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给畜枚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该试验就某地的布鲁菌病检测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绵羊、山羊、猪、犬等家养动物和人均可感染本病。主要是引起动物流产、不育、组织局部病灶、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布鲁菌病(Bucellosis)是由布鲁菌(Bucella)引起的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羊、牛、猪多发,其他动物也有感染,患羊对人威胁最大。病畜临床上主要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母畜流产,不孕和公畜睾丸炎为特征。国际上将该病列为B  相似文献   

15.
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导致不孕不育,以母羊流产、公羊睾丸炎为特征性病变。近年来,羊的饲养及转运越来越频繁,羊布病发病有抬头局势,现就我兽医实验室检测发现的一起布病净化防控工作予以归纳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鹿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鹿对牛、羊、猪3种类型的布鲁氏杆菌均易感染.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经过消化道,其次是经皮肤和黏膜感染.本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使母鹿发生流产和乳腺炎,公鹿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疫病。奶牛对布鲁氏菌最为敏感,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相似文献   

18.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动物和人,造成生殖系统损害为主、可能伴随骨胳和多器官损坏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可以动物中以牛羊感染常见,猪、犬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以羊种布鲁菌对人造成的感染最为严重[1],布病的流行不仅会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牲畜感染后妊娠母畜发生流产,公畜发生睾丸炎,人则发生波浪热、关节痛、睾丸炎等症状。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本场自1954年建场以来,辖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也引起人感染。六七十年代感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该病最初由Burnet(1814)描述为“地中海弛张热”,1887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Br.melltemis).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牲畜布鲁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为多.且牧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区。患病绵羊及山羊主要症状是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