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菊芋作为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粮能源植物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基础。菊芋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质产量高,能源化利用方式多样,且环境友好,是我国有前景的非粮能源植物之一。笔者以原料生产和生物质转化利用为中心,对菊芋生物学、抗逆性和产量潜力、种质资源、遗传特性和良种选育、种植技术、化学组成和能源转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望了菊芋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培育能源专用良种,建立适应能源生产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获得高活力菊糖酶、高效发酵菌株和产油微生物,原料生产全生命周期评价及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是今后应着力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它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有机垃圾等几大类。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是人类可开发利用的主要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事实上,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至今,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作为生活能源。生物质燃烧是传统的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生物质能源集成生产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按照物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结合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与生物质转化技术,设计了生物质能源集成生产系统,并对集成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性替代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可为解决当前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成本飞涨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木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转化为生物酒精等液体生物燃料。木质纤维素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之间由酯键、醚键和糖苷键等化学键连接,形成的木质素-糖类复合体是一种共价键聚合物,这些细胞壁成分的组成及其互作会影响多糖的水解作用,进而影响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利用效率,其中,木质素被认为是阻碍纤维素酶分解的主要物理障碍。当前,提高能源作物生物质的田间种植、生产效率及其工厂化降解、转化效率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素生物量中除多糖之外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提高木质素利用效率成为影响整个木质纤维素生物冶炼产能的关键。为此,文中从降低木质素含量和解除木质素束缚的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木质素在植物细胞壁中的发育沉积特征及其遗传改造研究进展,探究从植物细胞壁结构组成角度优化木质纤维素性状提高生物燃料产率的可能性,重点论述了降低能源植物木质素含量的遗传选育和基因改良策略,以及木质纤维素生物冶炼的预处理和分离技术。一方面,通过常规育种程序培育低木质素含量的生物能源作物品种,或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下调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对于提高木质纤维素利用效率和降低生物燃料生产成本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解除木质素束缚为目的的生物冶炼预处理技术是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燃料工厂化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酸预处理法、碱预处理法和有机溶剂预处理法,高效的预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增加生物酒精产量。文中最后对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应性强、生物质产量高,茎可用于生产酒精,叶片可用于家畜饲料,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之一。本文从紫花苜蓿生物能源利用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近年来紫花苜蓿作为能源植物在种质资源评价、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合成途径及其遗传调控以及栽培管理对酒精生产效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苜蓿细胞壁发育和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及其调控效应,并对紫花苜蓿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非粮生物质原料体系研发进展及方向   总被引:20,自引:14,他引:6  
非粮生物质原料供应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系统分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非粮生物质和宜能非粮地概念,阐述粮食安全和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关系,认为发展可持续非粮生物质能源是实现粮食、能源、生态、农村经济多赢的战略举措。进而,重点综述了当前中国非粮生物质原料及其供应体系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迫切需要研发的重点任务,内容包括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及其可获得性,非粮能源植物种类筛选、育种和生产技术,原料生产、收获、收集和物流及其机械化,宜能非粮地的面积、分布和生产潜力,原料生产与供应的可持续性和标准化,供应产业模式及能源农业发展,发展规划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农家参谋》2012,(12):48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体内,形成可为人类利用的能源即生物质能。能源农业是以开发生物质能为目的的种植业。能源农业包括多种生物质资源利用方式:一是开发和利用农业生物质资源生产燃气和发电,以生物质能源替代其他能源;二是开发和利用农副产品及粪便、垃圾、柴草,  相似文献   

8.
对木薯在广西生物质产业中地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的生物质产业,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基产品(Biobasedproducts)、生物燃料(Biofuels)和生物能源(Bioenergy)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1].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缓解中国的矿质能源压力、减轻能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迫切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中国丰富的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开发能源植物的潜力。同时,从滩涂资源的有效利用、盐生植物中能源植物的发掘和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能源植物耐盐性及改良盐生植物生产能源物质的特性等方面提出了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作为唯一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产量大、可储存、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为解决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治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国家应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生物质能源循环系统研究平台,加速能源植物培育,拓宽其转化技术示范点,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厦门某厂典型工业制冷装置的历史运行参数,研究了工业制冷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研究发现,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该厂压缩机和蒸发式冷凝器的负荷匹配不合理,冷凝压力值偏低,造成运行能耗上升.现场实际测试计算表明,该厂通过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合理匹配,减少一台冷凝器的运行,节能可达5.43kW.研究发现,冷凝压力过低也会造成能耗增加.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冷凝压力的优化控制具有节能效果,并且具有容易操作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阿拉善荒漠区常见的高淀粉、高纤维、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种类,提出了适宜该地区开发利用的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13.
研究立足于蓖麻遗传多样性及其植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潜势,根据蓖麻雌雄同株的细胞学、生物学和油脂化学特性和毒蛋白的物化性质,综述国内外有关蓖麻生物学、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及综合利用的进展与研发前景。尤其是蓖麻油脂在生物能源、生物农药、医药研发上的潜在亮点,蓖麻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力和倍受青睐的优势作物。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的非粮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非粮原料供应是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非粮原则的本质是不能影响粮食安全,因而狭义的非粮生物质应定义为谷物籽粒以外的生物质。以谷物为粮食生产统计的国际口径,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据预测2029年当我国人口达到最多时,仍能保持基本的粮食安全。因此,谷物类籽粒毫无疑问不属于非粮生物质原料的种类,谷物籽粒类以外的农林业产品属于非粮生物质原料。豆类作物籽粒、薯类作物薯块、油料作物类籽粒和糖料作物含糖器官,属于受限制发展的非粮生物质原料种类;非食用的动植物产品及其他有机废弃物属于鼓励发展的非粮生物质原料种类。  相似文献   

15.
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植物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胜碧  孙姗姗  方特钱  刘和  赵荣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169-3173,3246
[目的]解析白车轴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方法]分别采集、提取白车轴草开花期的叶柄、花蕾、盛花与衰花精油,应用GC/MS/D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应用植物化学成分规范分析法,以基本成分与特征成分表征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生理学与化学分类学特征。[结果]通过分析,确定白车轴草精油基本成分共8种,特征成分共83种,分属于4个不同部位或花期。通过提出指纹成分与重叠成分的概念,对特征成分进行细分可知,指纹成分是某个部位或花期独有的成分,重叠成分则是2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部位或花期共有的特征成分。对重叠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开花期的白车轴草叶柄、花蕾、盛花与衰花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结论]该研究为探寻白车轴草的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门的主要能源是柴油和电力。在全面分析海南省1997~2008年农业部门能源消耗现状的基础上,计算了海南省农业部门12年间能和的利用效率,该部门效率比能效率稍微低一点,即效率变化范围为18.6%~20.7%,能效率的变化范围为25.3%~30.4%。  相似文献   

17.
窦全丽  张仁波  肖仲久  李凤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32-18133,18149
[目的]分析小婆婆纳中的化学成分,为婆婆纳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小婆婆纳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97.383%,其中含量超过1%的有19种,主要有十六烷酸(19.620%)、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9.202%)和亚油酸(7.392%)等。[结论]小婆婆纳的挥发油可以作为某些药物的提取原料和精细化工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张仁波  窦全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92-4593,4620
[目的]分析疏花婆婆纳中的化学成分,为婆婆纳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疏花婆婆纳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疏花婆婆纳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92.827%,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有17种,含量相对较高的有各种烷烃、十六烷酸(8.23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865%)、亚麻酸甲酯(2.421%)和肉豆蔻酸(1.067%)等。[结论]婆婆纳属植物中的挥发油可以作为精细化工的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19.
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的生物学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栽培要点、种子油的脂肪酸组分及其生物柴油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评述了贵州续随子能源产业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良种选育、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控制流量实现管输原油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明  徐长安 《油气储运》1997,16(8):10-12
通过建立原油流量与温度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可知,当原油流量一定时,管道中原油的温度与原油的物理,化学特性密切相关,提出了控制原油流量实现管输原油的工艺,其特征是用流量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炉加热管道中原油的温度,使出站的原油流量等于给定值。对流量控制系统与温度控制系统及粘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流量控制系统的流程框图。流量控制输油工艺可用于原油的冷输,即通过控制流量来调节掺入干线中的稀释剂,降粘剂或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