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楚粳系列品种是云南省滇中温暖稻区粳稻主栽品种,属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选育的常规水稻,目前已选育40余个品种,在滇中及毗邻的四川、黔西适宜稻区种植。其中楚粳27号、楚粳28号已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本文从温室杂交、加代,大田"系圃"选育2个方面介绍楚粳系列常规水稻的选育过程。1配套基础设施先进的温室系统是育种必备的基础设施。温室面积一般在600m2最佳,温室自动化程度对育种效率取  相似文献   

2.
<正>楚粳28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用楚粳26号作母本与96Y-6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0722号;2010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70368.4;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12010;2012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是继云南省首个超级稻楚粳27号之后的第2个超级稻新品种;同年通过云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高原超级粳稻育种研究国际先进水平,现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为促进楚粳28号无公害种植生产发展,满足市场对安全稻米产品的需求,提高农民种稻效益,按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孙国亮 《中国种业》2017,(10):27-28
"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楚雄州是云南省水稻种子繁殖、调供中心。近年来,全州水稻种子销售量明显下滑,已严重影响到"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步伐,影响云南省水稻生产与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优势和下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楚粳23,1999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同年获云南省楚雄州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楚恢7号是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以楚粳16号与滇榆1号进行第1次杂交(品种间杂交),杂种F1代又与高粱稻进行复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粳型水稻新品种。在两年的云南省中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中,2005年5点平均产量为10993.5kg/hm2,2006年平均产量为10527.0kg/hm2,两年的平均产量达到10761.0kg/hm2,比对照品种合系41号增产1.54%,居参试品种首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属国家优质米二级米范畴,较抗稻瘟病,农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云南省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西南相似生态环境类型粳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塔粳3号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而成的粳型常规水稻新品种,组合为云粳优3号//云粳优3号/云粳4号。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4025号。一般产量650~750kg/667m2,高产可达800kg以上。适宜云南省海拔1500~1850m的粳稻区种植。1选育经过2004年在昆明基地用云粳优3号作母本,与云粳优3号/云粳4号品系作父本杂交(F0),同年冬季在海南冬繁加代获得F1种子;2005年在红塔区黄官基地种植(F2),2006年在红塔区王大户基地种植(F3),2007  相似文献   

7.
玉粳25号是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用杂交组合楚粳27号/云粳12号育成的中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熟期转色好,落粒性适中,丰产性好,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抗性较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m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南部稻区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该稻区不同时期主栽的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总的趋势是前期低、后期高、中期次之;不同水稻品种抽穗前、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比例不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2号’、‘松粳6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产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6号’、‘松粳2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拔节至齐穗期和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总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穗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合理提高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本稻区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张女士家的水稻楚粳27号因发生叶稻瘟病,连用三次使用三环唑后,现状是:坐蔸落草;而正确选用稻瘟灵,结果是:死而复生。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云南省宜良县是水稻大规模种植地区,6月也是水稻生长旺季,6月下旬的一天,宜良县南羊右所村张女士家正处在分蘖盛期的水稻楚粳27号,因叶稻瘟病太重落草了。张女士是起春人,到右所村承包土地。其哥哥张先生受托紧急打来求救电话,张先生是我的好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黄淮稻区种植且具有优良加工品质的水稻早熟品种,对近年育成的加工品质较好且早熟的11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粳15号、垦稻808、临稻21号、徐稻10号、临稻16号产量均达600kg/667m~2以上;连粳15号、润农11、徐稻10号加工和外观品质达国家二级稻米标准。综合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表现较优的品种有连粳15号、临稻21号、五粳04136、徐稻10号、润农早稻1号、润农11。综合食味品质、生育期、抗性等因素,连粳15号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1.
杜永 《中国种业》2016,(11):37-39
选用中稻1号、连粳6号、镇9424等8个连云港市主要水稻品种进行不同播期试验,记载不同播期下水稻品种的齐穗期,水稻成熟后取穗测定结实率并且测定实收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对水稻安全齐穗及产量影响显著。根据水稻齐穗期的早晚和产量表现可以把8个水稻品种分成3类。第1类为早熟类型,共1个水稻品种为镇9424;第2类为熟期适中型,共5个水稻品种分别为连粳6号、连粳7号、连粳9号、徐稻3号、淮稻11;第3类为晚熟类型,共2个水稻品种分别为中稻1号和宁粳4号。早熟类型产量潜力小,但比较适合晚播;晚熟类型产量潜力大,但不适合晚播;熟期适中型介于中间。在连云港市作为手插秧可以选择晚熟类型和熟期适中型水稻品种,作为麦茬直播稻宜选择早熟类型水稻品种,作为机插稻或抛秧稻宜选择熟期适中型品种,但应把握好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Pi9和Pi-ta 2个稻瘟病抗性主效基因在黄淮稻区种植水稻品种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分子标记对60个水稻品种进行Pi9和Pi-ta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60个检测品种中31个含有Pi9抗性基因,9个含有Pi-ta抗性基因,郑稻18、豫农粳12号、豫稻16、泰香2号、武香粳14号和武运粳21号等6个品种携带2个抗病基因。黄淮稻区水稻育种Pi9基因利用广泛,Pi-ta基因利用较少,今后应加强Pi-ta及更多主效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聚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3年先后参加河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2004年先后分别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丹粳4号丹粳4号是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1993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累计推广65万亩,是辽宁省黄海稻区的主栽品种,现已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及新疆等省、市试验和试种。丹粳4号株高105厘米左右,穗长...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碱地耐盐水稻种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滨海盐碱地种植的耐盐高产的耐盐水稻品种,选用5个品种(系),分别为盐稻10号、盐稻12号、南粳9108、11k93-1、11k93-2,在滨海盐碱地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观察不同耐盐水稻的耐盐性及其种植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盐水稻在产量、耐盐性、返青活棵快慢、抗病能力均有差异。整体理论单产在350.2~461.8Kg/亩;耐盐性依次为:盐稻10、11k93-1、11k93-2 > 盐稻12 > 南粳9108;其中盐稻10号耐盐性较强,返青活棵快,综合性状;11k93-1、11k93-2 耐盐性较强,有赤枯病斑,正常生长;盐稻12号耐盐性一般,返青慢;南粳9108耐盐性较差,返青慢,部分点片盐害枯死;结合土壤盐度数据分析,耐盐水稻种植能有效的降低土壤盐度;在整个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度控制在3‰以下,种植前后土壤脱盐率在65.41% ~ 74.22%。该研究可为滨海盐碱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及其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冀粳10号系河北农垦科研所从花76—49品系自然异变株中系统选育而成。经1985~1987年连续三年参加河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多点示范,均表现高产、抗病,深受稻区广大群众欢迎。198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冀粳10号”。1988年推广面积已近40万亩。该品种已在河北省主要稻区及天津市部分稻区推广,并在北京、山东、河南等省市大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筛选适宜江苏中粳稻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特对有发展前途的14个水稻新品种(系)集中进行展示、比较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连粳6号(连云港农科院),淮稻5号、淮稻9号、淮稻10号、淮稻11号(淮安农科院),盐粳11号(盐城盐都农科所),镇稻9424、镇稻88(镇江农科院),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究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不同生态稻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多基因型种群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选用参试品种‘尤群6号’、‘南八糯’和对照品种‘红优7号’开展田间试验,通过抗病性、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尤群6号’(0.40~0.95 kg/m2)和‘南八糯’(0.81~1.04 kg/m2)在4个稻区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群6号在文山地区表现除外);田间发病总体较轻,个别品种在局部试验点表现有差异,‘尤群6号’在文山稻瘟病发生 (DI=48.66)和粳稻区楚雄稻曲病发生相对较重,仍需继续种植综合观察;品种生育期随试验点海拔的升高而缩短,株高随月平均气温升高而增高,品种内株高变异系数介于1.97~6.13之间。研究表明参试品种在籼粳混栽区红河表现最佳,籼稻区德宏表现较好,在文山、楚雄田间表现有待继续评价;总体上,表现出较好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浅谈沿黄地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乡市农科院水稻育种近1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育成两个国审品种豫粳6号、新稻10号,两个省审品种豫粳8号、新稻11号,这些品种在沿黄乃至黄淮及京津唐地区水稻生产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这些品种育成同时也有几点体会,进而引发对今后沿黄水稻育种技术路线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应我市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特引进各科研单位新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鉴定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镇稻11号、南粳45、南粳41优系、宁粳3号(对照)、南粳5055、武运粳24号、武运粳19号、HQ-2、W013、盐稻9号,共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