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沿动态     
正基因叠加对玉米转录组代谢组的影响基因叠加(gene stacking)是当前转基因作物研发的趋势,即在一个植物中同时转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外源基因。对基因叠加的效应评估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估中的重要问题。12-5是浙江大学研发的含有  相似文献   

2.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量的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基因植物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器将在生物工艺学上得到应用,其目的是为了生产和传输外源蛋白。但是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量低,为此,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兴玲  胡建军  赵楠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51-2852,2867
基因漂移是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重点.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降低外源基因飘移频率的措施,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与细胞核基因工程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能够实现外源基因特异整合及高效表达、多基因共表达、外源基因不会随花粉扩散、没有位置效应和基因沉默等.目前已在16种植物中成功获得叶绿体转基因植株,改良了植物的农艺性状,特别是在烟草叶绿体中高效表达了40多种外源蛋白,包括多种抗体和疫苗.尽管如此,这项技术目前...  相似文献   

5.
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基因(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经培养诱导分化出完整的植株,外源基因在这些植株或其后代中表达,从而引起植物体的性状发生可遗传改变的技术。经转基因技术改造的植物被称为"转基因植物"或"遗传修饰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转基因植物新品种是指通过安全性评价和审定的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代的转基因作物不是通过完全导入外源基因而是通过修补植物自身基因创造出来的。导入细菌基因的棉花和玉米能产生对昆虫有毒的物质;通过导入细菌的基因,大豆可抗杂草;转入某种病毒基因的番木瓜可以抵抗其致命病害。植物自身的基因得以修饰使其更耐寒、更高产。转基因食品的反对者将这些转基因作物标上记号,下一代的转基因植物却很难再标以记号了。目前,转基因工作者除了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外,很少有其他选择,原因是他们对编码所需要特征的植物基因所知甚少。该领域许多新的信息,例如,拟南芥菜植物基因的测序已经确定了和其他植…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2007,(23):6-7
<正>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经培养诱导分化出完整的植株,外源基因在这些植株或其后代中表达,引起植物体的性状发生可遗传的改变。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在农作物上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转基因植物研制检测和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安全评价监测检测两方面对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策略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主要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的主要相关技术如核酸检测技术和蛋白质检测技术,给出了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外源基因和载体通用基因元件。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在转基因植物中实现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多种途径,包括蛋白质靶向定位,遗传密码子优化,启动子的改造,添加5′和3′-非翻译序列,使用核基质附着区,插入内含子等,以期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量,为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植物细胞是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对农林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主要包括农杆菌转染法和基因枪法,随着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纳米材料为载体的植物转基因技术为植物遗传转化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纳米材料作为外源基因载体的特点、携带基因的能力、进入受体植物细胞的机制,并展望了有机高分子纳米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以期促进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棉花生物技术在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基因工程中,随着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轰击法等技术的突破,在棉花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方面的育种获得成功,相应的新品种已开始了商业化生产.中国棉花生物技术在抗棉铃虫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作者结合该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综述了生物技术在中国棉花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中国棉花生物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RNA介导的植物基因沉默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是植物脯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近年来,许多学者对P5CS酶基因克隆、其在植物中的表达特性与在抗逆基因工程上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P5C5基因已成功在许多植物中进行过量表达并能有效提高植物的抗旱、耐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今后可进一步挖掘利用植物P5CS基因,有效验证其功能和了解其作用机制,探讨P5C5基因与其他基因的互作及调控植物抗逆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器官发生等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出高效、实用、抗逆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均有待今后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花卉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物技术在花卉中应用的现状,综述了花卉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观赏植物花色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观赏植物花色的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及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关于植物花色形成的影响因素及花色素苷的代谢途径研究较多,有许多与花色相关的结果基因和调节基因被克隆。目前花色基因工程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反义RNA技术、共抑制法及导入新的目的基因等。  相似文献   

16.
在组织培养中属间杂种的体细胞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属间杂种在组织培养中的体细胞变异,已成为向栽培作物转移外源期望基因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或遗传工程。大量的证据显示,利用远缘杂种的愈伤组织培养能够增加亲本染色体间的遗传交换。特别是属间杂种再生植株中与染色间部分同源性无关的许多易位的发生,使得转移利用其它遗传操作难以转移的外源基因变得容易。本文对近年来在属间杂种组织培养中体细胞变异的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综述,包括试验材料和外植体、变异类型、影响因素、可能的遗传机理、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应用,必将使体细胞变异在作物改良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酶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磷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真菌基因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已克隆出10多个真菌的植酸酶基因,并利用构建基因工程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微生物生产植酸酶的效率。通过转基因方法,目前已经成功地将几种真菌植酸酶基因转到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通过特异表达提高了转基因作物自身植酸酶含量。本文从真菌基因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2个方面综述了植酸酶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比较和分析了植酸酶植物基因工程和真菌基因工程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茄子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在茄体细胞变异、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遗传转化以及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和重要性标记分析等方面已有研究,本文着重讨论了现代生物技术在茄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目的基因的分离和结构分析、基因载体的开发利用、基因转化途径的发展以及外来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等几个方面对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合介绍。指出,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基因的结构和表达,深入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基因工程才可能最终进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化学诱导型启动子能够从时空上精确调控基因的表达,是研究基因产物的有力工具。利用植物内源性化学诱导启动子或其他生物的化学诱导响应元件都可以在植物中构建化学诱导表达系统。文章介绍了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的类型及其构建原理,并对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