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豫芝4号和豫芝11号为对照,对漯芝12、漯芝16、驻芝11号、驻芝15号、舆芝2018、郑芝05N01、郑芝98N09和皖芝02062等夏芝麻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郑芝98N09品种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经济性状优等特点,适应南阳盆地种植,可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杀菌剂类型、浓度及喷施次数对郑芝98N09和豫芝11号芝麻中粗脂肪及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方面,不同种类、浓度及喷施次数的杀菌剂对豫芝11号芝麻样品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影响,郑芝98N09号芝麻处理4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处理7、8;粗蛋白质含量方面,豫芝11号芝麻处理9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处理1和3,郑芝98N09号芝麻处理1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处理2、3、6、7、8、9.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河南省芝麻新品种的鉴定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豫芝四号为对照.研究舆芝07610、中芝SP29、漯芝B726、驻06J3、郑芝9933等8个芝麻新品系在河南省的适应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舆芝07610产量最高,平均为1401.36kg/hm^2,比对照增产13.98%;驻06J3、郑芝9933、漯芝B726分别比对照增产13.09%、7.97%、4.39%。舆芝07610的单株蒴数最多.为90.1个。驻0613的每蒴粒数最多,为65.1粒,郑芝9933和舆芝07610的熟期较早。舆芝07610的茎点枯病发病率最低,为7.01%。结论:舆芝07610、驻06J3郑芝9933、漯芝B726新品系的经济性状协调,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可在河南省芝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靖远县食用向日葵品种(系)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筛选出适合靖远县栽培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对甘肃省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的11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分别为SA01(正和15号),SA02(WO409),SA03(九洋五号),SA04(NK3610),SA05(能大头),SA06(金谷玉3号),SA07(W601),SA08(A983),SA09(九洋七号),SA10(T15-9)和对照  相似文献   

5.
为解析芝麻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为芝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芝11'、‘郑芝98N09'和‘大粒杂'为供试品种,对其群体冠层结构参数、光合生理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从初花期到成熟期,‘大粒杂'的平均叶倾角(MLA)大于‘豫芝11'和‘郑芝98N09',‘大粒杂'的冠层开度(DIFN)始终高于其他2个品种;现蕾期到成熟期光合速率最高。相对于‘大粒杂'和‘郑芝98N09',‘豫芝11'在盛花期叶面积指数(LAD最高,冠层开度最小,利于光截获和光能利用。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测试的3个品种中,‘豫芝11'产量最高,‘大粒杂'虽然千粒质量较高,但因单株蒴数过少,产量显著低于‘豫芝11'和‘郑芝98N09'。本试验条件下,‘豫芝11'和‘郑芝98N09'冠层结构适宜、群体光分布合理,利于芝麻高产。  相似文献   

6.
一、选用良种 适合河南省种植的芝麻新品种有:驻芝16号、驻芝18号、驻芝19号、郑芝97C01、郑芝98N09等. 二、选择地块 芝麻是耐渍性较差、耐旱性稍强的作物,因此,应选择地势较高、涝能排、旱能浇的地块种植芝麻. 三、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做到耕翻及时,无漏耕,翻压彻底,使表土层细碎疏松,以利于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7.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适合西平县栽培的夏芝麻品种,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含油率要在55%左右;二是耐渍涝性要强;三是要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四是生育期要适中,应在90天左右。目前,西平县夏芝麻种植在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豫芝11号、上芝1号、郑芝98N09、驻芝11号、驻芝15号和驻芝14号,建议种植户在生产中选用这些品种。二、地块选择芝麻种植田要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要注意同一地块种植芝麻最好间隔2~3年,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和高级电子相关耦合簇CCSD(T)/6-311G++(d,p)方法研究了SiH3与NO在单重态势能面上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的各驻点的几何构型,用内禀反应坐标(IRC)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找到以下反应路径R→IM01→TS01→P1(HSiNO+H2); R→IM01→TS02→IM02→TS03→IM04→TS06→P2(HSiN+H2O),产物P2经过1-2位氢迁移转化为最稳定的产物P3(HNSi+H2O); R→IM01→TS11→IM06→TS16→IM10→TS17→P4(HSiON+H2); R→IM01→TS11→IM06→TS18→P5(H2SiONH); R→IM01→TS11→IM06→TS19→P6(HSiONH2)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郑芝98N09、晋芝1号、晋芝2号、丰城白芝麻、密荚霸王鞭、冀157、皖芝1号、豫芝4号8个高芝麻素芝麻品种在农艺经济性状、抗性、产量等性状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皖芝1号、郑芝98N09、冀15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分别为1 692.00 kg/hm2,1 570.50 kg/hm2,1 566.00 kg/hm2,适合在黄淮区域种植;产量最低的是密荚霸王鞭,仅1 122.00 kg/亩。晋芝1号、晋芝2号抗性较差,产量一般,不适合在豫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芝麻新品种郑芝14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芝14号是以郑芝97C01作母本,贵州岑巩白芝麻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它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从航天育种专用卫星"实践八号"搭载的冬小麦邯6172诱变SP2代群体中筛选出6个矮秆突变株,对各SP3株系株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矮秆突变性状在SP3能充分表达,6个突变株系株高范围在51.25~61.54 cm,较原始亲本降低了5.43~15.72 cm,降低幅度为8.11%~23.47%。方差分析各矮秆突变系与原始亲本的株高差异,结果显示均达极显著水平。SP3株高性状稳定株系比例较低,只有6172SP矮3株系内株高差异不显著,占观察突变系总数的16.67%,其余突变株系株高仍在分离。在以改良株高为目标的小麦航天诱变后代选育中,SP3代要注重田间性状观察,依不同变异群体性状表现,可分别采取以株系为单位混合收获和以单株收获的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11个胡麻品种在平凉旱地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实验站对11个胡麻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天亚10号和陇亚杂14号的综合性状优良,植株长势好、整齐度强,产量构成要素高。其中陇亚杂14号株高是供试胡麻品种中最低的,在抗倒伏上具有优势。折合产量以天亚10号最高,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9.55%;陇亚杂14号次之,较陇亚10号增产6.82%。天亚10号和陇亚杂14号可在平凉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芝麻空间诱变品系(种)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建  涂玉琴  张秀荣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696-2701
 【目的】揭示芝麻空间诱变品系(种)的DNA水平上的变异,探讨芝麻空间诱变的分子机理,以期为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次应用AFLP标记对芝麻空间诱变的3个品系(种)及原始对照种豫芝4号(未搭载处理的留地种子)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随机组合的30对AFLP引物对原始对照种及3个空间诱变品系(种)进行扩增,共获得1176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25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53.15%,每对引物均扩增出多态性,并且每一个空间诱变品系(种)与原始对照种间均扩增出多态性DNA谱带。利用NTSYS软件进行类平均法(UPGMA)聚类发现3个空间诱变品系(种)明显地聚在一起,与原始对照种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通过空间诱变能够在DNA水平上导致芝麻遗传物质变异,空间诱变是一种有效的育种途径。AFLP是一种研究植物空间诱变材料的高效率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4株放线菌的防病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分离的54株放线菌中筛选出具有很强抑菌活性的4株放线菌(05-5、05-11、05-25和06-6)进行发酵液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6-6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0 mm.温室试验中4株放线菌对番茄灰霉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菌株06-6表现最为明显,防效达到了81.2%.4株放线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菌株06-6使番茄幼苗的株高增幅达到68.3%.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野生稻DNA导入后代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方法]以普通野生稻的基因组DNA导入宁夏主栽品种宁粳16号和宁粳23号所产生的后代07DJ-4、07DJ-26、07DJ-27、07DJ-28、07DJ-39、05D4-92、05D4-160和05D4-161为试材,以宁粳16号和宁粳23号为对照,各材料幼苗经8℃低温处理后对其进行苗期(三叶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各材料幼苗经低温处理后其株高、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均有所降低。在低温胁迫下,05D4-92、05D4-160和05D4-161的幼苗平均枯死率较其他参试品种低24.7%,且其株高、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受低温影响较小,是耐冷性较强的材料。[结论]野生稻DNA导入后代05D4-92、05D4-160和05D4-161的耐冷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许美玲  李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86-7089,7092
[目的]为烤烟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理想的后代株型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06份烤烟种质资源和26个主栽烤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主栽品种各农艺性状指标差异较小,自然株高多为130~150 cm,打顶株高90~110 cm,有效叶片数18~22片,叶片长宽比1.8~2.5,节距4~5 cm,茎围9~11 cm,茎叶角度中等(45°~60°);而一般烤烟种质资源株高、叶数、叶长宽、茎叶角度以及株型等指标变幅较大,自然株高为97~326 cm,有效叶片数多的达30余片,少的不足12片,节距为2.6~10.5 cm,茎叶角度变化较大,从30°和90°均有分布。[结论]主栽品种之所以能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较强的抗病力,其植株各形态特征和各项指标的搭配比较合理,因此,在亲本和杂交后代选择中,要充分考虑适宜产量、优质、抗病的理想植株所必须的形态指标,以培育出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的烤烟品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恒家禽育种公司培养的第八世代优质肉鸡为材料(7个品系,每个品系公母各10只),测定其90日龄时的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肌苷酸含量在品系间存在差异,其中D99品系的含量最高;除了S03与S06×S07、S05与S01、S05与S06×S01、S07与S06×S01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品系两两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②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在各品系间存在差异,其中杂交品系S06×S07的5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③性别对肌苷酸和5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大部分品系不同性别间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兴茂  倪胜利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1):4374-4380
【目的】探讨小麦广适性品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农艺和生理特征,为广适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选用节水品种京冬8号、高产抗倒品种矮抗58与广适性品种中麦175,在干旱和充分供水2个水分处理下,分别在河北省高邑原种场和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种植,小区间随机区组设计。测定株高、抽穗期、籽粒产量和产量三要素等农艺学性状,以及春季苗期植被覆盖度(GC)、抽穗前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v)、灌浆中期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g)、抽穗前叶绿素含量(SPADv)、灌浆中期叶绿素含量(SPADg)、灌浆中期叶片衰老等级评分(LSS)、抽穗前叶面积指数(LAIv)、灌浆中期叶面积指数(LAIg)、叶片衰老速率(LSR)和叶片卷曲度(LRS)等生理性状,比较研究不同类型品种间的性状差异。【结果】穗粒数、LAIg和SPADv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干旱条件相比,充分灌水条件下中麦175、京冬8号和矮抗58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 072.6、1 274和991.7 kg·hm-2,穗数分别增加104、15和47个/m2,千粒重分别增加0.9、1.8和1.7 g,株高分别增加7.2、9和6.2 cm,抽穗分别推迟3、2和3 d。中麦175产量和穗数较其他品种高647.3-1 505.8 kg·hm-2和38-68.8个/m2。中麦175的平均株高、GC、NDVIv、NDVIg、SPADg、LSR和干旱环境下LRS分别是75.8 cm、13.2%、0.64、0.55、56.5、14.10和4.0;其产量、千粒重、株高、SPADg和LAIv的水分敏感指数分别为0.86、0.64、0.94、0.61和0.57。【结论】广适性品种中麦175穗数多,苗期繁茂性好,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抽穗后植被指数低,叶片衰老速度慢;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明显卷曲,但叶绿素含量较高,叶功能好;产量、千粒重和株高的水分敏感性低,而穗数和穗粒数的水分敏感性较高,灌浆中期的叶绿素含量和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对水分不敏感。以上这些特性使其在水旱条件下均表现出高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宜黄泛区种植的大豆新品种。[方法]以豫豆22(CK1)、周豆12(CK2)为对照,研究了13个大豆品种的田间表现与产量性状。[结果]徐豆9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07 d,06B3、06B8、06B9、郑98120最长,为122 d。泛豆5号、06B3、06B8、郑98120最为抗倒。06B3株高最高,徐豆9号最低;泛豆9号的结荚高度最高,为37.7 cm,徐豆9号最低,为19.0 cm;节数以06B3最多,为22.1节,徐豆9号最少,为15.0节;分枝数以泛豆9号最多,06B9最少;株荚数以泛豆3号最多,06B9最少;株秕荚数以泛豆9号最多,郑98120最少。13个品种产量变化幅度在2 847~3 565.5 kg/hm2,06B8较CK1、CK2增产显著,泛豆5号较CK1增产显著。[结论]06B8和泛豆5号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荷泽牡丹引种栽培研究Ⅱ.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丰富湖南地区的牡丹品种及其花色,对荷泽地区的15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引种,并进行了大棚避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牡丹枝条的年生长量为16.70-23.20cm,叶长为8.30~18.90cm,叶宽为3.80~11.20cm,花径为739~13.42cm.牡丹在长沙的生长情况为:1月上旬(01-01-01-05)是萌芽期,3月上中旬(03-04-03-20)是枝条的旺盛生长期;2月上旬(02-01-02-10)花蕾初现,3月中旬(03-15-03-25)花蕾现色,3月下旬到4月上旬(03-25-04-10)为开花期;11月上旬(11-05-11-10)进入落叶休眠.试验表明,利用大棚避雨栽培,荷泽牡丹可以在高温高湿的长沙地区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