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秋季节奶牛的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 ,此病极易引发生殖道感染 ,甚至会导致母牛终身不孕。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很多 ,手术剥离是治疗胎衣牢固滞留母体的有效方法。在手术剥离时若操作不当 ,反而会造成严重的子宫感染。近几年笔者对 2 7例母牛胎衣滞留进行了手术剥离 ,术后怀胎率达到90 %。现就手术剥离的具体操作介绍如下。1 手术剥离时间母牛产后超过 12h以上 ,胎衣还未自行排出 ,则需进行手术剥离。手术剥离的时间在产后 18~ 30h最为适宜 ,过早容易引起子宫出血和损伤母体胎盘组织 ,过迟则胎儿胎盘腐烂分解 ,不易达到完全剥离的目的 ,甚…  相似文献   

2.
治疗奶牛胎衣不下,以前常用手术剥离法,现大多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给药使胎衣排出,抑制腐败和细菌感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胎衣不下又称胎盘停滞,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停滞在产道内。此病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笔者治疗牛胎衣不下多采用手术剥离,都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剥离牛胎衣的体会报道如下。1适合手术剥离的类型只要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就可以做拟剥离探诊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相同,目的就是探察牛胎衣能否剥离。奶牛胎衣不下分为分离型、部分分离型、结合型和紧密结合型。分离型、部分分离型、结合型均适合手术剥离;紧密结合型由于子叶与子阜结合紧密,不宜剥离,强行剥离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曾遇到10余例猪,牛患直肠脱、阴道脱、子宫脱出病症,在治疗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直肠、阴道、子宫部分脱出或全部脱出。其中猪直肠脱2例、阴道脱5例、子宫脱1例、牛直肠脱2例、子宫脱4例、阴道脱4例。主要发生于老弱家畜及母畜分娩时,难产助产或胎衣剥离时操作不当,以及家畜患肠道病时。初脱出时粘膜呈红色,时久则变暗、发生水肿、变硬。尤其在夏秋季节,易受蚊蝇叮咬,感染化脓、坏死,患畜口色淡白,脉迟细,努责。感染时发生体温升高、气促。2治疗方法(1)手术…  相似文献   

5.
家畜卵巢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病程较长,比较顽固.为防止家畜卵巢疾病,应改善家畜的饲养管理,增强运动,减轻使役,合理哺乳.治疗一般用雌激素法、冲洗消炎法、物理按摩法、穿刺法等.这里把垂体激素治疗和中药治疗卵巢疾病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12小时)内排出胎衣,叫胎衣不下。通常采用手术剥离和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特别是手术剥离常引起母牛泌尿生殖道感染,造成食欲减退,乳汁不足等不良反应。1991年以来,将10%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注入子宫内,治疗9头,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1 病因 引起胎衣不下是由于家畜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儿胎盘与母牛胎盘粘连。多发生在寒冷枯草季节,以体弱膘情差的老龄牛多发;缺乏运动和劳役过重、饲料单一、缺乏  相似文献   

7.
家畜后段需要做的手术比较多如直肠脱出、子宫脱出、胎衣剥离等,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用普鲁卡因后海穴注射后做手术时间缩短,家畜痛苦减轻。  相似文献   

8.
家畜子宫脱出在产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但如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则预后良好,反之,预后不良。笔者在实践中整复牛、羊、猪子宫脱出数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凡子宫脱出的家畜,临床表现骚动不安。部分母牛起卧频繁,给整复带来一定的困难。实行整复手术前,首先用静松林5毫升,取3毫升后海穴注射,剩余2毫升肌肉注射或分点注射在子宫黏膜上,待母畜安静后,将母畜置于前低后高的位置,然后清除子宫上的草屑、粪块、泥沙,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清洗子宫,如胎衣没有下的,轻轻剥离胎衣,无法剥离的胎衣不再剥离。遇到子宫出血不止或破裂…  相似文献   

9.
家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排出胎膜,叫做胎衣不下.牛胎儿娩出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4~8小时(不超过12小时).12小时仍不排出,应及时使用促子宫收缩药,使胎盘脱落.但是,笔者在农村临床实践中,应诊的胎衣不下病例几乎都是在娩出后三天以上,药物治疗已是不可能,必须施行手术剥离.现将所施手术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治疗家畜疾病时,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辅助疗法,可取得更好的效果.辅助疗法既直接帮助家畜增加营养,改善病理环境,增强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又是提高疾病治愈率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生家畜肛门完全闭锁,导致病畜无法排便,造成自体中毒,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往往预后不良。新生家畜肛门完全闭锁,在兽医临床上属于因家畜先天性发育不全而导致的偶发性非疫病性家畜疾病。本人用手术治疗后并痊愈,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是人和动物都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是由于破伤风梭菌引起伤口感染,而且一般情况是伤口较深并且很脏,没有及时清洗伤口,破伤风梭菌乘虚而入,这种疾病没有季节性,一年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他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像泥土,大粪,甚至尘埃中也会存在本梭菌,它感染家畜后死亡率很高。对破伤风梭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像提前将这种病的疫苗给家畜注射,这样即使家畜受到外伤也不用担心本病的发生,也会给养殖业带来利益。另外,要及时清理家畜的伤口或是手术等留下的深伤口防止这种梭菌感染家畜。本文就家畜破伤风的治疗简单谈谈,希望能对畜牧业家畜治疗本病上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家畜视网膜剥离症临床上少见,如不能及时治疗则将失明。现将笔者诊治七例报告于后. 病因:多由眼部受钝性外力作用,使视网膜边缘外出现裂口,玻璃体乘机进入到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使之视网膜鼓起而与脉络膜剥离。  相似文献   

14.
家畜中耳炎临床上较为少见,笔者用中西结合方法共治疗各种家畜中耳炎32例,有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刘丽雅 《兽医导刊》2020,(2):164-164
冬季气候较为寒冷,温度较低,此时家畜的免疫能力下降,家畜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家畜养殖业的疾病治疗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在了解冬季家畜疾病相关知识基础上,更好的推进家畜疾病治疗与防疫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6.
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有高有低,发病率高的可达20%~40%危害极严重.笔者从事兽医诊疗20年,以兽医学理论作指导,采用极其简单易行、见效快、疗效高的治疗方法,共治疗牛胎衣不下近200例,疗效高达96%.个别病例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胎盘粘连需手术剥离.  相似文献   

17.
疝气病是家畜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以猪、牛、羊、马属家畜最为常见和多发,通常是由于机械性外伤导致腹压增大所致。该病可通过看、摸、试即可确诊,手术治疗最为安全可靠。先天性疝多发生于幼畜,后天性疝多发生于成年家畜。笔者通过对128例猪疝气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达到100%。本文对猪疝气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手术过程、术后护理等多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其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赤白带下病多发生于乳用牛,其它家畜少见。系由于胎衣不下、子宫恶露淤滞、流产、或因处置难产剥离胎衣时手术不良而致。有的也可因种公畜交配而感染。其它因素如长期缺少运动、光照不足等,均能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9.
实施外科手术是治疗家畜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外科手术可将病变组织切除,将外露的内脏如:脱肛、脱宫、脱肠等组织纳还于体内而达到治愈家畜的目的.同时,外科手术还可密闭破裂组织孔、组织面,阻止组织液体流出体外,从而达到其它治疗方法无法紧急救治家畜的目的.过去,外科大、中手术在兽医临床上使用较少,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断提升,全市大牲畜存栏的逐年减少,养殖者对大中家畜特别是劳役家畜和种畜的疾病治疗更为重视,过去不论家畜怎样,只要患上外科疾病就给予屠宰的观念得到逐步改变,能从主观上积极应用外科手术进行医治,以提高家畜的养殖效益和生产性能.借此,笔者将近3年来,所实施外科手术中的2例手术操作过程作全面总结,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破伤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肌肉强直、知觉过敏、牙关紧闭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常由于断脐、去势、断尾、消毒不严或外伤感染所引起.多为散发,死亡率高,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造成家畜死亡.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小家畜破伤风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