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于1977年开始研制的YBQ-175潜水吸鱼泵已于1982年12月5日至7日由上海市水产局在湖北省主持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了技术鉴定。该泵的壳体及叶轮均采用玻璃钢材料,使鱼泵耐腐蚀且重量轻,泵体重量仅28公斤,用人力即能搬运。该泵的鱼、水进口处采用了M441(P23-1)水润滑轴承付,使吸鱼泵的叶轮构成简支梁结构,提高了吸鱼泵的运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情报》1972,(7):12-12
加拿大已制成一种压缩空气卸鱼泵。该卸鱼泵由一个接受鱼货和冰的室接受器,真空室排气风扇。输送鱼货和冰的导管,输送鱼货真空室装置以及卸鱼货的输送器或伴槽出口装置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文丘里(Venturi)吸鱼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文丘里(Venturi)射流吸鱼泵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文丘里吸鱼泵无叶轮,靠水射流产生负压来抽送活鱼,输送过程中活鱼无损伤,每小时输送活鱼(鱼水混合)20 t,扬程5 m,效率高,适用于深水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4.
现存的那些笨重原始的卸鱼方法促使人们对各种码头装卸系统加以改进,以解决大量的鱼货变质及损耗问题。绝热集装箱及某些鱼泵已证明有效。一般来说,只要运用恰当,机械化能减少劳动人数、提高效率和改善鱼品的质量。作为原料的鱼货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应用的卸鱼方法。当代,在陈旧的卸鱼作业期间,温升及笨重的体力操作是遍及全球的问题,导致大量的鱼货质量恶化及损耗。污染和作业废水的公害是另一些严重的问题。在鱼货从鱼舱输送上岸的过程中必须使对鱼货的翻动保持最少和使温升保  相似文献   

5.
《渔业现代化》1978,(3):F003-F003
农林部上海水产供销站在有关单位的协作下,在研制成功气力吸鱼泵、实现码头鱼货起卸机械化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装置了一条起卸机械流水线。这条流水嘎包括气力吸鱼泵、鱼冰分离机、电子秤、自动加冰机、打包传送带等。采用这条流水线起卸鱼货,每天一班卸鱼4000担计算,可以节省劳动力三分之二。同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  相似文献   

6.
从泵设计原理,叶轮结构出发,综述各类污水泵用作无阻塞泵在应用方面的差别,给出各种泵在效率,输送能力,无破损率上的比较表,并以抽送固块块,绳,纸浆,活鱼虾为例给出合适的泵类。  相似文献   

7.
鱼泵     
当今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有以下三种形式的鱼泵,一是高压喷射式,用高压水以高速经喷嘴喷出,在真空室形成真空低压,使被输送鱼水吸入真空室,而后进入混合室进行混合,使能量相互交换,速度也逐渐一致,从吼管进入扩散管,速度放慢,静压力回升,鱼水排出,达到输送鱼水目的。二是用离心式水泵形式,泵内叶轮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离心力,在进口处产生负压,甩出处产生高压,鱼水在负压处吸入,高压处排出,该泵结构特性易导致鱼体受伤。三是真空容积式水泵,该泵由真空泵,贮鱼槽,进出软管等组成,利用真空和大气压原理将鱼吮吸入贮鱼糟进行输…  相似文献   

8.
基于SolidWorks的双流道吸鱼泵三维实体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鱼泵是鱼类起捕与输送的重要机械设备。确保鱼体无损伤并提高存活率是目前吸鱼泵研究的重点。鱼体在通过双叶片吸鱼泵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叶片进口端的切割而损伤。双流道吸鱼泵的叶轮由两个空间通道组成,介质通过能力强,无堵塞性好,不会对鱼体造成损伤,是双叶片吸鱼泵的理想替代型式。双流道泵在工业领域中已被广泛使用,但在渔业方面至今仍是空白。介绍了双流道吸鱼泵叶轮及蜗壳的水力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采用Solid Works进行双流道吸鱼泵三维实体造型的过程。研究表明:采用Solid Works进行双流道吸鱼泵三维造型是切实可行的,对于深入开展双流道吸鱼泵研究,以及在深海网箱养殖和远洋渔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双流道吸鱼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渔业现代化》1977,(3):12-13
潜水鱼泵,不言而喻它是潜入海水工作的。一般的操作方式是:利用船上的吊杆,将它悬挂着垂入海水,然后启动,开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唐山地区遵化县汤泉渔场利用地下热水资源(水温62℃)搞家鱼提前孵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们使用的是石家庄水泵厂出厂的10J80深井泵。10J80深井泵说明书明确规定:“泵输送水的温度不得超过40℃”由于地下水的水温较高,使用中泵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了象鱼提前孵化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渔业现代化》1975,(3):4-9
一、概况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加快渔船的周转和提高码头利用率。而且要迅速地把新鲜鱼货转运到祖国各地。但是我们上海鱼货中转站采用的是五十年代的吊舱机、皮带输送机等起吊输送设备,而鱼货出舱全部是靠人工的。人工卸鱼,劳力多、强度大、生产率低、劳动条件差,鱼货质量劣。  相似文献   

12.
《渔业现代化》1975,(2):52-53
本专利的内容是提出一种从不切头的鱼货中取整条鱼籽的装置。鱼的背部用二条输送带夹持,并匀速输送,送向剖腹刀,将鱼从脊柱骨下纵向剖开,然后取出鱼籽。其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渔业现代化》1980,(3):13-14
鱼货销售理处一直是落后的手工操作,需两个工人将一筇鱼提起来,倒在理鱼台上,再把鱼、冰分开。同时拣出花色鱼、有毒鱼和变质鱼,然后才过磅销售。由于场地小,提货集中,极易发生差错。这种交易方式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1979年我们采用定量过磅的销售方式,改革后的销售方式迫切要求用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为此,  相似文献   

14.
DFE鱼泵系统是液压传动的卸鱼装置。整个系统由液压泵站,潜水鱼泵,鱼水分离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适用于围网渔业的冷海水保鲜运输船,具有操作方便,鱼损低,灵活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丹麦最近研制了一种小型船用鱼泵系统,用电力或船上本身的动力使鱼泵运转,通过吸入软管将网中的渔获物抽捞上来,再传送到各冷却海水仓内.它还能在船进港后将冷却海水仓内的渔获物直接卸到码头。每小时的输鱼能力达50吨。干渔获的输送需要同水混合,但鱼泵的动部件都不同水接触,操作平稳。这套系统的主要装置还有控制箱、存储罐、传感器、单向阀循环水管和滤网等(见示意图)。它们  相似文献   

16.
为了匹配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改变传统南极磷虾捕捞高损伤、低附加值加工的现状,提升南极磷虾捕捞产业自动化水平,针对新型的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方式后续阶段的虾水分离和传输问题,减少在南极磷虾泵连续吸捕捞输送过程中的损伤,研究并开发了螺旋输送式虾水分离器,对其分离效率和输送速度等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和流体分析。结果显示:虾水分离器能够满足连续泵吸设备设计流量下南极磷虾的分离和输送,无大量南极磷虾堆积挤压造成虾体破损,并且能够通过对转轴转速和主体倾斜角的调节,实现泵吸输送变流量条件下虾水混合物的分离。研究表明,本设计可以通过缩放设计和并行布置,以满足不同吨位和布局的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船,为南极磷虾虾水分离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两种适用于我国渔业生产的吸气式气力吸鱼机(以下简称气力吸鱼机):一种采用了吸口括刀自动喂料装置等机构,能用于码头上干吸凝结起来的冰鲜散装鱼货;另一种是简化了结构,采用分离时鱼与气逆流的原理,保证了鱼货质量,能装于小型运输船上在海上将捕捞渔船中的新鲜鱼贷干吸过来(俗称海上过鲜)。通过试验与应用,对气力吸鱼机的结构作用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影响吸鱼能力和鱼损率等几个关健性技术问题,并对进一步开展气力吸鱼机的研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海水喷淋法具有冷却效果快、均匀、可把大量的鱼货以最省的劳力和最短的时间给予贮存等优点。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海水在特别的冷却器内循环,使海水温度下降到-1.5℃,然后喷淋层状堆积在鱼舱内特殊容器中的鱼货。如海水冷却到-1-5℃以下时,鱼肉中就会出现冰结晶,使鱼货质量变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发展远洋钓渔船已成为渔业生产的趋势。所获渔货的鲜度已直接与利润挂钩。金枪鱼大部分为生食,这就对鱼的新鲜程度要求很高。鱼越新鲜,鱼的价格就会越高,大部分金枪钓渔船都采用先速冻再冷藏的保鲜法。这种方法能使贮存的时间较长,但鲜度不太理想,鉴于此,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天津远洋渔业公司建造了两艘HC840金枪钓渔船,现就该船的间接冷却方式(冷海水保鲜)在金枪钓渔船上的应用作以介绍:该船在鱼货保鲜方面采用了一个制冷系统两种冷却方式(详见制冷系统流程图)。设计冷藏鱼舱一个,舱容为42m3。可装载鱼货约18t,  相似文献   

20.
吸鱼泵作为输送鱼的设备,改变了过去人工处理费时费力的状况,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吸鱼泵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更趋完善,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介绍了日本近年开发的活鱼鱼泵的结构特点,主要参数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