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轮虫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轮虫营养强化的研究概况,介绍了营养强化轮虫在水产育苗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轮虫营养强化剂和轮虫营养强化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轮虫的种类大约有50多种,最常见、应用最多的是褶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隶属臂尾轮虫科(Brachionidae)、臂尾轮虫属,由于其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为100-500微米;体壁由一层表皮细胞、皮下肌肉及皮层(由表皮细胞分泌出的骨蛋白稍稍硬化后形成)所组成;它的繁殖力强,世代交替快(通常仅6天),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由雌体进行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3.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营养强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信书  郑伟 《水利渔业》2005,25(5):35-36
褶皱臂尾轮虫是海洋水产动物幼体的重要饵料.总结了褶皱臂尾轮虫的营养价值和培养条件,介绍了褶皱臂尾轮虫几种培养方式的操作技术以及营养强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和投喂不同藻类后12h的褶皱臂尾轮虫的脂肪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投喂单种藻类还是2种混合藻类,强化后的轮虫其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单链脂肪酸及低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投喂前后没有变化,各种脂肪酸的含量界于未强化的轮虫和所投喂的单胞藻饵料含量之间。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除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在牟氏角毛藻中含量较低,在单独投喂牟氏角毛藻后的轮虫中未检测出外,其余均与其所投喂的单胞藻的脂肪酸一致;轮虫中被检出的3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单种藻类试验组中均低于所投喂藻类的含量;在2种藻类混合试验组中界于2种单胞藻含量之间。混合藻类比单种藻类强化轮虫具有更加全面的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宏 《科学养鱼》2005,(10):65-66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属于扁形动物门、单巢纲、单巢目、游泳亚目、臂尾轮虫科、臂尾轮虫属。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中。其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成为鱼类与甲壳类的天然生物饵料。目前许多经济水产动物的苗种生产都需要轮虫作为  相似文献   

6.
四种单胞藻培养轮虫的繁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以下简称轮虫)是养殖各种水产无脊椎动物及鱼类的优良饵料生物。具有个体小,繁殖速度快、营养丰富、对环境适应力强和容易培养等优点。日本、美国及欧亚洲已广泛培养并应用于人工育苗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轮虫、卤虫营养强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大国 《齐鲁渔业》2002,19(2):11-12
  相似文献   

8.
本次试验在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主要以接种小球藻的形式进行褶皱臂尾轮虫的室外土池培养,培养池底泥厚度0.2—0.3m,透明度0.1—0.2m,从3月底至6月中旬近三个月的培养,共培养出褶皱臂尾轮虫3750kg。  相似文献   

9.
褶皱臂尾轮虫培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轮虫生产性培养过程中接种密度、投饵量、水质、轮虫生长和营养强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接种密度在用单胞藻培养时应为10~30个/ml,用酵母培养时20~50个/ml;酵母投喂量0 3~0 35g/百万,投喂量不宜过大;酵母投喂的轮虫使用前2d最好用单细胞藻类强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指出了营口地区轮虫自然资源发生的区位优势,分析了营口地区独特的生态条件,同时对轮虫的种类、产生轮虫水域的水质情况、饵料组成及其轮虫的商品特点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轮虫是一种良好的动物性天然饵料,繁殖最适温度为20℃~25℃,春秋季易出现高峰,在渔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单产量的增加,池塘负荷越来越大,养殖环境明显恶化。在天津各区县相继出现了因轮虫大量繁殖而造成的泛池,致使大批量成鱼死亡,给渔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武清区大黄堡,上马台等乡镇更为严重。一、轮虫出现的主要原因1.水体老化,有机质含量过多;2.放养比例不合理,轮虫得不到合理利用;3.因干旱缺水,渔民经常蓄注河、渠等底层水(渗透水),这样可能蓄入大批量虫卵。二、水体…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轮虫养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轮虫是工厂化育苗期的优良饵料,对加快鱼、虾、蟹幼苗生长与提高幼苗变态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养殖轮虫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稳定的特点.轮虫广泛生长在村庄周围废弃闲置坑塘,过去未被开发利用,如今的这些闲置坑塘变成了"聚宝盆",因此,当地沿海渔民又称它为"水黄金".十几年来,我区沿海地区针对轮虫的养殖特点,依托当地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工程,因势利导,在"小"字上做文章,把轮虫的养殖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渔区渔民增收致富的一种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了轮虫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轮虫室内人工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水鱼、虾、蟹等海水养殖品种人工养育过程中,轮虫作为重要的前期动物性饲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稳定、充足的轮虫供应是育苗成功的重要保证。目前轮虫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式:室外土池培养和室内水泥地培养。比较而言,室外土池培养具有生产费用低、产量大等优点,但受季节、水  相似文献   

14.
轮虫危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轮虫各种危害的分析,阐述了轮虫危害的作用机理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营养丰富等特点,现已成为鱼、虾、蟹类人工育苗不可缺少的优良动物性饵料,且在生产中需求量很大,特别在近几年来的河蟹育苗中,由于育苗时间较早,野生轮虫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提高育苗成活率,降低成本,笔者结合省内外轮虫室内高密度培养实践简要总结如下,供育苗同仁参考。 1 培育池  相似文献   

16.
褶皱臂尾轮虫的室内规模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伟 《河北渔业》2006,(2):59-60
轮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动物饵料,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培养,在多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人工微粒饵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但作为生物活饵料,轮虫在控制水质、提高幼体成活率等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轮虫个体微小、组织柔软,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较强烈,同时体表覆盖有角质层,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技术,难以切出完整的切片。通过对传统制片技术的改进,可以使标本接近自然状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依据淡水轮虫的营养需求特性,以豆浆为基础饵料,鱼油、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饵料添加剂,搅拌均匀后投喂。3种添加物质各设定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共设计9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黄豆91.9g、鱼油8.0g、维生素C0.1g和维生素E0.0g为最佳饵料配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池塘放养密度不断加大,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底质进一步恶化,加上环渤海地区水体盐度低,致使轮虫大量繁殖,给水产养殖带来巨大危害。针对这种情况,就轮虫的生态习性、危害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淀山湖轮虫多样性及生物量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轮虫种类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轮虫密度和水温、叶绿素a的关系。经鉴定,共发现轮虫53种(属),优势轮虫包括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晶囊轮虫属Asplanchna spp.、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椎尾水轮虫Epiphanes senta等,优势种的密度之和分别占当年度轮虫总密度的87.2、82.8和82.8%。3年轮虫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14ind/L和2.94mg/L,2005年3月份St6轮虫密度高达11700ind/L。轮虫密度(ind./L)和生物量(mg/L)季节分布一致,均为春季(4862和5.45)>秋季(2300和3.45)>夏季(1773和1.88)>冬季(940和0.45);在水平分布上,表现为湖心高、进水口和出水口较低、处于网围养殖附近的St3轮虫密度最低的变化趋势。各站点3年平均H为2.27(变幅为2.08-2.50),Marglef指数D平均为2.3(变幅1.1-3.8)。淀山湖轮虫密度和水体中的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回归方程为:轮虫密度(ind./L)=521.6+64.11Chl.a (µg/L)(r=0.634, 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