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梨树腐烂病又叫臭皮病,主要发生在主干或主枝上,在春天树皮上发生大块水渍状病斑,病疤起初呈水渍状红褐色的肿块,病疤边缘仍似好皮,压挤患部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腐烂时发出甜味和酒糟味。后期病疤凹陷呈黑褐色,并且生出小瘤状物,树皮随即开裂。病部到后期干缩下陷,并且发生龟裂,病部表皮有许多黑色小点粒,当空气潮湿时,顶部生出淡黄色丝,即孢子角。病菌在树皮的病疤上越冬。春天气温暖和时病疤扩展最快,旧病疤逐渐扩大,并且发生许多新的病班。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开始产生黄色孢子角,这时病疤多已腐烂,并迅速扩展…  相似文献   

2.
一、症状: 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至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按时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成层红褐色,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表皮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将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传染源除侵染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果实上病斑症状为暗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发病部位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病果表皮易剥离。  相似文献   

3.
梨树腐烂病又叫臭皮病 ,在我国各梨产区都有发生。发病后常引起全株死亡 ,对生产影响很大。主要危害主干、主枝及侧枝上的向阳面及枝杈部。在大树上以表皮光滑的 3年生以上大枝最易发病 ;在幼树上 ,两年以上细枝也能发病。1 症状及发病规律在发病初期 ,病斑稍隆起 ,呈水渍状 ,红褐色 ,用手压可下陷 ,并溢出红褐色汁液 ,散发出酒糟味 ,以后病部逐渐凹陷、干缩 ,在病健部出现龟裂 ,表面布满黑色小点 ,当空气潮湿时 ,从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 ,早春树体萌动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并随雨水传播 ,…  相似文献   

4.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一种弱寄生真菌侵染性病害.潜伏期病菌在病疤和树皮死组织内,在树皮的破伤处侵染为害,引起树皮腐烂,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在乌兰察布地区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栗疫病、栗胴枯病。发病轻者树干局部染病 ,造成树势衰弱 ,影响成花结果 ;重者树干上大面积溃烂 ,整株很快死亡。一、病  状板栗干枯病主要危害成年栗树的主干及主枝 ,少数在枝梢上也引起枝枯。早春树液流动后 (3月底 4月初 )开始发病 ,病症发生于枝干皮层 ,初期为红褐色病斑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赤褐色病斑 ,最后包围枝干 ,并纵向发展。病部组织松软 ,呈水渍状隆起 ,有时阴雨天气自病部会流出黄褐色汁液。撕破病皮可见内部组织呈红褐色水渍状腐烂 ,有酒糟味。发病中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凹陷 ,并在树皮下产生黑色…  相似文献   

6.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干腐病的药液1、苹果树肉腐烂病症状苹果村腐烂病症状发病在枝干上,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溃疡型和枝枯型。溃疡型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水溃状肿起,开始时病斑较小,以后逐渐扩大。树皮上的病斑木本表面组织松软,用硬具或是指甲按挤能压出黄褐色的汁...  相似文献   

7.
梨树疫腐病又叫疫病,黑胫病。此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是一种毁灭性病害。1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鸭梨幼树主干基部,砧穗接口以上,病部树皮呈黑褐色,形状不规则,从表皮发病到木质部。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病部组织坏死,干缩下陷,病健交界处龟裂,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形成层被破坏,全树死亡。病树1年生枝衰弱,树冠外围叶片背面变红、变褐、变薄以至变干、脱落。2发生特点梨树生长季均可发病,5月~6月扩展较快,为害较重。5年~10年生初结果树易发病。树盘高湿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大水漫灌,造成积水时间过长,发病较重。树干基部嫁接口、冻伤、机械伤…  相似文献   

8.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是北方水果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苹果腐烂病侵害幼苗、幼树、结果树后,枝干皮层组织腐烂死亡,形成暗色病疤,病疤扩展至环割树干、树枝时,病部以上的大枝或全株就会枯死。苹果被害,病部变软,略带酒糟味。防治腐烂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树势,增强果树的抗病力。增强树势,要从幼树开始,加强果园的肥水管理,防止病虫害严重危害,铲除果园内的杂草。结果树要及时修剪,适当疏花、疏果,平衡果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克服大小年现象。二是清理果园,消灭或减少病菌来源。园内的病枝、死树及时锯掉、烧毁。三是及时刮…  相似文献   

9.
我省苹果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病虫害较为突出,现将苹果几种主要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一、苹果树腐烂病。此病主要危害树皮,造成树皮腐烂。主干、主枝和枝稍剪口处发生较多。二、三年生小枝感染后,春季展叶不久或花落后,病枝枯死,叶片黄落。严重时,可造成死枝死树。树皮染病后变红褐色,稍膨胀,组织松软,用手压之即下陷,破皮并流黄褐色汁液,有酒糟气味。后期失水干  相似文献   

10.
1 症状特征 杨树烂皮病主要危害干和枝条,破坏韧皮层,病斑多发生在芽痕、节疤、皮孔、冻伤、灼伤、虫伤、机械伤处,有干腐和枯枝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和树干分权处,病部初期为暗灰色,水渍状,微隆肿,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之有水渗出,以后病斑失水下陷,出现散生的黑色疹状突起(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突起点溢泌桔红色卷须(分生孢子角),幼树及一些光皮树种有明显的病斑,粗皮树种病斑隐蔽在老皮下发展,由树皮裂缝放射孢子角,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即引起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1.
1 病原菌 是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此病菌的寄生性很弱,只能在死亡或垂死的组织上生长繁殖。病菌先对活细胞或组织分泌毒素使其致死,然后菌丝扩展进去。病菌对树体健康的苹果树不易造成危害。2 病状及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结果盛期更易发病。枝干各部位均能发病,但以主干、大枝、枝杈部位发病较多。初期病部树皮上出现淡褐色病斑,病部组织柔软,水浸状,皮层呈湿腐状,有酒糟味,病皮极易剥离。以后病部干缩下陷,变成黑褐色,表面有许多突起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12.
1 腐烂病的症状杨树腐烂病 (valsasordida)又称烂皮病 ,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 ,表现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1.1 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 ,大枝及树干分杈处 ,发病初期为暗褐色水渍状斑 ,略肿胀 ,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 ,用手压之有水渗出 ,以后病斑失水 ,树皮便干  相似文献   

13.
梨树腐烂病俗称臭皮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近年来果农称它是不治之症,事实并不如此,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此病的防治工作上取得了成功经验. 现将我们对该病防治的两点做法,介绍如下: 1涂汞消毒腐烂部,黄泥涂沫巧治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等原因,杨树烂皮病(腐烂病)发生逐渐严重。这种发病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林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应当引起政府和林业部门高度重视。1发病症状烂皮病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发病后皮层腐烂失水、下陷、龟裂,有酒糟味皮层纤维分离如麻状,形成层与木质部剥离,当病部包围一周时,其上部整株枯死。该病1a发病2次,气温在7℃以上时,开始发病,温度超过28℃和11月以后病斑发展停止。2发病原因2.1与树木栽培及品种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从上到下,提倡大苗栽植。移植苗过大移植时根系受伤,…  相似文献   

15.
<正>1核桃腐烂病核桃腐烂病又称烂皮病、黑水病,主要是金黄壳囊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新疆核桃主要病害之一,在新疆核桃主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树木的枝干部位。1.1病症核桃腐烂病发病初期病斑为凸出暗灰色椭圆形,两头略尖,按压有黏稠泡沫状液体渗出,危害严重时黏稠液体变为黑色并从病变树皮裂口中大量流出,树皮会出现酒糟味。病变树皮水分散失,会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当达到一定湿度时,从斑点中间溢出红色或橘红色的胶状物(分生孢子)。当病害发生在核桃树主干时,病害树皮干后呈黑色且发亮,难以剥落。  相似文献   

16.
梨树腐烂病 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树皮,造成腐烂。症状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重者大量枯枝和死树。  相似文献   

17.
赤峰地区杨树烂皮病的突发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是危害杨树枝干的危险性病害。该病是由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s)所引起,该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或遭受日灼伤、冻伤、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林木。发病初期在树皮上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微隆起,而后树皮腐烂变软,流出具酒  相似文献   

18.
杨树烂皮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由于树种单一 ,气候异常 ,杨树烂皮病(腐烂病 )发生逐渐严重。据沛县森林病虫害防疫站调查 :1997年全县发病死亡率 0 2 % ,1998年死亡率为 0 7% ,1999年死亡率 1 3% ,2 0 0 0年死亡率2 7% ,个别地段农田林网死亡率高达 2 5%以上。这种发病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 ,严重威胁着林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应当引起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1 发病症状烂皮病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发病后皮层腐烂失水、下陷、龟裂 ,有酒糟味 ;皮层纤维分离如麻状 ,形成层与木质部剥离 ,当病部包围一周时 ,其上部整株枯死。该病 1a发病 2次 ,气…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沛县杨树烂皮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由于树种单一 ,气候异常 ,杨树烂皮病(腐烂病 )逐渐严重 ,据沛县森防站调查 :1997的全县发病死亡率 0 .2 % ,1998年死亡率为 0 .7% ,1999年死亡率 1.3% ,2 0 0 0年死亡率 2 .7% ,个别地段农田林网死亡率高达 2 5%以上。发病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 ,严重威胁着林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应当引起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烂皮病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发病后皮层腐烂失水、下陷、龟裂、有酒糟味 ;皮层纤维分离如麻状 ,形成层与木质部剥离 ,当病部包围一周时 ,其上部整株枯死。该病 1年发病 2次 ,气温在 7℃以上时 ,开始发病 ,温…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7—1989年4月在惠民县孙顶村果园将大蒜去皮捣碎,加入适量食醋(含醋酸5%)调匀,涂刷于果树病疤上,防治效果明显。涂药方法有二,一是刮除病疤涂药,先将当年发生的病疤刮除,并扩至健皮1cm,深达木质部,然后涂药;二是将病疤皮纵横划伤数道,道间距为0.5—1cm,并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