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实象甲又称栗实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此虫分布很广,遍布世界各个板栗产区,在我国分布亦很普遍,是各产区的重要果实害虫。以幼虫蛀食果实,被食果实形成坑道,虫粪堆积其中,被害果实极易腐烂,丧失食用价值或发芽能力,损失极大。除了危害板栗之外,此虫尚危害锥栗、茅栗、栓皮栎、麻栎等。通过我们近几年对该虫的试验与观测,现将栗实象甲的形态特性、生活习性与无公害防治技术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2.
栗实蛾是栗实的重要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栗实象甲又称栗实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此虫在陕西镇安县分布广,是该县板栗的重要果实害虫。以幼虫蛀食果实,被食果实形成坑道,虫粪堆积其中,被害果实极易腐烂,丧失食用价值或发芽能力,损失极大。除了危害板栗之外,此虫尚危害锥栗、茅栗、栓皮栎、麻栎等。通过笔者近几年对该虫的试验与观测,现将栗实象甲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4.
栗实象甲又称栗实象鼻虫(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属鞘翅目象甲科害虫。此虫分布很广,遍布世界各个板栗产区,在柞水县分布亦很普遍,是板栗的重要果实害虫。  相似文献   

5.
娄福贵  房佩刚  张吉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32-2932,3089
2005~2006年,进行赤眼蜂防治栗实蛾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赤眼蜂防治板栗栗实蛾,平均防治效果达64.23%,平均虫食率降低25.72%,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方法简便、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等特点.实施该技术,每公顷可挽回经济损失1 046.25元.  相似文献   

6.
栗实象鼻虫,又称栗实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此虫在山阳县分布很普遍,是板栗的主要果实害虫。以幼虫蛀食果实,被食果实形成坑道,虫粪堆积其中,被害果实极易腐烂,  相似文献   

7.
宋祥玲 《现代农业》2010,(11):28-29
<正>长期以来,栗实象鼻虫、栗实蛾、栗疫病等病虫害一直威胁着栗树生产。因此,摸清和掌握病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情况,是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栗实象鼻虫(Curclio dvdidi Fdirmaire)属于鞘翅目,象甲科,象甲属。在丹东地区危害较为严重,一般年份被害果实占20%~30%,严重时果实被害率达60%以上,被害果实失去食用价值。为了找出防治栗实象鼻虫的最佳时期和防治方法,宽甸板栗试验站多年来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7个板栗园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3.532 3+1.071 0m,Taylor幂模型为lgv=0.591 3+1.130 4 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栗实蛾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栗实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4.532 3/m+0.071 0).  相似文献   

10.
栗实象甲在驻马店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栗实象甲是板栗在栽培过程中危害板栗果实最严重的一种害虫,近几年,在板栗栽培中虫果率达30%~40%,严重影响了坚果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收入,为了控制该害虫的发生,进行了防控,效果良好,旨为彻底防控栗实象甲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王忠祥 《新农业》2006,(7):25-25
板栗是凤城地区主要经济林树种,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有些栗园栗实象鼻虫为害比较严重,每年栗实被害率30%~40%,严重时达70%,影响了板栗的产量和质量,给板栗经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治栗实象鼻虫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药剂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栗实象鼻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板栗又名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且营养非常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也非常好,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栗实象(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学名栗实象鼻虫,又叫栗实象甲,属鳞翅目,象虫科。该虫是当前我国秦岭板栗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咬食嫩叶、新芽和幼果,幼虫蛀食果实,一般果实危害率为25—40%,受灾年份高达70%以上,严重威胁板栗  相似文献   

13.
土壤肥力对栗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土壤肥力与板栗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与栗实的水分含量呈负相关,交换性Mg含量与板栗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速效P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土壤中其它因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板栗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高建华 《新农业》2008,(5):25-26
一、栗实象鼻虫 1.为害症状幼虫在栗实内取食子叶,并将虫粪充满蛀孔内.被害栗实完全丧失食用价值,严重时栗果被害率50%以上,对板栗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对板栗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高效低毒的生物源农药。[方法]用Potter喷雾法测定6种生物源农药对2种害虫的室内毒效,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2种害虫的防效。[结果]室内毒效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处理组栗实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83.3%,小蛀果斑螟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3%、86.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他4种药剂苏云金杆菌、皂烟液剂、烟碱液剂和茶皂素在室内和田间对2种害虫的防效均低于80%,防效较差。[结论]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具有较好的室内毒效和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防腐灵( 复配杀菌剂) 对栗实黑腐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均为100 % ,并能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3 年的防治试验表明,防腐灵对栗实病害的防效(71 .2 % ~93 .7 % ) 明显优于退菌特(14 .9 % ~65 .7 % ) 。  相似文献   

17.
栗实蛾〔Laspeyresia splendana(Hübner)〕室内饲养观察、田间调查和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夏秋季,该虫卵期(3.6±0.4)天,幼虫期(12.5±1.5)天,蛹期(9.4±1)天,成虫产卵前期(3.5±0.5)天,成虫寿命(10±2)天,完成1个世代需(30.5±4.5)天。卵散产,平均每头雌虫产卵(50±10)粒,孵化率为93%。幼虫6龄,食料不足时可转果危害,每头幼虫蛀食栗果1~4个,成虫无趋光性。在粤东栗区1年发生6~7代,以幼虫在落地栗壳、树干等处越冬。第一代田间发生量极少,第2~6代幼虫取食果柄、蛀食栗果,造成严重危害。毒死蜱和杀虫单等杀虫剂对该虫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栗实象甲又叫栗实象鼻虫,是栗产区主要的栗实害虫,最近几年也开始为害北方的蒙古栎。由于其具有隐蔽钻蛀的危害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对南方板栗栗实象甲的防治研究比较多。本文综述了栗实象甲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不同防治手段,为北方蒙古栎栗实象甲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分布与危害栗象又名板栗象鼻虫、栗实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国内各板栗产区均有分布。寄主主要是栗属植物,以及榛、栎等。以幼虫为害栗实,发生严重时,栗实被害率可达80%,是危害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幼虫在栗实内取食,形成较大的坑道,内部充满虫粪。被害栗实易霉烂变质  相似文献   

20.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发病率高达95%,感病指数达82.5。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栗实减产,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rdastrum castaneae。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份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次,防治效果可达92.4%。表3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