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4 梨园地上管理技术 4.1 整形 4.1.1 Y形(倒“人”字型) 适宜于株行距为1.5m×3.5~4m的高密度园。干高40~50cm,树高2m,冠径2.5m,树形长方形。主枝两个,主枝间夹角70°左右,主枝与地面夹角50°~60°,主枝上均匀分布大小结果枝组。 4.1.2 多主枝开心型 适宜于株行距为2m×3.5~4m的中密度园。干高50cm,树冠为半圆形,在主干以上30cm范围内,向四周均匀分布4个主枝,向外斜生。主枝与地面夹角40°,其上均匀分布大小结果枝组。  相似文献   

2.
为使银杏能在庭院及果园正常开花结果,现将其雌雄株区分特征示之如下,以供参考。 1 看树冠 银杏雄株树冠稍瘦,且成形较迟;雌株树冠宽大,顶端较平,成形较早。 2 看夹角 银杏雄株主枝与中于间夹角小;雌株主枝与中干间夹角较大。 3 看叶裂刻 银杏雄株叶裂刻较深,常超过叶的中部;雌株叶裂刻较浅,未达叶的中部。  相似文献   

3.
银杏性别早期鉴定有多种方法 ,现将两种农村较为适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 形态鉴定法1看主干与主枝夹角。雄株主干枝较直立向上 ,分枝夹角为 3 0度左右 ;雌株主干枝分枝下垂平展 ,夹角为 5 0度左右 ;2看落叶。雄株落叶晚 ;雌株落叶早 ;3看叶形。雌株叶缺刻浅且比雄株叶小些 ,雄株则正好相反 ;4看树冠形态。雄株树冠形成晚些 ,枝条较少而细弱 ,层次清晰 ;雌株树冠形成早 ,枝多且粗壮 ,层次较杂乱 ;5看枝条长短。雄株枝条短 ,一般只有 1~ 2 cm;雌株由于多年结果不断延伸 ,长度在 1 0 cm左右 ;6看花芽。雄株花芽大、饱满 ,顶部稍平 ;雌株花…  相似文献   

4.
<正>1李树生产常采用的三种树形结构1.1自然开心形无中心干,主干高30~50 cm,其上着生3个相互夹角为120°的主枝,层内距10~15 cm,各主枝与主干夹角35~45°,主枝两外侧生1~2个侧枝。1.2细长纺锤形树干高50~60 cm,冠径3 m左右,中心干上着生10~12个主枝,主枝与中心干夹角为70~90°,向四周轮生,无明显层次区分。各主枝间距  相似文献   

5.
沈慧 《落叶果树》2014,(1):65-65
东西向保护地栽培桃,常用的树形有开心形、纺锤形和“Y”形。南部2—3株一般采用主干较矮的开心形,北部因空间较大常采用纺锤形。开心形定干高度30-40cm,抽生新梢后,选留位置适当的3个培养为主枝,三主枝间的夹角为120°,每个主枝上留lO个左右的副梢作为结果枝组,  相似文献   

6.
大樱桃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树形特点.主干高50~80 cm,株高3~3.5 m,冠径2.5~3.5 m.具有中心干,中心干可直可弯,其上水平着生15~20个单轴延伸、交错排列的主枝,各主枝与中心干夹角为70°~90°.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整个树体从外围到内膛、从顶部到底部光照良好.该树形管理方便,易早期丰产.  相似文献   

7.
银杏是异花授粉植物 ,雌雄不同株 ,雌雄株搭配不当会造成授粉不良 ,这是许多银杏园产量低的主要原因。银杏雌雄搭配的合理比例为 2 0∶1或 2 5∶1。但银杏在开花前很难区分性别 ,这对银杏的栽培十分不利。银杏性别早期鉴定有多种方法 ,但大多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 ,现将 2种农村较为适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供选用。1 形态鉴定法  1)看主干枝夹角。雄株主干枝较挺直向上 ,分枝夹角为 30°左右 ;雌株主干分枝下垂平展 ,夹角为 5 0°左右。 2 )看芽、叶分化时间。雄株花芽分化早 ,落叶晚 ;雌株花芽分化迟 ,落叶早。 3)看叶形。雌株叶缺刻浅且…  相似文献   

8.
1 高光效树形建立及修剪技术 选健壮大苗建园,栽植株行距3 m×4 m,定干高度70~80 cm,当年萌发3~5个新梢,选留3个方位好、夹角为120°的新梢作为主枝培养,其余新梢留3~5片叶反复摘心.7月上旬开始牵引新梢,与主干呈30°,保持主枝先端优势.第1年冬季修剪,剪去3个主枝延长枝先端的1/3~1/4直至充实部...  相似文献   

9.
正桃树Y字形(图1),也叫二主枝开心形。该树形结构简单,成形早,结果早,树体通透性好,果实分布合理,便于机械化操作,易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是目前桃树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树形。1树形结构Y字形桃树主干高度40~50厘米,主干上端选留两个与行向垂直相对生长的主枝,两主枝夹角70°~80°,主枝上着生结果枝组和结果枝,不再配备侧枝。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8,(12):49-50
1轻剪缓放,开大角 对主干和主枝上1年生枝和结果枝组要多留,20厘米留一个,只对强旺和过大的疏除,并且要轻剪,连年缓放(不短截),主枝角度要达到80°~90°,主枝上的结果枝要垂直于主枝。  相似文献   

11.
以光能合理利用为依据,根据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和大田试验观测,研究分析果树主枝角度对光能利用的影响及层间距大小对主枝见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的主枝与中心干夹角愈小,对光能利用愈合理,主干形和高纺缍形相当于一个主枝的窄冠树形,是利用光能最合理的树形。若果树有多个主枝,主枝与中心干的夹角应在彼此不遮光或少遮光(小于30%全光)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同级主枝与中心干(或地面垂线)的夹角应相同或相近,层间距的大小与主枝长度及角度有关,可通过计算得出。  相似文献   

12.
刘鹏 《山西果树》2011,(2):57-57
1丛状形 这种树形多用于中国樱桃。树体结构特点是没有主干和中心干,由地面直接分生出3~5个主枝,主枝上再分生出6~7个侧枝,侧枝开张角度50°~60°。主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和结果枝。这种树形整形容易,树体矮小,结果早,早期丰产,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13.
1开心矮化修剪 采用“低、拉、剪、开心”整形修剪法,不留中心干,高度控制在2.5m以下,三大主枝按方位角120°伸展,主枝基角40°左右。主干高60cm左右。每一主枝两侧配置3个副主枝,第一副主枝分枝点离主枝基部1.5m左右,同侧副主枝间距1m左右。主枝、副主枝两侧配置侧枝,同侧侧枝间距70cm左右,侧枝是全树的主要结果部位。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倒“人”字形树体结构特点,详细介绍了该树形管理的关键技术:注意主从分明,主枝强大;注意变两主枝90°夹角为50°夹角;注意修剪以夏剪为主;注意大、中、小枝组的排列顺序;注意两大主枝及各侧枝均应保持单轴延伸.  相似文献   

15.
罗凌云 《广西园艺》2006,17(2):36-37
银杏实生树幼年期长,种后二十多年才能开花结果.笔者为了探索银杏早结丰产技术,进行了银杏高位主干、主枝嫁接,第二年有部分植株开花,第三年结果率达80%,第四年结果率达100%,第五年株产达5~8 kg,达到了速生早结丰产的目的,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多地区实践应用证明,苹果小冠开心形树形简单易学,效果良好,很受果农的欢迎。对我国早期丰产密植苹果园的中后期改形与管理,建造新树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现将四主枝中干小冠开心形的构建与管理介绍如下,供参考。1四主枝中干小冠开心形树形结构主干高度1.0~1.2m,树干(主干与中干)总高度2.0~2.5m。中干上着生4个主枝,且呈错落十字状排列,主枝间方位角为90°左右,垂直角为60°~80°;主枝  相似文献   

17.
<正>1 Y字形干高20~30cm,两主枝基本对生,其夹角一般为80°~90°,不配备侧枝,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2主干形干高30~40cm,中心干上直接着生大型结果枝组。苗木60cm处定干,选留生长健壮、东西向延伸的两新梢作为永久骨架枝,角度50°~60°,中央干长到60cm时摘心。在总高度1.2~1.5m范围内均匀培养6~8个螺旋上升的永久性结果枝组。  相似文献   

18.
柿树生产过去一直沿用稀植大冠栽培,结果晚,产量低。近年我们经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在我区万荣、永济等地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了3年见果(比旧法管理提前2~3年挂果),5~6年进入盛果期,一般情况下6年生每667m2产量达560kg。现将柿矮化密植整形修剪技术简介如下。  柿矮化密植栽培以山西省南部地区的桔蜜柿和磨盘柿为主。行株距4m×3m。树形采用改良纺锤形。干高50cm,基部有3个主枝,层内距约25cm,主枝与主干夹角70°~75°。在主枝以上近40cm中干上着生8~…  相似文献   

19.
柑桔“肥害”一例及其产生原因湖南邵东县魏家桥乡冷水村柑桔场有成年温州蜜柑1300多株,1994年采果后施复混肥3000多kg,施后全园桔树普遍产生黄化枯枝,像火烧一般,有400多株树枯死,600株树仅保留主干、主枝,仅300株树保存有少量绿叶。199...  相似文献   

20.
满红 《烟台果树》2013,(2):56-56
株行距2~2.5m×3~3.5m适宜自由纺锤形,株行距2.5~3.0m×3.5~4.0m适宜改良纺锤形。1自由纺锤形1.1树体结构干高80~100cm,树高不超过3m,错落着生10~15个主枝。主枝粗度不超过主干的1/2。主枝间距20~30cm,无明显层次,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主枝角度70°~80°,全树主枝下大上小。1.2保持中心干优势定干高度可适当提高,干高80~120cm。若定干低,中心干延长枝生长势强,侧生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