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杜绍华  卜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31-7632,7655
[目的]对枣树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及其SDS-PAGE单向电泳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对枣树5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和影响SDS-PAGE单向电泳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改良丙酮沉降法提取出的蛋白质杂质较少,条带数量多且清晰,同时通过研究确定了一套适用于枣树蛋白检测的SDS-PAGE凝胶制备及电泳方法。[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枣树与枣疯病植原体的互作机制提供了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姜科植物蛋白水平遗传多样性。[方法]分别采用TCA/丙酮法、Tris-HCl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益智叶片蛋白并进行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分析,获得最佳蛋白提取方法。采用最佳蛋白提取方法提取7种姜科植物的蛋白并进行SDS-PAGE分析和数据统计,用软件NTSYS对姜科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剂盒法为最佳蛋白提取方法,SDS-PAGE结果表明,7种姜科植物中共检出蛋白条带52个,其中共有条带14个和多态性条带38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73.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种姜科植物可分为4类,聚类结果与姜科植物的种属相关但并非严格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姜科植物的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表明姜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蛋白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姜科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野生偃麦草为试验材料,选取冬季、春季和夏季的偃麦草根茎,提取全蛋白和非质体蛋白,通过对3个时期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发现全蛋白中有冬春季节特有的两条蛋白多肽,分子量分别是52 ku和26 ku,其中52 ku在非质体蛋白电泳谱中出现。同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冬季非质体蛋白提取液具有将冰晶生长修饰为六角形的能力,说明偃麦草非质体蛋白内含有抗冻蛋白,而52 ku蛋白可能为抗冻蛋白。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适宜茅苍术叶片蛋白提取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一套方法,采用直接提取法、三氯乙酸(TCA)-丙酮法、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丙酮法、Tris-饱和酚法提取茅苍术叶片蛋白,用Bradford(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结合提取时间、蛋白终产物的颜色等,在SDS-PAGE电泳结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直接提取法、TCA-丙酮法、Tris-丙酮法、Tris-饱和酚法提取所得蛋白含量分别为28.916、61.291、50.558、92.558 mg/g。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直接提取法电泳条带有8条,TCA-丙酮法有7条,Tris-丙酮法有11条,Tris-饱和酚法有14条,表明Tris-饱和酚法提取的蛋白种类最多。Tris-饱和酚法更适合茅苍术叶片的蛋白提取,为茅苍术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适用于抱茎独行菜和独行菜种子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的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为研究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组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4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种子总蛋白,测定和分析蛋白产量和SDS-PAGE电泳图谱。【结果】TCA/丙酮提取法获得蛋白量较多,杂质少,电泳条带多且清晰;裂解液提取法蛋白的产量最高,有拖尾且杂质多;Tris-HCl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的蛋白产量低,杂质少;裂解液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蛋白在SDS-PAGE电泳时易产生高丰度蛋白的干扰。对比TCA/丙酮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SDS-PAGE图谱,发现有6条蛋白差异条带。【结论】TCA/丙酮提取法提取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效率高,纯度高且杂质少,可用于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分析;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SDS-PAGE电泳的差异谱带可为甄别两种独行菜种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适用于抱茎独行菜和独行菜种子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的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为研究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组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4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种子总蛋白,测定和分析蛋白产量和SDS-PAGE电泳图谱。【结果】TCA/丙酮提取法获得蛋白量较多,杂质少,电泳条带多且清晰;裂解液提取法蛋白的产量最高,有拖尾且杂质多;Tris-HCl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的蛋白产量低,杂质少;裂解液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蛋白在SDS-PAGE电泳时易产生高丰度蛋白的干扰。对比TCA/丙酮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SDS-PAGE图谱,发现有6条蛋白差异条带。【结论】TCA/丙酮提取法提取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效率高,纯度高且杂质少,可用于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分析;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SDS-PAGE电泳的差异谱带可为甄别两种独行菜种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青稞幼苗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处理对青稞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并利用SDS-PAGE电泳检测干旱对供试青稞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及其与干旱胁迫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时间干旱胁迫下,旱地紫青稞、大麻青稞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干旱胁迫增强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在长时间干旱胁迫下,2份材料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增强逐渐降低;对干旱胁迫4 d的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发现在55 ku处有1个蛋白或1组蛋白为干旱诱导蛋白。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植物叶片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酚法)和优化双向电泳各试验环节,建立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采用优化后的酚法进行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IEF蛋白上样量150μg,SDS-PAGE采用12.5%T凝胶,电泳结束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Melanie 7.0软件分析后得到约274个可分辨蛋白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植物叶片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酚法)和优化双向电泳各试验环节,建立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采用优化后的酚法进行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IEF蛋白上样量150μg,SDS-PAGE采用12.5%T凝胶,电泳结束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Melanie 7.0软件分析后得到约274个可分辨蛋白点。  相似文献   

10.
以脱脂脱酚葡萄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液浸提法对籽粕中蛋白质进行提取,确定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88℃、浸提液pH值11.5、料液比1 g∶25 m L、提取时间130 min,该条件下蛋白提取率达到83.5%。结合蛋白提取液性质,设计了一套可行的葡萄籽蛋白质纯化方案,初步确定了纯化方案中几个关键点的工艺参数。利用SDS-PAGE电泳对纯化前后的样品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发现样品蛋白中主要存在4种蛋白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0、37、19、17 ku,纯化后4种蛋白亚基占总蛋白的相对含量为91.5%。  相似文献   

11.
从柞蚕蛹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核蛋白,利用SDS-PAGE法对它进行分离,并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核蛋白CREB进行初步鉴定.核蛋白经电泳分析出现了7条主要的蛋白质谱带,其分子量分别为118,90,55,50,41,20和13 ku.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核蛋白与CREB抗体发生了较强的结合反应,在41 ku位置附近出现了清晰的反应条带,推测其可能为柞蚕的CREB蛋白.  相似文献   

12.
聚乙二醇胁迫下甘蔗根系蛋白质差异表达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采用含100 g/L聚乙二醇(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干旱胁迫对甘蔗幼苗根系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4 h胁迫过程中稳定存在的新增蛋白条带为44.5 ku,可能是应答干旱胁迫的主要新增调节蛋白;57.1和29.0 ku蛋白条带在24 h处理期间相对表达量变化活跃,胁迫初期57.1 ku蛋白条带显著增加,29.0 ku蛋白条带显著下降,胁迫过程中出现起伏变化;而62.7、40.4与48.2 ku蛋白条带在PEG胁迫早期相当长时间保持稳定,后期才出现显著增加与下降;PEG胁迫14 h处理蛋白质条带变化最活跃,新增蛋白分子质量为44.5 ku;消失蛋白分子质量为25.5、18.9 ku;而分子质量为81.8、48.2、38.0、29.0 ku的蛋白条带表达量下降。甘蔗根系蛋白质在响应PEG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变化可能与甘蔗PEG胁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应用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分离株灭活菌苗免疫健康家兔,制备兔抗大肠杆菌高免血清。对该大肠杆菌菌体裂解产物进行SDS-PAGE并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该菌株与稀释一定倍数的兔高免血清反应,产生3条特异性带,其中约33ku蛋白为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对其进行电洗脱纯化,得到单一条带的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猪肺炎支原体(Mhp)、鸡毒支原体(MG)膜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化学成分,为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分别采用SDS-PAGE、免疫印迹、高碘酸雪夫染色(PAS法)和高碘酸一硝酸银法对Mhp232株和MGFMF4株膜蛋白的分子量范围、种类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鉴定膜糖蛋白的数量与种类。Mhp膜蛋白分子量在30~250ku之间,有12条带;MG膜蛋白分子量在25~200ku之间,有29条带。免疫印迹表明,Mhp中46ku膜蛋白具有免疫原性;MG中56ku膜蛋白具有免疫原性。PAGE电泳表明,Mhp有5条带,MG有12条带。PAS法鉴定膜糖蛋白,Mhp有1条带,MG有2条带;高碘酸一硝酸银法鉴定膜糖蛋白,Mhp约在相同位置出现1条带,而MG显示7条带,表明此法的灵敏度高于PAS法。  相似文献   

15.
2种野生岩生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作为研究材料,并以目前最常用的护坡植物狗牙根作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下2种野生岩生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丛毛羊胡子草、金发草和狗牙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各处理温度下丛毛羊胡子草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金发草和狗牙根,并且3种草可溶性蛋白含量12月高于8月;3种草12月蛋白质SDS-PAGE分析表明,丛毛羊胡子草蛋白质条带数最多且条带着色深,金发草次之,狗牙根蛋白质条带数最少且条带着色浅。[结论]3种草种中,丛毛羊胡子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茶树不同抗寒性品种间保护酶类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其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其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S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作鉴定茶树抗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提取蛋白法和SDS-PAGE技术分析了青海省11个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组成以及清蛋白、球蛋白亚基的差异.结果表明:蚕豆蛋白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和其他蛋白组成,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存在一定的变异,其中清蛋白和球蛋白是蚕豆蛋白主要组成部分,占总蛋白的75.08%.不同基因型蚕豆的清蛋白和球蛋白亚基存在一定的差异,蚕豆清蛋白亚基由97、66+67、63、50、45、38+41、22ku等7个基本亚基组成外,还有96ku特异亚基;球蛋白亚基由63、56、52、47、22ku等5个基本亚基组成外,还有46ku的特异亚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茶树品种的抗寒机理,在前期抗寒性茶树品种筛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强抗寒性、中抗寒性和弱抗寒性茶树品种各2份,分别比较了其秋季新梢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抗寒性相关酶的活性,并对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强抗寒性茶树品种的秋季新梢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弱抗寒性的茶树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有一定关系,CAT、SOD和PPO活性及丙二醛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因此,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茶树品种或资源新梢抗寒性强弱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拟南芥Ran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产物的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方法扩增Ran2cDNA完整的编码区序列,构建pTYB2-Ran2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R2566,经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及存在形式。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26ku与预期的理论值一致,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纯化、破碎变性、复性及PBS透析,得到纯度较高的表达蛋白(Ran2)。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Bunge)中的蛋白质及其功能,通过金属离子螯合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得到一种新蛋白(AmPR-10),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AmPR-10在SDS-PAGE上的分子质量为17.2 ku,凝胶过滤层析测得分子质量为32.6 ku,说明其为同源二聚体。糖蛋白染色显示为糖蛋白,总糖含量为13.7%,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其中含有73%阿拉伯糖、15%葡萄糖、微量的果糖和一种未知糖;N-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与病程相关蛋白家族PR-10中黄羽扇豆L1PR-10.1C同源性高达80%。同时,AmPR-10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纯AmPR-10的核糖核酸酶比活性为74.11 U/mg,这点与一些PR-10蛋白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