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岭天蚕属大蚕蛾科一化性珍惜物种,以卵态幼虫越冬。将天蚕种卵在4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护,研究天蚕种卵的不同的保护方法、保护温度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温度在-2~-16℃的范围内冻害,各区组的孵化率:低温库内-2℃区组孵化率为74.6%,自然雪埋-16℃区组孵化率为73.8%,室内自然-14℃区组孵化率为73.6%,冰箱低温-4℃区组孵化率为73.2%;孵化率分别相差0.8%、1.0%和1.4%。平均孵化率为73.8%。确定种卵在20~23℃、相对湿度70%的环境条件下孵卵期为20d,孵化期为15~17d。本研究为人工养殖适时收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栗蚕驯养技术研究--栗蚕卵耐寒性与发育温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栗蚕卵的耐寒性和发育温度进行测定与分析,其结果为栗蚕越冬卵的过冷却点为-32.2℃±2℃,结冰点为-29.2℃±2.2℃,发育起点温度10.2℃±0.6℃,孵化有效积温为181.7℃±11.6℃,从而制定出栗蚕卵越冬保护技术和栗蚕卵暖种技术,为栗蚕驯养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岭天蚕是一种珍惜的野生物种,研究该物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开发利用纤维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采用低温保护天蚕种卵,探讨南岭天蚕种卵的耐寒性及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岭天蚕种卵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可抵御-22℃的低温。不同的保护温度对孵化率有显著的差异性,当保护温度超越胚胎的生理界限时,胚胎将会因冻害而死亡,影响孵化率。对南岭天蚕种卵的保护温度,可确定在以0℃为中心,0℃±5℃具有安全性,不会产生冻害。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掌握肉鸽种蛋人工孵化的技术参数,本实验研究孵化温度分别在37.5℃、38.0℃、38.5℃条件下,湿度分别为孵化期50%-55%、出雏期55%-60%和孵化期55%-60%、出雏期60%-65%两种情况下的种蛋孵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湿度条件下,孵化期温度为38.0℃时肉鸽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37.5℃和38.5℃组(P0.05)。孵化温度为38.0℃,相对湿度在孵化期为55%-60%、出雏期为60%-65%,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大蟾蜍卵孵化的温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蟾蜍卵的孵化率、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有效积温和蝌蚪成活率,将产出当天的大蟾蜍卵采集回实验室,分别置于5个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下孵化,观察和测量记录卵的孵化率、孵化后3 d蝌蚪的成活率、体长及每个温度下卵的发育历期。光照周期设为14L∶10D。结果表明:温度对大蟾蜍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孵化后3 d蝌蚪的成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0℃下孵化的蝌蚪在2 d之内全部死亡;温度对大蟾蜍卵孵化后3 d蝌蚪全长的影响极显著(F=55.592,df=4,N=50,p<0.000 1),大蟾蜍的卵孵化后3 d蝌蚪的全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应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化法算得的大蟾蜍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0.35℃、68.64℃/d和0.15℃、69.29℃/d。  相似文献   

6.
1983年5—6月在乌尔逊河乌兰泡对凤头鸊鷉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凤头鸊鷉没有领域性。在该地有两个产卵高峰期,相隔近20天,可能是迁徙批次不同所致。窝卵数大多为4枚。卵的纵径与横径之比约为1.5∶1。雌雄两性参加孵卵(两性均有孵卵斑)。有较好的护卵行为:离巢时要把卵遮盖好,还有拟伤行为以保护巢和卵。巢和卵一经触动就弃巢毁卵。孵卵温度38—39℃。孵化期23—26天。胃的大部分容积被自身腹羽所占据,食物主要是鱼,虾、甲虫等动物性食物。  相似文献   

7.
在16~32℃范围内的7个温度下测定了温度对北京油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与北京油葫芦各发育阶段均成直线相关.卵和若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13.86℃、12.96℃,有效积温常数分别为199.9d·℃、789.9 d·℃.成虫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产卵量在24~28℃条件下最高,平均可达1400粒/雌.同时在卵孵化过程中,低温能帮助解除滞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蚕种浴消后,冷藏就成为蚕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因越年蚕种入冬后接触一定程度的低温,蚕卵内的胚胎就会逐渐解除滞育成为活性卵,若活性蚕卵感受到10℃以上的温度,胚胎便会逐渐发育以至孵化.如果将越冬后的蚕种在自然温度中保护,而此时正是冬春之交,气温忽高忽低变化较大,最后导致胚胎发育极不整齐,甚至孵化较早,蚁蚕因没有适熟桑叶而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越冬后的蚕种孵化过早,促使蚕卵孵化齐一;同时又能根据生产需要,准确预测催青后的收蚁日期,随时调节养蚕日期,从而能更好地加强生产的计划管理;因此,越冬后的蚕种必须要在适当的时期进行冷藏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温湿度对虫草蝠蛾卵孵化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温湿度和2种低温恒湿条件,保存一定时间后测定孵化率。结果表明,虫草蝠蛾卵适宜的孵化温度为12℃、湿度为65%,孵化率85.8%,发育历期为28 d;在低于4℃条件下保存7 d后卵孵化率则降低。由此说明,温湿度对虫草蝠蛾卵孵化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及孵化温度对花斑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采用5、7.5、10、12.5、15℃低温储藏和20、26、32℃诱导孵化相结合方法对花斑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低温不适合储藏花绒寄甲卵,其会致使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低温(7.5~15℃)都可以用于储藏花绒寄甲卵,储藏70 d内,不会降低卵活力,孵化率与对照(未低温处理)差异不大;储藏70 d内,储藏时间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诱导孵化的温度对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存在显著影响,同一低温储藏的卵,20℃条件下的孵化率最高,与26℃、32℃下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总体上,20℃条件下的孵化高峰期为8~12 d,26℃的高峰期为7~11 d,32℃的高峰期为5~8 d;同一天内卵的孵化率与孵化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早上的孵化率极显著高于中午和傍晚。花斑花绒寄甲卵的最佳储藏温度为10℃,最佳孵化温度为20℃,储藏时间应在70 d内,在此条件下,孵化期为5~14 d,孵化高峰期为8~12 d,即卵卡应在取出后5~8 d释放于林间。野外释放卵卡也应在平均气温达20℃时释放,此时卵的孵化率及寄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狮头鹅种蛋孵化期间失水率、蛋温变化等基础数据及其对孵化率的影响。[方法]对孵化期的狮头鹅种蛋进行称重,并测定孵化期内蛋内温度和蛋壳温度的变化,分析气孔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失水率不仅影响孵化率,而且影响雏鹅质量,孵化第6、15、24和28天种蛋最佳失水率分别为3.28%、4.75%、9.48%和14.22%。随着胚龄的增加,蛋壳表面温度相对稳定(37.32℃→37.17℃→37.37℃→36.83℃),而壳内胚胎温度上升较快(37.75℃→39.22℃→39.82℃→40.62℃)。蛋壳气孔数量显著影响胚胎发育。蛋形指数影响孵化率,但不影响受精率。[结论]降低湿度、严格选蛋、孵化中后期加强凉蛋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鸭盲肠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caecumalis sp.nov虫卵孵化所需的最适温度和光照,设置每天室外日照3h、不同室温(28~36℃、20~28℃、10~20℃、0~10℃)以及在27℃恒温、无光照条件等5个试验组进行虫卵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室温28~36℃组和室温20~28℃组的虫卵发育较好,其孵化率分别为27.5%和25.2%,孵化时间分别为14d和21d;室温10~20℃组的虫卵发育较差,其孵化率为5.1%,孵化时间为28d;室温0~10℃组虫卵不发育;而27℃恒温、无光照条件组,虫卵发育差,毛蚴多死亡,孵不出毛蚴。试验表明鸭盲肠杯叶吸虫虫卵发育的适宜条件为20~36℃,每天日照3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因素对蚱蝉卵室内孵化率的影响规律,优化卵孵化的技术参数。[方法]采用L16(45)正交重复试验设计,以卵孵化率为指标,考察温度、pH、光周期和盐度4因素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结果]光周期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4因素的搭配组合优方案为A3B3C3D2,即温度30℃、盐度25%、光周期L12∶D12和pH=6条件下蚱蝉孵化率表现较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蚱蝉卵室内人工孵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Diapause eggs of Bombyx mandarina Moore from Wujia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rtificial hatching of B. mandarina Mo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instant treatment with hydrochloric acid (HC1, specific gravity 1.065-1.075) for 5 rain under 46℃. After the B. mandarina eggs were cold stored at 5℃ for 40 days,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HC1 (specific gravity 1.092) for 6 minutes under 47.8℃. For the B. mandarina eggs that were stored at 25℃ for 28 d and then cold-stored at 5℃ for 0-100 days,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HCI (specific gravity 1.092) for 6 rain at 47.8℃. The longer the cold storage period, the higher was the hatchability. Acid treatment on diapause eggs of B. mandarina for 6 rains at 47.8℃ with hydrochloric acid (specific gravity 1.092) before hatching in spring could obviously shorten the hatching stage and increase the hatchabilit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温度、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时间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探讨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和光照时间。[结果]不同温度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率及蝌蚪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20℃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此时其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且孵化时间较快,随着温度升高孵化速度加快,但孵化率与蝌蚪成活率明显下降。25℃下不同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孵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每天24 h光照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光照时间。[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中华大蟾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种禽、种蛋和孵化条件对孵化率的影响。种蛋属于内在影响因素,种禽通过种蛋对孵化率起间接影响;孵化条件属外在影响因素。要提高种蛋孵化率,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孵化条件下,RF系番鸭种蛋的种蛋重、蛋形指数、蛋壳气孔数和相对失重率对孵化率有明显影响.蛋重75~84g,孵化率高达83.5%~85.1%;蛋重低于75g或高于85g,孵化率明显下降,分别为75.8%和72.10%~78.70%.蛋形指数1.34~1.37孵化率高达81.00%~86.80%;小于1.33或大于1.38其孵化率下降至61.5%~66.7%和71.4%~75.8%.番鸭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增大,二者呈强正相关(r=0.98),平均初生重占种蛋重62.0%~65.0%;孵化过程中,在同一胚龄绝对失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10=0.90,r24=0.94,r33=0.92),而相对失重较为稳定;正常出雏的胚蛋在孵化第10、24和33天时相对失重率分别为4.57%、10.5%和14.20%,相对失重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胚胎致死.经检剖测定一照和三照死胚蛋、毛蛋(啄壳后死胚蛋)和健胚蛋的蛋壳气孔数,健胚蛋气孔数平均为77.3个cm-2,明显高于死胚蛋和毛蛋的气孔数47~61个cm-2.  相似文献   

18.
催青过程中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华  冯江  黄小云  郑克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7-8518,8535
为了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将蚕卵放置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催青,通过对比研究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室温催青经过10 d完成,孵化率90.0%以上,温度大于30.0℃的催青时间是8 d,孵化率只有60.0%~70.0%。在其他催青标准相同条件下,空气湿度在70.0%~80.0%的孵化率比湿度在90.0%以上的要高。室温19.9~24.5℃,1日孵化率高,催青效果好;在相同温度下,湿度在70.0%~80.0%1日孵化率较高。蚕卵催青过程中温度设置在19.9~24.5℃,湿度保持在70.0%~80.0%,蚕卵孵化率最高,达98.3%。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