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切割果蔬的防褐与护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割果蔬亦叫半加工果蔬,属于净菜范畴,它是指新鲜水果与蔬菜经过清洗、整修、去皮、切分等步骤,用塑料薄膜袋或以塑料托盘盛装,外覆塑料膜包装,供消费者食用或餐饮业使用的果蔬鲜食加工产品。1.切割果蔬的防褐就切割水果、蔬菜而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褐变,褐变会严重影响果蔬外观。褐变现象不仅存在于果蔬,也普遍存在于许多食品中。一般情况下褐变反应有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等两种。(1)酶促褐变即在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类氧化和抗坏血酸氧化下果蔬的褐变。褐变发生必须同时有多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和氧气。要阻止酶促褐变的发生,就必须对以…  相似文献   

2.
果蔬加工贮藏中的酶促褐变现象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蔬的褐变是困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一大技术难题,实践证明单独使用一种褐变抑制剂效果不太理想,通过探索不同物质控制褐变的机理,利用彼此的增效协同作用进行抑制剂的复配,能够达到更有效地防止果蔬褐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Intelligence Interface Study and Realize Based on EP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果蔬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的原理,综述了果蔬加工中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静 《保鲜与加工》2014,14(4):49-52
酶促褐变是导致果蔬组织褐变的主要原因,控制酶促褐变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果蔬采后褐变的发生。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酶促褐变控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果蔬食品的褐变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生产实际,对果蔬食品产生褐变的机理及其控制途径进行探讨。通过遗传学途径,培育果蔬新品种,使之不含易氧化变色物质,增强其天然抗褐变性,是控制果蔬褐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种防褐变试剂对香蕉片进行护色实验,详细研究了柠檬酸、抗坏血酸、偏重亚硫酸钠和NaCl等在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浸泡处理时间下对产品的防褐变效果。研究发现,质量分数0.05%的偏重亚硫酸钠和质量分数1.6%的NaCl溶液抗褐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The Bodywork Dimension Precision Control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综述了有关荔枝果皮褐变机理与防褐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荔枝果皮褐变的生理基础与防褐保鲜技术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将可用于食品的几种防褐变剂在梨破碎时加入,观察其对梨浆和梨鲜榨汁的防褐变效果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曲酸、氯化钠和氯化钙均是较好的防褐变剂.果浆脱气可减缓其褐变;减小果汁及果浆与空气接触面以防止褐变.  相似文献   

9.
问:怎样对MP果蔬进行有效的保鲜、防褐?   答:MP果蔬是国际上给予切割果蔬的一个简洁的名词.所谓切割果蔬是指将新鲜果蔬进行分级、清洗、修整、切分、保鲜和包装等一系列处理后,使产品保持生鲜状态的制品,这类果蔬也称之为净果、净菜.……  相似文献   

10.
果实褐变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果实酶促褐变的特性、发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机制,综述了引起果实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和防止果实褐变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褐变果蔬品种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国内外针对食品褐变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根据条件不同,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而非酶促褐变又可进一步分为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和多元酚氧化缩合。影响褐变的因素众多,酶促褐变的影响因素包括底物种类及浓度、酶的活性、氧气、温度和pH等;影响非酶促褐变的因素因具体反应不同而异,其中温度和pH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基于褐变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褐变的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两者的联合使用。指出当前果蔬贮藏和褐变防治技术面临着能耗较大、成本较高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展望了褐变防治技术应以物理防褐变技术为主,辅以必要的化学技术处理,并应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和新抑制剂的挖掘上。  相似文献   

12.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物理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述了目前采用物理方法(包括温度控制、氧气控制、高压处理和辐照处理)控制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银耳多糖对鲜切果蔬褐变的抑制作用,以古田银耳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银耳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果蔬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蔬硬度为指标研究银耳多糖对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褐变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银耳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g/mL),浸提温度80 ℃,预浸提时间60 min,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6.83%;与空白组(以蒸馏水代替银耳多糖)相比,冷藏3 d时,采用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银耳多糖处理的鲜切苹果和鲜切土豆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是空白组的0.44倍和0.66倍,硬度是空白组的16.00倍和3.20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空白组的1.81倍和1.76倍,褐变度是空白组的0.27倍和0.64倍。银耳多糖具有较好的抑制鲜切果蔬褐变的能力,可以降低鲜切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褐变度,提高果蔬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硬度,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果蔬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控制鲜切果蔬酶促褐变添加剂类型及应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所周知,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流通与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完整的果蔬,也有超过50%的损失是由酶促褐变造成的。由于鲜切加工会人为地造成果蔬细胞破裂,使酚类化合物与多酚氧化酶(PPO)的区域性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和底物接触,使得褐变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冷害是采后果蔬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对果蔬的贮藏品质及商品价值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冷害对采后果蔬叶绿素含量及果蔬褐变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旨在为采后果蔬冷害的深入研究与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果蔬切割加工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切割条件对果蔬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以及加工与保鲜过程中微生物污染、褐变机理及营养成分变化作了叙述.提出了切割果蔬产品的质量控制、防止褐变发生及延长保鲜期的具体方法,并对果蔬切割与保鲜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果皮是果蔬最直观的品质性状,也是衡量果实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角度叙述了果皮颜色变化的原理.简述了果皮色素抗癌、抗氧化等保健功能和目前常见的3项天然色素提取工艺.总结了果皮褐变机理和生长调节剂对果皮褐变的调控效果.今后可将新型复合包装材料与褐变抑制剂相结合的手段用于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目前调控黄...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褐变的原因有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加工中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综述了马铃薯酶促褐变的特性和褐变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在生产中抑制褐变可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如水洗、热处理、酸处理、添加褐变抑制剂等,抗褐变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块茎易受到损伤引发褐变,褐变会对其营养、感官品质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不同马铃薯品种材料抗褐变能力存在差异,本研究拟测定27份不同马铃薯种质材料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强度、褐变指数和煮后褐变4个褐变相关指标,综合分析以实现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抗褐变能力的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 27份材料可分为4种类型,第1类高抗褐变,包括09306-82和13041-52,它们4项指标均能满足抗褐变材料的要求;第2类抗褐变材料,包括延薯4号、Q8、12-1、春薯3号、19-1、14018-142、大西洋、龙薯12号、威芋5号、丽薯6号、春薯5号和早大白,它们的褐变相关指标存在个别明显不足;第3类中度褐变材料,包括09001-136、中薯5号、龙薯4号、东农310、青薯9号、15-1、云薯505、BF006、闽薯1号和黔芋8号,其抗褐变能力弱;第4类是易褐变材料,包括春薯6号和费乌瑞它,它们不具有抗褐变能力或抗褐变能力非常差。筛选的高抗褐变和抗褐变品种(系)可以作为鲜食抗褐变马铃薯育种材料,为马铃薯净菜加工提供品种支撑,易褐变材料可用于马铃薯褐变机制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多酚氧化酶(PPO)是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关键酶。在有氧条件下,PPO能够催化酚类化合物产生醌,而醌能够进一步通过与细胞内大分子聚合反应产生色素物质沉积在损伤组织表面,从而发生酶促褐变。酶促褐变导致植物组织表面发生褐变,并伴随着果蔬产品营养及感官品质的下降,是果蔬等农产品加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深入了解多酚氧化酶基因对今后抗酶促褐变品种的培育以及分子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综述从PPO基因与酶促褐变的关系、基因表达模式、蛋白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在茄科类植物上的研究进展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作物抗酶褐变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