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不仅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其护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配电线路点多面广,且线路长、设备多,电网结构复杂,长期处于露天状态,线路故障原因也复杂多样,降低配电线路故障率一直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保障电力的可靠运行是电力部门的重要任务,如何尽可能减少配电线路故障,是供电企业面临的难题,文章从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关防范措施,希望能对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配网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和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线路装设分段器和线路间的“手拉手”供电方式已非常普遍。10kV配电线路保护同输电线路相比有很多特殊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电力需求也随之增加,这给供电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供电压力,在供电公司的供电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配电线路,由于配电线路具有点多、面散、范围广、线路长、所处环境条件差等特点,这些都成为了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隐藏因素,同时也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文章主要对导致配电线路出现运行故障的因素以及相关的维护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降低农村电价,一是管理,二是降低线损.降低线损是降低电价的技术保证.本文着重对影响农网线损的有关技术问题及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做些探讨.l 线路电压降过大.原因:导线截面过小,电压降和功率损失过大.解决办法:(1)更换导线或调整供电区,控制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迂回.(2)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用电负荷的中心,使较大的电流只通过较短的线路即可到达用电地点.(3)适当提高供电电压.线路的功率损失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电压提高5%,功率损失将减少9.3%.(4)控制供电电压偏差.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相似文献   

6.
绥中县山区的配电线路始建于6 0年代 ,线路状况很差 ,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 ,0 .4 k V供电半径都超过 1km,大部分 L J— 16的导线已破股老化 ,存在相当大的不安全隐患 ,线损率居高不下 ,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次国家投巨资进行农网改造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提高供电质量 ,降低线损 ,即达到安全、经济、合理供电。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山区的农网改造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改善供电网络的布局和结构 :原线路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 ,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 ,供电布局没有规划 ,低压台区的选置都不…  相似文献   

7.
城乡电网改造后,各供电企业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得到改善,供电可靠性电有所提高.但多数县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为:35 kV变电站布点较少,多数仅一回进线,没有形成双电源环网供电;10 kV线路,特别是农网线路基本上都是单电源树状结构,线路断路器数量少,还有部分油断路器在继续运行;0.4 kV系统,配电设备技术标准低,线路布局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村10kV配电线路采取中性点不接地“三相三线”供电方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线路损耗,增强了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降低了跳闸率。  相似文献   

9.
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村10kV配电线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三相三线”供电方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线路损耗,增强了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降低了跳闸率。但采用“三相三线”供电方式的农村10kV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严重影响了变电设备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0.
农用6—10kV配电线路事故原因分类周新明河北省磁县电力局(056500)农用6—10kV配电线路是目前我国县级供电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农村供电的繁重任务,它具有线长、面广、负荷分散、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等诸多特点。本文通过对某县28条6-10k...  相似文献   

11.
配电线路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商河县供电公司的具体情况,结合商河县供电公司输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中农村10 kV线路的分布情况,从配电网中的重要区域入手,优化网络结构,分步实施。先对部分配电线路进行自动化改造,最后覆盖全网,建立一套高水平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从而达到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在辐射供电方式的10kV配电线路中加装熔断器,与站内出线保护配合,实现对线路的分段保护,配合对线路的综合治理,可以达到减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产生"低电压"现象的原因造成10 kV配电线路末端"低电压"主要原因是电源点分散、线路长、供电半径大、线路主干线径细、所带负荷大等。造成配电变压器"低电压"主要是配电变压器处于超出10 kV线路供电半径的末端,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过长、线径普遍过细,超负荷运行;配变无功补偿能力不足,造成功率因数低,致使部分用户端电压偏低。  相似文献   

14.
信宜市配电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10kV、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为100kVA、35/0.4kV,低压配电装置设在配电室,再由配电室经低压电缆辐射至用户。随着经济的发展,10kV、35kV直配线路的负荷不断增大,供电半径也随之加大,分支线路增多,造成线路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线路故障频繁。查找具体故障点所在的分支和故障点则非常困难,少则几小时,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条10千伏配电线路,当导线规格及供电距离一定,所带负载对称且功率因数相同,在满足同样线路电压降百分数条件下,当负载沿线路分布方式不同时,线路的供电能力也有所不同.负载沿线路分布大体有四种方式:1、线路终端带集中负载;2、负载沿线路均匀分布;3、负载沿线路按等差数列递增分布;4、负载沿线路不规则分布.  相似文献   

16.
伍斌 《农村电工》2014,(2):33-33
<正>10 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输送的终端,直接面对用户,一旦故障,影响面大,且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率和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笔者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其故障的处理。1 10 kV线路跳闸故障处理1.1判断原因跳闸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大风造成一些导体、半导体的轻质杂物挂到线路上,例如刮断的树枝、废弃的长录音带等;鸟害与放风筝或一些人为向空中乱抛的杂物落在导线  相似文献   

17.
1 我国配电网发展的基本状况我国配电网系统按传统概念分为城网和农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 ,部分地区农网与城网的差距缩小 ,但经济发达的程度差别还是存在。城网供电负荷相对集中 ,供电环境较好 ;农网供电范围较大 ,线路半径长 ,事故机率高且查找困难。近年来供电部门对配电网的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和更新 ,选用了新型的配电设备如真空、SF6 断路器 ,但新设备主要应用于变电所中 ,对事故多发的户外配电线路并没有太大改变。因此 ,为了提高整个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建立以配电线路故障自动隔离 /恢复供电为目标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农村电工》2007,15(5):36-37
目前,吐哈油田油井配电线路主要以10 kV电力架空线路为主,电网遍布新疆温米、鄯善、吐鲁番等各采油厂,电力线路长达300 km,地处戈壁滩,风力较大,经常出现供电线路针式绝缘子松动引起线路跳闸事故.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配电系统中,以架空配电线路为主,大多数配电线路是幅射状供电模式,具有电力负荷分散、负荷密度小、配电线路较长、分支线路多的特点。针对农村配电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该文针对农村排灌用电线路的特点,对供电方式、配电设备选取及线路敷设等方面的设计要求进行探讨,为排灌线路改造提供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