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巢虫又叫“绵虫”,是蜡螟幼虫,属螟蛾科。常见的有大蜡螟(Galleroa mellinella L)和小蜡螟(Achrois grisella Fabr)两种。一般出现于3—4月,晚上出来活动,雌雄蛾夜间交尾后,产卵于蜂箱的缝隙处或箱底的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先在蜡屑中生活,约二、三天后就上脾,若蜂群强大,蜡螟幼虫无法上脾。幼虫老熟后,以蜜蜂巢脾、蜂蜡为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3.
4.
用升华硫熏脾 ,然后用塑料薄膜封闭 ,预防巢虫效果较好。不仅能长期保存空脾不受虫蛀 ,还可用这个方法贮存成熟蜜和粉脾 ,供下年使用。但有时升华硫粉不易点燃 ,且不易充分燃烧。解决的办法是用固体酒精助燃 (餐馆吃火锅的那种燃料 ,一般副食品商店有售 )。切成碎块 ,放在升华硫粉中间 ,不仅容易点燃 ,且能充分燃烧。我们平时收集的赘脾、蜡屑及淘汰的老巢脾 ,应该随收集随化蜡。如果嫌这样做麻烦 ,也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全封闭的容器里。以前 ,我的家人总嫌化蜡后 ,锅不好刷 ,等到秋后一次化完 ,结果收集的蜡屑不仅孳生巢虫 ,而且蜡也被蛀掉不… 相似文献
5.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 ,俗称绵虫。在我地 5~ 10月 ,绝大部分中蜂群均受其危害 ,有的整框封盖子成为白头蛹 ,没有一只能健康出房的幼蜂。新法饲养的中蜂虽很难造成飞逃 ,但群势严重削弱 ,甚至无法维持原群生存 ,只有合并。采用紧缩蜂巢 ,新脾育子 ,淘汰旧脾、劣脾 ,勤搞箱内卫生等 相似文献
6.
巢虫(大蜡螟,又称绵虫)是与中蜂囊状幼虫病并列的2大中蜂病敌害之一。巢虫在中蜂蜂巢中隔内蛀食巢脾,使大批蜂蛹白头死亡,成为白头蛹。被巢虫危害的蜂群,轻者采蜜、育子能力下降,群势受到严重削弱;重则停止产卵,继而全群飞逃[1]。为防治巢虫对中蜂的危害,自1996年以来,我们在贵州省中蜂主产县、黔东南州中蜂野桂花蜜 相似文献
7.
<正>中蜂的封盖子脾一旦进了巢虫很难根治,弃掉则还有一部分幼蜂未出房太可惜,所以在夏末初秋之际除了要蜂多于脾外,勤扫蜂箱与换箱我认为不是最好的办法。勤扫蜂箱与换箱增加了饲养人的工作量和干扰蜜蜂正常采集,要想尽办法不让巢虫上脾,即使箱内有巢虫但上不了脾照样不能危害巢脾。这里有一种办法:不让巢框的任何部位,主要是框耳,与巢箱内壁直接接触。具体办法是把蜂箱前后箱身由上至下去掉6 cm宽内壁的1/2,如图1。买1条搞建筑用的角铁切割成2条3 cm宽的铁条板,长度以蜂箱内壁宽度为准。用直径4 mm的铁丝弯成上下5 cm长,宽度以垂直放得下铁条板为宜的卡子4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巢虫巢虫是严重危害养蜂业的害虫之一,尤其对中蜂影响大,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分为大蜡螟和小蜡螟2种。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北方地区小蜡螟发病较多,小蜡螟雌螟长9~11 mm,寿命可达25~30 d。白天隐藏于蜂箱、巢脾缝隙或箱外隐蔽处,夜间在巢内活动,常在箱底蜡屑中产卵。1只雌螟每分钟可产卵60~80粒,一生总产卵量200~1600粒。卵于1周后孵化成幼虫(巢虫),1~3 d爬上巢脾后,食量猛增,蛀食巢脾、蜜粉,钻隧道毁坏巢脾,咬伤、咬死幼虫,致使蛹不能封盖,造成所谓的白头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