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拔对桃儿七果实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海拔对桃儿七果实特性以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桃儿七野生资源,本研究以不同海拔(2400~2500 m和2900~3000 m)的野生桃儿七果实为材料,分别对果实特性、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桃儿七果实特性、活性成分积累以及组织间的差异性具有显著影响。低海拔果实开花期至成熟期的天数为111 d,较高海拔延长5 d,成熟期较高海拔提前13 d,低海拔果实的纵径、横径、干重、种子数量和千粒干重均高于高海拔,而纵横比则相反;低海拔果皮和果肉中可溶性糖、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显著高于高海拔;低海拔果皮70%和10%乙醇提取液的抑制率、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RAP值)以及果肉70%乙醇提取液的FRAP值分别显著大于高海拔。同一海拔不同组织而言,果肉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果皮,总黄酮和酚类含量则相反;在低海拔地区,果皮70%和10%乙醇提取液的抑制率和FRAP值分别显著大于果肉,而在高海拔地区,仅果皮70%乙醇提取液的FRAP值显著大于果肉。因此,较低海拔有利于桃儿七果实的生长与发育以及果实中可溶性糖、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桑椹的抗氧化作用与其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分析了25个不同品种桑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5个供试品种桑椹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分别为57.17~17.80 U/mL、84.5%~18.5%和2.33%~0.09%,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25个桑椹品种按系统聚类法可聚类为5大类群,分别包括2、11、2、6和4个品种。桑椹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其花色苷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 2和0.876 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桑椹的抗氧化能力与花色苷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筛选出连翘叶抗氧化的主要药效物质,探讨其抗氧化的作用效果。采用化学法、过氧化氢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损伤模型,以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和细胞抗氧化酶活力为指标,综合评价连翘叶中7种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 (FSA)、连翘酯苷B (FSB)、连翘酯苷H (FSH)和连翘酯苷I (FSI)成分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FSA、FSB、FSH和FSI可提高过氧化氢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经热图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发现FSA、FSB、FSH、FSI 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连翘叶中的FSA、FSB、FSH、FSI 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连翘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药效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不同地面覆盖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笔者在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大塘镇万家兴果疏专业合作社以4年生沙糖桔园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地面覆盖处理对沙糖桔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D即树盘覆盖黑膜具有调节土壤温度的“双重”效应,处理A、处理B和处理C在高温时均比对照沙糖桔树盘0-25cm深土层平均温度高;各处理沙糖桔树盘40cm深处的土壤湿度均高于对照;各处理覆盖后较覆盖前土壤营养元素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覆盖后较覆盖前处理A的土壤养分流失较其它处理少而有机质增加最多;不同地面覆盖处理对沙糖桔果实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但对果皮亮度、红色度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全园覆盖黑色地布是桂林地区沙糖桔园最佳的覆盖土壤方式。 相似文献
5.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6期《秸秆腐熟物覆盖对板栗园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作者张桂玲等)报道,以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和棉花秸为覆盖材料,覆盖质量均为5.0kg·m-2,以不覆盖为对照,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腐解物覆盖对板栗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及板栗产量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腐解物覆盖后除棉花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磷、全磷含量和非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果树》2021年第11期《不同土壤覆盖方式对都克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红弟等)报道,为研究不同土壤覆盖方式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北高丛蓝莓品种都克为试材,设置锯末、白色园艺地布+锯末、绿色园艺地布+锯末和黑色园艺地布+锯末4种土壤覆盖方式,以不覆盖任何材料为对照。 相似文献
7.
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紫一号桑树的桑椹鲜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冷冻、热风、远红外3种不同干燥方式,通过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桑椹花色苷、总黄酮、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变化,旨在为桑椹的深度研究与精深加工提供理论研究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桑椹干物质量和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差异较大,以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桑椹干果中的花色苷、总黄酮、总糖、还原糖等活性成分的保持率最高,损失最低,果形保持最好;而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的损失率则较高,对桑椹干果的综合品质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广东桑桑枝总黄酮含量测定及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桑枝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桑枝的药用功能,采用比色法对广东桑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季节桑枝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OH和O2-.清除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P<0.05)。分析结果还显示:染色体倍数性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无显著的影响(P>0.05);桑枝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9.
不同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明确桑树遗传因素对桑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101个桑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及其总抗氧化活力、清除.OH和O2-.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总抗氧化活力以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4 8、0.768 1和0.688 5。由此认为:桑叶的药用开发应加强桑品种资源筛选,桑叶总黄酮含量可作为桑叶药用品质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系统溶剂提取红芪,得红芪不同提取部位提取物,另取红芪水煎煮,得红芪全药水提物。分别采用苯酚-浓硫酸、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以D(+)-无水葡萄糖、黄芪甲苷、芦丁为对照品,测定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红芪、红芪系统提取水提部位、红芪全药水提物中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0.26%、79.76%、82.50%;红芪及其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系统提取部位、红芪全药水提物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4.164%、0.161%、0.124%、0.177%、2.174%、0.454%、2.560%;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389%、0.030%、0.032%、0.031%、0.345%、0.035%、0.474%。结论: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简单易行,结果可靠,可用于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总多糖、总皂苷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不同加工条件下桑椹膏在熬制过程中的糖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椹原浆为原料熬制桑椹膏,设置电磁炉加热功率为400 W、800 W,桑椹原浆与水的体积比为1∶1和1∶2,并组合为4组加工条件,检测分析不同加工条件下桑椹膏在熬制过程中的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4组条件下桑椹膏熬制过程中的总糖含量变化较小,葡萄糖含量不断升高,果糖含量则逐渐下降,除桑椹原浆与水的体积比为1∶1、加热功率800 W条件下熬制桑椹膏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高外,其余3组条件下熬制桑椹膏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差异较小;桑椹膏的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随着熬制时间的延长逐步下降。试验结果提示,在桑椹膏熬制过程中果糖要先于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过长的熬制时间会影响桑椹膏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加工条件以桑椹原浆与水体积比为1∶1、加热功率为400 W较佳,能较好地保持桑椹膏的营养与保健品质。 相似文献
12.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5期《根际注射施肥对渭北苹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酶、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吕丽霞等)报道,为探索根际注射施肥在苹果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覆盖秸秆和补播牧草对松嫩退化盐碱草地土壤盐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退化盐碱草地(pH 8.5)分别进行补播稗草(东饲1号和野大麦,同时分别覆盖0kg/m2、1kg/m2、1.5kg/m2、2kg/m2的粉碎玉米秸秆,以不覆盖秸秆+不补播牧草为对照,观测对下一年土壤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秸秆和补播牧草可以降低土壤Na+、Mg2+、HCO-3、SO2-4含量,增加土壤K+、Ca2+、Cl-含量,土壤化学性质得到一定的改善。覆盖秸秆1.5kg/m2同时补播野大麦与对照(不覆盖秸秆+不补播牧草)相比,土壤Na+、HCO-3和SO2-4含量分别降低了29.57%、45.48%和33.57%,Ca2+含量增加了36.97%,K+含量增加了1.7倍,改良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植物挥发油及活性成分与富马酸钠共同添加对湖羊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装有瘤胃瘘管的4头湖羊探讨植物挥发油及其活性成分和富马酸钠添加对湖羊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设4个处理,处理1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添加1g混合挥发油(牛至油、肉桂油、丁香油和柠檬油按等比例组成)与25g富马酸一钠,处理3添加0.5g混合挥发油活性成分(香芹酚、肉桂醛、丁香酚和柠檬醛等比例混合)与25g富马酸一钠,处理4添加1g混合挥发油活性成分与25g富马酸一钠。每期包括10d预试和8d正试验。结果发现,添加混合挥发油组和高量活性成分(1g/d)组显著提高了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了白球蛋白比(P〈0.05),但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而低量活性成分(0.5g/d)组则显著降低了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高量和低量活性成分组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了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但低量活性成分组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而混合挥发油组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添加1g/d挥发油或活性成分降低了白球蛋白比,而有提高球蛋白含量的趋势,1g/d活性成分还有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趋势,可能对湖羊肝脏有一定的影响;而0.5g/d活性成分降低了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可能有利于肝脏功能;添加挥发油不影响肾脏功能、机体脂肪和蛋白代谢,即添加挥发油对湖羊抗氧化能力影响有限,0.5g/d挥发油活性成分添加并未影响湖羊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16.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3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伊朗伊斯兰自由大学园艺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后水杨酸处理对红玛瑙樱桃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提高红玛瑙樱桃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人员用0(对照)、1和2mM水 相似文献
1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4.09.007),来自南非斯泰伦布什大学的Rebogile R.Mphahlele等人研究了果实成熟和种植位置对石榴果汁中黄酮、酚酸、维生素C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石榴富含对健康有益的化合物,石榴消费量逐步增长,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果树》2014年第5期《山地李园生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术新等)报道,选用11年生中熟品种贵阳李和晚熟品种皇家宝石李为试材,水平梯田栽植,梯田宽3m,株距3m。试验区果园沙性土壤,保肥、保水能力较差,肥力较低。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不同品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显示,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71~54.03 mg/g,总酚含量为68.31~188.19 mg/g,芍药苷含量为20.50~45.10 mg/g。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EC50)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牡丹叶聚为4类,按花株色系差异存在一定的聚类。研究表明,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10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土耳其阿塔图尔克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7个土耳其商业栽培的枇杷品种的理化特性、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供试的品种间大部分理化特性、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