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牡丹科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世界有156~166个属、4500余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1属,其中5个为特有属,有114种,其中72种为特有种。广东约有17属70种,种数占我国的61.4%。本科植物在园林中可采用孤植、丛植、片植、混植等方式应用。介绍了常见庭园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虎颜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等7种,观赏性较高的野生野牡丹科植物4种(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线萼金花树Blastus apricus、光萼肥肉草Fordiophyton fordii var.vernicinum、楮头红Sarcopyramis napalensis var.napalensis),从国外引进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宝莲花(Medinilla magnifica)等5种。发表了拍摄的多幅野牡丹科植物珍贵图片。  相似文献   

2.
野牡丹科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世界有156~166个属、4500余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1属,其中5个为特有属,有114种,其中72种为特有种。广东约有17属70种,种数占我国的61.4%。本科植物在园林中可采用孤植、丛植、片植、混植等方式应用。介绍了常见庭园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虎颜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等7种,观赏性较高的野生野牡丹科植物4种(棱果花Barthea barthei、线萼金花树Blastus apricus、光萼肥肉草Fordiophyton fordii var.vernicinum、楮头红Sarcopyramis napalensis var.napalensis),从国外引进栽培的野牡丹科植物宝莲花(Medinilla magnifica)等5种。发表了拍摄的多幅野牡丹科植物珍贵图片。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市主城区园林植物区系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主城区园林植物进行系统调查,从植物区系组成及园林植物丰富度角度对植物区系组成、植物区系的生境成分分析、各绿地的分布特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城市中心区—城郊接合区—城市郊区"的园林植物丰富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重庆野生植物种类中适宜园林栽培观赏和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具有很大的引种或开发潜力,且某些种类观赏价值极高,如展毛野牡丹、野菊花、火棘等。  相似文献   

4.
坑状浅沟侵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坑状浅沟作为浅沟与切沟的中间过程,深入理解它对于进一步认识切沟侵蚀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还没有见到相关的研究报道。以内蒙古高原的一个小流域为例。利用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坑状浅沟侵蚀的形态参数,探讨了坑状浅沟的相关特征,分析了坑状浅沟的坡度(S)和上有集水区面积(A)的关系(S—A)、侵蚀体积(V)和长度(L)的关系(V-L),以期能推动坑状浅沟侵蚀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隔坡沟状梯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定位观测与谐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北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坡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隔坡沟状梯田对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受降水和蒸散变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隔坡沟状梯田使土壤含水量序列增值增加,波幅减小,极值推迟,因而抗旱能力增强,此外,对隔坡沟状梯田改善土壤状况的机制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查理思  吴克宁  魏洪斌  曾佩慧  肖晓薇 《土壤》2023,55(5):1114-1121
土壤微形态方法已广泛运用在遗址土壤研究中,可解读其蕴含的古人类活动信息。本研究在仰韶村遗址土壤前期研究基础上,采集多处文化层以及古土壤层、表土层,通过比较土壤微形态和理化性质差异,判别古人类用火和培土行为。结果表明:(1)用火影响的土壤基质主要呈红棕色,其中炭屑散乱分布,铁质垒结形成物主要呈团块状、碎屑状。细粒质受到火烧作用影响,经化学反应形成的铁质氧化物覆盖其上,显示出弱干涉色特征,多为无分离b-垒结。(2)培土影响的土壤中可以识别出人工痕迹,如平整的孔道和刮擦痕迹,紧密的不同土壤垒结之间存在清晰平整的界线,表明土壤被压实。部分细粒质受到人为刮擦作用影响,呈现条纹状b-垒结。细粒质与粗粒质除包膜状和桥接状外,还出现填集状,这也表明土壤被压实。(3)发现贝壳和碳化植物等侵入体,土壤微结构呈现海绵状。总体而言,土壤的宏观特征和基本理化性状印证了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与古人类用火和耕作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7.
离体诱变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离体诱变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花药预培养36后,经500radγ射线辐照,加快了小孢子的出愈速度,对小孢子分裂启动的比率影响不大,对胚状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则有不利影响,其出愈率为25.3%,比对照37.1%低,但该处理产生的胚状体有一定的绿苗分化能力。在挑取花药前,穗子经500radγ射线辐照,不仅延缓了出愈时间,而且严重降低了孢子分裂启动的比率,从而使胚状体和愈伤组织的形成数大幅度下降,出愈率从对照37.1%下降到2.8%。  相似文献   

8.
针对叶脉状内通道深松铲内部结构的液体流速变化会影响深松铲的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效果的问题,该研究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并结合物理试验,研究了结构参数(内通道孔径、孔间距、孔数)和工作参数(主通道入口流速)对分支出口液体出流速度的影响。首先利用仿真方法开展单因素试验,优选出试验因素的水平范围值,其次开展Box-Behnken试验,以各分支出口液体出流速度最大值为目标值,对叶脉状内通道多分支出口管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取值,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分支出口流速之间的二阶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进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内通道分支出口孔径为6 mm、孔间距为110 mm、孔数为4、主通道入口流速为7 m/s。在此工况下,内通道分支出口平均流速为3.264 m/s。按最优参数组合条件对叶脉状内通道进行设计加工并进行相应的物理试验,试验结果为内通道分支出口平均流速2.971 m/s,与仿真结果的误差为8.97 %。由此,检验了叶脉状内通道结构优化设计的效果,同时为具有自润减阻与改良液层施的深松铲叶脉状内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菜苔小孢子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早熟菜苔(Brassica rapa ssp.parachinensis)品种油青四九为供体材料,研究了更新培养液和秋水仙碱分别直接处理分离的菜苔小孢子对胚发生频率的影响。分离小孢子先用NLN-17培养液32℃热激培养2d,换成NLN-10培养液后在24℃继续培养,比不换培养液直接用NLN-10培养液处理的胚状体产量明显提高,更新培养液并能改善胚状体质量。用秋水仙碱0.8mg/L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能明显增加胚状体产量,秋水仙碱浓度过高不利出胚和胚状体萌发。流式细胞仪(FCM)鉴定菜苔小孢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表明,有较高的自发二倍体率(70%)和四倍体率(8%),而其它多倍体和混倍体比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3种典型机械防沙工程措施实施后所体现的防护效益,通过风洞模拟试验,以敦煌黑山嘴地区的典型机械防沙工程为参考,对草方格与尼龙网格状沙障及阻沙栅栏的防风、固阻沙效益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方格与尼龙网格状沙障的布设均能有效降低风速,当指示风速为20 m/s时,1.5 cm高度的风速降低率分别达到82.5%与80.9%,同时极大地增加流沙地表粗糙度,显著影响当地的风速变化;此外,两者在不同高度对风速削弱能力差异明显;草方格与尼龙网格状沙障也深刻影响当地风沙流结构,其中草方格沙障的固沙能力主要体现在近地表;阻沙栅栏前后平均输沙率降低44.2%,同时对当地流场结构影响深刻。综合分析可知,草方格与尼龙网格状沙障防风、固沙效益良好,阻沙栅栏阻沙效益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机械防沙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同时对其他地区防沙工程布设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核农学报》2007,21(2):F0003-F0003
国家红萍资源圃:满江红俗称红萍,为蕨类与藻共生植物,具有固氮能力,是优良的绿肥、饲草植物,可用于污水净化处理,属于满江红科、满江红属,共有二个亚属,为三膘亚属和九膘亚属。三膘亚属共有4个种,分别为蕨状满江红、墨西哥满江红、卡州满江红和小叶满江红;九膘亚属共有3个种,分别为羽叶满江红、尼罗满江红和覆瓦状满江红。  相似文献   

12.
选用4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F、(7039,7040,282和5102)为小孢子培养供体材料,分别对小孢子胚在含草甘膦和盖草能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筛选出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其中,基因型7039和7040用于草甘膦筛选,282和5102用于盖草能的筛选。选取子叶期胚状体,在含0.006%的草甘膦及0.01%和0.02%盖草能的MS-2培养基上培养2周,不抗草甘膦和小抗盖草能的胚状体2周内变褐死去,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转绿。随后转绿胚状体转移至正常MS-2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直至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喷施0.25%的草甘膦液表明均抗草甘膦;而对植株喷施0.05%的盖草能液时,0.02%筛选出的植株大部分为抗盖草能,而0.01%筛选出的植株却大部分死去,表明用0.02%浓度筛选抗盖草能植株的方法更有效。用170mg/L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再生植株20和30h,染色体加倍率分别达到了34%和52%。  相似文献   

13.
浅谈有关节水农业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面临的水形势,阐述了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分析了节水农业发展的重点及农业水资源的基本状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节水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个良好循环的农业水资源环境,提出实现农业水资源良性循环的思路: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实施农业水资源管理一体化,是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促进农业水资源良性循环的关键,实现农业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是节水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用保守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结合RACE技术,分离到了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甲壳素脱乙酰酶(CDA)基因,并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并提交GeneBank(DQ538514)。研究结果表明:(1)总状毛霉CDA基因全长为1506 bp,包括67 bp 5’非翻译区,1357 bp阅读框以及82bp 3’非翻译区,3’非翻译区包含Poly (A) 加尾信号AATAAA。总状毛霉的CDA基因共编码448个氨基酸,在该基因中部还包含一个144氨基酸的多糖脱乙酰酶结构域,约占CDA基因全长的32%。(2)总状毛霉CDA基因与其它相近种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卷柄根霉(Rhizopus circinans)的CDA1和CDA2、鲁氏毛霉(Mucor rouxii)、卵形孢球托霉(Gongronella butleri)、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布拉克须霉(Phycomyces blakesleean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CDA1和CDA2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5%、58%、56%、56%、48%、39%、39%、17%和16%;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9.0%、57%、59%、55%、47%、30%、32%、18%、21%。表明CDA基因在不同的真菌中有较高的同源性。(3)根据总状毛霉CD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不同真菌的系统树,与采用经典分类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4)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验证了该蛋白质具有甲壳素脱乙酰酶完整的功能性结构,并包含一个含多糖脱乙酰酶结构域,两者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制备材料、酶液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种制备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原生质体的有效方法,并在双层培养基上初步实现了原生质体的再生,再生率可达24.9%。此外,还对原生质体的释放和再生方式进行了跟踪观察。原生质体释放有顶端、侧端和原位释放3种方式。原生质体的再生有2种方式,一种是原生质体一端突出形成酵母出芽状细胞;另一种是在原生质体一端直接长出菌丝。  相似文献   

16.
云贵高原区南昆铁路沿线溶洞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忠信  秦小林 《山地研究》1997,15(3):145-150,T002
云贵高原可分为高原面,阶状河谷和深切峡谷三种地貌区,基于对南昆铁路沿线的调查,总结各区的溶洞发育规律与铁路定线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5个松花型花椰菜杂种一代的小孢子培养研究表明,小孢子胎胚发生主要依赖于基因型,庆农65天的每花蕾胚状体产量最高,平均达15.5个。松花菜的胚状体萌发率一般在30%左右,并有效获得了大量的DH再生植株。冷击预处理能显著影响花椰菜小孢子的胚胎发生,但供体材料间存在不同的结果。结球期和开花结角期再生植株的生育期与育性出现较大分离,可育且能正常结角的比例约占全部小孢子再生植株的50%以上,因而不再需要加倍处理。  相似文献   

18.
大小兴安岭山区的水土流失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小兴安岭山区包括大兴安岭北端和小兴安岭的绝大部分,总面积19.72万km2,其中水土流矢面积3.52万km2。该区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区内的19个市、县均程度不同地存存着水土流矢,同以条带状、斑块状相对集中分布,具有层次性、区域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等特点。区内侵蚀形大多样,冻融侵蚀、面蚀、沟状侵蚀、重力侵蚀均有发生,年土壤侵蚀模数1000~2000t/km2,按此侵蚀速度,再用70~10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把全部黑土层侵蚀殆尽,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1生物特征与生长习性 国槐为落叶乔木,高15-25m,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5cm,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  相似文献   

20.
以彩叶芋叶柄薄层组织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2.0 mg,L BA 和0.05~0.1 mg/L NAA 的 MS 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发生。培养4周后,外植体形成瘤状愈伤组织。培养8周后,从愈伤组织分化出胚状体,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正常植株。经12周培养可再生出大量植株。组织学观察表明,其胚状体的发育和结构与典型单子叶植物合子胚的特点很相似。从一至几个细胞原胚、球形胚,至逐渐发育成棒状时,便开始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分化,即形成完整的胚状体。胚状体的发育不同步,因而在同一块愈伤组织上可见到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愈伤组织内部产生胚状体多于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