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内容:2011年1月《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向杂志订户赠送由淘彩园艺商城提供的洋凤仙或薰衣草春播花种(赠花种活动详见《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0年10~12期封二)。2011年2期《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将刊登这两种花的家庭栽培养护要点。请养花爱好者们从春天播种开始记录它们成长的点滴,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1993年第11期的“盆景欣赏”栏里登载了盆景《孤松盘桓》(榆附石)的图片,此盆景造型奇特,构思奇巧,可以看出制作者确实花了不少心血。但从整体效果看,依我愚见,仍有些欠缺。  相似文献   

3.
声明     
近日在网络论坛上有人冒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名义征稿,投稿邮箱和QQ也非《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官方邮箱和QQ。本刊在此声明:没有委托他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感谢《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给了我这次机会,使我成为今年最走运的《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读者,我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5.
改版随想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改版了!2011年是《中国花卉盆景》的改版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收获和热情参与的一年……《中国花卉盆景》在改版的同时推出了《读者意见调查表》。透过该表,我们分明看到了编辑部的决心。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改版开辟一条新道路,创建一个新文本。  相似文献   

6.
四、五两月,山东青岛、潍坊两市相继举行“花卉盆景、根雕、百鸟展览会”。《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和山东盆协筹备小组的同志前往祝贺,并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分别给两个展览会发去《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花卉报》和“盆景艺术”卡片两万余册(份),受到当地  相似文献   

7.
我今天能代表我们联邦德国的《盆景》杂志向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感到非常荣幸。联邦德国的《盆景》杂志比《中国花卉盆景》刚好小半岁。在《盆景》杂志工作的人有园林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盆景》杂志经常介绍盆景的剪接,造型方面的技术知识,也介绍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个人负责《盆景》这个刊物。据我们所知,在德国,  相似文献   

8.
诗三首     
猴年伊始,接读刚出版的《中国花卉盆景》杂志。那朱紫欲滴的花卉封面,那苍翠典雅的盆景封底,令人游目骋怀,这时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印象:戴着金边眼镜的老者,目光炯炯有神地射向远方。斯人也,正是《中国花卉盆景》的创办者苏本一,这本杂志,他20年后更加生机勃勃,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9.
在一年一度的报刊收订工作开始之际,笔者对兰州市38位读者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请他们畅谈对花卉类报刊的看法,结果有3种报刊受到一致好评,《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即是其中之一。这3种报刊是:《中国花卉报》(北京)、《中国花卉盆景》(北京)、《花鸟世界报》(广东)。兰州市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卉盆景》2014,(11):F0002-F0002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欣闻贵刊创刊30周年,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中国花卉盆景》自创刊以来已走过30年的风雨历程,发行数千万册,是一本极具特色的园艺科普月刊。由于杂志的权威性、实践性、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喜爱,对普及花卉盆景技术、技艺,推动花卉盆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爱花、养花,赏盆景、制盆景,相信《中国花卉盆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活动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中国花卉盆景》杂志94年第二期彩页中由扬州武静园供稿的题为《落落大方》枸骨盆景,从照片宏观上似觉此作还是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踏着冬日的暖阳,乘着和煦的春风,在全国人民喜迎马年新春,《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迎来30周年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全体同仁,  相似文献   

13.
盆景艺术     
我从事园林技术工作近30年,是《中国花卉盆景》忠实读者,培植盆景和摄影是我一生中的最大乐趣,每当看到刊出的精美盆景照片,就喜不自禁,并邀同事一起多次翻阅欣赏。这是我近几年制作的盆景,馈赠给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卉盆景》2014,(2):80-80
新年伊始,《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新任社长一行,走访了上海、江苏等地的盆景界名流,对盆景赏石界多名老盆景艺人和爱好者登门问候。这些很早就与杂志结下不解之缘的盆景界人士,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老读者。1984年底,一次因公外出,在火车上从乘务员手中购得一本《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创刊号。旅途中一口气读完。爱不释手。回来后,从1985年起,即从当地邮局订阅,每年不断,直到2013年。2014年因有创刊30周年庆祝活动,我想尽快得到更多消息,改由从杂志社直接订阅,可却不甚顺利,不知邮途中哪个环节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我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上看到一位上海花友拍的地涌金莲照片,见识了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卉盆景》接连两期(7、8月刊)刊登了卵石制作的山水盆景图片和文章,欣赏之余,心里象有块卵石压着很不舒服。作者还特意加了"制作要求"的标题,令人不解。一、中国山水盆景源远流长,内函精深。卵石山水盆景,历史短暂,是近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第4期彩页上,欣赏到方攸注制作的《翘首》和张虎、长颜制作的《不怕风吹浪打》。觉得两件作品在布局和题名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提出一管之见,供作者参考。一、《翘首》的题名和主峰表明,它是一件高远式山水盆景。制作此种盆景,必须用特写方式突出表现高昂向上的主峰,整体景观须相应集中,水平视野要适当缩小,这样才能较好地反映出盆景的主题意境。可是该盆景的构思布局却恰恰相反,选用了特长的盆皿,次峰、配峰、配石,摆件稀稀拉拉近乎一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宣传指导盆景的三个方面,对我教育启发较大。一是盆景起源于我国,应大力弘扬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盆景;二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大力推崇走自繁自育桩材之路;  相似文献   

20.
饶其海先生的《老鸦柿》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2007年第1期封4),是令人喜爱的。笔者深入欣赏后认为,作品还可以进一步因材施艺,使艺术价值更上一层楼。素材的树干为稍微倾斜一点的高干直立型;虽一本多干,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